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正压通气在心脏直视术后的应用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654.2

基金项目:


Application of 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after cardiac surgery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评价双相正压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心脏直视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心脏术后用面罩式BIPAP治疗患者30例,其中心源性肺水肿9例,过早拔管(8例)和意外拔管(4例)后气急并低氧血症12例,以及常规拔管后肺不张并低氧血症9例,设置吸气压力8~10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压力5~8 cmH2O.9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行BIPAP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前后通过Swan-Ganz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与常规抗心衰治疗组(9例)进行对比.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2 h呼吸频率(RR)、心率(HR)显著减慢(P<0.05),呼吸困难缓解.血气提示PaO2、PaO2/FiO2和SatO2均显著提高(P<0.05),PaCO2显著降低(P<0.05),除2例意外拔管者和2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再次插管外,其余均经无创通气顺利过渡,免除了再次插管.9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治疗后心指数(CI)、每搏指数(SI)显著升高(P<0.05),体循环阻力(SVR)、肺动脉楔压(PAWP)显著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3.3%(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应用指征的前提下,面罩式BIPAP用于心脏术后心源性肺水肿、肺不张并低氧血症的呼吸支持,以及撤除有创通气后的序贯通气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04-03-14
  • 最后修改日期:2004-09-06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04-11-1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