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31(5):465-467. DOI: 10.3724/SP.J.1008.2010.0465
摘要:目的 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粒径硒化镉(CdSe/ZnS)量子点对人恶性黑素瘤细胞A375、A375.s2以及正常人表皮细胞HaCaT的细胞毒性,研究硒化镉量子点对黑素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375、A375.s2以及HaCaT细胞铺入96孔板内,次日分别向铺有细胞的孔内加入浓度为162、81、54、40.5、27、10.125、4.05、2.025、1.012 5 nmol/L水溶性量子点(QDs)-605与QDs-545进行孵育,24 h后每孔加入10 μl CCK-8,测定2种硒化镉量子点对A375、A375.s2及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CCK-8法显示,随着QDs-605与QDs-545浓度的增加,A375和A375.s2细胞存活率随之下降。不同浓度的QDs-605与QDs-545作用于A375、A375.s2细胞,24 h后其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但是对HaCaT细胞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硒化镉量子点对A375、A375.s2人黑素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HaCaT正常人表皮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
吴 燕 , 刘北忠 , 王 翀 , 钟 梁 , 朱 丹 , 王春光 , 金丹婷
2010, 31(5):468-471. DOI: 10.3724/SP.J.1008.2010.0468
摘要:目的 通过胞内外实验验证谷氨酸氨连接酶(GLUL)与带有核定位信号的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将表达GLUL靶蛋白和NLS-RARα诱饵蛋白的两种重组表达质粒共同转化入AH109酵母菌,采用一对一的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它们在活细胞内的相互作用;通过构建GLUL及NLS-RARα蛋白标签融合表达载体,共转染至人胚肾HEK 293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在细胞外验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 GLUL靶蛋白和NLS-RARα诱饵蛋白质粒共转化AH109酵母菌后,可见蓝色的阳性克隆;GLUL蛋白及NLS-RARα标签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共同转染至HEK 293细胞,采用抗HA多克隆抗体免疫沉淀HA-NLS-RARα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抗c-Myc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检测,检测到GLUL-cMyc蛋白。结论 采用酵母双杂交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成功地在胞内外验证了GLUL与NLS-RARα之间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2010, 31(5):472-475. DOI: 10.3724/SP.J.1008.2010.0472
摘要:目的 分析钾通道KCNQ1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胰腺以及成年大鼠胰岛中的表达情况,为探悉其在胰腺B细胞发育及功能中可能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对胚胎第12.5天(E12.5)、E15.5、E18.5、新生和成年大鼠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并用RT-PCR对KCNQ1通道亚基在上述5个时期大鼠胰腺以及成年大鼠胰岛中的表达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 与胰腺内分泌细胞分化、成熟有关的转录因子分别于E15.5、E18.5达到表达高峰;E18.5胰腺中B细胞功能成熟标志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而KCNQ1钾离子通道的编码基因KCNQ1及KCNE1此时才出现表达。成年胰腺及胰岛中均具有多种KCNQ1通道亚基的表达。结论 KCNQ1通道的表达出现于胰腺发育后期内分泌细胞功能逐渐成熟阶段,在成年胰岛中亦具有较高表达水平,提示KCNQ1通道可能表达于成熟B细胞并参与其内分泌功能。
张 俊 , 曹 辉 , 郭启帅 , 张 涛 , 汤为学 , 李少林
2010, 31(5):476-480. DOI: 10.3724/SP.J.1008.2010.0476
摘要:目的 筛选不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亚系,并探讨皮质肌动蛋白(cortactin)在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经过连续人工基质膜侵袭实验后获得高、低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亚系,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两系细胞的超微结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两系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系细胞周期,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比较两系的迁移能力。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cortactin蛋白在两系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利用人工基质膜侵袭实验筛选出高、低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亚系,并且两系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异。MTT实验显示高转移潜能细胞体外生长速度显著快于低转移潜能细胞(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高转移潜能细胞亚系与低转移潜能细胞亚系相比,G0/G1期细胞前者比后者少\[(52.67±3.69)% vs (64.46±2.79)%\],而S期细胞前者比后者多\[(30.53±6.19)% vs (24.63±2.04)%\]。高转移潜能细胞亚系增殖指数(PI)高于低转移细胞亚系\[(47.32±3.69)% vs (35.53±2.80)%,P<0.05\],侵袭能力显著强于低转移潜能细胞亚系\[(61.46±7.08) vs (25.32±4.87)个/视野,P<0.05\]。免疫组化、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均显示在高转移潜能细胞亚系中cortactin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高于低转移潜能细胞亚系(P<0.05)。结论 Cortactin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增殖和转移过程密切相关。
