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海域细菌谱及其优势菌伤口感染能力的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了解东南沿海海域细菌分布之特征,观察致病菌的伤口感染特征。方法:经大范围海水采集后行海洋细菌增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同时进行单一优势细菌的小鼠毒力实验和伤肢感染实验,并行组织病理光镜检查。结果:(1)共分离出34种203株细菌,其中弧菌科159株(78.33%),肠杆菌科24株(11.82%),非发酵菌15株(7.39%),革兰阳性球菌3株(1.37%),厌氧菌2株(0.99%)。(2)对2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亚氨培南、奈替米星、左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对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敏感性差。(3)4种优势弧菌的细菌毒力实验发现,小鼠肠、肺、肝、肾脏组织细胞水肿、变性、灶性坏死。毒力强度依次为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海鱼弧菌、霍利斯弧菌,副溶血弧菌可致败血症。(4)通过建立小鼠伤肢感染模型,观察优势弧菌的伤口感染能力,发现实验鼠皮下及横纹肌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可形成蜂窝织炎。结论:菌谱调查结果涵盖了该海域及海岸带细菌分布的特征。动物实验数据证实了4种优势弧菌的毒力和伤口感染能力。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3-07-16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