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越承 , 周平坤 , 蔡建明 , 徐勤枝 , 李百龙 , 高福 , 钟玉芳 , 安静
2009, 30(11):1217-1220.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17
摘要:目的:研究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talytic subunit,DNA-PKcs)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其促细胞增殖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检测小鼠不同发育阶段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中DNA-PKcs的蛋白表达。通过干扰RNA技术沉默肝肿瘤HepG2细胞中DNA-PKcs的表达,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裸鼠致瘤实验观察肿瘤细胞增殖和致瘤能力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蛋白p-GSK3β和c-myc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发育过程中,随着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肝组织中DNA-PKcs表达水平下降,在成年鼠肝组织中DNA-PKcs只有微弱表达。而在肿瘤组织细胞中DNA-PKcs表达显著增高(P<0.01)。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DNA-PKcs表达抑制后,HepG2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1),致瘤能力也显著降低。信号通路蛋白分析发现DNA-PKcs抑制导致GSK3β磷酸化水平和c-myc蛋白水平降低(P<0.01)。结论:DNA-PKcs表达水平与肝脏细胞的增殖能力密切相关。DNA-PKcs的高表达可能通过调节细胞的增殖,参与肝脏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用机制和Wnt/GSK/c-myc信号通路相关。
2009, 30(11):1221-1224.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21
摘要:目的:在先前研究发现Hedgehog信号通路的下游转录因子Gli1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中的雌激素信号通路活性的基础上,观察雌激素受体ERα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对转录因子Gli1的转录活性和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两条信号通路之间是否存在着交互作用。方法: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录活性分析的方法,将Gli1的表达质粒和Gli的报告基因质粒pGli-BS-luc以及ERα的表达质粒或者空载体共同瞬时转染到乳腺癌细胞MCF-7中,观察Gli1转录活性的变化。然后分别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ERα的过表达对Gli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荧光素酶的活性随着ERα过表达剂量的增加而增加,ERα 的质粒量在500 ng/孔时可将荧光素酶的活性升高到对照细胞的3.5倍(P<0.001)。雌激素处理后,荧光素酶的活性无显著变化。过表达ERα后可将Gli1 mRNA的表达水平提高为原来的2倍(P<0.01),也可明显增加Gli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ERα在MCF-7细胞中的过表达能够明显增强Gli1的转录活性,增加Gli1的表达。这表明乳腺癌细胞中,转录因子ERα和Gli1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吴建国 , 罗天航 , 周虹 , 薛绪潮 , 毕建威 , 方国恩
2009, 30(11):1225-1229.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25
摘要:目的:对新鲜和超低温保存的骨髓来源单个核细胞(MNC)体外扩增的内皮祖细胞(EPC)进行功能比较。方法:从猪髂骨抽取骨髓,对分离后的MNC进行培养或-80℃冻存3个月后再培养;冻存后培养的P1代细胞利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技术进行EPC表面标志抗原鉴定。同时分别对新鲜和冻存培养的EPC获得率、细胞迁徙、黏附和增殖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冻存组细胞免疫组化鉴定: CD133(+)、CD34(+)、CD31()、KDR(),流式细胞技术鉴定:CD133的阳性率(17.24±3.12)%,CD34的阳性率(37.21±10.85) %,CD31的阳性率(72.07±13.34) %,KDR的阳性率(89.09±16.40)%。新鲜和冻存的MNC经诱导培养后EPC获得率分别为(1.1±0.078)%、(1.03±0.061)%, P=0.054;细胞迁徙率分别为(15±0.71)%、(14.2±0.63)%, P=0.17;贴壁率分别为(42.7±2.1)%、(39.5±1.7)%, P=0.11; 增殖功能分别为 (25.06±2.82)×104、(21.64±2.34)×104, P=0.089。结论:超低温保存骨髓来源的MNC经诱导培养得到的EPC其数量和功能均无明显影响,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得到大量的同质EPC,为EPC移植提供了来源保障。
2009, 30(11):1230-1235.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30
