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通过DEC1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紊乱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立论依据】 2型糖尿病(T2D)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表现高糖和高胰岛素并存的代谢病。常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共同发生发展。近年发现二甲双胍(metformin,M)不仅可下调血糖,改善胰岛素耐量,且具有抗炎、改善脂代谢的作用,但其中机制仍不清楚。转录因子DEC1与多种细胞功能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应激反应密切相关。新近发现:DEC1能与核受体(PXR/CAR/LXR/PPAR)的伴侣核受体RXRα结合,抑制代谢性核受体作用,Knockdown内源性DEC1后,明显增加LXR靶基因的表达,LXR在调节代谢脂类发挥重要作用,提示DEC1参与了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本实验室发现,高糖和高胰岛素均能显著诱导小鼠脂肪和肝细胞DEC1表达,同时诱导脂质合成酶表达而抑制脂质分解酶表达;动物实验也显示在T2D小鼠脂肪和肝脏组织DEC1表达显著增加,给予二甲双胍能下调DEC1表达,并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因此提出二甲双胍通过DEC1改善T2D小鼠脂代谢紊乱的假设。 【设计思路】 在整体和离体水平研究并阐明二甲双胍通过DEC1改善T2D小鼠脂代谢紊乱。 【实验内容】 研究二甲双胍对T2D小鼠肝脏、脂肪组织和原代小鼠肝细胞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和机制。 【材料】 雄性C57小鼠分为对照组(C)、2型糖尿病组(T2D)和二甲双胍治疗组(T2D+M)3组,C组普通饮食,T2D组和T2D+M组高脂饮食, 第8周的第1天,腹腔注射30 mg/kg的链佐菌素,C组给予等体积溶剂1次,第9周的第1天,T2D+M组连续给予二甲双胍20 mg/(kg·d)灌胃4周,T2D给予等体积NS。第13周第1天处死小鼠。称重,取肝脏组织用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中性脂肪积累;提取肝脏和小肠S9成分,测定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小鼠肝脏SREBP1c、ACC1和FAS以及Ces1d、Ces1e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培养原代小鼠肝细胞,在离体水平研究二甲双胍对小鼠肝细胞在高糖和高胰岛素脂质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 【可行性】 立项依据充分,前期结果支持,实验室有良好的经费和技术支持和保障。 【创新性】 首次提出以DEC1为靶标治疗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4-12-1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