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外套管抑制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研究可降解的外套管束缚自体移植静脉对减轻桥静脉内膜、中层增厚的作用,探讨其防止或延缓桥静脉再狭窄的机制。方法:建立犬自体股静脉至股动脉的端-端静脉移植模型,其中一侧桥静脉外加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做成的圆柱形外套管(外套管组),对侧单纯静脉移植作为对照组。超声多普勒观察在体移植血管的通畅性。术后2、4、6、8、24周再次手术取桥静脉。光镜观察移植静脉中段内膜、中层厚度,胶原、弹力纤维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静脉壁基底膜、细胞排列、细胞增殖、凋亡,细胞骨架结构,细胞外基质(ECM)变化等;免疫组化观察静脉壁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布。结果:术后40条静脉均通畅,吻合口无狭窄。对照组术后2周见内膜、中层增厚;随时间延长,增厚更加明显。外套管组术后2周内膜、中层稍增厚;4~24周持续增厚,但各时间点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术后2周见中层平滑肌、外膜弹力纤维断裂严重,而外套管组无明显断裂。新生静脉内膜由平滑肌细胞(SMCs)和大量ECM构成,中层主要为SMCs和ECM;术后2周,静脉壁细胞增殖和凋亡率都较高,主要分布在内膜和中层,外套管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周以后两者显著下降,凋亡率高于增殖率(P<0.05)。结论:可降解外套管在术后早期可保持静脉结构的完整性,减轻管壁结构破?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3-07-23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