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菲 , 杨波 , 杨庆 , 高小峰 , 张超 , 王辉清 , 李凌 , 彭泳涵 , 孙颖浩
2016, 37(2):133-137.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33
摘要:目的 探讨"蛙跳式"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法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对5对尸体肾脏和20个行肾切除术的肾脏进行肾动脉血管解剖,观察动脉的分支走行及其与肾门的位置关系,研究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法的解剖学基础。回顾性分析10例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5例采用"蛙跳式"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法,另外5例随机选取同期行传统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法的病例,分别记录游离肾脏肿瘤后至阻断分支动脉的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初步研究"蛙跳式"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5对尸体肾脏和20个肾切除术后的肾脏中分别有72.2%(39/54)和70.8%(68/96)的分支动脉沿着肾门"门框"处进入肾脏。临床应用方面,10例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均安全顺利完成。5例行"蛙跳式"肾动脉阻断的患者中有1例因分支动脉阻断效果不理想,更改为阻断肾动脉主干。传统和"蛙跳式"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法游离肾脏肿瘤后至阻断分支动脉的时间分别为10~18 min和6~11 min,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5~25 min和14~26 min。结论 "蛙跳式"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法不仅可减少肾功能的损伤,且操作更简单、具有可重复性,危险性更低,对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传统分支动脉阻断法的要求更低,更利于推广。
2016, 37(2):138-14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38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锶(Sr)掺杂量的羟基磷灰石(HA)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活性。方法 以Sr含量分别为0%、1%、5%、10%、20%的5组Sr掺杂的HA(Sr-HA)材料作为试样,检测各组试样浸提液中Ca2+、Sr2+浓度;通过溶血试验检测5组材料的体外溶血性;将L929成纤维细胞在5组材料浸提液中接种培养2、7 d,通过MTT法检测5组材料体外细胞毒性,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将MG63成骨细胞接种到5种材料表面,采用MTT方法检测培养1、4、12 h后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活性和1、4、7 d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活性,并对培养1、3、5 d时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在5组Sr-HA材料浸提液中,Ca2+浓度以5% Sr含量组最高、1% Sr含量组最低,Sr2+浓度以20% Sr含量组最高、0% Sr含量组最低;各组Sr-HA溶血率均低于5%,显微镜观察5组材料表面接种培养的L929细胞形态与阴性对照组相似,MTT法检测5组材料体外细胞毒性评级为0级、1级;MG63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培养4、12 h, 5% Sr含量、10% Sr含量、20% Sr含量3组材料表面细胞黏附数量明显高于0% Sr含量、1% Sr含量组(P<0.05,P<0.01);MG63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培养4、7 d,5% Sr含量、10% Sr含量、20% Sr含量3组材料表面细胞增殖数量明显高于0% Sr含量、1% Sr含量组(P<0.05);MG63成骨细胞在5组材料表面接种培养3 d时,5% Sr含量、10% Sr含量2组ALP活性高于0% Sr含量、1% Sr含量2组(P<0.05),5 d时5% Sr含量、10% Sr含量、20% Sr含量3组ALP活性高于0% Sr含量、1% Sr含量2组。结论 不同Sr含量的Sr-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一定浓度的Sr掺杂能够有效提高HA的生物学活性,Sr含量为5%、10%时Sr-HA生物学效果最佳。
2016, 37(2):145-152.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45
摘要:目的 合成全保护的半乳吡喃糖基(α1→4)-(半乳吡喃糖基)(β1→3)-2-脱氧-2-乙酰氨基-葡萄吡喃糖对甲氧基苯酚苷。方法 以D-半乳糖和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起始原料,采用硫苷和Schmidt苷糖基化高立体选择性、高效地合成2,3,4,6-四-O-苄基-β-D-半乳糖基(α1→4)-(2,3,4,6-四-O-乙酰基-β-D-半乳吡喃糖基)(β1→3)-2-脱氧-2-乙酰氨基-β-D-葡萄糖对甲氧基苯酚苷 (1) 。结果 简便高效地获得了目标化合物,主要反应中间产物以及目标化合物均由1HMNR、13CMNR和质谱确证。结论 选用的保护基合成简单,易脱去,通用性强;糖基化反应立体选择性好,产率高,适用于各种寡糖化合物的合成。
马亮 , 许晓雯 , 王金红 , 张敏 , 张纬 , 倪炯 , 朱旭友 , 易祥华 , 王培军
2016, 37(2):153-158.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53
