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8(10):1217-122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17
摘要:骨骼肌损伤是临床常见问题,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引发的严重肌肉损伤致伤致残率明显增高,及时诊断和准确评估肌肉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至关重要。肌肉受损后结构紊乱、境界模糊,而修复期纹理结构逐渐清晰。通过高分辨率超声可动态观察骨骼肌病理变化,其纹理成像效果不逊于磁共振成像,且具有独特的影像优势。但不同技术级别超声医师单独进行定性诊断时具有主观局限性,目前临床对于肌肉损伤尚未形成统一的超声定量诊断标准。本中心近年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和初步临床实践,尝试运用骨骼肌超声图像计算机纹理分析技术研究肌肉损伤修复不同时期的超声影像表现,定量探讨损伤及修复期声像图上肌束纹理特征变化,运用超声造影观察伤肢肌肉动脉期血管分布特征演变,并从组织病理学角度对照观察损伤及修复期的肌纤维结构和胶原分布特点、血管化程度与其排列分布。相关研究有望为今后临床寻找定量、客观的骨骼肌损伤超声诊断评价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杨文军 , 黄金凤 , 刘岩 , 朱怡卿 , 王芳 , 孙树汉
2017, 38(10):1225-123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25
摘要:目的 探讨自噬在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精母细胞GC-2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小鼠精母细胞GC-2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2、4和8 Gy)60Co辐射处理组。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观察自噬相关蛋白LC3(LC3-Ⅰ、LC3-Ⅱ)和Beclin1表达水平的改变,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C-2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变化。用5 mmol/L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GC-2细胞2 h再给予60Co辐射处理,观察自噬抑制剂联合电离辐射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以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C-2细胞经60Co辐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自噬体明显增多,自噬相关蛋白LC3-Ⅱ以及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预先用5 mmol/L 3-MA处理GC-2细胞2 h再给予60Co辐射处理,自噬相关蛋白LC3-Ⅱ以及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与未经3-MA处理组相比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 电离辐射可以诱导精母细胞发生自噬,抑制细胞自噬后可增强电离辐射对精母细胞的杀伤作用。
2017, 38(10):1231-1237.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31
摘要:目的 研究Musashi-1在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及对肝癌细胞转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间138例行根治性肝细胞肝癌切除术患者的术中肝癌以及癌旁样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验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usashi-1的表达水平;通过Pearson 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Musashi-1与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利用q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133的表达并对癌组织中Musashi-1与CD133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稳定过表达Musashi-1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利用Sphere成球实验检测Musashi-1对肿瘤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利用肿瘤侵袭实验探究Musashi-1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13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中有105例(76.1%)癌组织中Musashi-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Musashi-1的表达与甲胎蛋白(AFP)水平、腹水、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乙肝病史、肿瘤大小、子灶、门静脉癌栓、镜下癌栓等无关。Musashi-1的表达水平对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5)。肝癌组织中CD133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CD133的表达与Musashi-1的表达呈正相关(R2=0.78,P<0.001)。体外实验证实过表达Musashi-1的SMMC-7721细胞的成球能力和侵袭能力增强。结论 Musashi-1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增加,对肝细胞肝癌的进展可能具有促进作用,其表达水平可以为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阮梦娜 , 陈旭娇 , 陈思秀 , 杨博 , 许晶 , 张彤 , 邢小红 , 毛志国
2017, 38(10):1238-124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38
摘要:目的 比较腹膜透析(PD)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蛋白结合毒素(PBT)代表物质硫酸吲哚酚(IS)和硫酸对甲酚(PCS)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影响IS及PCS水平的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2月至7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腹透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72例PD患者及同期体检中心的24例健康志愿者,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HPLC-ESI-MS/MS)检测血清中总IS、PCS以及游离IS、PCS浓度,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IS、PCS与年龄、性别、小分子毒素、腹透充分性、残余肾功能、营养及C-反应蛋白(CRP)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D患者血清总IS及总PCS浓度高于健康志愿者(P<0.001)。无残肾功能PD患者血清总IS浓度高于有残肾功能者(P=0.001)。血清总IS与血清游离IS(r=0.719,P<0.01)、透析龄(r=0.306,P<0.01)呈正相关,与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r=-0.372,P<0.01)、残肾肌酐清除率(Ccr;r=-0.515,P<0.01)、残肾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r=-0.495,P<0.01)呈负相关。血清游离IS与残肾Ccr(r=-0.430,P<0.01)、残肾eGFR(r=-0.431,P<0.01)负相关。血清总IS和游离IS均与年龄、血红蛋白、CR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D患者血清IS水平与患者残肾功能呈负相关,与年龄、性别和CRP无明显相关性,提示保护残肾功能有利于PD患者清除血清中的IS。