2010, 31(5):481-484. DOI: 10.3724/SP.J.1008.2010.0481
摘要:目的 构建表达大鼠TLR4 shRNA的慢病毒,并观察其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的抑制作用和对内毒素(LPS)诱导的IL-6、IL-1β释放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构建4个可能具有干扰效力的shRNA表达质粒,将他们分别与预先构建好的TLR4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筛选出一段干扰效果最好的shRNA,使用Gateway的方法重组到慢病毒表达载体中并进行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使用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NR8383并加入LPS刺激, ELISA检测IL-1β、IL-6的释放情况。结果 成功筛选出具有较高干扰效率的shRNA,并成功包装入慢病毒,慢病毒滴度为2.0×106TU/ml。转染慢病毒后的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IL-1β、IL-6的释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大鼠TLR4 shRNA的慢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IL-1β、IL-6表达的作用,为下一步动物体内实验基因治疗大鼠肺移植后的慢性排斥反应奠定良好的基础。
葛 璞 , , 车 艺 , , 林 玲 , , 黄开顺 , 叶 彬 ,
2010, 31(5):485-488. DOI: 10.3724/SP.J.1008.2010.0485
摘要:目的 研究刚地弓形虫ME49株对体外培养的孕期小鼠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小鼠胎盘滋养层细胞并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培养板,对照组加入DMEM高糖培养液孵育,实验组加入相同体积不同密度(2×106 /ml、4×106 /ml、8×106/ml )弓形虫速殖子培养8 h后,Annexin Ⅴ-FITC/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个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变化,以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弓形虫感染后的滋养层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P<0.05),呈量效依赖性,弓形虫密度8×106/ml组8 h凋亡率最高,为28.37%;荧光显微镜观察,随弓形虫感染密度增加,滋养层细胞凋亡数目增多。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刚地弓形虫ME49株作用于滋养层细胞8 h后实验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与β-actin比值)各为1.24±0.05、1.37±0.03、1.78±0.04与1.15±0.03、1.09±0.05、0.97±0.01,较对照组的比值(1.17±0.06和1.23±0.02)有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 刚地弓形虫ME49株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孕期小鼠滋养细胞正常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滋养细胞Bax表达上调和Bcl-2表达下调有关。
2010, 31(5):489-493. DOI: 10.3724/SP.J.1008.2010.0489
摘要:目的 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人Oct4(hOct4)与细胞穿膜肽融合蛋白,优化其表达方法并观察其穿膜效果。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pET原核表达载体,利用BL21(DE3)和Rosetta2(DE3)蛋白表达菌表达蛋白。Ni亲和纯化方法纯化蛋白,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融合蛋白组成。将融合蛋白用罗丹明染色后加入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株BJ观察其穿膜进入细胞情况。结果 构建了pET21a(+)-hOct4-11R-His和pET21a(+)-EGFP-11R-His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中后诱导获得了hOct4-11R-His和EGFP-11R-His融合蛋白,经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表明融合蛋白正确。经BJ细胞测试,观察到融合蛋白进入细胞中。结论 成功获得了hOct4-11R-His和EGFP-11R-His融合蛋白,且融合蛋白能够高效进入BJ细胞并聚集于细胞核周围。
周瑞瑞 , 刘爱军 , 温志鹏 , 吴 健 , 刘建国 , 苏定冯
2010, 31(5):494-498. DOI: 10.3724/SP.J.1008.2010.0494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卵清蛋白酶解液(compound ovalbumin proteolysis liquid, COPL)对犬和大鼠低蛋白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实验一,50只毕格犬,雌雄各半,利用胆总管结扎的方法制作胆汁淤积性低蛋白血症的模型;实验二,雄性Sprague-Dawley (SD) 大鼠150只,采用口服苯巴比妥钠、10% 乙醇及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方法制作化学性低蛋白血症模型;实验三,雄性SD大鼠150只,手术切除右肾后,采用注射多柔比星(阿霉素)方法 (手术后1周5 mg/kg,手术后4周3 mg/kg)制备肾性低蛋白血症模型。以上模型以血清白蛋白低于30 g/L为成模标准。选取造模成功动物,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COPL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脱脂奶粉组,处理2周,观察药物对动物血清白蛋白 (serum albumin, SAB)、总蛋白 (total serum protein,TSP)、丙氨酸转氨酶 (alanine transaminase,ALT)、总胆红素 (total bilirubin, TB)、肌酐(creatinine, Cr)、尿素氮 (urinary nitrogen, UN)水平的影响。结果 COPL中、高剂量组对3种模型动物SAB均具有升高作用 (P<0.05或P<0.01),3个剂量组对ALT有降低作用(P<0.05或P<0.01)。各组Cr、UN等指标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COPL能够升高低蛋白血症血清蛋白的水平,并且对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0, 31(5):499-503. DOI: 10.3724/SP.J.1008.2010.0499
