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20(4).
摘要:目的: 获得HDAC1 的cDNA及构建酵母双杂合系统中的靶基因。方法: 利用RT-PCR方法,从人Jurkat 细胞中扩增出一约1.45kb的DNA片段,作全自动测序,重组入pLexA载体,构建成pLexA-HDAC1, 并用醋酸锂法转化酵母菌EGY48,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观察pLexA-HDAC1 在EGY48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获得的1.45kb的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HDAC1一致,转化的酵母菌在选择性培养基SD/Gal/Raf/-Ura/-His/上培养3d后, 长出约1mm大小的白色菌落。结论:获得了HDAC1的cDNA,pLexA-HDAC1对EGY48没有毒性作用,也没有自身激活LacZ功能,可作为酵母双杂合系统中的靶基因。
1999, 20(4).
摘要:目的:研究广泛pH范围内来氟米特的化学稳定性。方法:建立来氟米特的HPLC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pH值时来氟米特分解的速度常数,得到不同pH值时的分解活化能及不同温度下的最稳定pH值。结果:常温(20-40℃)下来氟米特最稳定的pH范围是2.85-4.56,活化能数值恰在此范围内出现极大值。最稳定的pH范围随温度升高而向低pH值方向移动,当温度大于60℃时,最稳定pH值为1.80以下。结论:适当调整溶液的pH值可以显著改善来氟米特的化学稳定性,为其制剂学研究提供了部分依据。
胡以平 , 王肖鹏 , 郝光荣 , 孙伟 , 王新民 , 戴德顺 , 余宏宇 , 李建秀 , 胡卫江
1999, 20(4).
摘要:目的:制备含有2.0拷贝乙型肝炎病毒(HBV,adr亚型)基因组的转基因小鼠,为HBV相关医学问题的研究准备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产生HBV转基因小鼠。用PCR, Southern-blotting杂交、放射免疫、免疫组织化学以及亚显微结构分析等方法,研究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整合、表达以及复制。应用常规病理切片及血清生物化学方法分析转基因小鼠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得到了4只整合有HBV基因组的建立者小鼠,并证明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可以稳定遗传,在肝、肾组织内可特异性表达、复制,并在肝细胞内发现了Dane颗粒。转基因小鼠的肝、肾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获得了HBV的转基因小鼠,其病毒基因可以表达,并有病毒颗粒形成。该小鼠对于HBV的各个基因产物是免疫耐受的,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的HBV携带者特征相似。
周晓平 , 黄强 , 沈茜 , 王文仲 , 朱诚 , 卢亦成 , 楼美清
1999, 20(4).
摘要:目的:研究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对裸鼠体内人脑胶质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6组,实验组系双抗治疗组,其余为不同的对照组,采用人脑胶质瘤裸鼠模型NHG-1,分别观察各组中肿瘤的出现、生长及宿主的生存情况。结果:在实验组中,肿瘤出现的平均潜伏期、肿瘤细胞生长周期时间以及动物的生存期均比各对照组延长(P<0.05或P<0.01);肿瘤增殖曲线显示,经几周缓慢生长后,各对照组先后进入快速生长期,而经双抗治疗的实验组,肿瘤始终处于缓慢生长状态。结论: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延缓人脑胶质瘤在动物体内的生长速度,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1999, 20(4).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肺再灌注损伤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S)膜CD18的变化。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30min组及再灌注60min组,测定各组左肺湿/干质量(mW/mD)比及肺动脉压,取颈动脉血观察PMNS CD18水平的变化,计数PMNS。结果:再灌注30min组与60 min组左肺mW/mD比及肺动脉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再灌注30min组PMNS膜CD1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再灌注60min组较再灌注30min组又进一步增高(P<0.01);再灌注60min组外周血PMNS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大鼠肺再灌注损伤早期外周血PMNS膜CD18水平增高,PMNS计数减少。
1999, 20(4).
摘要: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及甘草甜素(GL)对撤除苯巴比妥钠(PB)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测定肝/体质量比、肝组织DNA含量,观察组织学改变及原位凋亡细胞TUNEL标记等指标,观察腹腔内注射OM 150mg/kg及GL 50mg/kg,3次/d,于36h后,对撤除PB后引起的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阳性对照组肝/体质量比及肝DNA含量分别回落16.3%及32.4%;GL组分别回落16.1%及28.9%;OM组无明显回落。组织学检查及凋亡细胞TUNEL标记显示:阳性对照组及GL组小鼠肝细胞出现典型凋亡改变,TUNEL标记阳性;阴性对照组及OM组小鼠肝细胞未见明显凋亡改变。结论:OM可阻断撤除PB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GL对其无影响。
1999, 20(4).