刘胜楠 , 陆胜莲 , 顾仲毅 , 李励 , 汤春涛 , 张俊洁
2017, 38(10):1244-124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44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评价《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并发VTE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530例,其中确诊并发VTE者58例,未并发VTE者472例,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长、出血量、有无输血、卧床时间、有无合并症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我院多学科联合制定的新版《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17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统计VTE的发生率并与未应用评估表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并发VTE与BMI、肿瘤分期、手术时长、出血量、有无输血、卧床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肿瘤分期、手术时长、手术方式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应用新版《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后,VTE的发生率低于应用前[1.89%(6/317)vs 10.9%(58/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BMI、肿瘤分期、手术时长、手术方式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在围手术期有效评估VTE发生风险,根据风险评分采取相应有效预防措施,可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VTE的发生率。
闫磊 , 章建全 , 曹昆昆 , 吴震中 , 盛建国 , 张航
2017, 38(10):1250-125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50
摘要: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对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标本质量、出血风险和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251例甲状腺单发结节在微波消融前、消融后进行双重粗针穿刺活检,比较2次取材标本质量满意度、穿刺后甲状腺出血程度、病理切片可判读性及病理诊断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结果 甲状腺结节消融前、消融后组织学标本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2.03%(231/251)、100%(251/251),消融后标本质量满意度较消融前提高(P=0.000)。消融前、消融后活检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14%(38/251)、0%,消融后出血发生率较消融前降低(P=0.000)。251例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184例,乳头状癌结节67例,除4例因微波消融前穿刺活检标本质量差而无法制片外,其余结节消融前和消融后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总体一致性为100%。结论 微波消融术后即刻粗针穿刺活检不影响甲状腺结节病理诊断准确性,并且具有减少出血风险、改善标本质量的优点。
2017, 38(10):1256-126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56
摘要:目的 检测肌动蛋白细丝桥梁蛋白(Girdin)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和无功能垂体瘤样本各2例,以及正常垂体样本1例。分别提取各样本组织蛋白,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样本中Girdin的表达水平,并用免疫荧光实验进一步验证。通过过表达和RNA干扰Girdin分别构建Girdin过表达和敲低的大鼠垂体瘤细胞系GH3细胞模型。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irdin过表达或敲低的GH3细胞中的Girdin和Akt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凋亡实验研究Girdin在垂体瘤中的功能和生物学行为。结果 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Girdin在无功能垂体瘤中表达最高,生长激素腺瘤次之;免疫荧光实验也验证了Girdin在无功能垂体瘤中的高表达。过表达和RNA干扰实验分别提高和敲低了GH3细胞中Girdin的表达水平,Akt的磷酸化水平也发生同样变化。此外,Girdin的过表达能够促进GH3细胞增殖。结论 Girdin在无功能垂体瘤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Akt磷酸化水平促进垂体瘤细胞的增殖。
刘知晓 , 张金金 , 王鑫艳 , 陈峰 , 胡钧 , 吕军鸿
2017, 38(10):1261-126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61
摘要:目的 建立通过力学表型来灵敏反映人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早期微小力学性质变化的技术。方法 使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峰值力定量纳米力学作图(peak force quantitative nanomechanical mapping,PF-QNM)技术,测量在不同浓度氯化锂诱导下人间充质干细胞的力学变化过程。结果 4 mmol/L和30 mmol/L氯化锂处理干细胞48 h后其纳米力谱就有显著的差异;但要到72 h之后,平均杨氏模量才能区分不同浓度氯化锂处理所导致的差别。结论 纳米力谱比平均杨氏模量更能反映干细胞分化早期的力学性质变化。基于纳米力谱的力学表型可以作为物理生物学标记来鉴定干细胞的早期分化。
