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桂帅 , 李亮 , 陈昕 , 杨文 , 方田 , 余艳婷 , 陈磊 , 王红阳
2015, 36(5):465-471. DOI: 10.3724/SP.J.1008.2015.00465
摘要:目的 观察miR-429对人肝细胞癌(HCC)炎性浸润、分化以及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人肝癌细胞系HCCLM3细胞, 得到EpCAM(CD326)阳性以及阴性的细胞。对两种细胞分别进行miR-429的干扰(AntagomiR-429)与过表达(miR-429mimic), 通过流式细胞技术、real-time PCR法检测其干预效果。利用CCK-8法检测miR-429过表达及干扰肝癌细胞系的增殖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分别利用干扰miR-429的EpCAM阳性HCCLM3细胞及其对照、过表达 miR-429 的EpCAM阴性HCCLM3细胞及其对照进行NOD-SCID小鼠皮下荷瘤实验,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成瘤后癌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干扰miR-429的表达能降低EpCAM阳性肝癌细胞的比例, 反之, 过表达miR-429能促使EpCAM阴性肝癌细胞转化为EpCAM阳性细胞。过表达miR-429可增强EpCAM阴性肝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成瘤能力, 而干扰miR-429表达可降低EpCAM阳性细胞成瘤率;与对照相比, 过表达miR-429的瘤体组织中出现大量的巨噬细胞, 提示miR-429可招募炎性细胞浸润从而促进肿瘤发展;AFP染色提示miR-429与肿瘤的低分化有关;Ki67染色结果证实miR-429在体内能够促进肿瘤组织生长。与对照相比, miR-429在体外也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429能够在体外、体内水平影响EpCAM阳性细胞的比例, 显著影响肝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并降低其分化潜能。
2015, 36(5):472-476. DOI: 10.3724/SP.J.1008.2015.00472
摘要:目的 研究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α7nAchR) 对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体外培养7 d的原代大脑皮质神经元, 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氧糖剥夺组、PNU-282987(α7nAchR激动剂)组。氧糖剥夺组细胞氧糖剥夺12 h;PNU-282987组用PNU-282987预处理细胞24 h, 然后氧糖剥夺12 h。采用CCK-8测定3组大脑皮质神经元存活率, 比色法检测上清液乳酸脱氢酶 (lactate dehydrogenate, LDH) 含量,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量,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红素氧化酶 (hemeoxygenase-1, HO-1)、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 表达量。结果 与氧糖剥夺组相比, PNU-282987可提高大脑皮质神经元存活率(P<0.05), 降低LDH含量(P<0.05),抑制细胞凋亡(P<0.05), 降低ROS产量(P<0.05), 同时使HO-1蛋白表达升高、HIF-1α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 激活α7nAchR具有抗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鲍青悦 , 王玉君 , 徐永君 , 盛慧 , 曹敏佳 , 倪鑫
2015, 36(5):477-482. DOI: 10.3724/SP.J.1008.2015.00477
摘要:目的 阐明运动锻炼对雌激素缺乏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炎症机制, 并为运动锻炼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运动组(Sham Ex组)、去卵巢组(Ovx组)、去卵巢 运动组(Ovx Ex组)。建立假手术和去卵巢模型, 术后1周, 运动组进行为期5周的跑台锻炼。运用糖水实验、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来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改变情况。提取各组小鼠海马组织, 用ELISA试剂盒检测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 3-dioxygenase, IDO)及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 Ovx组小鼠发生了抑郁样行为改变, 包括兴趣缺失、探究性行为减少、绝望情绪增加;运动锻炼可以改善Ovx小鼠抑郁样行为。与Sham组比较, Ovx组小鼠海马中5-HT含量降低 (P<0.01), IDO含量升高 (P<0.05);给予Ovx小鼠运动锻炼能够逆转上述改变。与Sham组相比, Ovx组小鼠海马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 (P<0.05)、IL-6 (P<0.01)和IFN-γ (P<0.01)含量增加, 抑炎细胞因子IL-4 (P<0.01)、IL-10 (P<0.05)含量降低;给予Ovx小鼠运动锻炼能够逆转IL-1β、IFN-γ 和IL-4表达的改变。结论 运动锻炼可能通过减轻海马炎症反应来改善雌激素缺乏所致抑郁样行为。
2015, 36(5):483-487. DOI: 10.3724/SP.J.1008.2015.00483
摘要:目的 探讨脂多糖诱导下血管内皮细胞热休克蛋白A12B(HSPA12B)表达的改变及其对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并将其分为空白组(未进行任何处理)、脂多糖(1 μg/mL)诱导组、脂多糖+HSPA12B 高表达组(转染HSPA12B过表达质粒)和脂多糖+阴性质粒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采用电阻抗检测仪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跨内皮电阻抗, 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的表达, 蛋白质印迹、PCR检测 HSPA12B 的表达改变。结果 脐静脉内皮细胞经脂多糖诱导后, 细胞中HSPA12B表达在0~12 h内上调, 12 h时达高峰。HSPA12B能使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跨内皮电阻抗值明显升高(P<0.001), 并能完全对抗脂多糖诱导造成的跨内皮电阻抗值的下降(P<0.001)。HSPA12B能使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膜上VE-cadherin的表达上调。结论 HSPA12B可能通过上调 VE-cadherin 表达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的屏障功能。
邓震 , 刘军 , 朱凌峰 , 陈书尚 , 吴卫真 , 谭建明
2015, 36(5):488-491. DOI: 10.3724/SP.J.1008.2015.00488