摘要:目的:观察烫伤早期大鼠下丘脑氨基酸递质含量及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变化,及其对心血管指标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采用脑组织游离氨基酸自动分析法测定烫伤大鼠下丘脑氨基酸递质相对含量,运用神经元突触膜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GABA受体功能,侧脑室内注射印防己毒素和海人酸,运用四导生理仪记录血压和心肌力学指标。结果:烫伤早期大鼠下丘脑GABA含量明显增加,谷氨酸减少,其他氨基酸递质含量无明显变化;GABA受体最大结合容量明显增加,平衡解离常数无明显改变。烫伤大鼠中枢GABA作用的阻断可明显回升其血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谷氨酸的激活也有一定的作用。结论:大鼠烫伤早期中枢GABA及谷氨酸递质改变可能是其对心血管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之一。
陈克明 , 缪明永 , 景炳文 , 陈学云 , 杨兴易 , 单红卫
1999, 20(4).
摘要:目的:分析病理性氧供依赖与器官组织能量代谢间的关系,探讨该关系对器官组织氧合评价的意义。方法:以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制作脓毒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CLP前及CLP后2,4,5,6,7,8h组,测定氧动力学等指标后,立即处死动物并取肝、心、肾组织标本,用生物发光法测定磷酸肌酸(PC)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全身氧供给(DO2)与氧消耗(VO2)呈双相变化关系,DO2进行性降低并在CLP后6h降至临界DO2值(cDO2),以后呈病理性氧供依赖关系。CLP后5h,肝组织PC含量明显降低(P<0.05),6h时肝ATP含量及肾PC、ATP含量均明显降低;心肌PC、ATP分别在CLP后6,7h始显著下降(P<0.01)。结论:病理性氧供依赖关系的出现反映了心、肝、肾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存在,但在其出现前,肾、肝组织已开始出现这种异常,故应尽早预防器官生物能量衰竭发生。
刘树孝 , 徐美英 , 邓小明 , 周勇 , 王粤 , 朱科明
1999, 20(4).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普鲁泊福对犬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代谢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杂种犬18只(11-14kg),随机分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用量为2ml/(kg.h), 高剂量普鲁泊福组(HP组)用量为11.2mg/(kg.h), 低剂量普鲁泊福组(LP组)用量为5.6mg/(kg.h)。开胸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90min后再灌注200 min;于注药前、注药60min、阻断LAD血流90min以及再灌注60,120和180min时,抽心大静脉血测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于再灌注200min时取再灌注区心肌组织做电镜观察。结果:再灌注后各时间点NS组LDH含量明显高于HP组和LP组(P<0.05),SOD活力明显低于HP组和LP组(P<0.05)。NS组心肌超微结构再灌注损伤明显重于HP组和LP组。结论:普鲁泊福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和保护线粒体作用,可减轻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999, 20(4).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培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人主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在培养液中加入0.1×10-4和1.0×10-4mol/L联胺,致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害,即刻或30min后加入葛根素0.3mg/孔,测定噻唑蓝摄取率、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凝血?蓖?TXA2)含量。结果:两种浓度的联胺使LDH,MDA和TXA2含量增加,使噻唑蓝摄取率下降,加入葛根素后可使上述结果逆转。结论:葛根素对脂质过氧化致内皮细胞的损害具保护作用。
1999, 20(4).
摘要:目的:观察90Y标记的抗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OSMcAb)对人成骨肉瘤裸鼠移植模型的放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采用EDTA淋洗法从90Y发生器上制备游离90Y,并用DTPA环酐法将90Y标记OSMcAb。标记单抗进行体外靶细胞结合实验以验证标记后单抗蛋白活性保持程度,应用自制的人成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接种裸鼠建立人成骨肉瘤的裸鼠移植模型,使用90Y-OSMcAb,对此模型进行导向治疗观察。结果:(1)EDTA淋洗法制备90Y纯度高,其相对含量可达99.997%;(2)单克隆抗体的90Y标记率达90%以上,抗体蛋白活性保持82.3%;(3)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肿瘤明显小于对照组,原肿瘤的指数生长规律遭到破坏,治疗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4)组织学切片显示治疗组肿瘤有广泛坏死,PcNA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经单抗特异导向的90Y在体内有很好的杀肿瘤效应,使用核素标记该单抗对骨肉瘤进行放射免疫实验治疗是成功的。
1999, 20(4).
