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国俊 , 朱玉峰 , 黄新苗 , 吴弘 , 章伟 , 阚通 , 谭洪文 , 赵仙先 , 秦永文
2015, 36(10):1045-1050. DOI: 10.3724/SP.J.1008.2015.01045
摘要:目的 设计和制作"酒杯状"经胸反向封堵左心耳封堵器及输送系统,并用体外封堵实验评价其经胸反向封堵左心耳的可行性,为后续动物实验奠定基础。 目的 选取健康杂种犬离体心脏标本,测量获取封堵器设计需要的参数,包括左心耳开口长径、短径及周长,左心耳上中1/3处厚度,左心耳开口边缘距离左上、下肺静脉及左房室瓣的最短距离。采用镍钛合金丝编织"酒杯状"左心耳封堵器,心耳开口平均直径及上中1/3处厚度分别用于指导设计封堵器心耳开口盘面直径及腰高。输送系统包括9F输送鞘及匹配的扩张鞘、预载鞘及推送杆。输送鞘上有刻度可把握进入左心耳深度,扩张鞘头端为平滑过渡设计,插入输送鞘后头端仅露出约0.8 cm以防损伤心脏内部结构。取10例健康杂种犬离体心脏标本,直视下在左心耳外上中1/3中央处穿刺,使用带刻度的9F鞘管及该封堵器完成体外封堵实验,观察封堵器位置和封堵效果。 结果 10例犬心脏标本中9例成功完成封堵,封堵器释放后位置良好,心耳口侧盘片进入心耳口内少许,左心耳开口呈过度撑开状态,不影响肺静脉血液回流和左房室瓣功能。穿刺点位于左心耳外长轴上中1/3处比较理想,荷包应该围绕这一点来制作,术后撤去封堵器见穿刺点位置正对于左心耳开口中央。1例因穿刺点偏低,封堵器位置不佳,封堵失败。 结论 "酒杯状"经胸左心耳反向封堵器设计合理,与实验犬左心耳解剖形态匹配,封堵效果确切,符合进行后续动物在体实验的要求。
2015, 36(10):1051-1055. DOI: 10.3724/SP.J.1008.2015.01051
摘要:目的 研究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对压疮动物模型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 目的 选择成年SD大鼠,在背部制作压疮, 根据创面覆盖和治疗材料的不同分为5组(n=10),分别为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组、纳米银敷料组、活性炭敷料组、洗必泰凡士林敷料组、空白对照组。比较5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组织中血管新生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含量。 结果 大鼠的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在5组间均有差异,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其余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后第3、7、14、21 d时,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组大鼠的愈合率均高于其余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创面组织中的血管新生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含量在5组间有差异,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A、VEGFB、VEGFC的mRNA含量均高于其余4组,TNF-α、IL-2、IL-8的mRNA含量低于其余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有助于促进压疮创面愈合、缓解创面炎症反应、促进创面内新生血管形成,是处理压疮创面的理想材料。
陈伟军 , 肖婧 , 邹佳楠 , 叶志斌 , 张莉敏 , 马潇泓 , 黄芸
2015, 36(10):1056-1062. DOI: 10.3724/SP.J.1008.2015.01056
摘要:目的 观察中年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记物的相关性,探讨尿酸在骨代谢中的可能作用。 目的 对214例中年(45~65岁)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观察尿酸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记物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双能X线法测定腰椎、全髋、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骨转换指标,包括:骨形成标记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ⅠNP)和骨吸收标记物β-CrossLaps(β-CTX)以及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 结果 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血清尿酸水平与腰椎、全髋及全身骨密度正相关(P≤0.001),与OC负相关(P<0.01),与logPTH和log25-OHD3正相关(P=0.039、P=0.032)。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所有参试者分为高尿酸组(UA≥60 mg/L)及低尿酸组(UA<60 mg/L),高尿酸组OC、PⅠ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低尿酸组(P<0.01)。将参试者根据尿酸水平分成3组(T1:UA<47 mg/L;T2:47 mg/L≤UA<60 mg/L; T3:UA≥60 mg/L),与T3组相比,T1组发生骨质疏松症和至少骨量减少(包括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危险度分别增加41%和158%。 结论 尿酸对中年人群骨代谢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关结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阳青松 , 陈录广 , 王振 , 陈玉坤 , 马超 , 高旭 , 王燕 , 余勇伟 , 陆建平
2015, 36(10):1063-1068. DOI: 10.3724/SP.J.1008.2015.01063
摘要:目的 比较扩散加权成像(DWI)单指数模型ADCtotal及双指数模型ADCslow、ADCfast、f值在中央叶前列腺癌、腺体型前列腺增生、基质型前列腺增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穿刺证实的中央叶前列腺癌患者23例、腺体型前列腺增生患者19例、基质型前列腺增生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于穿刺前行包括T2WI、T1WI 及多b值DWI在内的MRI检查。DWI的b值设置为0、50、100、150、200、500、800、1 000、1 500和2 000 s/mm2。 根据病理结果将靶向穿刺区病灶同DWI图像进行匹配。分别测定各病理类型的ADCtotal、ADCslow、ADCfast、f值。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央叶前列腺癌、腺体型前列腺增生、基质型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效能。 结果 中央叶前列腺癌、腺体型前列腺增生、基质型前列腺增生的ADCtotal值分别为(0.46±0.06)、(0.87±0.19)、(0.68±0.09)×10-3 mm2/s,ADCslow分别(0.39±0.13)、(0.57±0.15)、(0.49±0.13)×10-3 mm2/s,ADCfast分别为(4.8±2.5)、(3.6±0.76)、(4.5±1.8)×10-3 mm2/s,f值分别为0.43±0.10、0.68±0.09、0.58±0.08。