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生 , 程树群 , 石洁 , 郭卫星 , 薛捷 , 李楠 , 谢东 , 吴孟超
2009, 30(1):1-4.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01
摘要:目的:从肝癌及门静脉癌栓中分别取材建立人肝癌细胞系,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人肝癌及门静脉癌栓新鲜手术标本,利用胶原酶消化法进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并扩大克隆培养建系。采用光镜、电镜、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异种移植瘤实验对新建细胞系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来源于门静脉癌栓的人肝癌细胞在体外稳定培养已经将近1年,传至100余代,命名为CSQT-1。该细胞系具有典型的恶性上皮细胞特征,其群体倍增时间为48 h;染色体中位数为87~90,为亚四倍体;裸鼠皮下异种移植可形成移植瘤,该细胞系中CD133+表达比较稳定。结论:细胞系特征显示该细胞系是一株新建的来源于门静脉癌栓的人肝癌细胞系。
徐佳骏 , 彭兆云 , 康志敏 , 刘昀 , 徐伟刚 , 陶恒沂 , 孙学军
2009, 30(1):5-8.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05
摘要:目的:观察常氧酸性环境对体外肝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蛋白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以MTT法测定常氧酸性环境(AP组,pH 6.5)作用20 h后细胞存活率,并与正常培养细胞(SD组,pH 7.2)作比较;Western印迹法检测AP组和SD组HepG2细胞核内HIF-1α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转录因子DNA结合ELISA试剂盒(TransAMTM)分析AP组和SD组HepG2细胞核内HIF-1 DNA结合活性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常氧酸性环境(pH 6.5)作用20 h后,AP组细胞存活率为(98.71±1.79)%,与SD组相比轻微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AP组HepG2细胞核内HIF-1α和胞内VEGF蛋白条带平均灰度值分别是SD组的(9.34±1.67)倍和(3.42±0.83)倍,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AP组HepG2细胞核内HIF-1 DNA结合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氧酸性环境能显著提高HepG2细胞HIF-1蛋白含量及其DNA结合活性,同时其下游基因VEGF蛋白含量增加,推测除低氧环境外,酸性环境也可能是导致恶性肿瘤中HIF-1高表达的原因之一。
2009, 30(1):9-13.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09
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肝脏脂联素受体(adipoR)mRNA表达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喂养高脂饲料建立NAFLD大鼠模型,分别于第2、4、8、12周处死,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及其他生化指标,测肝指数,RT-PCR法检测肝脏adipoR mRNA表达,肝组织切片苏丹Ⅲ脂肪染色、H-E常规染色和Masson三色纤维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第2、4、8、12周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步下降,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指数(r=-0.383,P=0.015)、肝脏炎症评分(r=-0.475,P=0.002)、纤维化评分(r=-0.459,P=0.003)均显著负相关。模型组肝脏adipoR1 mRNA表达逐步上升,adipoR2表达逐步下降,分别于4周、2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肝脏adipoR2 表达与肝指数(r=-0.431,P=0.006)、纤维化评分(r=-0.353,P=0.025)均显著负相关。结论:NAFLD大鼠肝脏adipoR mRNA表达异常、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后者与肝脏脂肪性炎症、纤维化程度相关,提示血清脂联素降低,肝脏adipoR表达异常,尤其是adipoR2 mRNA降低与NAFLD密切相关。
2009, 30(1):14-18.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14
摘要:目的:观察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大鼠体液及肾脏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多囊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多囊肾病Han:SPRD大鼠血液、尿液中EGF含量,蛋白质印迹法、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GF/EGFR在大鼠肾组织的表达。结果:大鼠尿液中EGF含量远高于血液,3周龄大鼠体液EGF含量高于3个月龄,杂合患病大鼠尿液中EGF浓度(pg/ml)显著低于正常大鼠(263.45±48.53 vs 321.09±74.57,P<0.05)。患病大鼠肾组织EGF表达位置不变,但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EGFR异位表达在囊肿细胞基底膜面和腔膜面,且表达强于正常大鼠;EGFR与磷酸化EGFR表达量从高至低依次为cy/cy大鼠、cy/+大鼠和+/+大鼠。结论:多囊肾病大鼠发病过程中存在EGF/EGFR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
陈书尚 , 高小峰 , 丁德英 , 周铁 , 王林辉 , 许传亮 , 孙颖浩
2009, 30(1):19-23.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19
