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9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青年学者论坛
    • 氢气医学研究的进展、争议和挑战

      2018, 39(11):1181-1187.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181

      摘要 (1908) HTML (2887) PDF 3.47 M (2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生物活性的还原性小分子气体,可与机体内的活性氧发生反应。目前认为氢气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生物学作用,且氢气具有极高生物安全性。近年来氢气相关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氢气应用的模型从急性病到慢性病、从良性病到恶性病都有所涉及。此外,氢气应用的手段也在逐渐丰富,包括氢气吸入、氢水饮用、含氢溶液静脉注射或局部使用以及含氢透析液透析等。与此同时逐渐增多的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明,氢气在疾病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然而,氢气生物学效应的分子机制目前仍未阐明,许多学者和普通大众对氢气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缺乏了解,这限制了氢气医学的发展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氢气医学的研究和普及依然任重而道远。

    • >论著
    • 分子氢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高水平小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2018, 39(11):1188-119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188

      摘要 (1829) HTML (164) PDF 10.36 M (1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分子氢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高水平小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精原细胞系GC-1 spg细胞分为对照组、加氢组、4 Gy照射组、4 Gy照射加氢组,在各组细胞处理后24 h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将72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加氢组、0.25 Gy照射组、0.25 Gy照射加氢组、0.5 Gy照射组、0.5 Gy照射加氢组,每组12只。小鼠加氢处理采用饮用富氢水联合呼吸高浓度氢气法。各组小鼠经相应处理后24 h分离睾丸组织进行H-E染色,并于内眦静脉取血,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含量。照射后4周分离小鼠双侧附睾制备精子悬液,以精子彗星电泳实验检测精子DNA损伤情况。结果 4 Gy照射加氢组GC-1 spg细胞的24 h凋亡率低于4 Gy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6,P<0.01)。加氢处理缓解了0.5 Gy照射导致的小鼠睾丸组织损伤,纠正了0.25 Gy、0.5 Gy照射诱发的FSH水平升高(t0.25 Gy=3.195 8,P0.25 Gy=0.019;t0.5 Gy=10.723 4,P0.5 Gy<0.05),并减轻了0.25 Gy、0.5 Gy照射后4周小鼠精子DNA彗星拖尾程度和DNA损伤情况(尾部面积:t0.25 Gy=16.592 3,t0.5 Gy=15.891 5;尾部DNA含量:t0.25 Gy=11.296 5,t0.5 Gy=13.785 0;尾部DNA百分含量:t0.25 Gy=26.834 0,t0.5 Gy=10.325 7;尾长:t0.25 Gy=16.865 4,t0.5 Gy=15.441 2;尾矩:t0.25 Gy=26.979 4,t0.5 Gy=13.174 2;Olive尾矩:t0.25 Gy=24.752 4,t0.5 Gy=6.896 1;P均<0.05)。结论 分子氢通过降低精原细胞凋亡、调节激素紊乱、减轻精子DNA损伤等方式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高水平小剂量辐射损伤发挥防护作用。

    • AKT抑制剂GSK2141795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uh7凋亡的剂量和时间效应

      2018, 39(11):1196-1201.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196

      摘要 (1854) HTML (251) PDF 7.69 M (1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下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抑制剂GSK2141795对人肝癌细胞株Huh7凋亡的影响及其剂量和时间效应。方法 分别使用终浓度为0、0.3、1、3、10、30 μmol/L的GSK2141795处理Huh7细胞24 h,同时选择终浓度为10 μmol/L的GSK2141795分别处理Huh7细胞0、2、6、12、24和48 h。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uh7细胞中AKT、磷酸化AKTS473(p-AKTS473)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分子Bad、Bcl-2、Caspase-9的表达水平。结果 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在0~10 μmol/L范围内,随着GSK2141795终浓度的增加,Huh7细胞中AKT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AKTS47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在0~24 h范围内,随着GSK2141795作用时间的延长,Huh7细胞中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p-AKTS473蛋白的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48 h时AKT蛋白和p-AKTS473蛋白的表达水平较0 h均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随着GSK2141795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Huh7细胞的凋亡比例逐渐增加。qPCR及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提示Huh7细胞中凋亡效应分子Bad、Caspase-9表达水平逐渐增加,凋亡拮抗分子Bcl-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 AKT抑制剂GSK2141795能有效抑制AKT蛋白表达,并能通过下游Bad-Bcl-2通路诱导Huh7细胞凋亡,其药物效应呈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此外,长时间使用GSK2141795刺激Huh7细胞,AKT蛋白表达可再次升高,提示存在负反馈信号环路。