摘要:目的:设计及制备携带抑胃多肽(GIP)抗原序列的HBc病毒样颗粒(VLP)蛋白疫苗,并研究其免疫效果,为肥胖免疫干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克隆GIP cDNA序列,并与HBc VLP(1~144aa)cDNA序列进行融合,通过原核表达及纯化,制备携带GIP序列的HBc VLP疫苗(HBc-GIP);同时将该融合基因的cDNA序列克隆入pVAX1真核表达载体,制备GIP核酸疫苗。用2种疫苗免疫大鼠并进行免疫学指标评价。结果:成功制备了携带GIP抗原序列的HBc-GIP,并同时制备了编码该融合蛋白序列的核酸疫苗pVAX1-HBc-GIP。经过两种疫苗的联合免疫,可以获得高滴度的GIP特异性抗体IgG,显示了良好的免疫效果。结论:采用HBc(1~144aa)作为GIP的载体,制备VLP蛋白疫苗,联合核酸疫苗免疫可以有效地诱导靶向大鼠GIP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打破大鼠自身抗原耐受。该疫苗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控制肥胖的免疫干预药物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牛永胜 , 曹浩 , 刘刚 , 史乾 , 范慧敏 , 刘中民
2009, 30(11):1236-1239.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36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原位气管移植术后应用CD28超竞争单抗对在体扩增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效果及对移植气管早期免疫排斥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模型,分2组。治疗组受体移植当天经腹腔注射CD28超竞争单抗JJ316 (0.5 mg);对照组注射同型抗体mIgG (0.5 mg)。于术后第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颈部引流淋巴结、脾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 FoxP3+ T 细胞的比率;移植气管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CD28超竞争单抗治疗组较同型抗体mIgG对照组气管闭塞程度、炎症反应细胞浸润及呼吸道上皮损伤情况明显减轻;外周血、脾脏及颈部淋巴结中CD4+CD25+ FoxP3+ T 细胞的比率\[(16.9±4.2)%、(14.8±3.6)%、(5.8±1.2)%\]高于同型抗体mIgG对照组\[(2.8±1.4)%、(3.3±1.3)%、(2.9±0.9)%,P<0.05\]。结论:大鼠原位气管移植后在体应用CD28超竞争单抗可减轻术后早期的免疫排斥损伤。
2009, 30(11):1240-1244.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40
摘要:目的:构建携带SAA3启动子的IκBα表达载体,观察其对NF-κB活性及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脓毒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离体细胞实验:离体混合培养小鼠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分为正常组、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LPS注射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上清AST、ALT、LDH和TNF-α、IL-6水平。小鼠在体实验:(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3组(n=10),小鼠腹腔注射250 μg LPS或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处死,取血清和肝组织测定TNF-α、IL-6水平。(2)小鼠随机分为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n=21),0、48 h二次注射150 μg LPS,首次注射后不同时点(0、2、24、48、50、72、96 h)取肝组织测NF-κB和IκBα活性,以0 h测得值作为正常对照。(3)小鼠随机分为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n=20),腹腔注射350 μg LPS后,继续饲养96 h,观察各时点(0、12、24、36、48、72、96 h)小鼠生存率。结果:与LPS组相比,LPS+基因转染组共培养细胞上清中AST、LDH和TNF-α、IL-6水平均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与LPS组相比,LPS+基因转染组肝组织、血清中TNF-α、IL-6水平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LPS+基因转染组2、24、50、72 h时NF-κB活性明显降低,但高于正常对照(P<0.05);LPS刺激72、96 h时LPS+基因转染组小鼠的存活率高于LPS组(P<0.05)。结论:以SAA3为启动子,IκBα靶基因能够在肝脏表达,并可有效动态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小鼠肝脏或全身炎症过激反应。
2009, 30(11):1245-1249.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45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移植肝的肝外胆道不同部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为肝移植术中胆管吻合部位的选择奠定基础。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假手术组,n=6)、Ⅱ组(胆道缺血1 h再灌注1 h组,n=12)、Ⅲ组(胆道缺血1 h再灌注2 h组,n=12)。对肝门部胆管、胆总管近端及远端的上皮细胞行凋亡(TUNEL法)检测、病理形态学评分和超微结构的定量分析,比较肝外胆道不同部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结果:Ⅱ组肝移植大鼠肝门部胆总管上皮细胞凋亡率、病理形态学评分明显高于胆总管近端和胆总管远端(P<0.05),后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肝门部损伤较重。肝门部线粒体平均体积(V)高于胆总管远端、近端,胆总管远端高于近端(P<0.05);肝门部微绒毛面积密度(AMV)低于胆总管远端、近端,胆总管远端低于近端(P<0.05),提示肝门部损伤最重,胆总管近端最轻。Ⅲ组肝移植大鼠肝外胆道肝门部损伤最重,胆总管远端次之,胆总管近端最轻(P<0.05)。结论:大鼠肝移植术中肝外胆道不同部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存在差异,其中胆总管近端耐受性最好,其可能是肝移植术中胆管吻合的合适部位。