摘要:目的:分析草酸钙肾结石患者肾乳头钙盐沉积特点及其在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并探讨肾钙盐沉积的机制。方法: 选择21例行经皮肾取石术(PCNL)的草酸钙肾结石(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检测结石成分)患者,术中观察肾乳头钙斑情况;获取肾组织标本,行茜素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钙盐沉积特点;免疫组化检测骨桥蛋白、骨形成蛋白-2(BMP-2)和Ⅱ型胶原在肾结石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情况。另选7例非结石肾切除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结果:21例草酸钙肾结石患者均可见肾乳头钙斑;活检标本可见钙盐沉积于肾小管基底膜附近肾间质,并可向肾乳头黏膜延伸;当钙盐突破尿路上皮进入集合系统后,其上可见小结石生长。肾结石患者肾组织和正常肾组织均可见骨桥蛋白表达,未见BMP-2和Ⅱ型胶原明显表达。结论:肾乳头钙盐沉积是草酸钙肾结石形成的起始病灶之一;钙盐的形成可能并不是一种类似于动脉钙化的成骨性反应。
韩文菊 , 卢小玲 , 许强芝 , 刘小宇 , 杨桥 , 王国飞 , 焦炳华
2009, 30(1):24-27.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24
摘要:目的:从中国东海分离筛选抗菌活性微生物,确定活性菌株的分类地位。方法:随机挑选30株本室保存的分离自中国东海的细菌,利用抗大肠杆菌模型进行活性筛选。对活性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化特征、盐需求测试及16S rDNA序列分析,并将所测得的序列在NCBI数据库进行相似性搜索,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序列以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将菌株鉴定到属。结果:筛选出活性菌株F81612和F201721,它们的最适生长盐浓度分别为10%和7.5%,菌株形态特征、生化性质与Bacillus sp.相符,菌株F81612和F201721的16S rDNA序列分别与Bacillus subtilis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相似程度最大。结论:利用抗大肠杆菌模型筛选到两株产大环内酯Macrolactin S的细菌,均为中等嗜盐的海洋Bacillus sp.。
王明娟 , 张翮 , 鲁莹 , 邹豪 , 张锋 , 陈华江 , 王江峰 , 钟延强
2009, 30(1):28-31.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28
摘要:目的:制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 rh-Endo)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并对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为载体,采用复乳法制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h-Endo含量和体外释药量。结果: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122.7 μm,载药量为1.28%,包封率为38.65%,250 μg/ml的rh-Endo标准溶液4℃、室温条件下放置108 h后,溶液仍呈现较好的稳定性。28 d的体外释放可达67.37%。结论:以可生物降解的PLGA作为载体材料,能够将rh-Endo制成缓释微球。
方勤 , 孙广滨 , 梁耕田 , 胥伟华 , 许丽敏 , 周水淼
2009, 30(1):32-35.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32
摘要: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烧灼犬垂直半喉的极限范围,为探讨临床喉癌激光部分垂直半喉切除术的切除范围提供参考。方法:12只实验犬按半导体激光垂直半喉切除范围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A、B、C,n=4),A组:向前切除前联合至甲状软骨内膜,向外切除右侧声带;B组:向前切除前联合至甲状软骨内膜及部分前联合软骨,向外切除右侧室带、声带、甲杓肌及部分环杓侧肌,向下切除至甲状软骨下缘,向后切除部分杓状软骨;C组:向前切除前联合及前联合处部分甲状软骨,向外切除右侧室带、声带、甲杓肌、环杓侧肌及声门旁间隙达甲状软骨板,向下切除部分环甲膜至环状软骨上缘,向后完全切除右侧杓状软骨。术后即刻、1周和4周分别观察各组犬创面恢复情况、犬吠声嘶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1周喉镜下见:A、B组手术创面即有新生黏膜覆盖;C组创面新生黏膜覆盖不全,局部有感染迹象。A、B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C组并发进食呛咳。4周后喉镜下见:各组创面黏膜表面光滑,前联合处粘连形成喉蹼并有新的前联合。A组术侧见新声带形成,声门关闭仅见小缝隙;B组新声带较健侧窄、薄,声门关闭不全;C组原声带处仅见黏膜微微隆起,声门严重关闭不全。A组无明显声嘶,B组中度,C组声嘶较重,进食呛咳消失。C组术侧甲状软骨板较对侧变薄。结论:半导体激光烧灼实验犬垂直半喉极限切除时,可将甲状软骨板内侧软组织全部切除,包括杓状软骨和前联合处部分甲状软骨,术后可以得到满意的修复而无明显并发症。
2009, 30(1):36-39.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36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健康成年人肺顺应性的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规律,为制定中国健康成年人肺顺应性参考值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和结果:收集了全国46个市县的4 489例(2 726例男性,1 763例女性)健康成年人的肺顺应性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肺顺应性参考值与地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多重共线性诊断法诊断5个地理指标\[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气温(X3),年平均相对湿度(X4),年降水量(X5)\]的共线性,然后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成年人肺顺应性参考值与地理指标的关系,可得应变量与原自变量X1~X5的线性回归方程:=0.079-0.000 001 66X1-0.000 032 3X2-0.002 21X3+0.001 47X4-0.000 017 4X5±0.021。即为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求得的线性回归模型。结论:如果我们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指标,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出这个地区健康成年人肺顺应性的参考值范围。
