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逆转录酶区N236T单独突变患者与逆转录酶区N236T+A181T联合突变患者核苷(酸)类药物应用情况和病毒学特点的异同。方法 对发生HBV逆转录酶区N236T单独突变与逆转录酶区N236T+A181T联合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sAg、HBV DNA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进行检测和HBV基因分型,并对所有患者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史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逆转录酶区N236T单独突变组与逆转录酶区N236T+A181T联合突变组相比较,两者血清HBsAg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5 5),但后者血清HBV DNA(P=0.001 4)和ALT(P=0.003 2)水平高于前者。此外,C型较B型容易发生rtN236T+rtA181T联合突变(40% vs 20.45%,P=0.023 5),由拉米夫定换用阿德福韦的治疗方式容易引起病毒突变。结论 HBV逆转录酶区N236T单独突变患者与逆转录酶区N236T+A181T联合突变患者在引起突变的核苷(酸)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上存在一致性(拉米夫定换用阿德福韦),但基因型构成和血清病毒学指标存在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