曹毅 , 高连如 , 陈宇 , 张宁坤 , 胡媛琴 , 费宇行 , 杨晔
2009, 30(11):1250-1253.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50
摘要:目的:观察犬腹部开放性损伤经海水浸泡后致急性心力衰竭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方法:以成年杂种犬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腹部伤+海水浸泡组(A组,n=8)和单纯腹部伤组(B组,n=8)。观察实验动物致腹部开放性损伤前、后,经海水浸泡2 h及打捞出水后不同时间点心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肺动脉楔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肾素、脑钠肽等相关指标及病死率。并于致伤前及致伤后4 h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致伤后0.5 h至观察终点,A组犬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P<0.05,P<0.01),B组犬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致伤后A组犬肺动脉楔压显著上升,其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逐渐下降,打捞出水后仍继续下降(P<0.05,P<0.01),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B组犬腹部致伤前后其肺动脉楔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无明显差异;致伤后A组犬血肾素、脑钠肽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B组犬血肾素、脑钠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致犬急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变化非常明显,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9, 30(11):1254-1259.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54
摘要:目的:报道经基因诊断证实的一个Kennedy 病家系,并对其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讨论,建立关于Kennedy 病较为完整的临床资料。方法:展开完整的家系调查,共检查3代41位个体。对先证者进行肌酶谱、肌电图、内分泌功能检查、神经肌肉活检。采集外周静脉血常规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一个外显子的CAG重复数。结果:先证者(Ⅲ-11个体)CAG重复数为54;1例患者(Ⅳ-2个体)CAG重复数为55;1例症状前个体(Ⅳ-8 个体)CAG重复数为54。此外,还发现3例女性携带者(Ⅱ-6 个体、Ⅲ-3 个体、Ⅲ-15 个体)。先证者肌酶增高,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血睾酮增高,神经活检显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肌肉活检表现为神经源性肌萎缩。结论:Kennedy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基因诊断是金标准;本病病程进展缓慢,与肌萎缩侧索硬化或延髓麻痹相比病程明显延长,预后相对良性。
童武松 , 徐俊法 , 杨文进 , 郑平 , 李高义 , 郭义君 , 何斌 , 曾劲松 , 唐馨芬 , 林同顺
2009, 30(11):1260-1263.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6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凝血和纤溶变化以及与病情危重度GCS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8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57例作为对照。检测伤后早期(6 h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的含量改变,结合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型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预后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本组患者早期出现凝血-纤溶指标异常的百分比为80.49%(425/528),其中不同凝血-纤溶指标根据异常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D-D>PT>Fg> APTT >PLT>TT。(2)急性颅脑创伤患者PT、D-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颅脑创伤伤情加重PT、D-D含量明显升高; Fg含量在重型和中型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型与轻型患者组比较、轻型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APTT、TT含量只有重型患者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型、轻型患者及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LT在各颅脑创伤组及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3)GOS 1分组、2~3分组较GOS 4~5分组早期PT、D-D均有明显升高,Fg明显下降(P<0.05)。结论: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异常,PT、D-D、Fg是比较敏感的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判断伤情及预后。