田海涛 , 高连如 , 张宁坤 , 王志国 , 陈宇 , 朱智明 , 费宇行 , 杨晔 , 唐朝枢
2009, 30(1):40-43.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40
摘要:目的:观察微血管病性心绞痛(MVA)患者血小板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动力学、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产量,探讨血小板L-Arg-NO系统变化在MVA发病中的意义,及静脉输入L-Arg对L-Arg转运的逆转效应。方法:15例MVA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静脉血制备血小板悬液,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测定3H-L-Arg 在血小板的转运动力学特征; 测定血小板NOS活性及NO产物——亚硝酸盐(NO-2)量; 15例MVA患者基础检查后,给予静脉滴入L-Arg 20 g/d,10 d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MVA患者血小板L-Arg转运功能明显减低,最大转运速率(Vmax)较对照组减低34.4% (P<0.01); L-Arg转运米氏常数(Km)值增加21.4%(P<0.05); NO-2产量较对照组减少47.1%(P<0.05),NOS活性较对照组减低25.4%(P<0.01)。而应用L-Arg可明显逆转上述改变,与MVA组治疗前比较Vmax增加11.9% (P<0.01),Km降低18% (P<0.05),NO-2产量明显增加,是治疗前的1.33倍(P<0.05),NOS活性增加为治疗前的1.2倍(P<0.05)。L-Arg静滴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明显改善。结论:MVA患者存在L-Arg-NO系统转运及功能障碍,MVA患者冠脉微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可能与L-Arg-NO系统障碍有关。L-Arg的补充可逆转L-Arg-NO系统障碍,在MVA治疗上有重要作用。
2009, 30(1):44-47.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44
摘要: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离体正常(Wistar)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腹主动脉舒张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腹主动脉环(长度为4~5 mm的血管)灌流技术,观察山莨菪碱对正常大鼠及SHR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并观察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预处理对山莨菪碱作用的影响。结果:山莨菪碱对PE预收缩的正常大鼠内皮完整和去内皮血管的舒张作用差异显著(P<0.05);对PE预收缩的SHR内皮完整及去内皮血管环,山莨菪碱均具有显著舒张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最大舒张率分别为(78.6±6.9)%和(65.76±11.39)%,无统计学差异。用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正常大鼠内皮完整的血管环,可显著地抑制山莨菪碱诱导的舒张作用(P<0.05)。山莨菪碱对SHR血管的舒张作用能够被L-NAME抑制,抑制前后最大舒张率分别为61%和11.9%(P<0.01)。结论:山莨菪碱可能通过内皮和平滑肌2条途径发挥舒张大鼠离体腹主动脉的作用。
唐云翔 , , 王继军 , 张明岛 , 陈兴时 , 谢斌 , 肖泽萍
2009, 30(1):48-52.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48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监控过程中激活脑区的差异。方法:使用高密度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及低分辨率电磁断层扫描术,比较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5名正常对照者错误相关负电位潜伏期、波幅及脑激活部位的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正确反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正确反应和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长;精神分裂症错误相关负电位潜伏期在Cz、Pz电极上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组错误相关负电位波幅比正常对照组低;精神分裂症组脑岛、颞上回、颞中回、顶下小叶等处激活明显低下。结论:脑岛等处的激活低下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监控功能的异常有关。
2009, 30(1):53-56.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53
摘要:目的:比较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entral nervous system vasculitis,CNSV)与线粒体脑肌病(MELAS型)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二者的鉴别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7例CNSV患者和5例线粒体脑肌病(MELAS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表现及组织学分析的特点,筛选二者的鉴别诊断要点。结果:CNSV患者和线粒体脑肌病(MELAS型)患者头颅MRI检查均为多发病灶。CNSV临床表现以头痛、肢体无力及变态反应改变为主;线粒体脑肌病(MELAS型)以癫发作、血清乳酸升高为主要特点。两组疾病的脑电图均异常:CNSV患者以弥漫损害为主,伴局限性改变;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可捕捉到性放电证据,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CNSV和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鉴诊较影像学更有意义,CNSV表现为血管病损害和炎症反应,线粒体脑肌病表现为能量代谢障碍,脑灰质损害更为突出,最终诊断依赖于实验室和组织学检查。