2017, 38(10):1267-1272.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67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hypoparathyroidism,HPP)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收治的449例因各类甲状腺疾病而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5例、女性354例,平均年龄(48.99±12.81)岁。运用EmpowerStats与R软件,采用平滑曲线拟合、阈值效应分析、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筛选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及HPP的危险因素。结果 449例患者中,出现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低于正常值者共27例(6.01%),低钙血症43例(9.58%);暂时性HPP 23例(5.12%),其中1例可能发展为永久性HPP。术后PTH较术前每下降1%,术后低钙血症发生风险增加4%(P<0.000 1)。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HPP风险最高,其次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6种甲状腺疾病术后HP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范围越大,HPP发生率越高,双侧次全切以上的手术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术后发生HP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甲状腺疾病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及难度是影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重要因素,术后PTH水平的变化对低钙血症及HPP的发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陶逸菁 , 高程洁 , 吴昊 , 万青 , 夏智丽 , 潘静薇 , 魏盟
2017, 38(10):1273-1278.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73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在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获取30例HFpEF患者和15例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的左心室长轴两腔、三腔、四腔及系列短轴电影图像,绘制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TC)及整体应变曲线,比较两组峰值充盈速率及充盈量,以及整体纵向、径向、周向峰值应变和应变率等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FpEF患者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增加(0.86±0.15 vs 0.73±0.08,P<0.05),舒张早、晚期峰值充盈速率比(PFR1/PFR2)降低或倒置(0.74±0.14 vs 1.43±0.34,P=0.001),早期充盈量(FV1)及其占总充盈量比例降低(26.24±9.74 vs 31.30±5.17,0.59±0.05 vs 0.69±0.03;P均<0.05),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降低[(-14.96±1.79)% vs(-20.96±0.84)%,P<0.01],整体纵向、径向、周向峰值应变率均降低(0.65±0.16 vs 1.29±0.27,-2.23±0.71 vs-3.80±1.13,1.02±0.14 vs 1.77±0.63;P均<0.05)。结论 通过心脏磁共振获得的LVRI、PFR1/PFR2、FV1和整体周向峰值应变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HFpEF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对于HFpEF诊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7, 38(10):1279-128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79
摘要:目的 探讨微RNA-340(miR-340)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手术后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通过qPCR检测组织标本中miR-340的表达,并分析miR-340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分别培养肝癌细胞株Hep3B、Bel-7402、HepG2和SMMC-7721以及正常肝细胞株HL-7702,48 h后使用qPCR检测5种细胞中miR-340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增加或抑制SMMC-7721细胞中miR-340的表达,然后分别于细胞培养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40的靶基因,并使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进一步验证miR-340对靶基因的作用。结果 癌组织中miR-340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并且miR-340的表达与乙肝表面抗原、HBV DNA载量、肿瘤大小以及临床TNM分期有关(P<0.01)。正常肝细胞HL-7702内miR-340的表达高于4种肝癌细胞Hep3B、Bel-7402、HepG2和SMMC-7721(P<0.05,P<0.01)。增加miR-340表达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P<0.05,P<0.01),而抑制miR-340的表达则促进SMMC-7721细胞的增殖(P<0.05,P<0.01);增加miR-340的表达可促进SMMC-7721细胞的凋亡(P<0.01),而抑制miR-340则减少凋亡(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基因是miR-340下游的一个靶基因。q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增加SMMC-7721细胞中miR-340的表达可抑制SK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miR-340表达则增加SKP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 miR-340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乙肝病毒的感染有关,其异常表达有助于评价病情以及预后。在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中,miR-340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这一作用结果可能是通过miR-340对SKP2的抑制而实现的。
2017, 38(10):1286-1292.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86