2009, 30(11):1264-1268.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64
摘要: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ATa)的再消融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初次行CPVI后(3.7±2.4)个月再次行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ATa标测和消融。结果:共标测到78种ATa,其中48种(61.5%)为局灶性机制,30种(38.5%)折返机制。在折返机制中,12例为普通房扑,18例为左房内折返,其折返环与二尖瓣峡部、左房前壁及原环肺静脉消融线上的传导间隙有关。2例患者因ATa不稳定而无法标测。64例患者中,56例(87.5%)消融即刻成功,8例需要电复律成窦性心律。术后随访13~21个月,平均(16.5±2.9)个月,60例(93.8%)患者不再发生ATa。结论:CPVI术后ATa的机制可为折返性和局灶性,可通过CARTO系统激动顺序标测成功消融治疗。
闫燕春 , 葛淼 , 王欣 , 何进伟 , 曹利霞 , 王志奎
2009, 30(11):1269-1273.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69
摘要:目的:为制定老年男性一秒率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72个市(县)级医院和有关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测定的4 342例健康老年男性一秒率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及GIS软件,研究了其与6项地理因素指标\[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气温(X3)、气温年较差(X4)、年平均相对湿度(X5)、年降水量(X6)\] 的关系。结果:发现老年男性一秒率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利用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79.279 8+0.000 901 5X1-0.001 931 4X2+0.001 966 8X3-0.002 615X4+0.001 293 4X5+0.001 650 3X6±1.032 8,计算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程度较高(P<0.01)。借助GIS软件中的地统计分析模块,通过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精确地内插出中国老年男性一秒率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结论:知道某地的地理因素值,就可以利用回归方程估算出中国任何地方的老年男性一秒率参考值,也可以通过中国老年男性一秒率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得出任何一地的老年男性一秒率参考值。
2009, 30(11):1274-1280.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74
摘要:目的:了解4个地区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影响4个地区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和自我药疗意愿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北京、西安、成都和昆明4地区4 400户城乡居民进行健康询问调查,选择明确回答半年内是否采取自我药疗行为及是否愿意自我药疗的15岁以上居民(n=8 826),再从中选取无任何缺失项的8 585个居民作为分析对象,以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框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先决、使能和需要3个层面的相关因素与自我药疗行为和自我药疗意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控制其他变量条件下,25~44岁居民、45~64岁居民、65岁及以上居民采取自我药疗行为的概率分别是参照组(15~24岁居民)的1.52倍(P=0.000)、1.59倍(P=0.000)、1.53倍(P=0.001);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少采取自我药疗行为(P=0.000);半年内至少有1种常见病症的居民采取自我药疗行为的概率是参照组(未有常见病症居民)的10.85倍;患有慢性病居民的自我药疗意愿是参照组(未患有慢性病居民)的1.22倍(P=0.035);半年内至少有1种常见病症居民的自我药疗意愿是参照组(未有常见病症居民)的2.12倍(P=0.000)。结论:年龄、城乡差别、自我药疗知识以及健康状况等因素对自我药疗行为和自我药疗意愿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而家庭收入水平、保险覆盖等使能变量因素的影响则不显著。
2009, 30(11):1281-1287.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81
摘要:目的:研究枳椇子的促智活性成分。方法:从枳椇子中分离出6个皂苷类成分,以跳台法测试小鼠的记忆功能。实验装置为小鼠跳台反应箱,测试小鼠触电潜伏期及其3 min内错误次数作为记忆功能评价指标。将小鼠分为青年组、老年组、老年加吡拉西坦组(剂量03 g/kg)和老年加枳椇子总皂苷高、中、低3个剂量组(06、03、015 g/kg)等,研究皂苷类成分对老龄小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另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剂量03 g/kg)和老年加化合物3、4、5、6(剂量均为03 g/kg)等,研究对由东莨菪碱、亚硝酸钠、40%乙醇分别所致记忆获得、巩固及再现障碍的影响。结果:6个皂苷类成分其化学结构经光谱鉴定分别为3-O-豆甾醇-(6-棕榈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β-胡萝卜苷(2)、hovenidulcioside A1(3)、hoduloside I(4)、hoduloside Ⅳ(5)、saponins C2(6)。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能增强自然衰老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对由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和40%乙醇分别引起的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及再现障碍病理模型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枳椇子酸枣仁皂苷元类皂苷可能是枳椇子总皂苷促智活性的物质基础。