摘要:目的 观察通络方剂治疗糖尿病性肝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予链脲佐菌素60 mg/kg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模型动物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糖尿病对照(DM)组、通络方剂小剂量(TL)组、通络方剂中剂量(TM)组和通络方剂大剂量(TH)组。通络方剂剂量分别为每天0.5、1.0、2.0 g/kg。同时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CN)组。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肝功能指标;造模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检测SOD、CAT、GSHPx、MDA活性;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造模12周后糖尿病大鼠并发肝脏损伤,血清ALT、AST及AKP水平显著升高 (P<0.01);透射电镜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出现糖尿病特征性病理变化。经通络方剂治疗后,中高剂量组糖尿病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胞质糖原颗粒减少,线粒体嵴变清晰且基质密度降低,粗面及滑面内质网形态接近正常,间质胶原纤维减少。糖尿病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增高,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通络方剂治疗12周后,低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大鼠SOD活性均显著增加、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大鼠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与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肝组织抗氧化酶类活性、清除脂质过氧化物有关。
2010, 31(5):504-507. DOI: 10.3724/SP.J.1008.2010.0504
摘要: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释放型阿司匹林(NO-ASA)对小鼠皮下种植前列腺癌的生长及肿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皮下荷前列腺癌小鼠体内注射NO-ASA后监测肿瘤生长情况;处死小鼠后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VEGF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肿瘤中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中CD34的表达并量化微血管数目,以未注射NO-ASA的皮下荷前列腺癌小鼠为对照。受精鸡胚尿囊膜(HET-CAM)试验检测NO-ASA在体外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小鼠体内注射NO-ASA后皮下种植的前列腺癌的生长受到抑制,小鼠血清以及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明显降低,肿瘤组织中的CD34表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O-ASA对受精鸡卵尿囊膜上的血管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结论 NO-ASA可抑制前列腺癌肿瘤生长和血管形成。
顾立强 , 常文军 , 韩一芳 , 蔡 慧 , 马立业 , 曹广文
2010, 31(5):508-512. DOI: 10.3724/SP.J.1008.2010.0508
摘要:目的 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的表达,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Oncomine (肿瘤微阵列数据库)分析CCNE1在胃癌中的表达。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4例配对样本中CCNE1的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组织芯片/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CNE1在34例配对样本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原发灶CCNE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在胃癌组织中CCNE1 mRNA表达水平在Ⅰ+Ⅱ期和Ⅲ+Ⅳ期均呈现显著上调(P=0.042,P=0.016)。在胃癌原发组织中CCNE1蛋白阳性表达率\[41.2%(14/3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34)\]及胃炎组织\[0(0/34)\], P<0.01。CCNE1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NE1表达上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CCNE1的检测可能为胃癌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
2010, 31(5):513-515. DOI: 10.3724/SP.J.1008.2010.0513
摘要:目的 探讨人源幼虫巨大致死性基因Hugl-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1例卵巢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Hugl-1 mRNA的表达量,并结合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Hugl-1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卵巢组织\[(0.051±0.029 ) vs (0.026±0.043),P<0.01\]。Hugl-1 mRNA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的年龄、血清CA125、肿瘤病理特征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Hugl-1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
