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8(1):1-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01
摘要: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的“金标准”,国外已相对成熟,国内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笔者在CEA的推广过程中,发现很多同道虽然可基本掌握手术技巧,但在概念理解、术式选择、技术理念、并发症防治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差距。很多同道在实际工作中仍在纠结于以下问题:CEA是切斑块还是切内膜?如何切除?切除的部位?切除到何种程度?是否需加做血管裁剪和吻合口成形?本文针对CEA在“真实世界”中的四则争议——概念存疑、术式纠结、理念差异和技术困惑——进行概括并提出个人思考,同时与各位读者分享本领域的最新进展。
2017, 38(1):7-1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07
摘要:脱髓鞘疾病是一类以髓鞘脱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脱髓鞘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目前鲜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具有迁移、增殖及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能力的前体细胞。OLs是CNS中的成髓鞘细胞,因此OPCs与CNS中髓鞘的发生和损伤后再生都密切相关。近些年对OPCs发育和分化分子基础研究的深入直接推动了利用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以及体细胞谱系重编程等手段获得OPCs的进步,使OPCs移植成为可能治疗CNS脱髓鞘疾病的新方法。本文对近些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宋奇翔 , 叶宸 , 谭海颂 , 张振声 , 李惠珍 , 许传亮 , 孙颖浩
2017, 38(1):15-2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15
摘要:目的 探索低剂量的组胺与5-羟色胺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大鼠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0只SD雌性大鼠实施膀胱出口不全梗阻手术(PBOO),模拟OAB的临床尿动力学改变,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2 μg组胺(10 μg/mL)治疗组、1.1 μg 5-羟色胺(5.5 μg/mL)治疗组、2 μg组胺与1.1 μg 5-羟色胺联合用药组及模型对照组。另外10只SD雌性大鼠予以假手术并用生理盐水处理。药物及生理盐水治疗均开始于术后第10天,给药方法为皮下注射,每日2次,持续1周。通过清醒状态下的膀胱压力测定记录各组大鼠储尿期与排尿期的尿动力学指标,完毕后收取膀胱组织称量并进行组织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事后多重比较方法对组间的定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组胺治疗组、5-羟色胺治疗组及组胺与5-羟色胺联合用药组大鼠的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的频率、振幅、膀胱最大容量、排尿收缩的间隔时间、残余尿量以及膀胱质量均有提升(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仅联合用药组大鼠的排尿收缩振幅有提升,不稳定收缩的振幅与残余尿量均降低(P<0.05)。组织学分析表明联合用药与单用组胺治疗组大鼠逼尿肌纤维连续且排列紧密。结论 联合应用低剂量的组胺与5-羟色胺可有效改善OAB大鼠储尿期膀胱功能的稳定性,并提高膀胱的排空效率,可为临床OAB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017, 38(1):21-2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21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老年人两周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上海市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上海市17个区县11 103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基本情况、一年内是否进行健康体检、两周患病情况等。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人次数的因素。结果 被调查老年人的两周患病总人次数为8 943人次,两周患病率为805.458‰。两周患病疾病构成比中,最多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分别占总患病人次的59.4%(5 314/8 943)和14.9%(1 332/8 943)。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两周患病情况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就业状况、职业类型、一年内是否进行健康体检。结论 上海市老年人两周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应针对影响两周患病率的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实现健康老龄化。
康梅子 , 薛澄 , 付莉莉 , 叶小飞 , 陈静 , 叶朝阳 , 郁胜强 , 梅长林 , 戴兵
2017, 38(1):27-3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27
摘要:目的 比较中心夜间血液透析(INHD)和传统血液透析(CHD)患者循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差异并探讨影响患者FGF23水平的因素。方法 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44例INHD及64例CHD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患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尿素清除指数(Kt/V)、25-羟维生素D、铁蛋白、血红蛋白、血脂、FGF23等指标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究FGF23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FGF23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25-羟维生素D、Kt/V的相关性。结果 INHD患者血磷较CHD患者低(P<0.05),INHD透析充分性明显高于CHD,INHD患者循环FGF23水平低于CHD患者(P<0.05)。FGF23与钙、磷、钙磷乘积相关(P<0.01),与iPTH及Kt/V不相关。结论 INHD比CHD更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参数。钙磷乘积是血液透析患者FGF23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INHD通过减少钙磷乘积降低血清FGF23水平可能是其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机制之一。