2009, 30(11):1288-1291.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88
摘要:目的:考察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在大鼠全小肠段及各分肠段的吸收。方法:运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灌流液中药物和酚红的浓度,以吸收百分率和肠壁通透系数为指标,考察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的肠吸收特性和肠壁通透性。结果: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在小肠中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特征,6 h时在肠道中约有70%被吸收,吸收速率常数Ka值为(0.193±0.012) h-1;分肠段实验中,各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百分率和肠壁通透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在全肠道均有吸收。
2009, 30(11):1292-1296.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92
摘要:目的:确定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构成因素,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等,形成10因子、56条目的初始量表;对135名护士实施预测后,确定了8因子、38项目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再对1 185名护士正式施测,并进一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自行研制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由8因子(管理、工作负荷、与同事关系、工作本身、工资及福利、个人成长及发展、工作被认可、家庭/工作的平衡)、38项目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可为管理者了解、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提供评价工具和干预依据。
陈杰 , 高轶 , 徐丹枫 , 任吉忠 , 姚亚成 , 崔心刚 , 车建平
2009, 30(11):1297-1298.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97
摘要:目的:探讨精囊镜治疗精囊结石内镜手术治疗方法,评价其有效性。方法:18例精囊结石患者,年龄26~58岁,平均(41.5±5.3)岁,平均病程(6.6±3.6)个月,15例顽固性血精、3例会阴部不适、2例射精疼痛,术前经B超、X线片或CT诊断为精囊结石,单侧16例,双侧2例,17例利用精囊镜通过射精管开口进入精囊行精囊结石取石,1例结石较大行钬激光碎石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5.6±13.4) min,平均住院时间(4.1±1.5) d,平均随访(6.4±3.1)个月。15例(15/15)血精完全消失,2例(2/2)射精疼痛消失,2例(2/3)会阴部不适明显缓解,1例(1/18)于术后1周出现右侧附睾炎,经抗炎治疗5 d后缓解。结论:利用精囊镜的腔内技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精囊结石的有效方法。
2009, 30(11):1299-1302. DOI: 10.3724/SP.J.1008.2009.01299
摘要: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经颅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颅显微手术技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者8例,其余均Ⅱ级切除;术后视力改善28例,视力无变化15例,视力恶化2例。大型肿瘤术前视力显著下降者,术后视力多恢复不理想。结论:鞍结节脑膜瘤经颅显微手术治疗需要根据肿瘤大小及其生长方向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须仔细辨识和保护鞍区重要结构,提高手术技巧是改善肿瘤切除预后的关键。
2009, 30(11):1303-1307. DOI: 10.3724/SP.J.1008.2009.01303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炎性侵润关节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也是一种具有复杂遗传模式的多基因遗传病。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RA的发生、发展。它的易感基因研究给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新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作为寻找易感基因的高通量技术,是发现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包括RA易感基因的强大工具。它不仅能够验证已有的易感基因位点,还能够发现新的候选易感位点。近5年来,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易感基因取得了很多
2009, 30(11):1308-1312. DOI: 10.3724/SP.J.1008.2009.01308