    • CCR7loPD-1hi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比例及临床意义

      2018, 39(11):1202-1208.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02

      摘要 (1983) HTML (510) PDF 6.06 M (1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CCR7loPD-1hi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的比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1例SLE患者、29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2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和37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fh表面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诱导型共刺激分子(ICOS)和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员5(SLAMF5)的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中CCR7loPD-1hi Tfh和CCR7hiPD-1lo Tfh的比例。分析SLE患者外周血中CCR7loPD-1hi Tfh的比例与临床指标、成浆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CCR7hiPD-1lo Tfh,CCR7loPD-1hi表面CXCR3、ICOS和SLAMF5的表达水平较高(t=3.73、5.06、8.27,P均<0.01)。SLE和RA患者外周血中CCR7loPD-1hi Tfh的比例分别为5.79%(2.97%,8.95%)和4.57%(2.51%,7.60%),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93%(1.63%,5.21%),U=314.5、332.5,P均<0.01],而SS患者外周血中CCR7loPD-1hi Tfh的比例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83.0,P>0.05)。SLE患者外周血中CCR7loPD-1hi Tfh的比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双链DNA抗体滴度、成浆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r=0.447 1、0.517 4、0.466 9,P均<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CCR7loPD-1hi Tfh比例增加与SLEDAI升高和成浆细胞比例的增加相关,检测患者外周血Tfh亚群可间接反映生发中心及B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对SLE的诊断、监测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在评价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2018, 39(11):1209-121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09

      摘要 (1712) HTML (129) PDF 2.38 M (1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在评价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32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前血清前白蛋白的最佳截断值。采用χ2检验分析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分析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患者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关系,再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最佳截断值249.5 mg/L,将患者分为高前白蛋白(≥249.5 mg/L)组(162例)和低前白蛋白(<249.5 mg/L)组(158例)。与高前白蛋白组患者相比,低前白蛋白组患者年龄更大,术前肾积水、高病理T分期、高病理分级、远处转移和术中输血的患者比例均较高(P均<0.05),总生存情况和无复发生存情况均较差(P均<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病理T分期、淋巴结侵犯、远处转移、术中输血和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是患者术后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高病理T分期、淋巴结侵犯、远处转移和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是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是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清前白蛋白可作为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常用指标。

    • 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对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8, 39(11):1214-1218.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14

      摘要 (2033) HTML (544) PDF 2.54 M (15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由脑卒中绿色通道收入我院的静脉溶栓时间窗(≤4.5 h)内的急性大动脉闭塞MIS患者73例,其中静脉溶栓组55例、桥接治疗组18例。静脉溶栓组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桥接治疗组为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在取栓时间窗内完成血管再通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无症状梗死灶患者比例、术前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Alberta脑卒中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以及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90 d预后良好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静脉溶栓组患者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桥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13/55)vs 44.4%(8/18);χ2=2.434,P=0.019]。结论 单纯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M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尽管桥接治疗患者的全身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但二者远期疗效均较好。[关键字]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闭塞;静脉溶栓;桥接治疗[中图分类号] R 743.3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颅内出血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8, 39(11):1219-122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19

      摘要 (1905) HTML (309) PDF 2.46 M (1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颅内出血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26例,其中首次颅内出血患者126例、高血压患者100例(对照)。分析颅内出血患者和高血压患者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N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颅内出血预后的判断指标,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颅内出血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颅内出血患者的WBC计数和NLR高于高血压患者(P均<0.01)。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2分的颅内出血患者(94例)相比,mRS评分为3~6分颅内出血患者(32例)的WBC计数(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P<0.01)和NLR(P<0.01)更高。大体积血肿(≥30 mL)颅内出血患者(4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高于小体积血肿(<30 mL)患者(84例,P均<0.05)。ROC曲线评估结果显示,NLR的临界值为3.001时,预测颅内出血预后的灵敏度为64.5%,特异度为8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NLR是颅内出血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NLR可能是预测作为颅内出血预后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 老年人抑郁共病糖尿病血糖、血脂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2018, 39(11):1224-122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24