向亚菲 , 殷俊锋 , 向 力 , 邵天宇 , 黄俊峰 , 汤敬东
2010, 31(5):516-520. DOI: 10.3724/SP.J.1008.2010.0516
摘要:目的 分离与重建人体胸主动脉弓的三维仿真模型,对人体胸主动脉中的脉冲血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和研究。方法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血流动力学的相关知识,依据临床上采集到的人胸CT扫描数据,运用图像处理软件Mimics分离并重建人体胸主动脉弓的三维仿真模型。结果 计算出当以抛物型脉冲血流作为初始速度时,正常人的胸主动脉内血液流动在心动周期内不同时刻的血液流场、壁面压力、速度分布。主动脉弓与分支血管交界面远心端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近心端的血流速度,主动脉弓段内外壁血流存在明显的压力差,血流速度和压力变化剧烈区域,特别是左锁骨下动脉分出点以下约2~3 cm处的局部区域,与临床主动脉夹层易发区域相吻合。这说明血流压力和速度对胸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结论 基于CT扫描数据进行数值模拟与仿真建模有利于深入开展生物流体力学研究,而主动脉弓血液流场的数值模拟对临床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张宏伟 , , 易杨华 , 袁卫华 , 王增蕾 , 张诗龙 , 巩 伟
2010, 31(5):521-526. DOI: 10.3724/SP.J.1008.2010.0521
摘要:目的 研究辐肛参 (Actinopyga sp.) 中三萜皂苷的抗真菌活性。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以及HPLC等层析手段,对一种辐肛参的皂苷类成分进行分离,应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对提取分离的化合物进行抗真菌(白念株菌、新生隐球菌、熏烟曲霉菌) 活性测试。结果 从该种海参中分离得到4个海参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frondoside A (1)、pervicoside C (2)、holothurin A (3)和holothurin B (4)。化合物1抗真菌活性弱,化合物2对3种真菌的MIC80为1~4 mg/L,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结论 化合物1和2均系首次从辐肛参Actinopyga sp.中获得,4个三萜皂苷都具有抗真菌活性,其中pervicoside C 可作为抗真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2010, 31(5):527-529. DOI: 10.3724/SP.J.1008.2010.0527
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周围神经传导的特点。方法 分析3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晚期ALS患者临床资料,测定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运动末端潜伏期(DML)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结果 3例患者(12条运动神经)周围神经运动传导功能测定均为异常,其中66.7%(8/12)未引出波形,33.3%(4/12)CMAP波幅减低,16.7%(2/12)DML延长,16.7%(2/12)MCV减慢;且随着病程延长,患者CMAP波幅逐渐下降,直至最终引不出反应。所有患者SCV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均正常。结论 晚期ALS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周围神经运动传导异常,而对感觉传导影响不大,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2010, 31(5):530-532. DOI: 10.3724/SP.J.1008.2010.053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图参比电极电位变化的规律。方法 同步比较2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r和R′波变化,分析参比电极电位变化与心室激动方向的关系。 结果 头胸导联V1 r波振幅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0.16±0.19) vs (0.11±0.13) mV,P<0.01\],而其R′波振幅低于常规导联心电图\[(0.25±0.21) vs (0.35±0.23) mV, P<0.01\]。结论 参比点电位变化与心室除极方向变化有关。
王林辉 , 杨 波 , 王志向 , 杨 庆 , 王辉清 , 王 梁 , 孙颖浩
2010, 31(5):533-536. DOI: 10.3724/SP.J.1008.2010.0533
摘要:目的 采用录像分析法自身对照展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及难点,以利于缩短初学者腹腔镜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以我院泌尿外科某医生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开展的147例(肿瘤分期均为T1N0M0)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手术录像为分析材料,将其前30例与后30例手术录像进行自身对比研究,观察不同操作水平下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腹频次等指标,总结初学者手术难点及应对技巧。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前组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频次、增加Trocar的例数明显多于后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录像分析结果表明,初学者在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时存在解剖识别能力不足、显露及分离组织不够彻底、腹腔镜操作基本技巧不够熟练等缺点,应及时予以锻炼提高。结论 采用录像分析法自身对照比较某医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初学阶段及熟练阶段的手术经过,可以很好展示该手术的难点、要点,加深初学者对手术方法及操作技巧的理解,缩短学习时间,值得推广采用。
2010, 31(5):537-540. DOI: 10.3724/SP.J.1008.2010.0537
