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春 , 张浩 , 段炼 , 龚德军 , 袁扬 , 徐志云
2011, 32(5):465-468. DOI: 10.3724/SP.J.1008.2011.0465
摘要:目的将携带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2(hHCN2)基因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HB) 猪模型的希氏束中,探讨构建自体生物起搏器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包含hHCN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猪MSCs。构建猪的CHB模型。将转基因的MSCs移植入希氏束后,观察其心率变化及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对移植部位的心肌行组织学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 pAd.hHCN2并转染猪MSCs。自体移植于CHB动物模型希氏束后,与对照组相比,转基因 MSCs显著提升了实验组的心率(P<0.01),且其心律具有儿茶酚胺反应性。移植部位心肌取样检查显示MSCs 在心肌中存活并且表达hHCN2蛋白。结论在猪CHB模型中,移植入希氏束的转hHCN2基因的自体 MSCs 短期内可以发挥生物起搏器的功能。
2011, 32(5):469-472. DOI: 10.3724/SP.J.1008.2011.0469
摘要: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紫柳珊瑚(Muriceopsis flavida)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层析(RP-HPLC)等分离手段对紫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 应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手段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微生物活性测试。结果从紫柳珊瑚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种过氧化甾醇, 分别鉴定为:(22E,24S)-5α, 8α-过氧化麦角甾-6, 22-二烯-3β-醇(1)、(22E,24R)-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24R)-5α,8α-过氧化胆甾-24-乙基-6-烯-3β-醇(3)、(22E)-5α,8α-过氧化胆甾-6,22-二烯-3β-醇(4)、5α,8α-过氧化胆甾-6-烯-3β-醇(5)。体外抗微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5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微生物活性。结论首次从中国南海紫柳珊瑚中得到5种过氧化甾醇, 其中化合物2对微藻显示强烈的生长抑制活性, 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王江峰 , 鲁莹 , 黄景彬 , 邹豪 , 张翮 , 钟延强
2011, 32(5):473-477. DOI: 10.3724/SP.J.1008.2011.0473
摘要:目的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聚合物聚氨基酯(PBAE),并以此作为基因载体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PBAE,以自主装法制备PBAE/pDNA纳米复合物,并考察PBAE/pDNA纳米复合物在HEK29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结果当PBAE/pDNA的质量比为501时,pDNA被完全包裹;在HEK293细胞转染实验中,当PBAE/pDNA质量比为2001时,其转染效率高于阳性对照组PEI/pDNA的转染效率(43.3%±3.7% vs 30.3%±2.1%, P<0.05)。结论带正电荷的PBAE能够通过静电作用浓缩包裹pDNA,在体外转染实验中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
2011, 32(5):477-481. DOI: 10.3724/SP.J.1008.2011.0477
摘要:目的研究耐酸链霉菌(Streptosporangium sp.)菌丝体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耐酸链霉菌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用NMR、IR和MS等方法解析其结构;并初步考察了它们对Ⅱ型胶原蛋白(CⅡ-A)诱导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结果从中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为8-(4-羟基-3, 5-二甲氧基苯基)-2, 3-二甲氧基-1, 6-萘二酚(1)、7,4′-二羟基异黄酮(2)、5,7, 4′-三羟基异黄酮(3)、3, 4, 5-三羟基苯甲酸(4);当对大鼠的给药剂量为10 mg/(kg · d)时,化合物2、3、4对CⅡ-A大鼠足趾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耐酸链霉菌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且化合物2、3、4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2011, 32(5):481-485. DOI: 10.3724/SP.J.1008.2011.0481
摘要:目的探讨IL-17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儿童哮喘及患儿血清总IgE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287例哮喘患儿和217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LDR技术检测了IL-17基因启动子区的4个SNPs位点(rs4711998、rs8193036、rs3819024和rs2275913),与GenBank公布的IL-17基因序列(NT_007952.15 GI:224514668)比较,分析其在两组儿童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以及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及其在不同基因型中的差异。结果两组rs4711998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哮喘组GG纯合子基因频率为9.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儿童组(4.1%); rs8193036、rs3819024、rs2275913三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在4个SNP位点基因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7基因启动子区SNP rs4711998可能是儿童哮喘易感位点,其中rs4711998 GG纯合子基因型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2011, 32(5):485-490. DOI: 10.3724/SP.J.1008.2011.0485