      摘要 (1860) HTML (135) PDF 2.65 M (1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罹患抑郁症及共病2型糖尿病后的血糖、血脂水平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以2017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接受健康体检的60~79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抑郁共病糖尿病组(共病组) 59例、单纯抑郁组106例、单纯糖尿病组84例、无糖尿病或抑郁症(对照组)248例。统计各组老年人下述资料:基本生理指标(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与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血糖、血脂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结果。分析各组间BMI、WHR、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差异,以及与MoCA量表评估的校正总分、各认知域之间的关系。结果 (1)各组老年人在身高、体质量、BMI、WHR及舒张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压和脉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单纯糖尿病组二者升高最显著。(2)与对照组相比,共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升高(P均<0.01),单纯抑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组的三酰甘油(T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共病组与糖尿病组较对照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均降低(P<0.05,P<0.01)。(3)各组老年人MoCA量表的校正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的注意力得分均降低(P均<0.01);共病组的流畅性、定向得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同时定向得分较糖尿病组也降低(P<0.05)。(4)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BG、HbA1c对MoCA量表的校正总分呈负向影响(b=-0.339,P=0.006;b=-0.482,P=0.023),FBG、OGTT 2 h血糖、HbA1c对注意力得分呈负向影响(b=-0.119,P<0.001;b=-0.040,P=0.002;b=-0.161,P=0.006)。(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BG对MoCA量表校正总分呈负向影响(B=-0.349,P=0.004)。结论 高血糖状态可能是抑郁共病糖尿病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2018, 39(11):1230-123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30

      摘要 (1683) HTML (454) PDF 2.33 M (1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8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40例。介入治疗组患者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手术治疗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天、第7天的疼痛、发热、渗出评分以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脓腔最大截面面积、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介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手术治疗组总有效率80%(32/4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5,P=0.709)。术后第3天、第7天,介入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渗出评分以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脓腔最大截面面积方面均低于手术治疗组(P均<0.01)。介入治疗组直肠后间隙脓肿、高位括约肌间脓肿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手术治疗组(P均<0.01)。结论 与传统切开引流术相比,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治疗高位肛周脓肿中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渗出,有效控制感染。

    •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瑞香狼毒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2018, 39(11):1235-123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35

      摘要 (1996) HTML (243) PDF 2.58 M (1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梯度洗脱方法同时测定瑞香狼毒中狼毒色原酮、新狼毒素A、狼毒素、异狼毒素及7-甲氧基新狼毒素A 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3.0 mm×100 mm,3.5 μm);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纯乙腈,洗脱梯度为0~6 min 20% B、6~10 min 20%~35% B、10~50 min 35% B;流速为0.4 mL/min;平衡时间设置为10 min;采集时间为50 min;柱温为25℃;DAD检测波长为290 nm;进样量为5 μL。结果 狼毒色原酮、新狼毒素A、狼毒素、异狼毒素及7-甲氧基新狼毒素A在该条件下分离良好,分别在4.680~468.0、2.016~201.6、3.784~378.4、5.520~552.0、0.974~97.4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其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均良好。结论 HPLC-DAD法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瑞香狼毒中狼毒色原酮、新狼毒素A、狼毒素、异狼毒素及7-甲氧基新狼毒素A 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 >研究快报
    • 微波消融治疗前臂甲状旁腺移植组织功能亢进2例并文献复习

      2018, 39(11):1240-1245.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40

      摘要 (1613) HTML (119) PDF 5.36 M (1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前臂甲状旁腺移植组织功能亢进的效果及技术安全性。方法 2例曾行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自体组织移植术(PTX+AT)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因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显著升高及伴发症状加重,确诊为前臂甲状旁腺移植组织功能亢进。对移植物进行多模态高频超声检查并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和临床症状。结果 超声检查清晰显示2例患者前臂甲状旁腺移植组织的位置、数量、大小、血流灌注状态。测定2例患者各移植组织内iPTH水平后,保留测定值最低的1枚,其余均实施微波消融术,消融治疗均获技术成功。2例患者共消融前臂甲状旁腺移植组织分别为5枚和4枚,最大者分别为15 mm×6 mm和13 mm×5 mm。2例患者微波消融术后1 d移植侧、非移植侧前臂静脉血iPTH水平分别为87.3 ng/L、79.6 ng/L和66.3 ng/L、65.2 ng/L。术后1年随访期间患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下降并持续稳定,骨和关节痛明显缓解,且未出现移植侧前臂皮肤感觉麻木以及指、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异常。结论 PTX+AT后前臂甲状旁腺移植组织可发生功能亢进,微波消融可有效治疗移植组织功能亢进,其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