2017, 38(1):34-4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34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科室住院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相关资料,为院内血糖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我院9个科室1 726例出院患者资料,包括入院时血糖、各项代谢指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分析血糖异常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有99.19%(1 712/1 726)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少检测过一次血糖。依据患者既往史、入院时或住院期间血糖检查结果,血糖异常者占42.76%(738/1 726);除内分泌科(73.79%,76/103)外,老年病科(54.17%,13/24)和胰腺外科(50.54%,93/184)血糖异常患者较多。新发血糖异常者393例,占分析患者的22.77%,其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均高于既往确诊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IGR)与血糖正常患者(P<0.01)。既往确诊糖尿病及IGR患者血三酰甘油(TG)及血尿素(BUN)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及新发血糖异常患者(P<0.05,P<0.01);既往确诊糖尿病及IGR与新发血糖异常患者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血糖正常患者(P<0.01),但既往确诊糖尿病及IGR与新发血糖异常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期间新发高血糖不容忽视,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入院及住院期间的血糖监测,并规范高血糖的院内管理。
陈彤 , 夏凯 , 吴刚 , 祖丽皮也·阿不力克木 , 朱庆丰 , 王少海 , 易杨华
2017, 38(1):41-47.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41
摘要:目的 以巴沙鱼皮为原料制备新型胶原支架材料,并对该材料的结构特性、物理性质以及体外降解性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巴沙鱼是否可以取代陆生哺乳动物作为胶原支架材料的合适来源。方法 巴沙鱼皮经过反复脱脂、脱色、脱杂处理后,冷冻干燥成膜状。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材料的结构以及孔隙的大小和分布,液体置换法测孔隙率,万能试验机检测抗拉强度。观察材料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以检测材料的变性温度。将材料浸泡在置于37℃恒温震荡箱的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pH 7.4)中,检测材料的吸水率和失重率。结果 材料的粗蛋白含量为95.2%。肉眼观察厚薄均匀。扫描电镜显示材料的一面较为粗糙,可见多孔结构,孔径大小不一,分布均匀;另一面光滑,孔隙致密。孔隙率(55.50±1.94)%,厚度(0.66±0.10) mm,抗拉强度(18.82±0.94) MPa。未经交联的材料变性温度为34℃,经热交联后为36℃。48 h吸水率(379.77±77.81)%。经热交联后的材料28 d的失重率为(80.22±2.49)%,缓冲液pH为6.67±0.05。结论 巴沙鱼皮胶原支架材料可制成厚薄均匀、具有致密层和疏松层双层不同结构的生物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较为适宜的变性温度,但降解速率较快,有待改进。
2017, 38(1):48-5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48
摘要:目的 研究绝经后妇女记忆刷新能力受高度活跃体力活动影响的行为和大脑神经活动特点,为有效帮助绝经后妇女减缓记忆能力衰退和预防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中文版(IPAQ-短卷)评定绝经后妇女日常生活中长期保持的体力活动水平,选取高度活跃体力活动者20例(高度活跃组)和非高度活跃体力活动者20例(普通对照组)。运用事件相关脑电位和行为监测技术,采集两组绝经后妇女在完成记忆刷新任务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和脑电数据。结果 在图形匹配n-Back任务中,高度活跃组在高、低负荷任务中的反应速度和行为准确性均优于普通对照组。在图形信息编码、匹配、刷新和短时储存过程中,两组的P3波幅均随记忆负荷的增加而下降。普通对照组对认知负荷较为敏感,即3-Back的P3潜伏期短于1-Back;而高度活跃组受记忆负荷影响小,对认知资源的动员、分配和运用能力强,即1-Back、3-Back的P3波峰以及额-中央-顶区D-N450波幅均大于普通对照组。结论 长期保持高度活跃体力活动的绝经后妇女拥有更强的记忆刷新能力,具体反映在动作反应能力更优,对不同记忆负荷的知觉需求适应力强,对记忆内容编码-匹配-刷新-短时储存过程的认知加工策略更灵活、更高效。
2017, 38(1):56-6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56
摘要: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LPS+假手术组、肾IR组和LPS+肾IR组,每组又分为槲皮素(quercetin,200 mg/kg)亚组和溶剂对照亚组。采用右肾切除+左肾肾蒂夹闭25 min后再灌注建立肾IR模型,在肾IR前3 d腹腔注射LPS(3 mg/kg)进行预处理,采用槲皮素(200 mg/kg)灌胃抑制HSP27的表达。再灌注后24 h,各组小鼠经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评估肾IR损伤模型,取左肾评估炎症反应程度、HSP27蛋白表达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活性。结果 LPS预处理可明显降低肾IR后的血清Cr、BUN水平,并减少肾小管损伤程度,同时能提高肾内HSP27的表达水平(P<0.05); 槲皮素能明显抑制肾内HSP27的表达水平,且能明显削弱LPS预处理对肾脏IR的减轻作用,包括升高Cr、BUN水平和造成更严重的炎症反应(P<0.05)。另外,LPS能明显降低肾脏IR后肾内caspase-3的活性,但槲皮素能明显削弱这种作用(P<0.05)。结论 LPS通过上调HSP27的表达减轻小鼠肾脏IR损伤。