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肾癌细胞系A498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人成纤维细胞分别与肾癌A498细胞共培养,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 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人成纤维细胞对A498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肾癌A498细胞体外侵袭能力;qRT-PCR检测共培养后肾癌A498细胞Snail和E-cadherin基因的表达。结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抑制A498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P<0.05);qRT-PCR结果表明, 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后, A498细胞中Snail基因表达下调(P<0.05), 而E-cadherin基因表达上调(P<0.05)。成纤维细胞对A498细胞所起的作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反。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抑制A498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2015, 36(5):492-499. DOI: 10.3724/SP.J.1008.2015.00492
摘要: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1例, 其中317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 404例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间的预后情况,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消除组间偏倚。 结果 全部患者的1、3、5年生存率为85.9%、64.7%和51.5%, 1、3、5年无瘤生存率为59.3%、34.0%和25.5%。其中解剖性肝切除术组的1、3、5年生存率为93.1%、74.5%和62.5%, 1、3、5年无瘤生存率为69.3%、41.3%和34.9%;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的1、3、5年生存率为80.2%、 56.8%和42.9%, 1、3、5年无瘤生存率为51.4%、38.3%和18.7%。两组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SM配对后:解剖性肝切除术组的1、3、5年生存率为93.9%、73.3%和59.4%, 无瘤生存率为67.9%、37.5%和31.3%;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的1、3、5年生存率为86.0%、62.8%和52.8%, 无瘤生存率为56.8%、33.1%和22.6%。两组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 P=0.024)。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包膜、肝硬化、微血管侵犯、手术方式是影响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输血、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包膜、肝硬化、微血管侵犯、手术方式是影响肿瘤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肝癌患者中, 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性肝切除两组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肝硬化肝癌患者中, 解剖性肝切除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相比可获得较好的预后(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P<0.001)。 结论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 解剖性肝切除术较非解剖性肝切除可获得较好的预后。对于肝硬化肝癌患者建议采用非解剖性肝切除术。
程自申 , 杨成伟 , 刘莉 , 杨洋 , 邓国英 , 叶晓健
2015, 36(5):500-506.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00
摘要: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SF)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P(LLA-CL)]电纺丝支架的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方法 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P(LLA-CL), (w/w=1:1)及混有含25% SF的P(LLA-CL)[SF/P(LLA-CL)]纳米纤维支架, 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至45只6个月龄大鼠皮下6个月, 以观察评估SF对P(LLA-CL)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 病理切片显示, 支架植入3个月时, P(LLA-CL)支架明显肿胀, 并开始分层, 6个月时支架已支离破碎;而SF/P(LLA-CL)支架植入6个月时仍能保持相对完整的结构。免疫组化切片显示, 在支架植入1个月时 P(LLA-CL)支架表面及内部有大量的巨噬细胞, 3个月时仍有大量的巨噬细胞, 同时伴有异物巨细胞生成;而SF/P(LLA-CL)支架组巨噬细胞及异物巨细胞在各个时间点表达均不明显。炎症基因相对表达结果显示, 在支架植入1周时 P(LLA-CL)支架组TNF-α 及 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 1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NF-α、IL-1β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 2个月时 P(LLA-CL)支架组TNF-α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 3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GF-β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 6个月时P(LLA-CL)支架组IL-1β及TGF-β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结论 SF能延缓P(LLA-CL)降解, 减轻炎症反应, 改善生物相容性。
陈梦心 , 张文婷 , 闻俊 , 赵鑫 , 范国荣 , 漆又毛 , 揭清
2015, 36(5):507-512.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07