    • >综述
    • 美军战伤救治中的疼痛管理

      2018, 39(11):1246-1248.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46

      摘要 (1750) HTML (376) PDF 1.74 M (2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由于美军医疗技术和装备的升级,以及伤员快速撤离流程的优化,战争死亡率大幅度降低。随着战争伤员生存率的显著提升,战伤救治中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也相应增加。美军在五级战伤救治体系中实施疼痛的分级管理策略,这对我军战伤救治中的疼痛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就美军在伤员救治体系中的疼痛管理作一综述,对治疗药物和方案的利弊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美军方案对我军今后疼痛管理改进的启示。

    • 恶性疟原虫青蒿素和哌喹耐药的流行现状及机制研究进展

      2018, 39(11):1249-125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49

      摘要 (1747) HTML (305) PDF 2.67 M (2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恶性疟原虫是全球范围内危害重大的寄生虫类传染病病原体之一。青蒿素是抗疟药的首选药物,目前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及其与哌喹联合用药耐受性。研究已经发现与青蒿素耐药性有关的基因突变,但哌喹耐药性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近年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及哌喹耐药的流行现状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磁共振含钆造影剂脑沉积的现状及进展

      2018, 39(11):1255-1258.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55

      摘要 (1753) HTML (3416) PDF 2.05 M (3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含钆造影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磁共振造影剂,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脑深部核团的磁共振信号改变与重复注射含钆造影剂有关,尤其是在齿状核和苍白球组织,钆沉积现象最为明显。本文主要综述了含钆造影剂脑部沉积现象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脑部钆沉积与含钆造影剂类型的关系,并对相关政策进展进行介绍。

    • 华卟啉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2018, 39(11):1259-126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59

      摘要 (2207) HTML (611) PDF 2.65 M (16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光动力疗法(PDT)是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其关键因素包括光敏剂和匹配的光源。作为新一代高纯度光敏剂,华卟啉钠(DVDMS)具有活性成分明确、含量高、有效剂量低、治疗后避光时间短等特点,安全性也较好。随着其声敏性的发现,DVDMS介导的声动力治疗进一步拓展了其研究和应用范围。研究表明DVDMS有望用于抗肿瘤、抗菌、治疗银屑病、开发治疗诊断试剂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华卟啉钠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海洋军事医学
    • 戚继光舰首航随舰学员睡眠质量、疲劳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8, 39(11):1265-1269.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65

      摘要 (2455) HTML (236) PDF 2.36 M (2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戚继光舰首次执行远航任务期间随舰学员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2017年9月17日至12月7日,戚继光舰首次执行远航任务,在出海航行60 d时对在舰上实习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150份。问卷收集随舰学员的基本情况,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生理和心理状况。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38份,回收率92.0%。30.4%(42/138)的首次远航学员主诉有健康困扰。睡眠质量较差、白天中度以上嗜睡、疲劳水平较高、焦虑、抑郁的学员占比分别为11.6%(16/138)、45.7%(63/138)、40.6%(56/138)、18.1%(25/138)、21.0%(29/138)。有焦虑学员的PSQI(8.40±2.93 vs 6.34±3.10)、ESS(11.12±5.03 vs 8.70±4.53)、FSS(38.84±12.41 vs 31.55±11.20)得分均高于无焦虑学员(P均<0.05)。SAS得分与PSQI、ESS、FSS得分均呈正相关(r=0.301、0.242、0.274,P均<0.01),SDS得分与PSQI、FSS得分均呈正相关(r=0.256、0.209,P均<0.05)。结论 远航随舰学员在出海期间可能会出现睡眠质量差、嗜睡、疲劳、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焦虑、抑郁)与生理状况(睡眠质量、嗜睡、疲劳)密切相关,并对生理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行为训练,提高学员耐受力,从而提高学员的工作效率和战斗能力。

    • 基于“和谐使命-2017”任务医院船海外医疗服务中超声工作的思考

      2018, 39(11):1270-1272.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70

      摘要 (1733) HTML (124) PDF 1.77 M (1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和平方舟”是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定做”的专业大型医院船,素有“漂浮在海上的三甲医院”之称,在我国海军远海卫勤保障及军事外交任务中担负重要角色。超声诊断作为医院船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医疗服务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笔者通过执行“和谐使命-2017”医疗任务,就医院船超声科室的设备配置、人员抽组、报告系统改良、质量控制管理及引进新技术等方面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船综合诊断与医疗救治能力以及今后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参考。