摘要:目的 观察β-细辛醚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差异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57BL/6J小鼠)、模型组(APPswe/PS1dE9小鼠)和β-细辛醚治疗组(APPswe/PS1dE9小鼠),每组10只。β-细辛醚治疗组用灌胃方法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历时90 d。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方法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表达。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小鼠脑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用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差异蛋白H2A、H2B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经β-细辛醚治疗后,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缩短(P<0.05),平台穿越次数增多(P<0.05),APP的表达减少(P<0.05),差异蛋白组蛋白H2A 1-H、H2B 2-E和H2B 1-F/J/L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β-细辛醚能够介入到组蛋白的修饰过程而起到治疗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β-淀粉样肽毒性所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机制之一。
2017, 38(10):1293-1297.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93
摘要:目的 检测独立生长因子1(GFI-1)在Sézary综合征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的表达,为开发针对GFI-1基因靶点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分离纯化7例Sézary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CD4+CD7-的Sézary细胞(SS细胞)作为实验组,以1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T细胞、Sézary综合征来源细胞系Hut78细胞和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细胞为对照组。应用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GFI-1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FI-1蛋白表达。用干扰素α2b(IFN-α2b)诱导Hut78细胞凋亡后,采用MTS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用qPCR检测GFI-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ézary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S细胞GFI-1 mRNA表达水平高于Jurkat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CD4+T细胞(P均<0.05)。SS细胞和Hut78细胞的GFI-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Jurkat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CD4+T细胞(P均<0.05)。IFN-α2b能够抑制Hut78细胞增殖,且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IFN-α2b处理Hut78细胞12 h和24 h后GFI-1 mRNA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21、TRAIL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IFN-α2b处理Hut78细胞12 h和24 h后细胞的凋亡水平增加(P<0.05)。结论 GFI-1基因在Sézary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S细胞中表达增加,IFN-α2b能抑制Hut78细胞GFI-1基因的表达,表明GFI-1基因可能在Sézary综合征患者SS细胞的肿瘤性增殖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2017, 38(10):1298-130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298
摘要: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检测主要分为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直接检测法主要包括胰泌素试验、胰泌素-雨蛙素试验、内镜下胰腺功能检测、胰泌素刺激下的磁共振胰管成像技术、Lundh试验等,间接检测法主要包括常规血清学检测、粪便脂肪检测、粪便中酶的检测、呼气试验、尿液中特定物质检测等。直接检测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检测方法有创、相对烦琐;间接检测法虽然无创,但准确性相对较低。本文就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2017, 38(10):1304-131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304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保守性表现在一级结构、空间结构、转录位置、剪接模式及组织分布等方面,是目前lncRNA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不断深入的lncRNA保守性研究可应用于参考基因组相对匮乏的非模式生物lncRNA的筛选过程,并且极大地提升了非模式生物lncRNA数据库建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借助针对开放阅读框长度、密码子分布与出现频率、功能性结构域等保守信息开发而来的lncRNA筛选工具或流程如CPC、PLAR(pipeline for lncRNA annotation from RNA-seq data)等,已成为目前非模式生物lncRNA的筛选及其参考数据库构建的新策略。本文就lncRNA的保守性及其在非模式生物lncRNA筛选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简要介绍了一种运用其保守性的筛选方法——PLAR。
2017, 38(10):1311-131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311
摘要:目的 通过优化电穿孔转染条件,探讨影响人原代成纤维细胞电转染效率和转染后细胞存活率的因素,筛选出人原代成纤维细胞的最佳电转染条件。方法 通过改变脉冲电压、脉冲次数和质粒浓度等条件,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质粒pEGFP-N1电穿孔转染入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利用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24 h后的转染效率。结果 在低电压模式下,脉冲电压320 V、质粒浓度为20 μg/mL、脉冲1次时,人原代成纤维细胞的电转染效果最理想,转染效率达到(42.53±0.63)%,细胞存活率为(74.30±3.01)%。结论 优化了人原代成纤维细胞的电转染条件,在保证细胞较高存活率的前提下提高了人原代成纤维细胞的电转染效率,为后续基因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2017, 38(10):1315-1320.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315