张付峰 , 卢晓琴 , 严新翔 , 付敏 , 郭鹏 , 任志军 , 江泓 , 沈璐 , 唐北沙
2009, 30(1):57-60.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57
摘要:目的:分析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dHMN)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国内文献报道及本院收治的dHM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为1.321,发病年龄13~60岁,平均(38.2±10.4)岁。下肢起病、上肢起病和四肢同时起病者分别为84.7%、5.6%、9.7%,上肢反射减退、消失,下肢反射减退和消失者分别为30.4%、65.3%,13.0%、87.0%;上肢肌力3~4级、2级、0~1级,下肢肌力3~4级、2级和0~1级者分别为55.4%、37.5%、7.1%,50.0%、37.5%、12.5%。所有患者均无感觉障碍。26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均正常;8例患者行肌肉活检,均提示神经源性肌萎缩。结论:dHMN多于中年起病,以下肢起病多见,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的肌无力或萎缩,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无感觉障碍,神经电生理及病理检查对dHMN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于曼丽 , 王嘉锋 , 刘景 , 秦永文 , 王可 , 赵仙先 , 吴弘 , 黄新苗
2009, 30(1):61-64.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61
摘要:目的:评价40岁以上患者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98年10月至2005年7月于我院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115例40岁以上患者入选本研究。单一ASD 106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多孔型8例。使用美国AGA Amplatzer及国产ASD封堵器。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 d行12导联心电图(ECG)、胸片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术后6个月和3年进行随访。结果:115例患者成功介入114例,1例封堵失败转胸外科行ASD修补术,介入成功率99.13%,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3.5%(4/115)。心功能有明显改善,ECG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消失或改善(完全RBBB变为不完全RBBB),胸片心胸比值明显缩小,TTE改变主要是右室(RV)容积缩小及射血分数(EF)提高,残余漏3例,均为微量穿隔血流。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ASD介入治疗对于40岁以上患者来说仍是安全可靠的。
2009, 30(1):65-68.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65
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 Ⅰ~Ⅱ级老年全髋置换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分别采用0.15%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C组)和0.15%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0.09 μg/(kg·ml)纳洛酮(N组)进行PCEA。双盲随访两组患者,记录镇痛开始后2、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并记录手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镇痛后6、12、24 h,N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N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镇痛期间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结论:硬膜外小剂量纳洛酮可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在完善术后监测的同时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人全髋置换术后PCEA。
2009, 30(1):69-72.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69
摘要:目的:克隆人PKGⅠa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肺动脉平滑肌组织中扩增PKGⅠa基因全长,经T/A克隆后,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构建穿梭质粒pAdTrack-PKGⅠα。PmeⅠ酶切pAdTrack- PKGⅠα,然后分别将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和穿梭质粒pAdTrack-PKGⅠα转化至BJ5183感受态细菌中进行同源重组,PacⅠ酶切线性化重组质粒AdCMV-PKGⅠα后转染Ad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和扩增。检测PKGⅠα基因的表达,并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法测定其滴度。结果:用RT-PCR方法,从人肺动脉中层扩增出PKGⅠα,测序证实为人PKGⅠα基因。构建了PKGⅠ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重组病毒保存液。结论:成功地克隆了人PKGⅠα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PKGⅠα基因在低氧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