摘要:目的建立实验性大鼠肝硬化疾病评分模型(scoring model for liver cirrhosis disease, SLCD),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肝硬化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复合因素法建立实验性大鼠肝硬化诱导模型,对肝硬化诱导过程中不同时相点大鼠肝组织损害程度和血清学肝功能储备变化进行动态观察。运用物元分析法获得实验性大鼠SLCD评分公式。结果实验性大鼠肝硬化模型复制成功。选取年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血清肌酐(SCr)等6个检测指标,成功构建了实验性大鼠SLCD及SLCD评分公式。评估程度以R值表示,随着病变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加重,R值逐渐降低。R=1表示肝脏组织正常;0.702≤R<1表示肝脏炎症反应和局灶性变性、坏死;0.542≤R<0.702表示肝脏出现纤维组织增生现象;0.352≤R<0.542有假小叶形成,为肝硬化期;R<0.352表示肝硬化后期。结论SLCD评分公式能较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肝脏损害及肝功能储备情况,若能在临床进一步证实其运用价值,则可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肝硬化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王辉清△ , 杨波△ , 肖亮 , 牟燕清 , 吴震杰 , 徐斌 , 王林辉 , 许传亮 , 孙颖浩
2011, 32(5):490-494. DOI: 10.3724/SP.J.1008.2011.0490
摘要:目的尝试预留线关闭猪经膀胱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切口,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总结操作经验,为后续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雌香猪5只,全麻下置入自制膀胱鞘至膀胱。在输尿管镜的引导下,穿刺针穿刺膀胱顶前壁到腹下壁,预留2根关闭线,一端在腹壁,一端在尿道。完成经膀胱NOTES手术后将关闭线腹壁端拉至膀胱鞘外打结,拖动尿道端,使腹壁端线结固定在膀胱外壁,然后尿道端打结,由推结器将结推至膀胱内壁,重复推结完成关闭膀胱内切口。采用直视观察和膀胱充水方法检测膀胱切口关闭效果。结果共完成5例猪实验。因动物体质量和体型过大、膀胱切口选择太靠近膀胱颈口及丝线容易起绒等导致前2例失败。后3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45、30、25 min,切口关闭效果良好。结论预留线关闭经膀胱NOTES手术切口安全可行、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无需特殊手术器械,值得深入研究。
曾缓 , 丁贤彬 , 徐佳薇 , 卢蓉蓉 , 张磊 , 张芝娇 , 汪洋
2011, 32(5):494-500. DOI: 10.3724/SP.J.1008.2011.0494
摘要:目的调查重庆主城项目区男男同性恋人群(MSM)对于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以分析该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及需求。方法对MSM进行问卷调查,并定性访谈MSM、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志愿者工作组、酒吧及浴室场所经营者。结果约80%MSM为30岁以下及未婚,一半以上为大专及以上文化,以学生、公司职员、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为主,近1/4为双性恋。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以电视、报刊为主,但经朋友、免费的宣传资料、网络及咨询服务获取亦占较高比例。最近6个月购买和提供男性性服务的分别占3.9%(30/772)、6.5%(50/772),17.1%(132/772)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与男性、女性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分别为41.9%(271/647)、 29.5%(39/132),82.0%(633/772)接受干预服务。MSM建议干预应充分尊重其隐私,要提供有吸引力的宣传材料,增加其他性病的防治知识,形式需多样生动,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宣传。志愿者要求获得更多培训和稳定的工作场所。场所经营者建议充分调动场所内干预人员积极性。结论该区MSM存在较多感染艾滋病的高危因素。目前已采取多项干预活动并取得一定效果,但需要更多尊重目标人群的隐私,改进宣传内容和形式,并充分发挥志愿者、场所经营者及场所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殷杰 , 邓尚新 , 高杰 , 安薇 , 洪尚游 , 付新新 , 杨鸣 , 朱伟 , 杨华 , 李兆申
2011, 32(5):500-504. DOI: 10.3724/SP.J.1008.2011.0500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人群大肠癌筛查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肠镜检查障碍情况。方法对市区一家综合性医院的连续性门诊患者通过自制肠镜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入选的受调查者的一般情况与筛查意愿的关系,了解影响门诊患者肠镜检查的主要障碍。结果78.4%(439/560)门诊患者表示愿意参加大肠癌筛查。女性(P=0.005)、低家庭月收入(P=0.013)、缺乏大肠癌认知(P=0.000)者筛查意愿低;门诊患者肠镜检查的主要障碍为缺少医师建议、害怕疼痛、害怕检查的并发症等。结论性别、家庭月收入、大肠癌认知等因素影响着大肠癌筛查顺应性,无痛肠镜可能更有利于大肠癌筛查的推广。
2011, 32(5):504-510. DOI: 10.3724/SP.J.1008.2011.0504
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髌骨置换与否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PubMed(1966年1月至2010年12月)、EMBASE 1969年1月至2010年12月)和Cochrane Libray数据库,筛选出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中髌骨置换与否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分析,比较其膝前痛的发生情况、翻修率及再手术率等。结果最终筛选出9个独立的随机临床试验。从这些试验分析表明,髌骨置换与保留组之间膝前痛发生情况、翻修率和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置换没有显著减少膝前痛、翻修率、再手术率等并发症,没有为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提供更好的疗效。
杨鸣 , 邓尚新 , 付新新 , 张华高 , 朱伟 , 蔡全才
2011, 32(5):510-517. DOI: 10.3724/SP.J.1008.2011.0510