摘要: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高效类似物那法瑞林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那法瑞林用药分为移植瘤接种后次日给药组及接种后2周给药组,每组各设3个剂量,均连续皮下给药4周。使用他莫昔芬和另一LHRH激动剂D-Trp6 LHRH作为阳性对照。用药结束后,分别测定移植瘤、双侧卵巢、子宫质量和血清雌二醇(E2)含量;进行病理检查(包括电镜);测定移植瘤细胞DNA指数(DI);观察瘤细胞增殖周期比例的变化。结果:(1)在以上不同的两用药组中,那法瑞林剂量在500和1000μg/kg时,可以显著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移植瘤的DI值明显下降,通过电镜观察到瘤组织内存在凋亡的瘤细胞。同时,动物的卵巢质量和血清E2含量显著下降。(2)他莫昔芬30mg/kg对移植瘤生长无显著影响,与D-Trp6 LHRH 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相比亦无显著差别。结论:那法瑞林长期皮下给药对BCaP-37移植瘤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1999, 20(4).
摘要:目的:比较法莫替丁(famotidine,Fam)散剂和片剂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口服Fam散剂或片剂40mg,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和尿药浓度。结果:Fam散剂和片剂体内过程均符合开放性一室模型;散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Fam散剂和片剂的tmax,cmax,t1/2k和AUC分别为(1.91±0.44),(2.54±0.40)h;(99.4±37.6),(87.0±29.5)ng/ml;(3.21±0.67),(2.49±0.56)h;(627±100),(607±177)h.ng/ml。结论:两种剂型的体内吸收和峰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生物等效性;达峰时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1999, 20(4).
摘要:目的: 研究胶原蛋白的性质及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oly(HEMA)]-Ⅲ型胶原烧伤贴膜的制备方法。方法: 从小牛皮中提取Ⅲ型胶原蛋白,与poly(HEMA)、乙二醇混合,用过硫酸铵和偏亚硫酸钠引发交联反应,制成烧伤用贴膜;在膜中加入药物吲哚美辛,并做体外溶出实验。 结果: poly (HEMA)-Ⅲ型胶原贴膜具有良好的弹性、柔软性、吸湿性和粘附性;吲哚美辛的体外累积释放百分量-时间曲线表明,其多孔的海绵状结构是良好的药物释放系统。结论: poly(HEMA)-Ⅲ型胶原的复合物是制备烧伤用创面敷料的良好材料。
1999, 20(4).
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心绞痛常在凌晨发作的特点,研制夜间服药、凌晨释放的维拉帕米(VR)脉冲控释片。方法:全面考察影响药物释放滞后时间的因素。选用3种强崩解剂的不同用量,考察片芯崩解剂对时滞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实验考察外层包衣的组成和片剂的硬度,多元回归筛选最优处方,并考察不同溶出条件对控释效果的影响。结果:片芯所用的3种崩解剂以羧甲基淀粉钠的崩解性能较好,用量设计在25%左右。外层包衣处方中PEG 6000增加,氢化蓖麻油(HCO)、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用量减少,硬度减小,释放滞后时间减少。由此确定释放滞后时间为3和5h的两个基本处方。结论:VR压制包衣片在体外溶出实验中能实现脉冲释药,并能通过调节辅料用量实现不同控释效果。
崔若兰 , 张国兆 , 邵海燕 , 苏红 , 程杰 , 袁伟杰
1999, 20(4).
摘要:目的:分析血透致残余肾功能(RRF)减退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1.1及1.7 m2)行碳酸氢盐透析,并每月测定1次24 h尿量、肌酸酐水平、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量、透析清除率及透析中反应,共观察6-12个月。结果:原发于肾小球疾病者RRF较肾小管间质疾病者下降快;长期透析超滤超过4.0 kg/次者较小于4.0 kg/次者RRF下降快;透析6个月RRF减退幅度超过5 ml/min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与低于5 ml/min者相比差异不显著;采用大面积(1.7 m2)透析器治疗6个月后RRF下降幅度较采用中等面积透析器(1.1 m2)大。结论:大量超滤引起肾有效血流量降低,致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血透初期残余肾功能丢失的主要因素;追求高效透析致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弱,也是加速RRF减退的原因;肾小球疾病,尤其病变处于活动阶段,参与了RRF的丧失。
1999, 20(4).
摘要:目的:评价钡糊法排粪造影(DTB)与钡液法排粪造影(DBS)对功能性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便秘者均于检查当日进行钡液法与钡糊法排粪造影自身对比。结果:直肠平均内径钡糊法比钡液法大1.16cm;直肠平均容积钡糊法为钡液法的2.2倍;发现异常的24例钡糊法均显示钡剂梗阻或嵌塞,钡液法仅2例有少量滞留;排粪(空)时间钡糊法平均每例9s,钡液法为2.5s;显示出口梗阻原因的能力钡糊法较优者14例,钡液法较优者6例。结论:对功能性出口梗阻的排粪造影检查以钡糊法为好,先灌入少量高浓度钡液能提高造影质量。
1999, 20(4).
摘要:
1999, 20(4).
摘要:
1999, 20(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