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7(10):1189-119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189
摘要:自噬,“自我吞噬”,即细胞能够吞噬包裹细胞自体成分或外来病原体,用于降解、清除或能量循环。这一现象所涉及的两个重要阶段——自噬体形成和溶酶体降解内容物,其发现及机制分别获得了2016年和197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彰显这一生命现象的重要性。从酵母到人类细胞,自噬这一保守的细胞过程均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自噬功能异常会导致很多病理性改变,与感染、肿瘤、神经退行性改变及缺血性疾病等都有着密切和重要的关系;并且在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自噬发挥着复杂甚至相对的作用。
2016, 37(10):1195-120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195
摘要: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血管病的研究日新月异,推动了该病预防和诊治的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当前脑血管病基础及临床领域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基础研究的关注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救治及血管内治疗,脑出血和脑卒中的预防及早期康复,脑血管病防治的循证、转化及精准医学研究。期望通过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为相关学科的医师带来启发。
2016, 37(10):1201-120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01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过程中血压波动幅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静脉溶栓期间的血压管理,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在时间窗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198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3例,年龄22~91岁,平均年龄(67.6±12.8)岁。根据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监测静脉溶栓开始及溶栓过程中血压变化水平,评估指标包括均值(mean)、极大值(max)、极小值(min)、极差(max-min)、标准差(SD)、连续变异度(successive variation,SV)等。在各基线资料的校正下,釆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压参数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溶栓前NIHSS分值、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平均溶栓前收缩压(S0)、平均溶栓前脉压(P0)以及在静脉溶栓过程中最大收缩压(Smax)、收缩压连续变化(SSV)、最大收缩压连续变化(SSVmax)、舒张压最大值(Dmax)、舒张压连续变化(DSV)、最大舒张压连续变化(DSVmax)等为影响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病至治疗时间短、溶栓前NIHSS评分低、溶栓前收缩压值低,溶栓过程中连续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血压变异率低为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静脉溶栓预后与溶栓开始时的收缩压、脉压及溶栓过程中血压变异率直接相关。血压的变异率越大,即血压的波动越明显,对预后越不利。维持稳定的血压有助于改善预后。
张敏敏 , 吴雄枫 , 陈蕾 , 姜一 , 朱宣 , 张永巍 , 吴涛 , 邓本强
2016, 37(10):1206-1211.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06
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探讨时间管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分为有效组(n=74)及无效组(n=124),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按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157)及预后不良组(n=41),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同时比较有效组及无效组间从发病至用药的各段时间的差异,评价时间管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及冠心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无冠心病史是疗效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的血糖水平、患者的糖尿病史、房颤史、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GCS评分及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低是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时间管理上,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主要是由发病至就诊时间的差异(P<0.01)导致的。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溶栓前NIHSS评分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无冠心病史预示rt-PA静脉溶栓疗效良好,溶栓前NIHSS评分低预示静脉溶栓预后良好。降低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可提高静脉溶栓的疗效。
张萍 , 吴涛 , 张永巍 , 方亦斌 , 李强 , 陈蕾 , 朱宣 , 张敏敏 , 姜一 , 邓本强
2016, 37(10):1212-121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12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烟雾病(MMD)和动脉粥样硬化烟雾综合征(AS-MMS)成年患者大脑中动脉(MCA)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管壁成像,探讨HR-MRI在MM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确诊的MMD和AS-MMS成年患者各2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危险因素(发病形式、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既往卒中史)。采用3.0T HR-MRI对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行管壁增强扫描。