摘要: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TIM)基因被发现表达于小鼠染色体11B1.1。TIM分子广泛存在于多种免疫细胞特别是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可参与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某些TIM分子存在着多种配体,对T细胞具有双重作用;TIM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可能作为药物治疗的新靶点;TIM与调节性T细胞(Tregs)相关性研究为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文就TIM家族成员的免疫调节功能作一综述。
2010, 31(5):540-0. DOI: 10.3724/SP.J.1008.2010.0540
摘要: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因孕21+6周,右下腹痛伴不规律腹胀4 d就诊。入院前4 d出现右下腹痛,逐渐加重,伴下腹部不规律阵发性胀痛,无阴道流血、流液。2 d前于外院行B超示子宫右侧一约17 cm大小等回声团块,腹水最深4 cm;CA125、AFP轻度升高。诊断为“晚期先兆流产,盆腔肿瘤”,给予抑制宫缩治疗,症状未改善。急诊入我院后查体:右下腹压痛,可及一直径约15 cm包块,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产检:胎心162次/min,有宫缩,质弱,胎膜未破。B超示:子宫右后壁见15.5 cm×10.8 cm×11.6 cm囊实性团块,子宫直肠凹少量积液。CA125 104 U/ml,CRP 32.9 mg/L,AFP、CEA、CA199、CA15-3、SCC均未见异常。急查血常规:Hb 81 g/L。入院诊断:(1)孕21+6周,先兆早产;(2)盆腔包块待查:右侧卵巢肿瘤?给予保胎、对症治疗。入院后第3天晨,患者诉腹痛加重,复查血常规提示Hb降至64 g/L,B超提示盆腹腔积液增多,考虑内出血可能,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大量积血及血凝块,总量约4 000 ml。右侧卵巢肿瘤包膜有一约5 cm破裂口,内有烂肉样组织流出,有活动性出血。给予输血、补液,行右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肿瘤细胞卵圆形,梭形,核大深染,显著异型,排列成片状旋涡状,部分区域疏松水肿,肿瘤内可见片状出血。免疫病理:VIM(+),SMA(部分+),Ki-67(),ER(+),PR(+),CK8/18(-),EMA(-),S-100(-)。结合形态学初步诊断:(右卵巢)恶性性索间质肿瘤,疑为未分类性索间质肿瘤或纤维肉瘤。术后给予抗炎保胎对症治疗7 d,患者病情平稳,胎儿情况未提示异常。建议患者引产后行化疗,但患者拒绝,要求出院。
鹿 辉 , 曹颖瑛 , 王 彦 , 高平挥 , 曹永兵 , 姜远英
2010, 31(5):541-544. DOI: 10.3724/SP.J.1008.2010.0541
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是一种来源于水母的生物发光蛋白。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的研究中。白念珠菌感染在临床真菌感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对白念珠菌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GFP在白念珠菌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GFP基因可与目的基因融合形成融合基因,融合基因可表达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可发出荧光信号,进行基因表达和蛋白定位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GFP在白念珠菌研究中的应用。
2010, 31(5):545-548. DOI: 10.3724/SP.J.1008.2010.0545
摘要:从骨髓释放的循环血内皮前体细胞(EPCs)具有内分泌、血管内皮修复和血管再生功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然而,循环内皮前体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明显下降。这些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不仅受许多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包括衰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也与个人的生活方式,如:运动、体质量、吸烟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密切相关。本文着重讨论循环血内皮前体细胞的功能及影响因素,并对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2010, 31(5):549-552. DOI: 10.3724/SP.J.1008.2010.0549
摘要:目的 构建大肠癌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用于大肠癌早期检测的分子标志。方法 选取30例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手术后立刻冻存的大肠癌组织标本构建T7噬菌体展示肽库;用结合protein-A/G的琼脂糖珠分别富集大肠癌组及非肿瘤对照组血清中的抗体进行5轮亲和筛选,富集大肠癌相关肽;随机挑取5轮筛选后的2 000个噬菌体克隆,用ELISA方法进一步筛选与大肠癌患者血清和对照血清反应性存在差异的大肠癌相关标志物克隆,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应用通过Chilibot文献挖掘方法预测各克隆的蛋白功能,反证筛选结果。结果 (1)所建大肠癌噬菌体展示肽库的滴度为3.0×106pfu,经PCR鉴定其重组率为60%,库容为1.8×106pfu。(2)共筛选出18个有意义的噬菌体,测序后,预测其蛋白功能,其中12个与肿瘤的发生相关。结论 应用ELISA对肿瘤重组抗原的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筛选的方法,可以用来发现差异表达的抗原。所筛选出的噬菌体克隆所表达的抗原可用于早期筛检大肠癌。
2010, 31(5):553-557. DOI: 10.3724/SP.J.1008.2010.0553
摘要:目的 构建连环蛋白p120特异性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胰腺癌PANC-1细胞,鉴定干扰效果。方法 针对p120ctn mRNA设计合成3对shRNA序列,连接入酶切线性化的慢病毒载体pGCSIL-GFP,PCR鉴定及测序正确后与构建成功的含p120ctn基因的载体pGC-FU-p120ctn-3FLAG共转染293T细胞,蛋白质印迹分析筛选有效shRNA序列,包装慢病毒,测定病毒滴度。重组慢病毒感染胰腺癌PANC-1细胞,实时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分析鉴定干扰效果。结果 PCR及测序证实成功构建出p120ctn-shRNA-LV慢病毒载体,病毒滴度达到3×109TU/ml。重组慢病毒感染PANC-1细胞后,实时定量PCR提示PANC-1细胞p120ctn mRNA表达下降82.6%(P<0.05),蛋白质印迹分析提示p120ctn蛋白表达较转染前显著下降。结论 成功构建出p120ctn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p120ctn在胰腺癌浸润及转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10, 31(5):558-560. DOI: 10.3724/SP.J.1008.2010.0558