摘要:目的探讨叶酸摄入与胰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disc、CNKI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关于叶酸与胰腺癌发生关系的前瞻性及病例-对照研究。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version 11.0软件对胰腺癌发生风险进行合并。结果共纳入6项队列研究及3项病例-对照研究,2 209例患者。分析提示:从食物中获取叶酸的最高摄入量人群与最低者相比,前组胰腺癌罹患风险统计学上明显降低28%,在以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值的队列研究中这种降低趋势更明显\[合并RR=0.51,95%CI(0.29,0.89),P=0.01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合并优势比(OR)=0.79 \[95%CI(0.66,0.94),P=0.008\];总叶酸摄入量(来源于食物及补充的叶酸)最高组人群与最低者相比,胰腺癌罹患风险统计学上明显降低3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合并OR=0.53 \[95%CI(0.30,0.96),P=0.036\]。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总叶酸摄入量(来源于食物及补充的叶酸)及食物来源叶酸摄入量是胰腺的保护因素。
曹廷虎 , 王蕾 , 寇玉彬 , 胡锦新 , 朱军 , 侯建国
2011, 32(5):517-521. DOI: 10.3724/SP.J.1008.2011.0517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根治术患者的预后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99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CD99基因在ccR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随访调查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及其危险因素,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获得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CD99基因在ccRCC组织中表达上调的占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ccRCC组织中CD99基因的高表达\[HR=0.14, 95%CI(0.01,2.15)\]与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生存时间无关;而患者年龄\[HR=1.18, 95%CI(1.01,1.38)\]、TNM分期\[HR=51.91,95%CI(4.31,625.87)\]、合并糖尿病\[HR=59.94,95%CI(2.21,1 627)\]和合并高血压\[HR=47.72,95%CI(1.37,1 670)\]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比较TNMⅠ期和Ⅱ~Ⅳ期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100.0% vs 60.0%,P=0.004;93.8% vs 8.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99的表达可能与ccRCC的预后无关,年龄、TNM分期、合并糖尿病和合并高血压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
谢迁 , 曹彬 , 魏永祥 , 王宁宇 , 刘锦峰 , 张娟
2011, 32(5):521-524. DOI: 10.3724/SP.J.1008.2011.0521
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96例喉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其发病相关因素。结果96例喉癌患者发生SSI 15例,感染率为15.6%;单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术式及术前气管切开是SS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临床分期(OR=0.273)和全喉术式(OR=8.085)是喉癌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临床分期较晚、手术范围较大的患者,应注意提高术中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正确及时处理术后感染,以减少SSI的发生,降低咽瘘的发生率。
田文君 , 贾静 , 赵亮 , 吕磊 , 李悦悦 , 张海 , 张国庆
2011, 32(5):524-528. DOI: 10.3724/SP.J.1008.2011.0524
摘要:目的建立扶正平消胶囊中4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为0 min(AB=1585); 30 min(AB=4060)。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电离,选择性离子监测(SIM)模式。结果龙胆苦苷、甘草苷、迷迭香酸和哈巴俄苷的定量限分别为5.73、6.37、6.50和6.46 ng/ml,检测限分别为0.46、0.32、0.33和0.32 ng/ml;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r>0.999 0;待测物与内标的峰面积之比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为98%~102%。结论所建立的HPLC-MS方法可同时测定扶正平消胶囊中龙胆苦苷、甘草苷、迷迭香酸和哈巴俄苷的含量,快速、简便,实用性强。
寇有利 , 丁雪鹰 , 陈虹 , 朱全刚 , 高静 , 高申
2011, 32(5):528-532. DOI: 10.3724/SP.J.1008.2011.0528
摘要:目的研制口服补液盐散(Ⅱ)泡腾片。方法以片重差异、硬度、崩解时限、压制情况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和处方,并进行验证实验;对其性状、鉴别、崩解时限、酸度、含量测定等进行检测。结果确定以酸部分用无水乙醇制粒后与碱部分粉末混合法制备口服补液盐散(Ⅱ)泡腾片,优化处方为氯化钠(11.5%)、氯化钾(4.93%)、枸橼酸(6.21%)、碳酸氢钠(8.15%)、无水葡萄糖(65.7%)、聚乙二醇6000(3%)。以此处方制备口服补液盐散(Ⅱ)泡腾片的硬度为4.5 kg,崩解时限为175 s。结论本品处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口服补液盐散(Ⅱ)一致,无需额外添加泡腾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作为口服补液盐新品种开发使用。
2011, 32(5):536-536. DOI: 10.3724/SP.J.1008.2011.0536
摘要:
2011, 32(5):537-541. DOI: 10.3724/SP.J.1008.2011.0537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体检人群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 SCI)的患病率、影像学特点,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性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贵宾诊疗科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行头颅磁共振(MRI)常规检查的1 008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间SCI患病率,概括其病灶特点,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常见危险因素与SCI相关性。结果共发现328例SCI患者,患病率为32.5%,其中83.4%缺血灶为腔隙性脑梗死,好发于额叶、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和侧脑室周围白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α、尿酸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SCI和非SCI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是S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人群SCI发病率并不低,应引起重视并控制其危险因素。
2011, 32(5):541-545. DOI: 10.3724/SP.J.1008.2011.0541
摘要:目的探讨氯化镧体外诱导人子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为探索稀土化合物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氯化镧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技术分析Caspase-3蛋白表达的改变,并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活性。结果形态学分析和MTT法显示氯化镧能够抑制HeLa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P<0.05),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说明,氯化镧可令细胞大多阻滞于G1期,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氯化镧诱导细胞凋亡亦有剂量依赖性,在5 μmol/L剂量下,细胞开始凋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率不断增高, 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氯化镧亦可上调活化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 结论一定浓度的氯化镧可抑制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
2011, 32(5):545-550. DOI: 10.3724/SP.J.1008.2011.0545
摘要:K-ras基因突变常见于肺腺癌。研究认为吸烟是促发K-ras基因突变的重要因素,K-ras基因突变对肺腺癌亚型的演变及肺腺癌的预后产生影响。近年来K-ras基因的检测手段不断创新,大大提高了对肿瘤成分较少的病理组织的突变基因的检测率。目前认为K-ras基因突变会对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药物产生抗药性,并对化疗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关于K-ras基因突变的诊断与靶向治疗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有关K-ras基因突变与肺腺癌文献进行回顾,对伴有K-ras基因突变的肺腺癌的发生、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2011, 32(5):550-554. DOI: 10.3724/SP.J.1008.2011.0550
摘要:癫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目前临床抗癫药物(AEDs)种类繁多,但仍有约30%癫患者性发作不能控制,需多种AEDs联合应用或加用新的AEDs。新的AEDs应具有好的临床效能、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和最小的不良反应。目前新一代AEDs包括20种,大多为现有AEDs的衍生物,其中Brivaracetam(BRI)为左乙拉西坦(LEV)的衍生物。本文将从LEV及其衍生物BRI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耐受性、药理及毒理、不良反应等方面对AEDs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2011, 32(5):554-559. DOI: 10.3724/SP.J.1008.2011.0554
摘要: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单克隆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出现了皮疹、腹泻、高血压等若干毒性反应,还有一些新药,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伏立诺他、范得它尼等,都有相关的毒性反应。分子靶向治疗毒性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的依从性。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毒性反应及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2011, 32(5):561-564. DOI: 10.3724/SP.J.1008.2011.0561
摘要:目的研究妇科盆腔根治术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预防静脉血栓病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对照研究276例妇科盆腔根治术后有静脉血栓病高危因素的患者,观察预防性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无静脉血栓形成,并分析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凝血因子Ⅱ促凝活性、全血黏度等指标。结果手术后,与对照组相比,预防性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及D-二聚体、凝血因子Ⅱ促凝活性、全血黏度明显下降(P<0.05),而凝血功能PT、TT、APTT水平无明显延长。 结论预防性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可改善妇科盆腔根治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提示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预防妇科盆腔根治术后静脉血栓病安全有效。