摘要:目的 明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与灌注加权成像(PWI)转运常数(Ktran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两者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并进行病理Fuhrman核分级(Ⅰ~Ⅳ)评估的患者,行2D多次屏气SWI和肾脏PWI扫描。评估测量ITSS等级与Ktrans的平均值,对Fuhrman Ⅰ、Ⅱ、Ⅲ3组间分别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和方差分析,并分析ITSS等级和Ktrans平均值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分级诊断效能。结果 Fuhrman分级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12例,对应的ITSS等级分别为1.25±0.43、1.75±0.83和2.20±0.75,Ktrans值分别为(0.24±0.07)、(0.31±0.08)和(0.34±0.07) min-1,不同Fuhrman分级间ITSS等级和Ktran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89,P<0.05;F=4.116,P<0.05)。ITSS与Ktrans总体呈中度正相关(r=0.536,P<0.01)。以ITSS和Ktrans的ROC曲线鉴别高、低级别(Fuhrman Ⅲ vsⅠ~Ⅱ) ccRCC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分别为0.737、80.0%、37.5%和0.737、90.0%、68.8%。结论 ITSS和Ktrans可以为ccRCC术前分级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
杨璐萌 , 杨凌鉴 , 贾璞 , 兰薇 , 张亚军 , 王世祥 , 张鹏 , 郑晓晖
2016, 37(2):159-16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59
摘要: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MS)法对广枣醇提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广枣醇提物,以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 μm)柱为分析柱,并以0.2%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柱温30℃,进样量25 μL,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毛细管电压4.0 kV,干燥器流速10.0 L/min,干燥器温度350℃,雾化器压力35.0 psi(1 psi=6 894.8 Pa),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采集数据,并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结果 通过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和对照品数据对照,共鉴定出42种化合物,主要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及黄酮类,其中首次在广枣中发现的成分有17种。结论 HPLC-Q-TOF-MS/MS兼具色谱的高分离特性和质谱的高灵敏度双重优势,能对广枣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可为广枣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2016, 37(2):167-172.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67
摘要:目的 探讨肥胖合并黑棘皮病患者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分泌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肥胖合并黑棘皮病患者38例和单纯性肥胖患者35例,以及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各组炎症指标(游离脂肪酸、尿酸、C-反应蛋白)、糖脂代谢指标和胰岛素水平,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FGF21水平。结果 肥胖合并黑棘皮病患者组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血清FGF21、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其他两组(P<0.05,P<0.01),胰岛素作用指数(IAI)低于其他两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患者血清FGF21水平与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正相关(r=0.410, P=0.009; r=0.350, P=0.027),与IAI和体脂率呈负相关(r=-0.615, P<0.001;r=-0.55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升高和FGF21升高是肥胖患者合并黑棘皮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8, P=0.020)。结论 肥胖合并黑棘皮病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和高FGF21水平。FGF21升高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而黑棘皮病患者的糖耐量受损较无黑棘皮病的肥胖症患者低,提示FGF21的升高可能对糖代谢有一定保护作用。尿酸和FGF21升高是肥胖症患者合并黑棘皮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 37(2):173-17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73
摘要:目的 观察热疗联合CapeOx(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单纯组(化疗)及联合组(化疗+热疗),每组40例。单纯组接受CapeOx(XELOX)方案化疗,联合组在接受CapeOx(XELOX)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同期在化疗的第1、5、10天进行热疗。用RECIST评价标准评价治疗后的疗效,观察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为67.5%(27/40),高于单纯组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单纯组[(101.3±58.1) vs (213.6±100.3) ng/mL,P<0.05]。联合组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与单纯组患者的2个月生存率均为100%(4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2年生存率为37.5%(15/40),高于单纯组的12.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联合化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晚期结直肠癌的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2016, 37(2):177-18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77