    • >短篇论著
    • 自发性低颅压头痛患者26例预后因素分析

      2018, 39(11):1273-1276.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73

      摘要 (1918) HTML (302) PDF 2.02 M (19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自发性低颅压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0年至2017年诊治的符合国际头痛分类第3版(ICHD-3)自发性低颅压诊断标准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临床特征以及脑脊液压力特征和影像学特征与自发性低颅压头痛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低颅压头痛患者26例,73.08%(19/26)患者治愈,26.92%(7/26)患者症状缓解。年龄、性别、病程、疼痛程度、头痛性质等临床特征及脑脊液压力对该病预后无影响。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硬脑膜强化、硬膜下积液、脑组织下垂等低颅压表现的13例患者中有12例(63.16%)治愈,1例(14.29%)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自发性低颅压头痛预后较好,影像学检查可以协助诊断,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提示作用。

    • 初诊为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肺栓塞危险因素分析

      2018, 39(11):1277-1283.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77

      摘要 (1926) HTML (116) PDF 2.90 M (1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初诊为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NICUHAP)患者肺栓塞(PE)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初诊考虑NICUHAP病例的病历资料。根据高分辨率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PE组和非PE组,计算PE组的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资料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E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29例初诊NICUHAP患者纳入研究并行CTPA检查,其中确诊为PE的患者75例,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为3.97 mg/L;非PE患者54例,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为0.88 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确诊PE患者PAOI在30%以下者有70例,占93.3%。D-二聚体水平与PAOI无相关性。年龄、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肢静脉曲张、胸痛、气促、咯血、胸闷、发热(体温>38.5℃)、心肌肌钙蛋白I升高是PE发生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发生PE的初诊NICUHAP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PE患者,但与PAOI无明显相关性。如果初诊NICUHAP患者年龄>60岁,合并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出现胸痛、气促、咯血、心肌肌钙蛋白I升高,体温不高于38.5℃,需考虑PE。

    • 军医大学生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2018, 39(11):1284-1287.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84

      摘要 (2049) HTML (117) PDF 2.23 M (16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学业倦怠对军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学业倦怠问卷、幸福感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对某军医大学在校学员共796名进行调查,研究军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并建立中介作用方程,检验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结果 军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平均分为4.42±0.77,心理资本平均分为4.48±0.67,学业倦怠平均分为2.45±0.69,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的年级效应显著,大一学员的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得分高于大三学员(t主观幸福感=12.45,P<0.01;t心理资本=6.01,P<0.01),大一学员的学业倦怠得分低于大三学员(t=-13.96,P<0.01)。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均呈负相关(r=-0.539,P<0.01;r=-0.721,P<0.01),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596,P<0.01);心理资本在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7.90%。结论 主观幸福感可以预测军医大学生的学业倦怠,而且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预测学业倦怠。提高军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缓解学业倦怠,同时应注重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

    • 基于Web of Science检索和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危重症医学热点初步研究

      2018, 39(11):1288-1291.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88

      摘要 (1703) HTML (153) PDF 10.48 M (1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全球危重症医学研究现状,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2007-2017年危重症医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利用Web of Science、期刊引证报告(JCR)和Echarts软件等对其进行综合分析,采用VOSviewer软件提取与分析研究范围内论文的题目和摘要,并选择出高频关键词。同时分析2007-2017年危重症医学研究领域论文产出有重要贡献的国家变化。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论文共51 928篇,其中论著45 696篇、综述6 232篇。通过生成高频关键词热图,发现当前的危重症医学术语热点包括管理、功能、观察研究、创伤、试验。2007-2017年,美国是危重症医学研究领域论文产出最多的国家。2007年和2017年,美国论文数量分别占论文总数的43.74%(1 872/4 280)和46.78%(2 288/4 891)。结论 当前的危重症医学术语热点包括管理、功能、观察研究、创伤、试验,美国在全球危重症医学研究领域依然占据首席地位。

    • >短篇报道
    •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

      2018, 39(11):1292-1294.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92

      摘要 (1546) HTML (232) PDF 1.70 M (14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式与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5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3例为急诊手术。急诊手术者术中止血困难,1例予术中输血后好转。2例行急诊手术者有大小不一再出血。术后3个月患者均存活,其中GOS评分2分者3例,3分者1例,4分者1例。5例行急诊穿刺引流术者,术中发现血肿易吸出,颜色偏鲜红。2例出现术后血肿扩大。2例患者分别在发病后14天及37天死亡,余患者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为2分。结论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初发出血量大,应停服阿司匹林,给予输注血浆或血小板。病情危重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 >病例报告
    • 脆弱拟杆菌引起盆腔炎1例报告

      2018, 39(11):1295-封三. DOI: 10.16781/j.0258-879x.2018.11.1295

      摘要 (1557) HTML (262) PDF 1.82 M (1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