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后感染治愈一例报告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Cure of infection after hydroxyapatite ceramic artificial eye orbital implantion:a case report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左眼视物不见44年以左眼巩膜葡萄肿入院。眼部检查发现左眼无光感。于2005年7月14日行左眼球摘除术,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美国奥尔公司生产进口珊瑚材料,孔径500μm)经自体巩膜壳包裹后被植入肌锥腔内,手术顺利。术后2周拆除结膜缝线。拆线后2d患者突然出现左眼部疼痛,眶周软组织及眼睑肿胀,下睑外翻,大量异常分泌物,呈淡黄色,黏稠,味臭,血白分升高。结膜囊细菌培养: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给予头孢曲松钠2g,2次/d,治疗5d症状好转。但红肿症状仍明显,故收治入院。入院后给予局部托百士眼液、迪可罗眼膏,结膜囊冲洗,根据药敏结果予左旋氧氟沙星(来立信)0.2g,静滴,2次/d,症状好转不明显,并出现结膜伤口裂开,乳白色筋膜组织外露。3d后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取出,术中义眼座呈黄色,未血管化,去除巩膜壳,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灭菌30min,并将直径22mm义眼座切削至18mm,肌锥腔内用双氧水、庆大霉素溶液、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将无巩膜壳包裹眼座重新置入眼内,缝合筋膜,结膜。结膜囊内油纱条充填。[第一段]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