分析两组患者MCA的血管内径和外径、管壁厚度、管壁信号强度、增强效应和MCA附近微小血管结构及重构指数等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MCA外径对MMD和AS-MMS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MMD组和AS-MMS组患者的年龄及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D组患者的MCA外径较AS-MMS组减小[(2.70±0.44)mm vs(3.31±0.54)mm,P<0.05],MCA管壁厚度增厚[(1.99±0.32)mm vs(1.39±0.57)mm,P<0.05]。AS-MMS组患者发生MCA管壁局灶性信号增强现象较MMD组更常见(50.00% vs 33.33%,P<0.05)。与AS-MMS组比较,MMD组患者MCA多为阴性重构(79.17% vs 25.00%,P<0.05),平均重构指数降低(0.86±0.12 vs 1.05±0.21,P<0.05),且MCA附近微小血管结构发生率升高(83.33% vs 24.17%,P<0.05)。ROC曲线显示以3.13 mm为MCA外径界限值时,鉴别诊断MMD和AS-MMS的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64.0%。结论 HR-MRI对MMD和AS-MMS的鉴别有重要意义。MMD的MCA管壁皱缩,多呈阴性重构,血管外径常<3.13 mm,呈同心圆增厚,增强无强化或呈同心圆强化,且MCA附近更常见微小血管结构。
朱宣 , 陈蕾 , 张萍 , 张敏敏 , 袁绘 , 吴涛 , 邓本强
2016, 37(10):1217-1221.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17
摘要: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管壁成像技术研究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两种类型——穿支闭塞型病变(BOD)和非穿支闭塞型病变(non-BOD)的血管重构与斑块特征。方法 将32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分为BOD 18例,non-BOD 14例。应用3.0T HR-MRI对基底动脉进行管壁增强扫描,然后使用CMRtools软件对血管狭窄最严重的层面的管壁及斑块面积等参数进行测量,研究血管的重构和斑块特征。结果 HR-MRI管壁成像结果显示,non-BOD组血管狭窄程度较BOD组更明显[(68.9%±19.1)% vs(43.8%±18.8)%,P=0.017]。正性重构更常见于non-BOD(57.2% vs 16.7%,P=0.036)。BOD组管壁面积指数小于non-BOD组(P<0.001)。两组血管强化均以偏心性为主,两组斑块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但BOD组强化程度小于non-BOD组[(39.9±23.2)% vs(65.3±21.1)%,P=0.004]。结论 基底动脉BOD梗死和non-BOD型梗死在血管重构和斑块性质方面的特征各不相同。
陈蕾 , 朱宣 , 张萍 , 张敏敏 , 姜一 , 邢鹏飞 , 张永巍 , 吴涛 , 邓本强
2016, 37(10):1222-122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22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假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其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静脉溶栓、明确诊断假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静脉溶栓患者212例,明确假卒中患者7例(3.3%),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无明显差异,精神心理障碍和痴呆病史对鉴别假卒中具有重要价值,头颅MRI、血管评估、脑电图、血液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假卒中的最后诊断。结论 少数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最后诊断为假卒中,患者病史结合头颅MRI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016, 37(10):1226-122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26
摘要:近年来,由于基因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从分子水平探索卒中的遗传学基础。相关研究将对某些由单基因所致卒中的临床诊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为这些患者带来革命性的治疗措施。本综述将对缺血性脑卒中基因遗传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临床医生在诊疗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提供指导。
隋承军 , 张敏峰 , 戴炳华 , 沈伟峰 , 陆炯炯 , 杨甲梅
2016, 37(10):1230-1238.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30
摘要:目的 评估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THHVE)在肝细胞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肿瘤复发、转移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拟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中,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HHVE组患者在肝切除术中采用THHVE法控制血流,Pringle组采用Pringle法控制血流。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总出血量、断肝过程中出血量、输血率、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指标、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等进行比较。结果 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有143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最终分析,THHVE组71例,Pringle组72例。与Pringle组相比较,THHVE组患者的术中总出血量[250.0(150.0~400.0)mL vs 350.0(200.0~637.5)mL,P<0.001]及断肝过程中出血量[100.0(50.0~200.0)mL vs 215.0(100.0~380.0)mL,P<0.001]均减少。THHVE组患者的血流阻断时间长于Pringle组[27.0(20.0~31.0)min vs 20.0(16.0~24.0)min,P<0.001],术后第1、第3、第7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低于Pringle组(P<0.05),术后第7天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Pringle组(P=0.013)、血清前白蛋白高于Pringle组(P=0.038)。THHV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ringle组(21.1% vs 37.5%,P=0.032)。THHVE组患者的总生存期长于Pringle组(P=0.03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采用THHVE法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之一,采用THHVE法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采用Pringle法的47.6%。结论 THHVE法是肝癌肝切除术中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控制方法,可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较Pringle法明显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