摘要:目的 比较局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接受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79例(R0切除,D2淋巴结清扫),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0例,采用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序贯4周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对照组39例,术后仅予以6周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3年无病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局部复发率降低[64.1%(25/39) vs 40.0% (16/40),P=0.032],3年无病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比较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淋巴结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45.2%(14/31)和18.5%(5/27)(P=0.049),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26个月和19个月(P=0.024)。试验组血液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 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序贯化疗较单纯化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对于淋巴结阳性患者有改善生存的趋势。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及胃肠道反应。
王勇 , 曹烈虎 , 吴银生 , 陈晓 , 翁蔚宗 , 汪琳 , 张军 , 周启荣 , 苏佳灿
2016, 37(2):184-19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84
摘要:目的 评价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支架材料修复兔股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不同组分的骨水泥材料,并用介孔玻璃水泥粉末吸附植物性激素大豆异黄酮(isoflavone,IS),制备成载IS的硫酸钙(calcium sulphate, CS) 骨水泥(CS/IS)、载IS的20%介孔硅酸钙镁/硫酸钙(20% mesoporous magnesium calcium silicate/calcium sulfate, 20 m-MCS/CS) 骨水泥(20 m-MCS/CS/IS)、载IS的40%介孔硅酸钙镁/硫酸钙(40 m-MCS/CS)骨水泥(40 m-MCS/CS/IS),检测不同骨水泥支架材料的体外释药性能。将6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制作右侧股骨末端骨缺损模型后,分别植入CS、20 m-MCS/CS、40 m-MCS/CS以及40 m-MCS/CS/IS,于术后第4、8、12周各组随机处死5只兔并取材,进行micro-CT扫描,脱钙后切片并进行三色染色,普通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0 m-MCS/CS/IS和40 m-MCS/CS/IS骨水泥对IS的释放均为缓释,但40 m-MCS/CS/IS的释放量更多,在第25天已高达(41.0±1.8)%,因此后续实验中采用40 m-MCS/CS/IS。动物实验表明,骨水泥支架植入12周后,CS组的缺损部位仍比较明显,20 m-MCS/CS组有了一定程度的修复,40 m-MCS/CS组已基本愈合,而40 m-MCS/CS/IS组已基本完全愈合并且骨小梁已贯穿骨缺损区。三色染色结果显示40 m-MCS/CS/IS复合骨水泥有更快的降解速度,能够促进大量新生骨和成熟骨的产生,其促成骨能力也优于40 m-MCS/CS。结论 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能有效修复腔隙性骨缺损,有望成为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2016, 37(2):191-19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91
摘要:目的 将树枝状聚合物聚酰胺-胺(PAMAM)包载可以表达具有抑制人恶性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侵袭和转移的miR-34a的质粒sh-miR-34a,构建聚阳离子纳米复合物PAMAM/sh-miR-34a。考察形成的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细胞摄取,以及对A375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粒度测定仪测定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和电位,凝胶电泳实验测定PAMAM对sh-miR-34a的包裹能力; 利用罗丹明标记的sh-miR-34a考察A375细胞对纳米复合物的摄取;CCK8 法测定PAMAM/sh-miR-34a对A375细胞的抑制作用;Transwell 法测定PAMAM/sh-miR-34a抑制A375细胞迁移和侵袭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PAMAM/sh-miR-34a对 A375细胞中pAkt、pRb、pERK1/2蛋白表达的阻滞作用。结果 PAMAM包裹sh-miR-34a可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在N/P=20时,细胞对PAMAM/sh-miR-34a的摄取达最高(P<0.05)。PAMAM可以有效携带sh-miR-34a进入A375细胞,体外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且可以阻滞A375细胞中pAkt、pRb和pERK1/2蛋白的表达。结论 PAMAM可以包裹sh-miR-34a并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起到抑制作用。
