胰管刷检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胰腺癌的临床意义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Detect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in pancreatic duct brushing cells for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胰管刷检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胰腺疾病患者采用ERCP下胰管细胞刷获取标本,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其中21例采用PCR-TRAP-ELISA法测端粒酶活性,并与常规细胞学及血清CEA、CA19-9检查作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以端粒酶活性D>0.2为阳性界限值,胰腺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7.8%,慢性胰腺炎无1例端粒酶阳性,胰管刷检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和细胞学诊断总符合率为77.8%,端粒酶活性与胰腺癌部位未见明显相关.结论:胰管刷检标本细胞学检查的同时结合端粒酶活性检测是提高胰腺癌诊断水平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