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41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0, 41(2):0-0.

      摘要 (898) HTML (0) PDF 441.13 K (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专家论坛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0, 41(2):117-121.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17

      摘要 (1936) HTML (148) PDF 2.71 M (1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正在暴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这是近年来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之后发现的能够感染人的第7种冠状病毒。SARS-CoV-2系单股正链RNA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对其缺乏免疫力,疫情目前仍在持续。2020年1月30日(当地时间),WHO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本文就SARS-CoV-2病原学、致病性及COVID-19的检测诊断、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进行讨论。

    • >论著
    •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伴急性闭塞血管成形疗效分析

      2020, 41(2):122-128.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22

      摘要 (1915) HTML (83) PDF 3.01 M (1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血管成形术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伴急性闭塞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21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和基本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情况及治疗后血管再通程度[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再通等级评价,mTICI 2b/3级定义为成功再通]及预后与随访结果。结果 纳入患者共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为35~81岁,平均年龄为(61.1±11.4)岁。25例患者术前行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检查并计算核心梗死区体积,其中无核心梗死区患者17例(68.0%),1~10 mL患者6例(24.0%),11~30 mL患者2例(8.0%)。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1/2狭窄者22例(59.5%),M1段远端1/2狭窄者15例(40.5%)。14例(37.8%)接受桥接治疗,23例(62.2%)接受直接取栓治疗。血管成形术情况:单纯Gateway球囊扩张5例,支架成形(Apollo、Enterprise、Neuroform、Solitaire)32例。37例患者在血管成形术后残余狭窄均≤50%,其中30例(81.1%)残余狭窄≤30%,7例(18.9%)残余狭窄介于30%~50%。mTICI 2b/3级再通率为100%,其中3级再通35例(94.6%)。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穿孔出血。术后1周内出现支架内再闭塞3例(8.1%);1例(2.7%)发生同侧基底节区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24 h NIHSS评分增加4分,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4分。29例患者术后3~12个月均行影像学复查,血管再狭窄率达34.5%(10/29)。结论 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伴急性闭塞的支架取栓血管再通率高;急诊血管成形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但偏高的血管再狭窄率不容忽视。

    • 成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组织中lin-28同源基因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 41(2):129-134.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29

      摘要 (1411) HTML (50) PDF 2.93 M (1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组织中lin-28同源基因B(LIN28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22例年龄≥16周岁的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以及5例因其他实体肿瘤行手术切除患者的正常横纹肌组织(阴性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LIN28B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成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危险分组及颅底骨质破坏)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IN28B蛋白在正常横纹肌组织中呈阴性表达,而在成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现为细胞质染色呈棕黄色。根据组织学评分,12例成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者的LIN28B表达呈低表达(0~3分),10例呈高表达(≥4分)。LIN28B在非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肿瘤大小>5 cm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P=0.020、0.030);LIN28B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TNM分期、危险分组及颅底骨质破坏与否无关(P均>0.05)。22例成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8.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2.4个月及17.9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11.4%及13.6%。LIN28B低表达成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9个月,长于高表达者的8.2个月(P=0.003);LIN28B低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3.5个月,长于高表达者的10.9个月(P=0.009)。结论 LIN28B表达与成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有关。LIB28B可能与成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 脓毒症患者血浆微RNA-146a表达与患病风险、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0, 41(2):135-140.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35

      摘要 (1602) HTML (64) PDF 3.07 M (1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脓毒症患者血浆miRNA-146a表达水平对患病风险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急诊科和ICU就诊的132例脓毒症患者,以及同期在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31名健康对照。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采用qRT-PCR检测血浆miRNA-146a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1β、IL-6、IL-8、IL-10)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脓毒症患者血浆中miRNA-146a表达水平较低(Z=-7.423,P<0.01);ROC曲线显示血浆miRNA-146a对脓毒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UC为0.765(95% CI 0.707~0.823),取约登指数最大值处的界值为最佳诊断界值,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9%和61.8%。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血浆miRNA-146a表达水平低是脓毒症患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OR=0.312,95% CI 0.225~0.434,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miRNA-146a表达水平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0.562,P<0.01),与血清CRP(r=-0.304,P<0.001)、TNF-α(r=-0.287,P=0.001)、IL-1β(r=-0.173,P=0.047)及IL-6(r=-0.213,P=0.014)呈负相关,与血清IL-10(r=0.225,P=0.009)呈正相关。与存活脓毒症患者相比,死亡患者血浆中miRNA-146a的表达水平降低(Z=-2.818,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miRNA-146a对脓毒症有良好的预后价值,AUC为0.660(95% CI 0.546~0.773),最佳诊断界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和47.2%。结论 血浆miRNA-146a表达水平低是脓毒症患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与疾病严重程度高、炎性因子水平高及预后不良有关。

    • 胚胎解冻移植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2020, 41(2):141-150.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41