蓝桂莲 , 陈宇星 , 陈飞宇 , 袁兆康 , 徐群英 , 原玲玲 , 姜红英 , 郑辉烈 , 王莉
2016, 37(2):197-201.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197
摘要:目的 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patients living with HIV/AIDS,PLWH)生存质量和社会资本现况,分析影响PLWH生存质量的社会资本关键要素。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方法对浙江省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及萍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377例PLWH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简易量表(SF-36)和社会资本调查表。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资料,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社会资本对PLWH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368份,有效应答率97.61%。PLWH的社会资本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低,社会资本总分(满分10分)为(4.94±1.94)分,生存质量总分(满分100分)为(64.71±13.49)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获取资源的能力、信任和社会参与是PLWH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PLWH的生存质量较差,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较低,社会资本对PLWH的生存质量有影响。
2016, 37(2):202-207.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02
摘要:椎间盘退变是临床常见难题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之一。而髓核细胞表型的改变、细胞生存时间的减少、代谢活动的降低和细胞外基质含量下降均被认为与椎间盘退变相关。椎间盘是身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在体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氧含量偏低。低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种转录因子,细胞在低氧条件下诱导产生HIF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细胞反应来适应低氧的外环境。HIF通过与低氧反应元件(HRE)结合以启动靶基因的转录表达。目前研究认为,HIF在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未来阻遏椎间盘退变进展甚至治愈这一临床难题的关键靶点。本文综述了HIF对于髓核细胞新陈代谢活动的调节作用,包括HIF在髓核细胞的表达以及HIF对于髓核细胞表型、生存、新陈代谢以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调控。
2016, 37(2):208-21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08
摘要:病理性疼痛是指由创伤、感染、肿瘤等因素造成组织病理性改变后引起的疼痛。疼痛若持续1个月以上或在损伤组织愈合后持续存在则演变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患者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带来许多社会经济问题。最新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调控可以在分子水平解释各种慢性病理性疼痛,包括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精神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进而引领其治疗手段的发展。本文围绕表观遗传学中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小干扰RNA(miRNA)调控这3种主要机制在慢性病理性疼痛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6, 37(2):214-21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14
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会导致一种特异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其独立于其他心血管疾病。DCM患者易合并多种心律失常,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且心电图常显示QT间期延长。离子通道的改变是导致动作电位时程延长的基础,主要涉及钙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通道的改变,本文对DCM患者离子通道改变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潘磊磊 , 王俊骎 , 祁瑞瑞 , 江涛 , 孙天澜 , 周生权 , 高忠效 , 杨传高 , 邵威 , 蔡懿灵
2016, 37(2):220-22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20