2011, 32(5):563-567. DOI: 10.3724/SP.J.1008.2011.0563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收集对照组(包括11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1例分泌期子宫内膜,11例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11例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51例)和子宫内膜癌组(82例)子宫内膜标本,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标本中 EMMPRIN和MMP-7的表达,采用SAS 6.12软件比较EMMPRIN和MMP-7阳性表达率在3组间的差异,并分析EMMPRIN和MMP-7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组EMMPRIN和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4/44)和6.82%(3/44)、43.13%(22/51)和41.17%(21/51)、59.76%(49/82)和61.00%(50/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原发肿瘤大小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间EMMPRIN、MMP-7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与否患者间EMMPRIN、MMP-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检验分析表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MMPRIN的表达和MMP-7的表达正相关(r=0.863,P<0.01)。结论EMMPRIN和MMP-7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能协同促进了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
2011, 32(5):567-571. DOI: 10.3724/SP.J.1008.2011.0567
摘要:[摘要] 目的 观察大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中外周型苯二氮NFDB2受体(PBR)、p27Kip1、Cyclin E的表达,探讨大肠癌可能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85例手术治疗大肠癌组织及15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27Kip1、Cyclin E蛋白的表达;收集40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新鲜冰冻标本,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PBR、p27Kip1和Cyclin E蛋白表达,RTPCR检测PBR、p27Kip1、Cyclin E mRNA的表达。 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PBR、Cyclin E高表达,p27Kip1低表达,且Cyclin E与p27Kip1蛋白表达负相关;Cyclin E阴性和p27Kip1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p27Kip1和Cyclin E的表达进入Cox风险比例模型。 结论 大肠癌组织PBR、p27Kip1、Cyclin E异常表达。
蔺春玲 , 郭莉莎 , 杨玲 , 黄萍 , 毛宏伟 , 贾恩志
2011, 32(5):572-575. DOI: 10.3724/SP.J.1008.2011.0572
摘要:目的了解近1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病(肉毒中毒)的分布现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调查、收集近10年本地各级医疗机构收治察布查尔病的临床资料,对其各年度分布人数、地域分布、季节分布、引起肉毒中毒食物种类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至2009年本地区共发生察布查尔病患者89例,均为汉族,其中外地务工人员及子女54例(60.7%),外地迁入人员及子女23例(25.8%),本地区居民12例(13.5%)。本病年度与季节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006年为分布高峰期(23.60%),2001年分布为最低(1.12%;χ2=53.652, P=0.000)。10年间伊犁地区察布查尔病在冬天分布最高(55.06%),在夏天分布最低(5.62%;χ2=52.618,P=0.000)。引起中毒的食物绝大部分是自制豆制品。结论新迁人口的不断增加可能是察布查尔病发病增加的重要因素,有效地控制自制豆制品的生产、食用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
吴承耀△ , 张振声△ , 许传亮 , 王洋 , 曾钦松 , 徐伟东 , 景泰乐 , 沈诞 , 沈剑 , 王富博 , 孙颖浩
2011, 32(5):575-578. DOI: 10.3724/SP.J.1008.2011.0575
摘要:回顾总结肾癌胃转移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肾癌胃转移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该例患者以右腰腹部胀痛1月入院,术前CT、胃镜等影像学检查诊断左肾癌、胃间质瘤,行左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左肾癌切除术后1月行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胃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结论:结合文献报道,肾癌胃转移临床罕见,肾癌及转移灶同期发现者尤为少见,胃转移灶多因上腹部疼痛伴有贫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被发现,内镜表现与原发性胃癌、恶性间质瘤等病变无明显差异性,肾癌合并胃转移预后较差,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影像学及内镜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确诊依靠病理,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免疫治疗可能有效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仍需要进一步明确。
2011, 32(5):578-581. DOI: 10.3724/SP.J.1008.2011.0578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在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封管时使用2.5%枸橼酸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在透析结束时使用2.5%枸橼钠进行导管内封管,对照组使用5%肝素钠。观察封管后不良反应,包括封管后出血、低钙抽搐、口唇麻木等;比较封管前后出凝血时间、血钙水平的变化;统计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及溶栓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封管治疗费用等。结果:2.5%枸橼酸钠封管对患者出凝血时间、血钙水平无影响,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与肝素组相似,枸橼酸组平均治疗费用较肝素组低;发生导管内血栓的比例较肝素组升高,但均易吸出,不影响导管使用。结论:2.5%枸橼酸用于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值得推广。
2011, 32(5):580-0. DOI: 10.3724/SP.J.1008.2011.058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