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1(1):1-4.
摘要:现已公认,人白细胞系统是制备人干扰素的一个最为稳定的系统。因此,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单位都采用这一系统来制备人干扰素。近年来,虽然对动物干扰素mRNA在异源细胞或无细胞系统中的翻译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是,对人白细胞干扰素mRNA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翻译研究尚未见有人报道。从干扰素基因工程角度考虑,为寻求重组模板
1980, 1(1):5-9.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过去对肝癌的研究,多采用由致癌剂诱发的肝癌动物模型,包括它的移植性实体瘤和腹水型或由其体外培养建立的细胞株,但这种动物的肝癌模型毕竟和人体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通过组织培养在体外建立人体肝癌细胞株,对肝癌的研究具有重
1980, 1(1):10-14.
摘要:1977年,本室培养建成了SMMC-7721人体肝癌细胞株,迄今已传至120代,可作为肝癌防治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细胞实验模型。人体肝癌细胞株的建立,国内外均有报道。但专门研究人体肝癌体外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资料尚未见到。因此,在本校电子显微镜室的协助下,我们对此株细胞作了电
1980, 1(1):15-17.
摘要:上海地区的吸血蠓,迄今未见有专门调查报告。近年来上海近郊农忙季节,农民在田间劳动时常有小虫叮咬。1977年复旦大学生物系蒋容静等首先证实上述小虫为日本库蠓(Culi-Coides nipponensis),在同时期,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在邻郊各区,亦相继发现蠓类扰人。因此,查明本市吸血蠓的种类和习性,对除害灭病具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们对上海地区吸血蠓的种类及
1980, 1(1):18-23.
摘要:近年来,利用手术显微镜进行带血管神经蒂的肌皮瓣游离移植,大大提高了存活率,并促进了矫形外科及创伤外科的发展。进行游离移植,目前许多临床工作者认为股薄肌及其皮肤是较理想的材料。Kiyonori(1976)及McCraw(1977)对股薄肌及其血管神经作过初步观察,并利用它做过游离移植手术;Pickre
1980, 1(1):24-29+36.
摘要:羟基喹哌或1,3-双-[N~1-(7’-氯-4’-喹啉基)-哌哔嗪基-N~4-]-丙醇-[2]简称HPQ(I),系作者根据国外报道某些4-哌哔嗪氨基喹啉类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和持效等特点而设计合成的10种不同结构类型(1~10)700余种化合物中找到的一种新抗疟药。
1980, 1(1):30-36.
摘要:疟疾是世界上分布广泛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如何防治疟疾是国内外长期以来预防医学中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日前一般使用的口服防疟药物,有效期短,服用频繁,而且还有不良的副反应。因而,近十多年来我们对喹哌类型的口服长效的疟疾防治药物进行了一些研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成了喹哌(即1,3双-[1-(7’
1980, 1(1):37-41.
摘要:抗肾抗体肾炎模型的制备,Lindamann早于1900年首次实验成功。1934年Masugi系统地报告了以兔抗肾血清在大鼠中造成实验性肾炎,继之,学者们相继用同样的方法对家兔、大鼠等动物进行了实验和观察。Stener则用直接注射荧光标记肾毒血清法,证实了抗肾抗体在肾小球中的准确定位。在免
1980, 1(1):42-46.
摘要:抗肾抗体肾炎又称肾毒性肾炎。在临床上主要见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其次为某些类型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亚急性或慢性肾炎,偶见于某种类型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疟疾后肾炎及狼疮肾炎等。在人类免疫性肾炎中此型肾炎约占5%,余为免疫复合物肾炎。抗肾抗体肾炎大多发展成为增殖性、坏死
吴孟超;姚晓平;屠振兴;陈训如;凌代文;吕雁群;张璞;赵华珍;王罗华
1980, 1(1):47-50+53.
摘要:肝脏血管丰富,组织脆嫩,手术中容易出血。目前肝脏手术仍较其他腹部手术出血多,特别对巨大肝脏肿瘤或已侵犯肝门区、肝静脉、下腔静脉的小肿瘤,常因出血问题不能解决而放弃手术治疗。对严重复杂的肝外伤,尤其已波及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的肝外伤,也常因止血困难而致使抢救失败。因此,研究一种有效
1980, 1(1):51-53.
摘要:我院于1979年3月至6月对3例原发性肝癌采用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包括阻断腹主动脉,在无血情况下完成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复杂的肝切除术,并进行了腔静脉修补术,术后病人恢复尚顺利,现报告如下,供参考。
1980, 1(1):54-57.