摘要:目的 修改Golding版晕动症易感性问卷(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questionnaire,MSSQ),用以判断中国成年健康男性的晕船易感性,并建立相应分级评价标准。方法 选取121名受试者,填写完整Golding版MSSQ,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易感指数:MSSQ-R1保留MSSQ中常见晕动调查项目,略去易感指数计算公式中的矫正系数;在MSSQ-R1的基础上,MSSQ-R2和MSSQ-R3分别增加易感指数计算公式中呕吐及恶心症状积分权重;以易感指数百分位数确定易感度等级标准。受试者于海况3~4级条件下利用Graybiel量表判断晕船严重度,并对各易感指数的判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再测信度为0.85。效标效度方面,各易感指数与Graybiel症状积分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0.001),而MSSQ-R3的相关性系数最高,但MSSQ-R3的成年期指数(MSSQ-R3-Adt)相关性优于MSSQ-R3(0.43 vs 0.39);MSSQ-R3判断的重度易感者晕船后Graybiel积分高于中度(P<0.05)及轻度易感者(P<0.01),MSSQ-R3-Adt重度及中度易感者Graybiel积分均高于轻度易感者(P<0.01,P<0.05),MSSQ-R3-Adt个体易感判断的准确率及人群易感性构成与MSS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修改版MSSQ是一种简单实用且有效的晕船易感性判断方法。
齐亮 , 解汝庆 , 陈国良 , 刘建 , 刘文宝 , 刘晓荣
2016, 37(2):225-23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25
摘要:目的 建立适合常规潜艇部队的安全文化量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设计建立安全文化量表,选出4个维度共25个条目,然后逐步进行筛选,得到含有21个条目的正式调查量表。以180名常规潜艇艇员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47份,有效率81.67%。调查数据用于进一步分析。结果 21.77%(32/147)的被调查者曾经历过安全事故,其中12人曾因为事故而受到伤害,占全部应答者的8.16%(12/147)。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出该群体安全文化的4个维度:管理层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安全工作满意度、安全工作优先度、对安全问题的沟通,共解释了总方差的71.532%;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检验表现良好(Cronbach's α>0.7)。结论 艇员经历过安全事故和总体受伤比例较高,应当受到卫勤部门的重视。艇员群体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服从领导,主观认识到了任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自己意识较强、不认同对安全问题的简单强调,但是缺乏主动反映安全问题的积极性,群体安全文化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改善。
李彦明 , 李明 , 张国友 , 陈自强 , 赵颖川 , 倪海键 , 白玉树
2016, 37(2):231-23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31
摘要:目的 根据CT断层扫描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患者的脊柱实体模型,并探讨其在脊柱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在采用3D打印技术重建病变节段脊柱前后,两组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术中置钉时间、置钉准确率、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率差异等情况。结果 未使用3D打印技术组患者30例,共置入椎弓根螺钉466枚,平均置钉时间(3.1±0.5)min,置钉准确率为85.6%(399/466);使用3D打印技术组患者23例,共置入椎弓根螺钉354枚,平均置钉时间(2.1±0.4)min,置钉准确率为93.2%(330/354)。两组置钉时间和置钉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的未使用3D打印技术的徒手置钉技术相比,术前利用患者CT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患者病变节段脊柱模型可为术者制定手术计划和置钉提供参考,可以缩短置钉时间,提高置钉准确率。
陈俊 , 徐雷 , 曹青青 , 赵亮 , 崔龙久 , 王靖 , 张国庆 , 谭蔚锋
2016, 37(2):236-241.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36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具有抗菌活性的具体组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组分分离,选用临床常见致病菌通过纸片扩散法和常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各组分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鉴定活性成分的结构。结果 奇蒿氯仿、乙酸乙酯部位的多个分离组分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抗菌活性,活性显著的组分经结构鉴定确定为:芹菜素、异泽兰黄素、咖啡酸,其中异泽兰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其最小杀菌浓度为0.062 5 mg/mL。结论 本实验方法简单、快捷,可准确有效地得到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活性部位的有效抗菌成分,并首次报道了异泽兰黄素的抗菌活性。
2016, 37(2):242-24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42