王秋红 , 曾程程 , 牟旆 , 高连娣 , 沈亚 , 魏锐利
2016, 37(10):1239-124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39
摘要:目的 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及尼古丁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氧化应激的影响,并以NF-κB为靶点探索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5例无吸烟史的TAO患者和3例无吸烟史的因其他原因行眼外科手术的患者(对照患者)的眼外肌组织,原代培养眼外肌来源的眼眶成纤维细胞(OFs)。将OFs经10% CSE、0.5 μg/mL尼古丁、10 μg/mL尼古丁分别作用,即为CSE组、低浓度尼古丁组和高浓度尼古丁组。分别培养24、72 h后分别采用MTT法、ELISA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8-羟脱氧鸟苷(8-OHdG)水平及丙二醛(MDA)含量;24 h后采用酶标仪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RT-PCR法检测NF-κB mRNA水平。结果 干预24及72 h后,TAO患者及对照患者OFs的细胞活力在CSE作用下均下降(P<0.05),且TAO患者对OFs更敏感。高浓度尼古丁干预24 h后,TAO患者OFs的8-OHdG水平增加(P<0.05);低浓度尼古丁干预72 h时,OFs的8-OHdG水平也增加(P<0.05)。TAO患者及对照患者OFs经CSE或不同浓度尼古丁干预72 h后的MDA含量均增加(P<0.01)。高浓度尼古丁干预24 h后,TAO患者OFs中ROS水平上升(P<0.01)。CSE干预24 h后,TAO患者OFs中NF-κB mRNA的表达上升(P<0.05);而对照患者OFs NF-κB mRNA的表达经CSE及高浓度尼古丁干预后下降(P<0.05)。结论 吸烟可通过激活TAO患者OFs的氧化应激参与TAO的病理过程,即使吸烟量较少,经时间累积也可能发挥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NF-κB mRNA的表达来实现的。
李亚梅 , 张文君 , 汪俊帮 , 江凡 , 张炎 , 曹雨娜 , 梁爱斌 , 张虹
2016, 37(10):1245-124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45
摘要:目的 检测小鼠胚胎造血发育中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受体(RA receptors,RARs)不同亚型RAR-α、RAR-β、RAR-γ及其合成酶视黄醛脱氢酶1(retinal dehydrogenase 1,Raldh1)和Raldh2的转录水平,探讨RARs不同亚型及其合成酶在胚胎造血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获取孕鼠胎龄9.5 d(embryonic day 9.5,E9.5)卵黄囊(yolk sac,YS),E10.5、E11.5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E13.5、E14.5、E17.5胎肝(fetal liver,FL)和成年小鼠骨髓(bone marrow,BM),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织中RAR-α、RAR-β、RAR-γ、Raldh1和Raldh2的转录水平。结果 与其他不同阶段造血组织比较,在E9.5 YS、E11.5 AGM区和BM中,RAR-α、RAR-β、RAR-γ及Raldh1、Raldh2均高表达(P<0.01)。E11.5 AGM区RAR-α、RAR-β、RAR-γ及Raldh1、Raldh2表达水平高于E10.5 AGM区(P<0.01)。而E13.5~E17.5 FL间的RAR-β、RAR-γ及Raldh1、Raldh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YS、AGM区和BM中RAR-α、RAR-β、RAR-γ及其合成酶Raldh1和Raldh2表达趋势与已有研究中相应造血组织来源的红系造血祖细胞改变相一致,反映了RA与小鼠个体发育中YS、AGM区和BM的造血形成密切相关,而RA对FL的造血形成作用可能并不显著。
2016, 37(10):1250-125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50
摘要: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苏州九龙医院确诊但未规范使用药物治疗的ACOS患者28例,给予为期12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剂(ICS/LABA)吸入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FeNO值、FEV1% pred、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血清总Ig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FeNO值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将患者按不同年龄和吸烟状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选取2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检测其FeNO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ACOS患者的FeNO水平[(32.04±8.34)×10-9 mol/L vs(25.56±4.13)×10-9 mol/L,P<0.05]、诱导痰EOS[(18.51±5.36)% vs(13.18±1.56)%,P<0.05]、血清总IgE[(251.91±42.24)ng/mL vs(204.65±28.52)n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FEV1% pred[(52.03±7.03)% vs(55.16±8.20)%,P=0.391]、hs-CRP水平[(10.86±4.92)mg/L vs(9.16±1.82)mg/L,P=0.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ACOS组患者的FeNO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32.04±8.34)×10-9 mol/L、(25.56±4.13)×10-9 mol/L vs(17.04±0.97)×10-9 mol/L,P<0.05]。不同年龄和吸烟状况的患者在ICS/LABA治疗前、后的FeNO值、诱导痰EOS、血清总IgE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ICS/LABA吸入治疗前、后ACOS组患者的FeNO水平与诱导痰EOS、血清总IgE均呈正相关(治疗前:r=0.924,P<0.01;r=0.945,P<0.01。治疗后:r=0.247,P<0.01;r=0.443,P<0.01),而与血清hs-CRP、FEV1% pred则无相关性。结论 ACOS患者气道存在EOS性炎症,可使用ICS/LABA吸入治疗,其疗效不受年龄及吸烟状况的影响。FeNO检测可作为检测和评估ACOS使用ICS/LABA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且其与诱导痰EOS、血清总IgE相关。