李团结 , △ , 赵军△ , 杨宁 , 钟鑫平 , 朱楠 , 司马辉 , 张新 , 杨广顺
2009, 30(1):73-76.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73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肝部分切除加肝囊肿广泛开窗联合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严重成人多囊肝、多囊肾病的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7月至10月采用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广泛开窗治疗严重成人多囊肝、多囊肾病3例患者的术前症状、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手术时间分别为475、402、430 min,3例患者均出现胸、腹腔积液,经穿刺引流后胸、腹腔积液消失。3例分别于术后9、6、5个月随访,症状消失,肾功能正常,2例术前伴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结论:肝部分切除加囊肿广泛开窗联合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严重成人多囊肝、多囊肾病是一种理想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长期疗效尚需观察。
2009, 30(1):77-79.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77
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肿瘤,肿瘤细胞和肿瘤内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胶质瘤中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Nogo蛋白是一类中枢髓鞘源性抑制蛋白,是抑制中枢神经元轴突再生的抑制因子。本文就其与胶质瘤细胞及胶质瘤内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作一综述。
2009, 30(1):80-83.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80
摘要: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s inhibitors,HDACIs)是一类在转录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化合物,通过诱导蛋白过乙酰化引起染色体重建、细胞周期停滞、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以及调节转录因子活化和抑制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HDACIs在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中显示了明确而强大的抗肿瘤活性,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在炎症免疫疾病动物模型及基础研究中显示出的免疫抑制活性,为探索从基因水平治疗炎症免疫性疾病及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带来了新思路。本文从炎症免疫性疾病、T淋巴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功能等几方面,对HDACIs参与的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09, 30(1):84-86.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84
摘要:心理应激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由于心理应激几乎总是伴随情绪反应,以往对于心理应激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多在一定情绪状态下进行。最近的研究表明应激所致糖皮质激素升高和应激引发情绪反应所致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升高对认知功能有不同影响,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2009, 30(1):87-90.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87
摘要:目的:构建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基因文库,并从中筛选出抗肺癌抗体。方法:提取肺癌患者癌旁淋巴结组织,通过RT-PCR扩增出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再经剪切-重叠-延伸PCR(SOE-PCR)将VH 和VL连接得到单链抗体ScFv。将双酶切后的ScFv基因片段克隆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E,得到初级噬菌体抗体库。以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抗原对抗体库进行“吸附-洗脱-扩增”筛选富集,共进行4轮筛选,鉴定抗体库性能。结果:成功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在亲和筛选过程中,肺癌单链抗体得到富集,收获率逐轮提高,第4轮为第1轮的115倍。随机选取10个克隆,通过ELISA法检测到其中7个与肺癌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0%。结论: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得到肺癌相关人源单链抗体,筛选后的单链抗体能与肺腺癌细胞A549特异性结合。
2009, 30(1):91-94.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91
摘要:
2009, 30(1):95-97.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95