摘要:目的 研究γ-环糊精(γ-CD)及其两种衍生物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γ-CD及其衍生物奥美克松钠Aom0498-16(HS-7)、舒更葡糖(Sugammadex)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相互作用, 测定其热力学常数及结合常数。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γ-CD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包合比与结合常数, 并采用核磁共振谱二维相关谱和氢谱表征γ-CD及其两种衍生物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结合力大小。结果 等温滴定量热法结果显示 Sugammadex 与HS-7均以1:1结合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γ-CD以2:1结合罗库溴铵;HS-7与罗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3.44±2.18)×107 L/mol、与维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5.80±1.83)×106 L/mol, Sugammadex与罗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1.04±0.34)×107 L/mol、与维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2.53±1.07)×106 L/mol, γ-CD与罗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2.84±3.41)×104 L/mol。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γ-CD以2:1结合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γ-CD与罗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6.93×104 L/mol, 与维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5.17×104 L/mol。核磁共振法结果显示HS-7对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包合作用强于 Sugammadex 和γ-CD。结论 HS-7包合肌松药的能力大于Sugammadex及γ-CD。等温滴定量热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核磁共振谱二维相关谱和氢谱法3种方法从不同的侧面表征了包合物的性质。
2015, 36(5):513-517.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13
摘要:目的 采用包合技术提高黄芩素的溶解度及溶出速率, 进而考察渗透泵片片芯及包衣处方对黄芩素包合物单层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 并优化最佳处方。方法 利用包合技术制备黄芩素包合物, 并测定其溶解度及溶出速率。以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 通过单因素考察NaCl用量、聚氧乙烯 (PEO)用量、包衣增重及增塑剂用量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并采用正交试验得到黄芩素包合物单层渗透泵片最佳处方。结果 将黄芩素制备成包合物后, 溶解度及溶出速率得到显著提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 渗透泵片片芯处方中PEO用量和包衣膜处方中增塑剂聚乙二醇(PEG)400用量对释药行为有较大影响, 得到的最佳处方为:黄芩素包合物180 mg, NaCl用量100 mg, PEO用量80 mg, 包衣增重4%, 增塑剂用量为9%。优化后的黄芩素包合物渗透泵片在12 h内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r=0.997 8), 药物释放比较完全(>88%)。结论 以环糊精包合物为中间体成功制备了黄芩素单层渗透泵片, 其释药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
2015, 36(5):518-521.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18
摘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血清HER-2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性。方法 研究人群为崇明城桥社区687名中老年人群, 其中男性309例, 女性378例。血清HER-2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代谢综合征定义依据NCEP ATPⅢ(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 NECP ATPⅢ)亚裔美国人标准。结果 在校正相关影响因素后, 代谢综合征(+)组(n=370)血清HER-2水平高于对照组(n=317)[(12.4±2.3) ng/mL vs (8.2±1.6) ng/mL, P<0.001]。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累加, 血清HER-2水平增加(P<0.001)。校正其他风险因素后,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4四分位数血清HER-2值组其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较第1四分位数组增加, 其OR值为1.35(95% CI: 1.14~2.31, P<0.001)。结论 在中老年人群中血清HER-2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相关, 且这种关联性独立于其他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王辉清 , 肖广安 , 杨波 , 景国东 , 张超 , 过菲 , 孙颖浩
2015, 36(5):522-524.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22
摘要:目的 探讨MRI分区定位联合经直肠B超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JP]对50例临床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升高患者行MRI检查并进行12分区, 分区与经直肠B超引导穿刺方向、区域一致, 然后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 即在传统穿刺的基础上, 增加MRI分区异常区域的穿刺点。统计传统穿刺和传统穿刺联合MRI可疑分区穿刺的前列腺癌阳性率。 结果 MRI可疑分区联合传统穿刺前列腺癌阳性率高于传统穿刺(42.0% vs 36.0%, P<0.05)。联合穿刺并发血尿5例, 大便带血13例, 发热1例,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MRI分区定位联合经直肠B超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利于提高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
2015, 36(5):525-529.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25