2016, 37(10):1256-126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56
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吴茱萸碱新型纳米乳(evodiamine novel nano emulsion,ENNE)中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研究ENNE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比较ENNE与EVO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12只SD大鼠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灌胃给予ENNE(相当于EVO 100 mg/kg)与EVO(100 mg/kg),采用HPLC法测定5 min、10 min、15 min、30 min、45 min、1 h、2 h、5 h、8 h、12 h、24 h、48 h、72 h大鼠体内EVO的血药浓度。HPLC法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66:34,体积比),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100 μL,检测波长为225 nm。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用DAS 2.1.1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生物等效性。结果 建立的HPLC法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与精密度符合分析方法学要求。ENNE与EVO的AUC0-∞分别为(8 248.88±69.92)μg·h·L-1、(884.82±83.52)μg·h·L-1,半衰期分别为(1.70±0.60)h、(1.05±0.45)h。ENNE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约为EVO的9倍,半衰期约为EVO的1.62倍,ENNE与EVO不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 ENNE较EVO更能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ENNE与EVO不具生物等效性。
车皓月 , 王闰 , 单磊 , 潘勇华 , 高申 , 王忠壮 , 傅芃
2016, 37(10):1261-126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61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病变对AD有较大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异常在患者病程中承担重要角色;同时AD患者脑内部分miRNA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本文综述了血管病变及遗传因素对AD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对可能的发病机制、相关治疗靶点及策略进行讨论与展望。
2016, 37(10):1270-127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70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它不仅参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是判断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且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对lncRNA与卵巢癌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卵巢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吴赞艺 , 洪岳禅 , 王丰 , 黄小芬 , 余良宏 , 林元相 , 康德智 , 黄景峰 , 林章雅
2016, 37(10):1277-1282.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77
摘要:目的 探讨在脑动脉瘤锁孔手术中采用经颅骨内电极(cranial peg-screw electrode,CPSE)阈值刺激模式下激发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对监测术后运动功能损伤的优势。方法 选取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患者31例,行锁孔入路显微夹闭手术。手术侧采用CPSE在阈值刺激下监测MEP,非手术侧在相同刺激阈值下采用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 stimulation,TES)监测MEP,观察术中监测所需的最小刺激电压变化,并将术中MEP监测结果与术后运动功能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结果 手术侧28例患者在阈值刺激下成功诱发MEP,3例未引出。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与MEP监测相关的并发症。术中MEP变化达到警报标准者3例,其中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偏瘫;未达到警报标准25例,术后均未出现新的运动功能障碍,敏感性为100%(2/2),特异性为96.30%(26/27)。结论 脑动脉瘤手术中采用CPSE阈值刺激模式进行MEP监测是可行的、安全可靠的,对脑缺血所致运动功能损伤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常规MEP监测的一种替代方法。
2016, 37(10):1283-128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83
摘要:各种水中武器的广泛的运用已成为现代海战的主要特点之一,由此带来的水下爆炸损伤给水面舰船及水中作业人员造成严重的威胁。由于水下爆炸的致伤机制、致伤特点与陆上爆炸明显不同,因而对水下爆炸损伤效应的研究逐渐成为世界军事医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通过系统地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水下爆炸损伤生物效应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进一步加深对水下爆炸损伤生物效应的认识,并促进其深入研究。
2016, 37(10):1287-1292.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87
摘要:目的 纳入海军驱逐舰部队官兵群体,验证历史文献中的安全文化维度,为后续研究验证相关量表可行性和建立安全文化模型提供支撑。方法 参考历史文献选取6个维度共38个条目,预调查和预分析后筛选出5个维度的28个条目编为正式量表;于海军某舰队整群抽取驱逐舰官兵群体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21份,回收有效问卷396份(94.06%),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应答者中有17.42%(69/396)经历过安全事故,其中30.43%(21/69)曾为此受伤;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验证了所选取的安全文化构念中的5个维度:安全工作满意度、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大环境给予的支持、安全工作优先度、完成工作的压力,累积解释方差为67.62%,且各维度一致性检验效果好,Cronbach's α值皆高于0.8,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维度得分显示,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足,且安全工作优先度较低。结论 驱逐舰部队的安全文化水平提升的空间很大;管理层的重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全教育,且安全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量表的适用性良好,但沟通维度缺失,提示对东方民族及其子群体需设计更具针对性的维度。
