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移植制备大鼠血管瘤模型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Establishment of rat heomangioma model by implant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移植制备大鼠血管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构建MFG逆转录病毒 VEGF表达质粒(pMFG-VEGF),转染鼠成肌细胞,将具有高分泌VEGF的大鼠成肌细胞移植入大鼠骨骼肌.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5只)和VEGF组(18只).对照组移植携带Lac-Z基因的成肌细胞,VEGF组移植转染有VEGF表达质粒并携带Lac-Z基因成肌细胞.注射部位:右腓肠肌;注射细胞数目:5×105/5 μl PBS.2组按时间再各分成3亚组:C11、C24、C44,V11、V24、V44,分别于注射后第11、24、44天处死行移植部位组织学检查.结果:免疫荧光检测VEGF阳性的成肌细胞占85%~90%,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EGF浓度平均为214 ng/(106 cell·24 h).注射后第24天注射VEGF成肌细胞的一侧鼠下肢肿大,组织学示肿大部位是由许多紊乱血管所构成的血管瘤.第44天所有VEGF注射的下肢肿胀更加明显,周径是对照肢体的2倍,表面皮肤发紫;组织学检查示VEGF注射侧肢体主要由血管瘤以及血池组成.VEGF组的免疫荧光显示此区域有单个或集聚成群的PECAM-1阳性的细胞,这些细胞周围有巨噬细胞的浸润.而血管瘤相邻部位的肌肉内血管密度并没有改变(P<0.05).V24组血标本检测不到VEGF.V44组VEGF水平为(40±21) ng/ml,而新生血管瘤内部血标本VEGF水平远远高于其全血水平.结论:VEGF基因移植方法可以产生稳定有效的大鼠血管瘤模型.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