朱玉峰 , 吴弘 , 黄新苗 , 储国俊 , 李虎 , 章伟 , 阚通 , 郎希龙 , 张瑾 , 秦永文
2017, 38(1):61-6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61
摘要:目的 设计和制作可吸收经胸逆向左心耳封堵器及输送系统,并用体外封堵实验评价其经胸逆向封堵左心耳的可行性,为后续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可吸收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PDO)丝材、聚乳酸(PLA)无纺布及聚乙醇酸(PGA)缝线编织左心耳封堵器。在体外水浴条件下测试可吸收左心耳封堵器的压缩性能、弹性恢复性能及尾部螺纹铆可承受的有效输送释放次数。选取6只健康杂种犬离体心脏标本,直视下在左心耳外上中1/3处穿刺,使用带刻度的输送鞘及封堵器完成体外封堵实验,封堵完毕后解剖心脏,观察封堵器位置和封堵效果。结果 封堵器可顺利收入14F鞘管并完成输送和释放,在鞘管中保留15 min后释放,即刻恢复到原状96%的程度,尾部螺纹铆能承受(5.20±0.75)次的有效输送。6只犬心脏标本全部封堵成功,封堵器释放以后,位置良好,内盘面进入心耳口内少许,左心耳开口呈过度撑开状态,不影响肺静脉血液回流和左房室瓣功能。结论 可吸收经胸逆向左心耳封堵器设计合理,与实验犬左心耳解剖形态匹配,封堵效果确切,可以进行动物实验以进一步评价采用可吸收左心耳封堵器经胸逆向封堵左心耳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7, 38(1):66-7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66
摘要:目的 观察兔心脏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大(LVH)发展过程中心电图(ECG)的电学改变能否早于超声心动图(UCG)的形态学改变,进一步探讨ECG在高血压性LVH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2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采用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法建立心脏压力超负荷LVH模型,对照组除不行腹主动脉缩窄外,其余处理同实验组。两组兔均于术前及术后2、4、6、8周测量血压,描记同步12导联ECG并测量各导联R波和QRS波的振幅、心电轴、QRS波时限和QTc间期;同时做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及左心室下后壁厚度、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心功能等参数。术前及术后8周拍摄X线胸片,测量心胸比值。之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测量其质量指数,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实验组兔术后血压逐渐上升,X线下心胸比值增加,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大,病理所见心肌细胞肥大,部分变性或坏死。超声所见:左心室下壁、后壁及室间隔厚度术后即逐渐增大,E/A逐渐降低,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术后4周始逐渐增大,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降低,术后8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G表现:心电图Ⅱ、Ⅲ、aVF及胸前各导联术后R波及QRS波振幅逐渐增高,术后2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时限和QTc术后呈逐渐递增趋势,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兔上述各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兔压力超负荷LVH 发展过程中,ECG电学改变早于UCG反映的结构改变,ECG对高血压性 LVH 具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刘英 , 李沙沙 , 吴晓松 , 尹更生 , 金伟军 , 张志东
2017, 38(1):74-8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74
摘要:目的 通过基于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 spectroscopy,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寻找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潜在生物标记物,探讨其相关代谢通路并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 1HNMR技术对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血浆进行检测,对所得数据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寻找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健康者血浆差异性代谢物,根据差异性代谢物的变化构建相关代谢通路图并进行分析。结果 模式识别分析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预测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类、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β-羟基丁酸、乳酸、丙氨酸、精氨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谷氨酸、丙酮酸、谷氨酰胺、柠檬酸、肌酸、肌酐、葡萄糖、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明显增高。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不仅存在脂类代谢、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紊乱,还伴随着炎症反应发生和肝肾功能损害。该结果加深了对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017, 38(1):81-8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81
