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发作性交感神经功能亢进(PSH)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临床诊断为PSH的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筛选A组和B组患者各24例。在一般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A组首选普萘洛尔、加巴喷丁、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联合治疗,B组以冬眠疗法作为对比。记录患者临床特征,比较病例特点及2周时治疗效果,并以12个月时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 GCS)及格拉斯哥预后指数(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PSH患者平均年龄为(27.48±9.62)岁,入院GCS评分均≤8分。A组患者住院时间(d)短于B组(206.08±28.57 vs 223.75±27.74,P<0.05),治疗2周后总发作时间(min)少于B组(170.08±79.39 vs 225.63±105.70, P<0.05)。12个月随访观察期内2例失访(均为A组),余46例患者中,A组GOS评分优于B组(P<0.05)。存活的40例患者(A、B两组各20例)中,两组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H多见于年轻患者,往往颅脑损伤较重,需要尽早药物干预。以普萘洛尔、加巴喷丁等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法可一定程度改善PSH患者的预后,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状态方面优于冬眠合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