摘要:目的 调查全民食盐加碘前后近20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甲状腺癌住院构成比的变化,探讨碘摄入和甲状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食盐碘化前后长海医院近20年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年的甲状腺癌构成比。依据年份将患者分为4组:1993-1997年间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A组),1998-2002年间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B组),2003-2007年间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C组),2008-2012年间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D组),比较各组间甲状腺癌构成比。结果 1994年立法全民补碘后,甲状腺癌构成比自1993年的11.36%(25/220)降至7.59%(18/237),但其后又逐渐增高,2012年时已达20.76%(318/1 532)。A、B、C、D组甲状腺癌的构成比分别为8.01%(112/1 398)、9.61%(241/2 508)、11.65%(501/4 299)、16.57%(1 101/6 645)。其中 A、B(食盐碘化初期)年度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而C、D(长期食盐碘化)年度段较A或B均有所增加(P<0.001)。结论 短期补碘对甲状腺癌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补碘10年后甲状腺癌检出率明显增高,长期碘盐的摄入也许是原因之一。
2016, 37(2):247-25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47
摘要:目的 研究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DECD)及去甲氧基姜黄素(DE)的在体肠吸收情况。方法 使用DE以环糊精包合技术制备DECD,光谱法测定其理化性质,显微照相观察其形态,马尔文粒径测定仪测定DECD的zeta电位。采用大鼠在体肠段单向灌流模型,并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ECD及DE在大鼠体内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和吸收百分率。结果 成功制得DECD,其溶解度为2.30 g/L,是DE的38.33倍;zeta电位为-32.2 mV。在体肠吸收实验显示DECD的Ka及Papp皆为回肠> 十二指肠> 空肠> 结肠,且其Ka、Papp与吸收百分率较DE均有所提高。结论 DECD能够明显改善DE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情况。
2016, 37(2):251-25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51
摘要:目的 研究藳本内酯(ligustilide, LIG)对低灌注大鼠大脑皮质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寻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2VO)制备低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术后第8天,部分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LIG治疗(剂量为80 mg/kg),1次/d,连续21 d。停药7 d后取大鼠大脑,进行冰冻切片、尼氏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等实验,检测大脑皮质区域神经元尼氏小体、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 LIG治疗组大鼠皮质区尼氏小体和NeuN阳性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加(P<0.01); LIG治疗组大鼠皮质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减少(P<0.01)。LIG治疗组大鼠皮质区MAP-2阳性结构较模型组得到改善。结论 LIG可能通过减少低灌注大鼠皮质区神经元的凋亡和调节MAP-2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2016, 37(2):256-261.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56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科技期刊(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 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最终有14个临床试验纳入研究,共3 295例患者,其中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区间在1.5~2.0 (低抗凝强度组)1 403例, INR目标区间在2.0~3.0(标准抗凝强度组)1 892例。低抗凝强度组总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抗凝强度组(RR=0.47,95%CI:0.37~0.59,P<0.000 01);两组血栓栓塞发生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1.35,95%CI:1.00~1.84,P=0.05;RR=1.44,95%CI:1.01~2.05,P=0.05;RR=1.06,95% CI:0.85~1.31,P=0.60)。结论 低强度华法林抗凝与标准强度相比可降低包括致命和严重出血在内的出血发生率,可能不会提高血栓栓塞发生率。
陈新 , 宋瑞祥 , 曾蜀雄 , 马重 , 张振声 , 侯建国 , 林天歆 , 黄健 , 孙颖浩 , 许传亮
2016, 37(2):262-26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02.0262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病理确诊为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其中26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61岁)的临床资料,对病人的初诊症状、肿瘤数量大小部位、术前和术后病理、手术方式、化疗或放疗方案进行记录,并就患者复发进展及生存等情况进行随访。结果:31人中初诊症状肉眼血尿为主,占77.4%。肿瘤位置最常见于左右侧壁,单发和多发比例相近,肿瘤大于3cm的有20例,占64.5%。行膀胱全切术18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TURBT 6例,放弃手术治疗3例。病理结果为腺癌16例(占51.6%),鳞癌8例(占25.8%),肉瘤3例,小细胞癌、腺鳞癌各2例。术后29例(2例失访)随访2-62m,腺癌的中位生存期为23m,鳞癌的为15m,其他类型为26m。行全膀胱手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4m,高于其他治疗方式的20m。结论:膀胱非尿路上皮癌,多以肉眼血尿为初诊症状,肿瘤较大,多位于左右侧壁,预后与治疗方式及病理结果关系密切。化疗及放疗的效果较为有限,早期行根治手术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