摘要:目的 探讨氢溴酸东莨菪碱(scopolamine hydrobromide,SH)口崩片制备工艺,优化口崩片处方。方法 将湿法制粒与直接压片法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以硬度、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综合评分法优化SH口崩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进行优化后验证实验。结果 确定以湿法制粒法制备SH口崩片;优化处方为甘露醇 40%,微晶纤维素 35%,乳糖 0,羧甲基淀粉钠10%。以此处方制备SH口崩片的硬度为3.8 kg,崩解时间为54 s,溶出度T50在2.5 min以内。结论 该口崩片处方合理,质量可控。
2010, 31(5):561-563. DOI: 10.3724/SP.J.1008.2010.0561
摘要:目的 探讨在MCF-7细胞株中雌激素是否影响P2Y2 mRNA的表达。方法 取生长良好的MCF-7细胞,以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17β-E2)、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ICI 182 780、ERα拮抗剂MPP和ERβ拮抗剂PHTPP作用于细胞,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测定细胞中P2Y2受体mRNA表达。结果 在MCF-7细胞中,雌激素(1 nmol/L~1 μmol/L)下调P2Y2 mRNA的表达量从对照组的(73.79±8.91)%减少至对照组的(53.68±5.90)%,这种下调作用可以被ER拮抗剂ICI 182 780(1 μmol/L)拮抗,ERα的拮抗剂MPP(50 μmol/L)可以部分阻断雌激素(0.1 μmol/L)的作用,而ERβ拮抗剂PHTPP(50 μmol/L)对雌激素(0.1 μmol/L)的作用无影响。结论 雌激素通过ERα抑制P2Y2 mRNA的表达,这一途径可能参与了雌激素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2010, 31(5):564-566. DOI: 10.3724/SP.J.1008.2010.0564
摘要:目的 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及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8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患者血清visfatin的水平,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n=42),观察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血清visfatin及血糖、胰岛素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61、r=0.592、r=0.603、r=0.612、r=0.635,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bAlc、FIN、HOMA-IR是visfatin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isfatin的变化与其他临床指标变化间无相关性。二甲双胍治疗前后visfatin无明显变化。结论 Visfatin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罗格列酮可能增加其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李晓林 , 张明媛 , 赵卫权 , 李 曼 , 滕海英 , 亓云鹏
2010, 31(5):567-568. DOI: 10.3724/SP.J.1008.2010.0567
摘要: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辛夷药材中木兰脂素的微波萃取工艺。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辛夷药材提取物中木兰脂素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条件是:色谱柱(1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检测波长238 nm, 进样量20 μl。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75%乙醇用量(75~85 ml)、微波萃取时间(600~999 s)和萃取温度(70~80℃) 3个因素。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微波萃取的最佳条件为75%乙醇用量85 ml,萃取时间800 s,萃取温度76℃,该方法提取出的木兰脂素平均含量为6.59%。结论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得到的萃取工艺稳定、方法可行,与常规提取法相比,微波萃取技术具有提取时间短、萃取效率高等优点。
陈铁楼 , 刘国勤 , 许 兵 , 张新海 , 张庆福 , 赵海军 , 蔺世龙 , 刘景昌
2010, 31(5):569-571. DOI: 10.3724/SP.J.1008.2010.0569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舰员重症牙周炎牙龈血流量(GBF)、袋内厌氧菌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作用。方法 90例重症牙周炎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HBO组、HBO加洁治组\[HBO+SCA(scaling)组\]和双氧水组(HP组),在治疗前、后即时和治疗结束1个月时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GBF、牙周袋厌氧菌培养、DTNB比色法测定GPx活性,记录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 (SBI)、 菌斑指数(PLI)、 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AL)。结果 3组治疗后即时和治疗结束1个月时的GBF、袋内厌氧菌数和GPx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组和HBO+SCA组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各指标与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SCA组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各指标与HBO组、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和HBO+SCA组治疗后1个月各指标与治疗后即时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O对舰员牙周炎有明显治疗作用,HBO加洁治更好,并维持1个月以上,其疗效与抑制致病性厌氧菌,增加GBF和GPx活性有关。
