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医异常黑胆质型大鼠卵巢早衰模型建立及其生物学比较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立论依据】 卵巢早衰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在维医临床辨证诊疗中,异常黑胆质型卵巢早衰检出率最高,疗效高,但其生殖生物学基础研究未见报道,限制着其治疗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设计思路】 以维医体液论为切入点,在已获专利的异常黑胆质型大鼠模型基础上,造异常黑胆质型卵巢早衰病证大鼠模型,通过比较其生殖生物学特征、卵巢功能与异常黏液质型大鼠病症对照模型及正常对照组做出系统评估。 【实验内容】 复制并检证异常黑胆质型大鼠模型和异常黏液质型大鼠模型;收集其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等性腺轴并通过透射式电镜技术形态学观察性腺轴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下丘脑中NE、DA、5-HT等单胺类递质含量、通过H-E染色法检测卵巢病理学变化,对其生殖生物学特征、卵巢功能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抽血使用ELISA放免试剂盒测量女性神经内分泌六项包括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1)、孕酮(P)和睾酮(T)等激素水平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异常黑胆质型大鼠模型、异常黏液质型大鼠对照模型以及正常对照大鼠模型等以上指标,综合分析激素水平改变与卵巢病理学改变关系系统评价,研究异常黑胆质型卵巢早衰病证的形成与性腺轴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及卵巢早衰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功能改变的内在联系机制,为该病证的实验研究、维药研发提供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 【材料】 通过发情周期实验即阴道涂片筛选性成熟的48只健康 wistar 雌性大鼠,体重(150±30)g。 【可行性】 (1)异常黑胆质型及异常黏液质型大鼠模型已获专利;(2)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为国家认可的标准动物房;新疆地方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国家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具备所需的科研仪器设备与技术平台;(3)项目指导教师已结题包括国自然课题在内的6项课题,具备良好指导能力。 【创新性】 本研究首次建立异常黏液质型卵巢早衰病证模型并探索其生物学本质,对维医女性诊疗的标准化和现代化以及维药研发提供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4-12-1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