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低切应力致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反应机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atherosclerosis induced by pulsatile low shear stress in common carotid artery of rabbit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研究在体脉动低切应力致实验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AS)的炎性反应机制.方法:结扎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体质量2.5~3.0 kg)的左颈外动脉获得左颈总动脉脉动低切应力;然后用高脂(含2%胆固醇)或普通饲料(100 g/d)养兔至2、4、8、12周,取下两侧颈总动脉;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反应蛋白(CRP)mRNA和单核趋化蛋白-1(MCP-1)mRNA,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IL-1β、ICAM-1、VCAM-1、PDGF-A、B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建立了两类脉动低切应力-AS模型;不论是否喂高脂饲料,脉动低切应力侧(左)颈总动脉均有AS斑块形成,其炎症标志因子CRP、MCP-1、NF-κB、IL-1β、ICAM-1、VCAM-1、PDGF-A、B等的mRNA和蛋白表达比假手术正常切应力对照侧(右颈总动脉)均明显增高.结论:从组织、细胞、分子多个层次和炎症反应多个环节证明了脉动低切应力致AS的炎症机制.为用生物医学工程方法和抗炎药物防治AS提供了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