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hnRNP A2/B1免疫组化及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34.2

基金项目: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and qua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hnRNP A2/B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及与NSCLC临床病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标本系胸外科手术切除的石蜡包埋组织或新近手术切除标本,其中原发性NSCLC 39例、肺良性肿瘤22例、正常肺50例,各组年龄、性别均具可比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肺组织hnRNP A2/B1的表达及细胞内hnRNP A2/B1的含量.结果:(1)NSCLC组hnRNP A2/B1免疫组化表达阳性率(74.4%)显著高于肺良性肿瘤组(40.1%,P<0.01)及正常肺组(38.0%,P<0.01),NSCLC组中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94.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5.0%,P<0.05);(2)NSCLC细胞内hnRNP A2/B1定量测定含量(67.25±14.02,阳性率82.1%)显著高于肺良性肿瘤细胞(31.79±6.79,阳性率4.5%,P<0.01)及正常肺细胞(30.15±5.85,阳性率0,P<0.01),NSCLC组中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10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5.0%,P<0.05).结论:hnRNP A2/B1对NSCLC的诊断、病情预测、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FCM与免疫组化方法相比,具有阳性率高、简便、快速等优点.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04-04-19
  • 最后修改日期:2004-08-16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04-11-1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