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与ARIMA和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regressive,NAR)组合模型在细菌性痢疾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江苏省2004年1月至2015年2月的细菌性痢疾数据作为拟合样本,以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的数据作为预测样本;建立的模型分别为单纯ARIMA模型和ARIMA-NAR组合模型,然后根据2个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比较模型的效果,其值越小模型效果越好。结果 在模型的拟合阶段,单纯ARIMA模型的MAE、MSE和MAPE分别为0.177 5、0.081 4和0.184 7,ARIMA-NAR组合模型分别为0.094 1、0.029 5和0.104 6。在模型的预测阶段,单纯ARIMA模型的MAE、MSE和MAPE也分别大于ARIMA-NAR组合模型。结论 ARIMA-NAR组合模型对于江苏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时间序列的预测效果优于单纯ARIMA模型。建议尝试使用ARIMA-NAR组合模型预测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
2017, 38(10):1321-132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321
摘要:目的 设计一种新的视力检测方法——自适应视力检测法,探讨自适应视力检测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考察自适应视力检测法的可行性。以仿真实验为基础,分别用40 trials、80 trials的自适应视力检测法及标准对数视力表(随机次序)对30名受试者[(26.1±4.7)岁,男18名、女12名]进行双眼视力检查。用自适应视力检测法检查结果与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限度评价其准确性,用配对样本t检验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 受试者的视力检查结果显示40 trials的自适应视力检测法检查结果与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80 trials的自适应视力检测法检查结果与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合理的检查次数内(40 trials),自适应视力检测法与标准对数视力表在成人视力检查中一致性较好。与标准对数视力表相比,自适应视力检测法有避免视标记忆问题、减小视觉拥挤效应等优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17, 38(10):1327-132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327
摘要:目的 探讨某部驻岛官兵的社交焦虑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89名驻岛官兵进行测评,数据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驻岛官兵社交回避(SA)分值低于国内大学生(P<0.01),社交苦恼(SD)分值高于潜艇官兵(P<0.05)。不同军龄(≤ 2年、>2年且≤ 5年、>5年且≤ 8年、>8年)驻岛官兵在SAD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军龄>2年且≤ 5年的官兵社交焦虑状况最为明显;驻岛官兵在SA及SD得分上与EPQ的4个个性维度(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均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 塑造外向、稳定的个性特质将有助于改善驻岛官兵的社交焦虑状况。
张兰玲 , 高颖 , 刘兴振 , 施冶青 , 孔瑞娜 , 徐霞 , 高洁 , 赵东宝 , 韩星海
2017, 38(10):1330-133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330
摘要:目的 分析依那西普(ETN)短期联合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治疗中轴脊柱关节炎(ax-SpA)停药后的复发率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25例NSAIDs治疗效果不佳的ax-SpA患者,给予ETN(50 mg/周)12周的持续治疗,同时维持应用原有剂量NSAIDs。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骶髂关节炎X线分级、脊柱骨赘形成等基线资料;分析患者第0~48周的病情缓解和复发情况以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变化情况,记录不良事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及Cox生存函数模型分析ax-SpA患者ETN停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ETN治疗前28例(22.4%)患者已有骨赘形成,骶髂关节炎X线分级3级者最为多见(58例,46.4%)。经12周ETN治疗后120例(96.0%)患者达到临床缓解,BASDAI、BASFI、CRP及ESR均下降(P<0.05)。48周内29例(23.2%)患者复发,临床缓解维持时间平均为(36.8±12.3)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示骨赘形成是ax-SpA患者停用ETN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70,P<0.001)。Cox生存分析结果示骶髂关节炎X线分级越高,维持缓解期越短,且骨赘形成可能是影响维持缓解的重要因素(OR=8.77,P=0.006)。结论 对NSAIDs治疗效果不佳的ax-SpA患者,短期足量ETN联合NSAIDs治疗有效。骶髂关节破坏的严重程度及脊柱椎体骨赘形成是引起复发的危险因素。
李叶阔 , 段琬璐 , 唐家伟 , 何晶玲 , 严飞 , 郑海荣
2017, 38(10):1336-133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336
摘要:目的 制备同时包封IR-780和多柔比星(DOX)的温敏脂质体并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及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载IR-780和DOX温敏脂质体(DOX-IR-780 thermo-sensitive liposome,DITSL)。采用Malvern激光粒度仪检测各脂质体的粒径、表面电位及多分散系数(PDI);采用激光诱导DITSL升温释药,检测各脂质体的释药特性。结果 IR-780和DOX同时被包封于温敏脂质体,成功制备得DITSL。IR-780和DOX的包封率分别为(94.47±8.57)%、(92.52±7.61)%;平均粒径(138.98±8.74)nm;略带负电位;PDI为0.32±0.02。激光0.8 W/cm2照射5 min,温度最高升到54.2℃,DOX释药率达80.1%。结论 DITSL具有药物包封率较高、粒径大小适宜、光热转化效率高、温度敏感性好的优点,并可通过激光控制释药,为下一步光热-化疗联合治疗肿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7, 38(10):1346-1347.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346
摘要:
2017, 38(10):1348-封三. DOI: 10.16781/j.0258-879x.2017.10.134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