摘要:肥胖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机制迄今未明。脂联素作为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能在肥胖与大肠癌发病关系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脂联素的分子特征、与大肠癌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抗肿瘤机制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史建刚 , 贾连顺 , 袁文 , 赵辉 , 陈德玉 , 王波 , 陈雄生 , 贾宁阳 , 宋滇文 , 史国栋 , 麻彬 , 吴建锋
2009, 30(11):1313-1315. DOI: 10.3724/SP.J.1008.2009.01313
摘要:目的:自行设计制备野战“风衣式”高分子材料脊柱脊髓损伤外固定担架,测定应用指标,评价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高分子形状记忆聚氨酯脲纳米复合材料,根据中国人体形制作野战“风衣式”脊柱脊髓损伤外固定担架,记录不同天气(下雨、寒冷)、不同环境(陆地、江河)下完成外固定操作的时间,测量其固化时间及强度。结果:一套完整野战“风衣式”高分子材料的外固定担架质量为(7.5±1.4) kg,完成单例外固定操作的时间为水中(2.1±0.55) min,干燥环境中(1.9±0.35) min;外固定担架固化时间为水中(7.7±1.45) min,干燥环境中(6.9±1.23) min;外固定担架能承受的最大质量为(80±5.7) kg。结论:自制野战“风衣式”高分子材料脊柱脊髓损伤外固定担架可以迅速便捷进行脊柱不同部位的外固定,固化后力学强度可达到制动要求,能适应不同野战条件的需求。
田秀标 , 代永红 , 阎玉琴 , 林来祥 , 裴玉梅 , 房辉
2009, 30(11):1316-1318. DOI: 10.3724/SP.J.1008.2009.01316
摘要: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UCP2)是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生理性调节器\[1\],普遍存在于人及鼠的心、肾、肺、淋巴细胞、白色脂肪组织、骨骼肌等多种组织细胞中,在能量平衡、体质量和热量调节、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3\]。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基因转录和分子水平正向调节UCP2表达\[5\]。因此,本研究通过改变大鼠碘摄入量调控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其对机体肾组织UCP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相关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009, 30(11):1319-1321. DOI: 10.3724/SP.J.1008.2009.01319
摘要: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高,但如何防治术后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而不损伤全身免疫功能仍是一大难题。近年来,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转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迅速\[1-2\],有望控制移植器官局部免疫反应,而保留宿主全身免疫反应功能。内皮细胞的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等均为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效因子,研究\[3\]表明HGF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的、强大的生长因子,可抗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内膜的增生,且不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最近,日本学者Kazuhiro等\[4\]观察到HGF对异位心脏移植小鼠的急慢性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将携带人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GF)经冠状动脉灌注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大鼠供心,观察HGF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为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基因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2009, 30(11):1322-1324. DOI: 10.3724/SP.J.1008.2009.01322
摘要:多环芳烃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全球性有机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介质如空气、水、土壤、沉积物等中都广泛存在。PAHs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致癌物,其中以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的致癌性最强。B\[a\]P可引起实验动物肺癌、皮肤癌等多种癌症。B\[a\]P本身无致癌活性,必须在体内活化代谢后,生成终致癌物如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anti-benzo\[a\]pyrene trans-7,8-dihydrodiol-9,10-epoxide,anti-BPDE)等才具有致癌活性。anti-BPDE-DNA加合物的生成被认为是B\[a\]P致癌过程的关键\[1-2\]。该代谢产物不可逆地引起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损伤(如DNA,蛋白和脂质)\[3\] ,产生致突变和致癌作用。但是对于anti-BPDE介导的致癌机制研究还不是很明确。为了更好地理解anti-BPDE作用后的分子行为,在一定的细胞类型中证实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不同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兴趣所在。p53是一个重要的肺癌变相关基因,超过一半的癌症患者发生了p53抑癌基因的突变,这表明正常的P53蛋白在防御癌症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约95%致癌的P53蛋白突变发生在与DNA结合的核心区域,主要分布于Exon 5~Exon 8 之间\[4\]。科学家们发现该区域对研究它的抗癌活性起着关键的作用。黄勇等\[5\]研究表明anti-BPDE诱发p53基因Exon8发生G→T点突变。
