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P物质对慢性咳嗽豚鼠模型咳嗽敏感性的神经调控机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立论依据】 慢性咳嗽是严重困扰人类健康的顽症,临床调查显示大部分慢性咳嗽患者的咳嗽阈值明显降低,这种咳嗽敏感性的增高可能是慢性咳嗽患者症状持续存在的基础。在慢性咳嗽发生时,由P物质(substance P,SP)等神经源性炎性介质所介导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可使咳嗽感受器数量增加,导致咳嗽敏感性增高,但其机制尚未完成阐明。 【设计思路】 鉴于在咳嗽敏感性增高时延髓相关核团内SP的表达量增高,我们提出假说认为延髓相关核团及其所表达的SP可能在咳嗽敏感性增高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将借助于慢性咳嗽豚鼠模型,明确相关核团对咳嗽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并探究核团内SP对咳嗽敏感性的作用及其途径,为慢性咳嗽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解释。 【实验内容】 (1)构建胃食管反流慢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豚鼠模型,评价咳嗽敏感性的改变;(2)观察延髓脑区相关核团活动性的改变,明确与咳嗽敏感性相关的神经核团;(3)损毁、抑制或兴奋GERC豚鼠候选相关核团,观察干预前后咳嗽敏感性的改变,明确相关核团的调控作用;(4)观察GERC豚鼠相关核团内神经递质SP表达量的改变;(5)干预GERC豚鼠相关核团内SP含量,观察干预前后咳嗽敏感性的改变,进而明确中枢SP对咳嗽敏感性的调控作用;(6)利用逆行神经束路追踪术,结合追踪剂—假狂犬病毒与中枢SP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明确中枢相关核团内SP调控咳嗽敏感性的神经作用途径。 【材料】 白化Hartly豚鼠;兔抗c-fos抗体、小鼠抗SP抗体、兔抗PRV抗体及染色剂;Olympus荧光显微镜、冰冻切片机、脑立体定位仪、7.0T磁共振成像仪、Powo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等。 【可行性】 已经成功构建GERC豚鼠模型,并通过预实验初步明确延髓内脏带等相关核团与咳嗽敏感性的关系和核团内SP对咳嗽敏感性的作用,以及相关核团与气道的神经通路。研究进展初步表明中枢SP确实在咳嗽敏感性增高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本实验以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为依托,借助东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开展,研究者已掌握研究所需各项技术。 【创新性】 目前研究认为咳嗽敏感性的增高主要是外周气道神经源性炎症诱发咳嗽感受器的重构性改变而引起的,但国内外关于中枢对咳嗽敏感性影响的研究甚少。本实验将明确中枢延髓脑区相关核团内SP对咳嗽敏感性的神经调控机制,为临床诊疗慢性咳嗽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4-12-1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