摘要:锌指蛋白ZBTB20是ZBTB锌指蛋白亚家族的新成员, 与已知的BCL6和PLZF同源。通过基因打靶小鼠和疾病人群研究, 学者们发现ZBTB20在肝脏、胰岛、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个器官与系统中具有重要生理学功能, 是个体发育、学习记忆、痛觉感受、糖脂代谢等正常生理过程所必需的调节分子。ZBTB20表达或功能异常可导致个体发育障碍, 与智障、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多种重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作为甲胎蛋白基因的主要转录抑制因子, ZBTB20在出生后肝脏甲胎蛋白基因的表达失活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且与肝癌预后密切相关。人群中ZBTB20基因的缺失与多种肿瘤有关, 其点突变可导致Primrose综合征。本文就ZBTB20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5, 36(5):530-535.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30
摘要:蛋白聚糖诱导的小鼠关节炎模型(PGIA)是由人类关节软骨来源的蛋白聚糖免疫BALB/c小鼠或C3H小鼠的某些亚系而产生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脊柱关节炎小鼠模型。该模型是目前唯一侵犯中轴骨系统的系统性自身免疫小鼠模型, 已成为脊柱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国内外PGIA相关研究文献, 对普遍关注的PGIA动物模型的诱导、表型鉴定、免疫学特性及骨化相关信号通路等进行综述, 为脊柱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015, 36(5):536-541.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36
摘要:纳米磁性对比剂已成为MRI对比剂研究的重要方向, 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并在临床诊断及科研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纳米磁性对比剂具有特殊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 容易被体内组织中巨噬细胞所吞噬, 进而引起相关病灶部位MRI信号强度的变化, 利于进行疾病的定量分析,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 本文就纳米磁性对比剂在巨噬细胞相关疾病MRI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2015, 36(5):542-547.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42
摘要: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 约1/4的患者会并发银屑病型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如果能有一种药物可以同时作用于银屑病皮肤和关节, 那么无疑对患者是有益的。目前新兴的生物药物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如阿达木单抗、伊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戈利木单抗和赛妥珠单抗;抗IL-12/IL-23 p40药物, 如乌司奴单抗;抗IL-17药物, 包括苏金单抗、brodalumab。它们都对银屑病和银屑病型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最近, 另有一些小分子化学物质应运而生, 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阿瑞米拉和JAK抑制剂托法替尼、INCB018424等, 它们都有一定的治疗意义。本文就能够同时治疗银屑病、银屑病型关节炎的生物及小分子药物作一综述。
2015, 36(5):548-553.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48
摘要: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有效且对人体无创伤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 比较碘化钾法和口腔拭子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对新鲜和室温放置1周的唾液标本的基因组DNA提取和TP53、PRB-3基因PCR扩增效果。同时采集99名健康儿童和成人的唾液标本验证碘化钾法提取唾液基因组DNA的稳定性。结果 两种DNA提取方法都能从新鲜唾液标本中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 其中碘化钾法的得率和D260/D280分别为(1.91±0.15) μg和1.99±0.05, 试剂盒法分别为(2.64±0.34) μg和1.81±0.02。对于室温放置1周的唾液标本, 两种提取方法获得的DNA虽然降解明显, 但是对TP53和PRB-3基因都能扩增正确大小的目的片段。碘化钾法提取的99名健康儿童和成人的唾液基因组DNA虽然个体差异明显[得率为(1.89±0.46) μg], 但是DNA质量稳定可靠(D260/D280为1.96±0.10)。结论 碘化钾法提取唾液基因组DNA不仅廉价、高效, 而且对人体无创伤, 非常适合大范围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吴康 , 孙小波 , 李艳艳 , 李亚周 , 邓安梅 , 颜宏利
2015, 36(5):554-559.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54
摘要:目的 比较新的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筛选标记基因和经典CIMP筛选标记基因在CIMP肺癌筛选中的作用, 并分析CIMP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科50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DNA, 进行甲基化转换后,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新的CIMP筛选标记基因(SHISA3、CTSL1、C1ORF103和TMEM200B)和经典的CIMP筛选标记基因(CACNA1G、IGF2、NEUROG1、RUNX3)的启动子CpG岛区域进行扩增,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甲基化状态。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癌组织发生明显的甲基化, 所研究的8个基因甲基化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4)。其中RUNX3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及功能状态(PS)评分有关(P值分别为0.017、0.018)。年龄>60岁的肺癌患者甲基化率高于≤60岁者(P=0.031)。吸烟对CTSL1基因甲基化的影响也很大(P=0.018)。结论 CpG岛甲基化表型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新的和经典的甲基化基因组合在CIMP肺癌筛选上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孙丽君 , 薛澄 , 孙海棚 , 徐成钢 , 李白翎 , 徐志云 , 梅长林