ADCtotal、ADCslow、f值在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和0.000), ADCfast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9)。ADCtotal、ADCslow、f值在鉴别中央叶前列腺癌和腺体型前列腺增生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0.828、0.971,在鉴别中央叶前列腺癌和间质性前列腺增生时AUC分别为0.991、0.719、0.861,在鉴别中央叶腺体型前列腺增生和间质性前列腺增生时AUC分别为0.876、0.650、0.831。 结论 在b值位于0~2 000 s/mm2时单指数模型的ADCtotal较双指数模型的ADCslow和f值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央叶前列腺癌、腺体型前列腺增生、基质型前列腺增生时具有更佳的诊断效能。
2015, 36(10):1069-1073. DOI: 10.3724/SP.J.1008.2015.01069
摘要:目的 探讨非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技术对盆腔深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选取临床可疑盆腔及下肢静脉疾病患者50例,行下肢血管2D-TOF MRV(two-dimensional time-of-flight MR venography)检查。技术参数:回波时间5~7 ms,重复时间35~45 ms,翻转角35°~45°。检查范围包括下腔静脉下段至腘静脉水平,图像质量经评定分级。MRV检查结果与B超或DSA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50例患者图像均能清晰显示下腔静脉下段至腘静脉及其分支,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诊断率达96.0%;其中25例能清晰显示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深股浅静脉、腘静脉723条,其符合率为96.4%。50例患者中MRV提示9例下腔静脉下段至髂外静脉段血栓形成,而B超检查无法清晰完整显示及诊断。10例患者同时进行DSA检查,9例MRV结果与DSA符合,1例MRV提示髂总静脉起始段血栓者DSA造影显示正常。 结论 MRV诊断盆腔及下肢静脉疾病具有无创、扫描范围大、对比度高、图像准确直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唐念中 , 陈少萍 , 石秀英 , 蒋逸风 , 孙立 , 郑兴
2015, 36(10):1074-1079. DOI: 10.3724/SP.J.1008.2015.01074
摘要:目的 探讨复杂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伊诺肝素抗凝对临床事件的影响。 目的 入选复杂冠脉病变(B2、C型病变)行PCI术后无特殊并发症的患者288例,随机分为伊诺肝素抗凝组(n=145)与非抗凝组(n=143),记录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并分别在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1年随访时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 结果 伊诺肝素抗凝组与非抗凝组住院期间、术后1个月、1年时MACE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2.1% vs 1.4%,P>0.05;1个月时:2.8% vs 2.8%,P>0.05; 1年时:5.5% vs 6.3%, P=0.780)。两组间MACEs累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75, 95%CI 0.337~2.273,P=0.79)。抗凝组与非抗凝组住院期间主要出血发生率(4.8% vs 2.8%,P=0.3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抗凝组小出血发生率较高(26.2% vs 16.1%,P=0.036)。抗凝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多于非抗凝组[(6.04±1.64) d vs (5.43±1.54) d,P=0.001]。 结论 复杂病变PCI术后非抗凝治疗组不仅不增加心血管事件,而且减少出血事件、缩短住院天数。提示即使是复杂冠脉病变,PCI术后若无特殊并发症可无需肝素抗凝治疗。
2015, 36(10):1080-1086. DOI: 10.3724/SP.J.1008.2015.01080
摘要: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前应用碘伏进行阴道消毒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 目的 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中所有相关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标准对其筛选后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共3 024例研究对象,其中术前阴道消毒产妇1 508例,对照组1 516例。分析结果表明,剖宫产术前应用碘伏进行阴道消毒能够降低术后子宫内膜炎发生率(RR=0.55, 95%CI 0.36~0.85,P=0.007),对胎膜早破产妇(RR=0.29, 95%CI 0.16~0.52,P<0.000 1)和临产产妇(RR=0.63, 95%CI 0.41~0.96,P=0.03)子宫内膜炎发生率降低作用显著,而对胎膜未破产妇(RR=0.73, 95%CI 0.50~1.08,P=0.11)和未临产产妇(RR=0.79, 95%CI 0.53~ 1.17,P=0.24)的降低作用不显著。阴道消毒并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RR=0.80,95%CI 0.53~1.22,P=0.30)和术后发热发生率(RR=0.92,95%CI 0.76~1.11,P=0.37)。 结论 剖宫产术前给予阴道消毒能减少术后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对胎膜早破产妇或临产产妇作用显著,但并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和发热率。
刘明 , 夏玉军 , 张明 , 付清松 , 单守勤 , 王洪霞
2015, 36(10):1087-1091. DOI: 10.3724/SP.J.1008.2015.01087
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球体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R表达的影响。 目的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及治疗组(MSCs组),后两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缺血2 h后拔除鱼线再灌注,1 d后MSCs组注射三维球体MSCs,Vehicle组注射等量培养液;移植后1、3、7 d测定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取脑组织,应用RT-PCR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ogo-A、NgR 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与Vehicle组相比,MSCs组大鼠7 d神经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移植后1、3、7 d MSCs组Nogo-A、NgR mRNA及蛋白水平均较Vehicle组降低(P<0.05)。 结论 三维球体MSCs移植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R水平有关。