摘要:我院自1977年起试行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以下简称ERCP),至1979年共施行199例,并对其中2例胆道残余结石作了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及方法 199例中,男性134例,,女性65例,年龄16岁~79岁,41岁以上占73.9%。 胰胆管造影受检原因: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52例,胆道手术后症状复发59例,胆石症44
1980, 1(1):58-66.
摘要:临床应用纤维内窥镜作逆行胰胆管造影已有10余年历史。1968年McCune首先报道成功。近年来造影成功率已有明显提高,达到85~92%,目前已成为诊断肝、胆、胰疾患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逆行胰胆管造影在我院肝胆外科的初步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980, 1(1):67-69.
摘要:乳糜尿的诊断只要肉眼见到乳糜样或牛奶样尿即可成立。如为粉红色或伴有血块,则可诊断为乳糜血尿。但乳糜来源即定位诊断,须进一步检查。以前则是依靠膀胱镜检查确定。自从应用淋巴管造影术以来,乳糜(血)尿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客观检查方法,对手术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其价值如何,是否可以完全取代膀胱镜检查,尚有不同见解。我院自
1980, 1(1):70-74.
摘要:正常人体虽是恒温,但有多种因素影响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更为明显。我们为了探索不同年龄儿童体温的正常值,以及季节、活动等对健康儿童体温的影响,进而解决长期“低热”患儿的诊断标准问题。我科于1978年秋(10~11月)、冬(12~1月中旬)、1979年夏(7月),对上海杨浦区学龄前期儿童1,476人和小学生345人,共1,821人分别进行了肛、腋温和口、腋温的测量,并于上、下午活动前后分别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陈士葆;张国治;徐步英;华积德;喻德洪;蒋左庶;赵慧娟;马风起
1980, 1(1):75-79.
摘要: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即Peutz-Jeghers综合征)迄今国外文献记载已逾300例,国内报告已逾27例。近年来我附二院收治1例,附一院先后收治4例,现报道如下:
1980, 1(1):80-82.
摘要: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Familial hyperli-poproteinemia)是高脂血症中并非罕见的一类疾病,在临床上除高血脂为其主症外,往往伴有扁平状黄瘤、疹状黄瘤,肌腱黄瘤、皮下结节状黄瘤、视网膜脂血症、青年角膜弓、高血尿酸及早年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多种的表现。过去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的分类较混乱,自从
1980, 1(1):83-87.
摘要:我室于1977年8月至1978年8月参加了交通部和上海市科委组织领导的我国首次氮氧饱和潜水模拟实验研究,我们观察和总结了20~36.5米氮氧饱和潜水、空气巡回潜水50~70米的减压问题。 饱和潜水的减压问题,是饱和潜水医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减
1980, 1(1):88-91.
摘要:由于船舶动力的发展,机舱噪声比较强烈。据测定,一般在120分贝(A)左右,最高达135分贝。1971年国际标准组织提出的噪声卫生学标准为90分贝(A),每天少于八小时暴露。1979年我国提出噪声卫生学标准为85分贝(A)。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真正的噪声安全标准应为80~85分贝(A)。强烈噪声除能损害听力外,还会造成神经、内分泌、消化、
1980, 1(1):92-96.
摘要:病历摘要 郝××,女性,53岁,河北人。因上腹部持续刀割样疼痛一天,并向左肩及腰背部放射,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急诊室查尿淀粉酶252单位,拟诊“急性胰腺炎”于1979年5月12日第一次入院。人院时体检: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血糖104毫克%。给青霉素、庆大霉素、阿托品、抑肽酶等治疗好转后于5月26日出院。 6月7日又因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加重一天,第二
1980, 1(1):97-100.
摘要:干扰素是一种特殊的糖蛋白,它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机体有关细胞产生的。自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发现干扰素以来,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干扰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还是60年代后期以来的事。现已研究证实,干扰素不仅对多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确有疗效,
1980, 1(1):101-106.
摘要:引言 早在1909年Maximow就提出干细胞这个概念,他认为在胎儿后期血细胞分化中的淋巴细胞称为“普通干细胞”(Common stemcells)。1961年Till和McCulloch用脾结节实验技术,研究骨髓功能状态,使造血干细胞由概念性阶段进入实验阶段。当时并不知道每个脾结节来源于一个造血干细胞。因此,统称脾结节生成单位(Colony fo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