2015, 36(5):560-563.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60
摘要:目的 观察心脏手术术前血清脑钠肽(BNP)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182例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行心脏手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 手术方式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瓣膜置换术、联合手术(瓣膜置换+CABG)。按术前BNP水平升序五分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依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DIGO) 指南最新AKI的定义和分级, 记录和统计不同BNP水平患者AKI发生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NP水平预测AKI发生率的价值。结果 182例患者平均年龄(68.6±8.9)岁, 男性占65.9%(120/182)。手术方式:CABG 45.0%(82/182), 瓣膜置换术31.3%(57/182), 联合手术23.6%(43/182)。按BNP水平升序排列入组后发现患者年龄、基础肾功能和术前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KI发生率达 33.5%(61/182), 1级AKI和总AKI的发生率随BNP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5)。以BNP水平预测AKI发生率绘制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AUC)为0.687 (95% CI: 0.607~0.768)。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血清BNP水平与术后AKI发生率有关, 是潜在的危险分层预测指标。
2015, 36(5):564-568.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64
摘要:目的 探讨Camdessanché诊断标准在中国人感觉神经元病(SN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临床诊断的6例SNN及同期临床症状类似的6例非SNN(non-SNN)患者的临床、生化、电生理资料, 应用Camdessanché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评估, 并与临床经验性诊断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采用 Camdessanché 诊断标准, 4例临床诊断SNN的患者诊断为很可能的SNN, 2例SNN和1例non-SNN患者诊断为可能的SNN。结论 Camdessanché诊断标准中“很可能”的分级诊断对国人SNN患者诊断价值较大, 相关结论仍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证实。
2015, 36(5):569-572.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69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体检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量值的因素, 构建baPWV的logit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 方法 对本院2010—2014年检测的4 159例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考察的体检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肌酐、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baPWV的影响因素, 建立baPWV的logit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除高密度脂蛋白外, 其余检测指标在baPWV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到的logit模型为:logit(p)=-17.888+0.001×尿酸 0.004×丙氨酸转氨酶 0.105×空腹血糖 0.023×脉搏 0.032×舒张压 0.061×收缩压 0.092×年龄 0.411×性别;logit模型对体检人群baPWV的预测正确率为 79.6%, 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95%CI:0.859~0.879)。 结论 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空腹血糖、丙氨酸转氨酶、尿酸值等均可能影响baPWV, logit模型可作为研究此类问题的较好模型。
2015, 36(5):573-576.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73
摘要:目的 探讨分属不同专科的两种良性肿瘤同期实施微波联合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对1例罹患较大甲状腺腺瘤和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分别采用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条件下同期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评估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动态疗效。结果 麻醉及消融手术安全顺利实施,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两者治疗共耗时约90分钟。治疗后第三天患者出院。甲状腺消融区和肝脏消融区呈动态萎缩,瘤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肝脏组织呈动态恢复;甲状腺功能与肝肾功能未见损害。结论 微波联合消融以轻微的创伤有效地治疗甲状腺腺瘤和肝海绵状血管瘤,联合消融则明显节约医疗资源,促进病人尽早康复。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的理念具有探讨和推广潜力。
2015, 36(5):577-579.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77
摘要:一名42岁藏族男性患者因心功能不全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入院,经电复律成功后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呈典型Brugada I型改变(V1-3导联)。此后其心功能及继发的肝肾功能逐步缓解后出院并于1月后随诊无特殊不适主诉,复查心电图保持Brugada I型改变,胸片示心脏较前明显缩小。该病例为国内首次报道藏族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s)患者。
2015, 36(5):580-581. DOI: 10.3724/SP.J.1008.2015.0058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