齐秀霖 , , 杨 航 , , 陈炳阳 , , 豆甲泰 , , 赵 菲 , 金永生 , 王小燕
2010, 31(5):572-573. DOI: 10.3724/SP.J.1008.2010.0572
摘要:查尔酮作为黄酮类化合物家族的一员,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氧化、降血脂、抗炎等作用[1-2]。尤其2’-羟基查尔酮是合成黄酮、黄酮醇以及二氢查尔酮衍生物等的重要中间体,也可用于香料和药物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 目前关于取代查尔酮合成的报道不多,而且反应条件普遍苛刻,反应副产物多,收率低[3]。文献[4]报道了2’-羟基查尔酮的合成方法,我们采用该文献方法以带有不同供电子基的醛和酮缩合,结果重复性不高,且该文报道的产率均为粗产率。为寻找较适合于取代苯甲醛与邻羟基苯乙酮反应的工业化条件,本实验以藜芦醛和邻羟基苯乙酮反应为例(图1),利用正交试验分析软件最优反应条件,考察在最优反应条件下不同取代的苯甲醛和邻羟基苯乙酮反应的情况。
2010, 31(5):574-575. DOI: 10.3724/SP.J.1008.2010.0574
摘要:复方大黄颗粒来源于临床经验方,由大黄、黄连、知母、益母草、丹参等七味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脾肾、益气养阴、通阳利水,兼以活血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肾气虚、淤血、水湿、浊毒内停的糖尿病肾病。为将其研制成为质量稳定、疗效显著、服用及携带方便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根据方中大黄有效化学成分总蒽醌的理化性质,以蒽醌转移率和出膏率为考核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1-3\]对处方中大黄的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选。
2010, 31(5):576-578. DOI: 10.3724/SP.J.1008.2010.0576
摘要:在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糖尿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糖尿病时高血糖、高胰岛素及血脂异常可加重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增高冠心病的发病率\[1\],同时糖尿病亦是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2\]。既往大多数有关糖尿病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变化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于血流动力学、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等方面\[3-4\],对于脂质代谢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已证实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质升高的同时,心肌内亦存在脂质蓄积,脂质蓄积可影响心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其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并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出现凋亡\[5\]。新近研究发现在骨骼肌、心肌、脂肪等组织的细胞膜上存在一种参与长链脂肪酸(long chain fatty acid, LCFA)转运的蛋白\[6\],命名为脂肪酸转运体(fatty acid translocase,FAT),后来发现与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36相同,故简称FAT/CD36。同葡萄糖转运子相似,FAT/CD36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膜和胞质内\[7\]。关于FAT/CD36在脂质代谢异常时心肌脂质蓄积过程中的作用,目前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观察了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FAT/CD36的表达量及分布随病程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心肌脂质蓄积中的作用。
2010, 31(5):578-579. DOI: 10.3724/SP.J.1008.2010.0578
摘要:儿童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男女比为3.71),3~5岁为发病高峰\[1\],近年来发现肾病综合征发病有年龄趋小之势。本病病因未明,易复发和迁延,年龄越小治疗难度越大。自2006年4月至2009年12月,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0, 31(5):580-3F. DOI: 10.3724/SP.J.1008.2010.0580
摘要: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目前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流行病调查提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CKD的患病率约在6.5%~10%\[2\]。多数CKD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肾功能受损或终末期肾病时才被发现,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3\]。因此开展各种普查及对高危对象的健康宣教,提高公众CKD的知晓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高血压患者是CKD的高危对象\[4\],约18%的高血压患者最终将出现肾功能下降\[5\]。为此,本研究就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者对肾脏及肾脏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社区CKD卫生服务需求,同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社区CKD服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