2016, 37(10):1293-1297.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93
摘要:目的 观察肥大细胞特异性分泌的类胰蛋白酶在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内科就诊的DCM患者26例(DCM组)、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32例(ICM组)、健康志愿者20例(健康对照组)。收集各组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其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血浆类胰蛋白酶水平,分析类胰蛋白酶水平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3组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空腹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M组和ICM组患者的血浆类胰蛋白酶水平高于对照组[(7.19±0.62)μg/L、(6.81±0.94)μg/L vs(2.37±0.56)μg/L,P<0.01];DCM组患者的血浆类胰蛋白酶水平高于IC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类胰蛋白酶水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637,P<0.01)。结论 DCM患者体内的血浆类胰蛋白酶水平升高,且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
邱勤业 , 范震波 , 胡汉生 , 曾勉东 , 余升华 , 尹德龙 , 李远辉
2016, 37(10):1298-130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98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LARS人工韧带及自体移植物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获得已公开发表的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移植物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9篇文献,总病例数456例,结果显示LARS人工韧带术后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Lysholm:MD=50.05,95% CI 48.41~51.68;Tegner:MD=4.41,95% CI 3.40~5.42);并且在术后2年其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改善较自体肌腱移植仍更明显(Lysholm:MD=0.20,95% CI 0.04~0.35;Tegner:MD=0.18,95% CI 0.04~0.32)。同时,术后2年LARS人工韧带组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与自体移植物无明显差异。结论 LARS人工韧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且在术后2年其稳定性较自体肌腱移植仍具有明显优势,但该结论仍需长随访、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周丹丹 , 吴涛 , 沈雷 , 邓本强 , 陈蕾 , 王思洋
2016, 37(10):1306-130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306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自2007年11月至2015年08月收治的95例C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到确诊时间分为早期诊断组(≤7天)和延迟诊断组(>7天)。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疾病确诊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期诊断组48例(50.5%),延迟诊断组47例(49.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6)、孕产期发病(P=0.021)、血浆D-二聚体水平(P=0.004)、多发脑静脉血栓形成(P=0.010)、是否合并静脉性梗死(P=0.023)或脑出血(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4.197,95%CI=1.378~12.785;P=0.012)、血浆D-二聚体水平(OR=0.896,95%CI=0.809~0.992;P=0.034)、是否合并静脉性梗死(OR=0.093,95%CI=0.013~0.659;P=0.017)或脑出血(OR=0.167,95%CI=0.052~0.540;P=0.003)是影响CVT早期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青年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合并脑出血或静脉性梗死是CVT早期诊断的重要条件。
2016, 37(10):1310-131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310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农村医疗支出型贫困人群自主要求出院的影响因素,为完善人群医疗保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米易县、江苏滨海县、河北邢台县对453户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住院患者进行入户调查,利用卡方检验作单因素影响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就医趋高性明显。24.8%家庭住院费用需他人资助或借贷,7.1%因经济困难自主要求出院。机构、年龄、文化程度、就业、健康自评、家庭人均资产和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和支出、家庭恩格系数、家庭年教育支出与医疗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住院费用及其支出方式、对医生的信任等为全人群自主出院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域间自主出院影响因素不同。结论 大病医疗制度建设应具有地域性,关注县医院的支付比例设置,制度的实施对切实解决弱势人群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和预期效果。
2016, 37(10):1316-1318.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31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