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04M021,06Z043,06G036).


Effects of group counseling on coping style and state-trait anxiety in serviceman under military stres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Supported by Medical and Health Research Foundation of PLA(04M021,06Z043,06G036).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状态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寻找调控军事应激的有效方法。方法:团体心理咨询前1 d(前测)、咨询后1 d(即时后测)以及咨询后1个月(长效后测),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4名即将参加军事演习的军人进行集体心理测试。结果: 前测时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平均分为(25.31±3.57)和(13.76±3.61);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平均值分别为(38.20±6.41)和(42.21±7.17)。不同文化程度和职别的军人应对方式差别显著。状态-特质焦虑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 即时后测时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平均分为(28.73±3.49)和(10.46±3.65);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平均值分别为(37.98±6.94)和(38.16±6.43)。长效后测时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平均分为(27.96±3.85)和(11.02±3.42);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平均值分别为(37.45±6.37)和(38.13±7.02)。咨询前后积极应对因子、消极应对因子、状态焦虑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01)。结论:团体心理咨询能有效地提高军事应激状态下军人的应对能力,减轻状态焦虑,是调控军事应激的有效干预措施。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08-02-27
  • 最后修改日期:2008-07-16
  • 录用日期:2008-07-28
  • 在线发布日期: 2008-10-08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