摘要: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修饰的尿酸酶(UC)多囊脂质体(uricase in hyaluronic acid-uricase multivesicular liposomes,UHMVLs)的体外特性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UHMVLs并测定包封率及理化特性。取12只健康雄性SD大鼠,模型组采用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n=3),UHMVLs组(n=3)和UC组(n=3)分别于建模后尾静脉注射UHMVLs和游离UC,并以正常组(n=3)为对照,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水平。结果 UHMVLs的平均包封率为(62.48±3.87)%(n=3)。UHMVLs和UC最适温度均为40℃,最适pH值分别为8.0和8.5。在同一温度(20~70℃)和pH(6.5~9.5)条件下,UHMVLs中UC的活性均高于游离UC(P<0.05)。除1、36、48 h外,其余各时间点UHMVLs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血清中尿酸水平的效果均较游离UC更显著(P<0.05)。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UHMVLs不仅能提高UC的活性,还可以增强UC的稳定性;UHMVLs在大鼠体内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能力优于游离UC。
2017, 38(1):86-9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86
摘要:前列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且治疗困难,亟需研发更有效的前列腺癌诊治手段。外泌体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 nm的细胞外囊泡。在肿瘤患者的多种体液中均能检测到肿瘤相关外泌体,其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耐药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外泌体应用于肿瘤治疗时表现出能穿过天然屏障、细胞靶向性、循环系统中可稳定存在等优势,表明外泌体在前列腺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及其在前列腺癌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7, 38(1):91-9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91
摘要:动眼神经对眼球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等。动眼神经麻痹作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常出现复视、上睑下垂、眼肌麻痹、瞳孔功能障碍等一项或多项表现;其病因复杂,常见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梗死或出血性疾病、糖尿病、颅内炎症、颅脑外伤、先天性等。每种病因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均有其相应的临床特征。本文综述了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病因和相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体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为临床上快速、准确地寻找病因并进行有效治疗提供帮助。
2017, 38(1):97-101.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097
摘要:早老素(presenilin,PS)是在家族性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中发现的一种跨膜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上。PS作为γ-分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内多种蛋白的调控。近年研究发现在扩张型心肌病中存在PS基因突变,并且发现PS基因对心脏的形成及心肌细胞中钙稳态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PS在心脏中的作用以及PS可能影响心肌细胞钙稳态的相关机制,后者包括β-淀粉样蛋白、1,4,5-三磷酸肌醇受体、Ryanodine受体、钙泵等,为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2017, 38(1):102-10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102
摘要:目的 分析男性和女性舰员在长远航期间持续注意警觉水平变化和差异性,为合理配置舰艇航行值班岗位人员、提升舰艇综合作战实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与持续注意力测试对95名舰员(70名男性舰员与25名女性舰员)进行调查测试,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结果 95名舰员在长远航期间的测试反应迅速性与判断正确率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航行中期阶段最低。男性舰员在航行前准备阶段与航行后期阶段的平均反应时间均不同程度地长于女性舰员,但航行中期阶段短于女性舰员(P<0.05);男性舰员在航行前准备阶段与航行后期阶段判断正确率得分低于女性舰员,而在航行中期阶段判断正确率得分高于女性舰员(P<0.05)。结论 舰员持续注意警觉力水平存在性别差异性。男性注意力稳定性优于女性;女性注意力水平优于男性,且起伏较大,受不利因素影响明显。
刘邦鑫 , 程岗 , 刘帅 , 李彦腾 , 王淑为 , 魏铂沅 , 王娟 , 张剑宁
2017, 38(1):106-111.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106
摘要:目的 模拟舰船内爆炸后生物体的损伤情况,探索典型多舱室内爆炸后比格犬在爆炸冲击波、准静态压力作用下的颅脑损伤伤情特点。方法 在等比例舰艇舱室模型中,使用0.65 kg TNT裸药模拟舰船内爆炸,其中炸药安放舱为当舱,相邻舱室为邻舱。采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将2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置于当舱和邻舱中接受爆炸损伤。观察爆炸后犬存活情况、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神经功能评分以及颅脑大体和形态学改变。结果 爆炸后舱室内会出现两次较大的反射冲击波,邻舱的冲击波压力峰值约为当舱的0.39倍。比格犬在爆炸后即刻死亡7只,24 h内死亡4只,死亡率为45.83%(11/24),其中当舱动物死亡率为66.67%(8/12),邻舱动物死亡率为25.0%(3/12)。存活比格犬的基本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在爆后即刻有较大的改变,24 h后基本恢复。即刻死亡的比格犬脑组织有明显的挫裂伤,爆炸后24 h内死亡的比格犬脑组织可见脑出血和脑水肿;爆炸后存活比格犬的脑组织在光镜下也可见部分形态结构和神经元结构的异常,部分神经元出现核固缩深染、核溶解或核仁消失,细胞界限模糊。