2009, 30(11):1325-1327. DOI: 10.3724/SP.J.1008.2009.01325
摘要:Fractalkine(FKN)是新发现的一种在动脉粥样斑块中过量表达的趋化因子,与其受体CX3CR1结合,介导白细胞黏附和趋化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迁移,并刺激炎症因子的表达和血小板的活化,因此被认为参与介导动脉粥样硬化(AS)的炎症反应。蛋白激酶B(PKB,又名Akt)是与炎症和白细胞的趋化过程密切相关的信号分子,通过介导白细胞的黏附和趋化、VSMC的迁移及血小板的活化而在AS的形成和进展中发挥作用。关于FKN/CX3CR1的信号转导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实验的前期工作已经证实,FKN可以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信号分子的活化[1,2],本次通过研究FKN可否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kt活化,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NF-κB与Akt活化的关系,进一步探讨FKN的信号转导机制。
2009, 30(11):1327-1328. DOI: 10.3724/SP.J.1008.2009.01327
摘要:三维超声是评价胎儿面部畸形的重要手段,其对胎儿面部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对于选择适宜的产科处置方式及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3\]。因此,本研究应用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面部畸形,探讨其诊断效果及价值。
2009, 30(11):1329-1330. DOI: 10.3724/SP.J.1008.2009.01329
摘要:近年来,耐药葡萄球菌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临床可选用抗菌药物非常有限。长期以来,万古霉素一直作为治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多,尤其在肾功能不良患者及老年人中应用需谨慎。近几年国外已陆续发现了万古霉素中介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菌株\[1\] ,我国也已有异质性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感染的报道\[2-3\]。为避免单纯应用万古霉素所导致的药物选择压力,人们在努力寻找一种高效、安全治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药物的同时,也在重新考虑和评估曾经使用过的抗菌药物在治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中的疗效\[4\]。夫西地酸是一种窄谱、高效的抗革兰阳性菌抗生素,不良反应少,对耐药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国外已使用40余年,而国内临床使用较少,相关报道不多见\[4-7\]。自2007年10月以来,我院呼吸科和ICU使用夫西地酸治疗耐药葡萄球菌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 30(11):1331-1332. DOI: 10.3724/SP.J.1008.2009.01331
摘要: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发现肝脏占位8个月,上腹部不适伴低热1周”,于2008年6月10日入院。入院前8个月在外院体检时彩超意外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CT强化检查考虑“肝血管瘤”,患者无不适感觉,未作任何治疗。入院前1周出现持续低热,并伴有右上腹间断性胀痛,复查彩超、CT提示“原发性肝癌”(图1A)。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肝脏右肋下2指,质韧,无明显压痛,肝区叩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乙肝HBsAg、HBeAg、HbcAb阳性;AFP 13.58 ng/ml,CEA 1.78 ng/ml,CA-199 4.29 U/ml,肝功能正常,Child A级;MRI显示肝脏内信号欠均匀,呈网格状改变,肝脏右叶可见一较大异常信号影,约9 cm×7 cm×5 cm,T1呈略低信号,T2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后周边部不均匀强化,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于2008年6月13日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探查肿块约7 cm×6 cm,灰白色,呈膨胀性生长,位于肝脏Ⅴ、Ⅷ段,周边一1 cm×0.5 cm的小卫星灶,边界尚清楚,质硬(图1B),肝脏其他区域呈小结节性肝硬化,符合“原发性肝癌”。阻断第一肝门,距肿瘤外2 cm切除,合掌法缝合切面。术后病理:镜检显示肿瘤组织内呈现出2种不同的细胞成分,分区存在,相互之间无移行,一种为多边形瘤细胞,胞质丰富或疏松透亮,核圆形,呈粗梁索排列,梁索间血窦衬覆扁平内皮细胞,另一种为多形性瘤细胞,胞质嗜伊红,核圆形或椭圆形,核大深染,核分裂多见,排列较为密集(图1C);免疫组化:CEA(-)、AFP(±)、CD117(-)、Bcl-2(-)、CK7(-)、CK19(-)、SMA(-)、S-100(-)、CD34(-)、CD99(-)、Desmin(-)、Vimentin()、AE1/AE3()、HMB45(-)。病理诊断:肝细胞肝癌肉瘤样变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