2015, 36(10):1092-1096. DOI: 10.3724/SP.J.1008.2015.01092
摘要:目的 为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H(OprH)工业发酵与疫苗开发研究奠定基础。 目的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OprH蛋白的表达菌株,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OprH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与表达条件。利用切胶纯化获得OprH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OprH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抗血清特异性;对小鼠免疫OprH蛋白,攻毒铜绿假单胞菌,检测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 结果 OprH重组载体双酶切、DNA测序鉴定结果,以及蛋白表达、纯化条带大小与预测一致。OprH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转速230 r/min,葡萄糖浓度0%,装液量50 mL;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终浓度0.3 mmol/L,诱导时菌液D600值0.8,温度32℃,诱导时间3 h。ELISA法获得OprH抗血清滴度达1:1 600,蛋白质印迹法证实抗血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OprH免疫小鼠激活的特异性免疫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保护率达到46.15%,与对照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功构建OprH表达载体,纯化获得OprH蛋白,制备OprH蛋白多克隆抗体,实验结果表明OprH蛋白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并获得OprH蛋白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与表达条件。
2015, 36(10):1097-1101. DOI: 10.3724/SP.J.1008.2015.01097
摘要:目的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不同条件下应急医疗救援过程,优化救援策略与资源配置。 目的 首先根据伤员到达与伤情特征,制定4种备选策略并逐一对其进行模拟研究;之后通过伤员等待时间与救治单元工作强度确定最优策略;最后,通过模拟分析伤员到达率与救治单元数量之间的关系,对救治策略与救援力量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 结果 采用先离开先服务与"选组策略"能够有效减少伤员等待时间与救治人员工作强度;当紧急(非紧急)类伤员到达率增加时,在满足伤员救治要求的前提下,总的救治单元数量同步增加,其中紧急(非紧急)类救治单元数量增加较快。 结论 通过模拟不同策略下的应急医疗救援过程,确定了最优救治策略;救治单元数量与伤员到达率密切相关,通过估算伤员到达率与平均救治时间,可为救援力量配置提供定量参考。
2015, 36(10):1102-1106.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02
摘要:筛选具有高危破裂风险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并进行针对性地治疗是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降低其残死率的关键。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评估。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高分辨率MRI在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5, 36(10):1107-1111.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07
摘要: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化治疗在顽固性高血压降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其在慢性肾病中可能存在潜在的治疗作用。目前有限的临床及动物研究证实去交感神经化治疗慢性肾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反而可能有潜在的获益。本文对去交感神经化治疗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及作用作一阐述。
2015, 36(10):1112-1116.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12
摘要:非典型糖尿病(ADM)是一类以高血糖、酮症或酸中毒等急性症状起病,但伴有胰岛素抵抗,而以胰岛素相关抗体阴性为特点的疾病,其短期内需胰岛素治疗,后可逐渐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药治疗或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即可控制血糖。ADM被认为是不同于经典1型或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类型。本文围绕ADM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防止在临床工作中漏诊及误诊。
2015, 36(10):1117-1122.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17
摘要:慢性炎症在癌症的进化发育中起促进作用。某些饮食种类及生活习惯等可干预因素对炎-癌转化有重要影响。日常饮食中的各类食物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促炎症食物和抗炎症食物,通过促进或抑制体内的炎症微环境影响某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由不良饮食和体力活动缺乏导致的肥胖本身即可营造炎症环境,与营养因素共同推动癌症的进化发育进程。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节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可控制炎-癌转化过程,对癌症病因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黄松群 , 谭洪文 , 陈翔 , 朱玉峰 , 秦永文 , 赵仙先