摘要:目的:观察结直肠三硝基苯磺酸(TNBS)致炎条件下,改变大鼠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对背根神经节(DRG)中P2X3和P2X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加雌激素替代组、去卵巢加雌孕激素替代组,每组手术完成后饲养5周,再行TNBS致炎,5~7 d后用于实验。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P2X3 和P2X2 mRNA的表达。结果:去卵巢组大鼠DRG中P2X3 mRNA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0.35 vs 1.66±0.66,P<0.05,n=4),雌激素替代组有明显上升(2.06±0.58),明显高于去卵巢组(P<0.01,n=5),而雌孕激素同时替代组明显低于单独添加雌激素组(2.06±0.58 vs 0.87±0.28,P<0.01,n=5)。各组大鼠DRG中P2X2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结直肠TNBS致炎条件下,雌激素可促进大鼠DRG中P2X3 mRNA表达,但对P2X2 mRNA无明显影响;孕激素的作用可能与雌激素正好相反。炎性条件下,雌孕激素可能通过影响P2X3受体的表达发挥调节炎性痛作用。
2009, 30(1):98-100. DOI: 10.3724/SP.J.1008.2009.00098
摘要:目的:探讨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的表达和意义,同时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RA患者45例,平均年龄(47.57±16.43)岁,平均病程(5.84±7.19)年,男性9例,女性36例。取新鲜抗凝外周血细胞(PBMC)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其中15例有膝关节液者同时抽取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行同样检测。与RA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检测CD4、CD8、CD28、CD19(B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以及CD4+和CD8+细胞分别表达CD28+的百分比。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CD4+百分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P<0.01),但较关节液均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CD8+百分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别,而关节液细胞中CD8+百分率较外周血显著升高(P<0.01)。CD28+百分比在关节滑液细胞中较血细胞中有明显增高(P<0.01)。CD4+CD28+/CD4+百分比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细胞、关节液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均无差别。CD8+CD28+/CD8+百分比在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液中较血细胞中有明显增高,二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T淋巴细胞亚型和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参与RA发病和病情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2009, 30(1):101-103. DOI: 10.3724/SP.J.1008.2009.00101
摘要:目的:评价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美哒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二甲双胍普通片1 500 mg,每次500 mg,每日3次组;二甲双胍缓释片1 500 mg,每日1次组;二甲双胍缓释片1 500 mg,500 mg早1次,1 000 mg晚1次组;二甲双胍缓释片2 000 mg,每日1次组。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从基线到终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113例完成了研究。12周后,所有治疗组的HbA1c均明显下降。二甲双胍缓释片1 500 mg组从基线到终点的平均变化与普通片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2 000 mg组HbA1c下降更为显著(P=0.001)。所有治疗组空腹血糖均明显下降,缓释片组与普通片组的空腹血糖变化接近(P=0.076)。各组总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相同,相比普通片组,缓释片组恶心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每日1~2次的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与二甲双胍普通片相当,依从性优于二甲双胍普通片。
2009, 30(1):104-105. DOI: 10.3724/SP.J.1008.2009.00104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小脑延髓池扩张价值及预后。方法:对 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检查发现小脑延髓池扩张(>1.0 cm)的胎儿72例进行分类并随访。结果:单纯小脑延髓池增宽60例,小脑延髓池增宽合并其他结构异常6例,Dandy-walker畸形及变异型6例。结论:对于产前超声诊断的小脑延髓池扩张,应准确分类,严密随访,慎重诊断。单纯小脑延髓池扩张并不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应定期复查。
2009, 30(1):108-110. DOI: 10.3724/SP.J.1008.2009.00108
摘要:
2009, 30(1):111-112. DOI: 10.3724/SP.J.1008.2009.00111
摘要:
2009, 30(1):112-113. DOI: 10.3724/SP.J.1008.2009.00112
摘要:
2009, 30(1):114-115. DOI: 10.3724/SP.J.1008.2009.00114
摘要:
2009, 30(1):115-116. DOI: 10.3724/SP.J.1008.2009.00115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