结论 舰船多舱室爆炸后,当舱的冲击波压力明显高于邻舱,并且舱室内会出现二次反射冲击波,加重了对生物体的损伤;当舱比格犬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邻舱;比格犬在爆后即刻急性损伤最为严重,且脑组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2017, 38(1):112-118.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112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A>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通过检索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EMBASE、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收集有关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A>G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病例组与对照组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各种基因模型的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为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研究人群种族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篇文献,T2DM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分别为24 315例和35 132例。Meta分析显示,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A>G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有关联[等位基因模式(G vs A):OR=1.171,95%CI 1.122~1.223,P<0.001;共显性模式(GG vs AA):OR=1.380,95%CI 1.258~1.515,P<0.001;共显性模式(AG vs AA):OR=1.131,95%CI 1.089~1.176,P<0.001;显性模式(AG+GG vs AA):OR=1.168,95%CI 1.101~1.240,P<0.001;隐性模式(GG vs AA+AG):OR=1.343,95%CI 1.282~1.405,P<0.001]。亚组分析显示,亚洲人群和白种人群中携带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G等位基因的人群发生T2DM的风险增加(P<0.05);而非洲人群中携带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G等位基因与A等位基因的人群发生T2DM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亚洲人群及白种人群中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A>G等位基因的突变可能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张本 , 许炜 , 张卫达 , 王晓武 , 王显悦 , 童光 , 马涛
2017, 38(1):119-12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119
摘要:目的 总结外科治疗婴儿法洛四联症(TOF)的临床经验,并对早期、中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142例婴儿TOF,术前经心脏彩超和(或)心脏CTA检查确诊,其中男性79例,女性63例;年龄1~12个月,平均(6.4±2.7)个月;体质量3.0~12.0 kg,平均(6.7±1.4) kg。McGoon值0.80~2.47,平均1.59±0.34;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14.0~36.3 mL/m2,平均(25.5±5.9) mL/m2。138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4例行分期根治手术。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95.0±21.7) min,主动脉阻闭时间(54.3±15.1)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0.2±30.5) h,监护室停留时间(5.0±3.5) d。治愈出院140例,死亡2例(院内死亡率1.4%)。术后二次手术4例(2.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肺部感染、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0%(10/142)。随访患儿127例,随访率89.4%,随访时间11~62个月(中位数37个月),均无死亡或再次手术;心功能Ⅰ级117例(92.1%),心功能Ⅱ级10例(7.9%);心脏超声提示右室射血分数(EF)均正常,微量或少量肺动脉瓣反流113例(89.0%),中量反流14例(11.0%),无大量反流。结论 婴儿期行TOF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优化手术方法及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提高婴儿期TOF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术后早期和中期疗效满意。
2017, 38(1):124-127.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01.0124
摘要:目的 通过产前超声诊断探讨胎儿不同下腔静脉变异的发病率及变异的下腔静脉内径和血流峰速与正常下腔静脉相比是否有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37 448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资料,筛查出下腔静脉变异的病例,计算其发病率;比较变异组与正常组胎儿的下腔静脉内径及S波血流峰速有无差异。结果 在所有受检胎儿中,左位下腔静脉54例(1.44‰),双下腔静脉14例(0.37‰)。正常胎儿下腔静脉内径为(2.71±0.42)mm,血流峰速为(36.25±6.30)cm/s;左位下腔静脉内径为(2.70±0.45)mm,血流峰速为(36.55±7.53)cm/s,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6.78,P>0.05;t=3.56,P>0.05);双下腔静脉内径为(2.72±0.50)mm,血流峰速为(36.18±7.49)cm/s,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43,P>0.05;t=7.01,P>0.05)。结论 左位下腔静脉发病率为1.44‰,双下腔静脉发病率为0.37‰,两种变异的下腔静脉内径和血流峰速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