2015, 36(10):1123-1126.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23
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经外周血管经导管微创的方法建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犬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的 选择健康犬10只,经皮经股动脉途径穿刺及扩张主动脉瓣,建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模型。手术后即刻通过主动脉瓣上造影及经胸超声确定主动脉瓣反流程度。 结果 10只实验犬即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模型均成功建立。其中2只因主动脉瓣反流量过大致急性左心衰当场死亡。存活犬中6只为主动脉瓣中量反流,2只为少量反流。术后动物存活时间超过1个月。 结论 经外周血管经导管微创的方法建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犬模型可行。
黄巍 , 魏嘉良 , 黄勇 , 李乾 , 陈亚坤 , 顾进茂 , 黄承光
2015, 36(10):1127-1132.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27
摘要:目的 探讨软膜下切除小脑扁桃体联合后颅窝小骨窗减压扩容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 Chiari- Ⅰ畸形的手术改良方式及疗效。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软脑膜下小脑扁桃体切除联合小骨窗减压扩容改良术治疗29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 Chiari- Ⅰ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取俯卧头颈同轴位,术中行后颅窝小骨窗减压,打开寰椎后弓;在保持软脑膜完整的前提下将小脑扁桃体下疝入颈椎管内部分作软膜下切除;行四脑室正中孔处粘连松解;切开的蛛网膜与硬膜缘缝合避免形成医源性死腔;最后用自体筋膜修补减张缝合硬膜,全程控制脑脊液释放速度。 结果 术后随访24例,失访5例。23例患者术后近期(1年内)疗效评价为有效(有效率95.8%),术后6个月后复查MRI见延髓和上颈髓后方压迫解除,小脑扁桃体下缘升至枕骨大孔以上平面,下疝解除,脊髓空洞明显缩小或消失。 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改良软脑膜下小脑扁桃体切除联合后颅窝小骨窗减压扩容术是治疗 Chiari- Ⅰ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5, 36(10):1133-1137.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33
摘要:目的 评估短期小剂量托伐普坦治疗失代偿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筛选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托伐普坦组(15 mg/d×7 d)和标准治疗组(3%~4%高渗盐水×7 d)。观察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和血清钠水平的升高情况以及口干、肌酐升高、神经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统计出院后180 d的心血管死亡率。 结果 共有37例患者入选,其中托伐普坦组16例,标准治疗组21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托伐普坦组治疗第7天血清钠升高程度、出院前体质量减轻幅度、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降低幅度、心功能恢复到Ⅱ级(NYHA分级)以上的比率均大于标准治疗组(P<0.05),住院期间日均呋塞米用量、肌酐升高幅度以及住院天数均小于标准治疗组(P<0.05),但两组180 d心血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利尿剂抵抗的失代偿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短期小剂量托伐普坦可改善短期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升高血清钠浓度,减轻利尿剂抵抗,并且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良好,但并不降低长期心血管死亡率。
2015, 36(10):1138-1142.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38
摘要:目的 探讨可溶性CD40L(sCD40L)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OFs)增殖和3种透明质酸合成酶(HAS)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sCD40L在TAO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取5例TAO患者和3例正常对照标本原代培养OFs,采用MTS比色法检测终质量浓度6.25、12.5、25、50、100、200 ng/mL的sCD40L作用48 h后对不同来源OFs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终质量浓度12.5、25、50、100 ng/mL及作用3、6、12、24 h后的sCD40L对不同来源OFs的3种HAS基因(HAS1~3)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 25 ng/mL及以上浓度的sCD40L作用48 h后对TAO患者OFs有促增殖作用(P<0.05);而50 ng/mL及以上浓度的sCD40L作用48 h后才能对正常对照OFs有促增殖作用(P<0.05),且作用较弱。TAO患者OFs中HAS3 mRNA的合成在sCD40L的刺激下增加,并且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的趋势。 结论 sCD40L能够促进TAO患者OFs的生长以及HAS3基因的表达,提示sCD40L在TAO的病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边云 , 陈炜 , 史张 , 朱焱 , 高振坡 , 盛彧 , 李骁 , 方旭 , 王莉
2015, 36(10):1143-1147.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43
摘要:目的 探讨Castleman病(CD)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临床和病理的联系。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例CD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或MRI平扫和增强,CT检查12例,MRI检查8例。 结果 病变部位:6例位于颈部,6例位于腹腔,3例位于纵隔,2例位于腹膜后,2例多部位,1例位于左锁骨下。临床分型:单中心型17例,多中心型3例。病理分型:透明血管型16例,浆细胞型3例,混合型1例。平扫3例表现为浅分叶状,3例边界模糊,5例多发肿块,1例质地不均匀,其余肿块均表现为质地均匀、边界清楚光整的软组织块影。增强后19例表现为肿块显著或明显持续强化,1例轻度强化;14例均匀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17例肿块周围可见供血血管。 结论 CD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和病理分型密切相关,掌握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术前对病变的全面了解,从而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王大刚 , 朱剑功 , 华菲 , 王晗 , 申艳 , 郭桐生 , 崔恩博 , 李永利
2015, 36(10):1148-1151.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48
摘要: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CD64、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多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价值。 目的 将肝硬化住院患者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和临床症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PCT、IL-6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CRP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 结果 感染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CT、IL-6和中性粒细胞CD64具有预测肝硬化合并感染的能力,其OR值分别为7.199(95%CI:2.180~23.771)、1.010(95%CI:1.002~1.017)和2.312(95%CI:1.485~3.600);而CRP、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不具有预测价值。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IL-6和中性粒细胞CD64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95%CI:0.727~0.856)、0.762(95%CI:0.693~0.832)和0.884(95%CI:0.835~0.933);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32(95%CI:0.897~0.967),诊断准确率为86.9%。 结论 PCT、IL-6和中性粒细胞CD64可以作为诊断肝硬化合并感染的指标,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2015, 36(10):1152-1155.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52
摘要:目的 探讨液体复苏量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腹内高压(IAH)及肾脏损害的关系。 目的 以60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AbViser法测量腹内压(IAP),根据IAP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IAH组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组,统计分析各组的一般情况、死亡率、液体复苏量及肾功能损害情况。 结果 (1) 本研究中IAH发病率为31.67%(19/60),ACS发病率为11.67%(7/60)。正常组、IAH组和ACS组死亡率分别为5.88%(2/34)、21.05%(4/19)和57.14%(4/7),ACS组死亡率高于正常组(P=0.007)。(2) 正常组、IAH组和ACS组3日液体平衡量分别为(4 350±892)、(5 512±1 246)和(5 974±1 765)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液体累积量分别为(8 530±2 384)、(9 403±2 064)、(13 172±2 409)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ACS组3日液体平衡量及液体累积量均为最高。(3) 正常组、IAH组和ACS组肾功能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S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及IAH组(P<0.05)。 结论 SAP患者前3日液体累积量与IAH甚至ACS的发生密切相关,而IAH将进而导致SAP患者肾功能损伤。
2015, 36(10):1156-1158.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56
摘要:目的 总结线缆(该线缆由美国KINAMED,INC.生产的SuperCable Iso_elastic环扎聚合物线缆。产地在美国,中国总代理:艾文泰上海商业有限公司。以下同)张力带固定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探讨线缆张力带固定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共收12例L4和L5腰椎峡部患者。12例均为男性;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5岁。均未伴腰椎滑脱。所有患者采用艾文泰线缆张力带固定及峡部植骨术治疗,术后3、6、9、12个月进行了随访。结果 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未发现继发性腰椎滑脱。达到骨愈合标准者为11例,骨愈合率为91.7%,9例达到健康队员训练强度。末次随访时疗效评价,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1.7%。结论 线缆张力带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是疗效确实、操作简单、损伤小、生物相容性好的方法。对预防腰椎滑脱,促进腰椎峡部裂的局部骨折愈合,改善其腰部症状有着积极的意义。
2015, 36(10):1159-1161. DOI: 10.3724/SP.J.1008.2015.01159
摘要: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肺浆细胞瘤的认识。方法 对1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肺浆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Pubmed检索2000-2014年所发表相关文献,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原发性肺浆细胞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肺部肿瘤,属于髓外浆细胞瘤的范畴。患者多缺乏临床症状,影像学上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影,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其诊断主要依赖肺部肿块的病理活检,并应排除骨髓原发病灶。对于局限性的病灶可采取手术治疗或放疗,多发病灶可采取化疗。结论 对于此类表现为肺部结节、肿块影的病例应当尽早进行穿刺活检以获取病理诊断,以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