      摘要 (1538) HTML (84) PDF 3.86 M (1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考察胚胎解冻移植(FET)对卵巢正常反应人群首次促排周期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的不孕症患者。纳入年龄20~39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及首次促排周期的患者,排除捐卵周期、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及首次促排周期后未行胚胎移植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FET对IVF/ICSI助孕的累积活产率和流产率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患者1 141例,包括377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及764个FET周期。FET周期患者平均年龄为(29.85±3.68)岁,平均BMI为(22.06±2.81)kg/m2,平均促排天数为(11.28±2.16)d,平均促性腺激素使用量为(1 862.04±863.21)U、平均获卵数为(15.14±5.45)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FET周期的累积活产率与流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8.44%(258/377)vs 66.10%(505/764),P=0.430;5.31%(20/377)vs 8.38%(64/764),P=0.06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新鲜胚胎移植相比,FET未改善IVF/ICSI助孕的累积活产率([OR=0.99,95% CI 0.73~1.34,P=0.936),有增加IVF/ICSI助孕流产率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OR=1.57,95% CI 0.87~2.82,P=0.130)。结论 FET未能改善IVF/ICSI助孕的累积活产率,但有增加IVF/ICSI助孕流产率的趋势。建议医师和患者应慎重做出全胚冷冻的临床决策,仅在非常必要时,如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风险因素、需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或参与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下可采用全胚冷冻的移植策略。

    • 硼替佐米联用obatoclax协同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凋亡

      2020, 41(2):151-160.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51

      摘要 (1805) HTML (70) PDF 4.42 M (12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分别与3种Bcl-2抑制剂(obatoclax、AT-101、ABT-199)联用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株Nalm-6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分别检测3种Bcl-2抑制剂单用或联用硼替佐米作用于Nalm-6细胞48 h后的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分别检测不同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于Nalm-6细胞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及Bcl-2家族蛋白、泛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p62、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磷酸化p38、磷酸化JNK、C/EBP同源蛋白(CHOP)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qRT-PCR检测硼替佐米和obatoclax联用后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关键基因BipCHOP、活化转录因子(ATF4ATF6、肌醇需求酶1α(IRE1α)、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表达水平。最后通过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是否可以逆转两药联用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 硼替佐米和3种Bcl-2抑制剂单用均可降低Nalm-6细胞的存活率。3组药物联用实验组中,仅有obatoclax+硼替佐米表现出协同细胞毒性作用,其余两组并无此现象。Obatoclax通过增加LC3B-Ⅱ、p6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Nalm-6细胞的自噬活性。与单药相比,硼替佐米和obatoclax联用后泛素化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硼替佐米联用obatoclax可同时抑制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活性,造成大量蛋白蓄积,进而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最终诱导Nalm-6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抑制剂TUDCA可削弱硼替佐米和obatoclax联用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硼替佐米联用obatoclax可同时抑制自噬和蛋白酶体活性,并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协同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

    • 小分子化合物I942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促进作用

      2020, 41(2):161-166.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61

      摘要 (1456) HTML (72) PDF 3.21 M (1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小分子化合物I942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多巴染色法对正常人永生化黑素细胞系PIG1进行鉴定,用不同浓度的小分子化合物I942处理黑素细胞PIG1。用CCK-8法检测小分子化合物I942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氢氧化钠裂解法检测细胞中黑素含量,用多巴氧化反应法检测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用qRT-PCR检测细胞中黑素合成相关蛋白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mRNA的表达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YR、TRP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0~50 μmol/L的浓度范围内,小分子化合物I942对黑素细胞PIG1细胞活力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分子化合物I942可增加黑素细胞PIG1中黑素含量(P<0.01),升高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P<0.01)。使用小分子化合物I942处理后,黑素细胞PIG1中MITFTYRTRP1TRP2 mRNA表达均上升(P<0.01,P<0.05),TYR、TRP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小分子化合物I942在对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作用的基础上,可通过升高酪氨酸酶活性增加黑素细胞PIG1中黑素含量,同时黑素合成相关蛋白MITFTYRTRP1TRP2的mRNA表达也升高。

    • Piwi互作RNA的筛选及其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

      2020, 41(2):167-175.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67

      摘要 (1460) HTML (137) PDF 4.11 M (1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Piwi互作RNA(piRNA)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Piwi样蛋白2(Piwil2)基因重编程人成纤维细胞所形成的肿瘤样干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piRNA,并利用miRanda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采用qRT-PCR检测差异表达piRNA及其靶基因在34例肾母细胞瘤患儿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差异表达piRNA及其靶基因与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出230个差异表达piRNA,利用miRanda软件预测出43个靶基因,经GO分析发现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调节细胞钙离子浓度,分子功能主要为参与ATP酶的活动及多聚A尾RNA结合。选取5个未知的差异表达piRNA及其靶基因检测其在肾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第13位未知上调piRNA(NU13)表达量在肿瘤组织中下调(P<0.01),其靶基因NOP56核糖核蛋白(NOP56)表达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58);第9位未知上调piRNA(NU9)表达量在肿瘤组织中下调(P<0.01),其靶基因40S核糖体蛋白S8(RPS8)基因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29);第5、7、9位未知下调piRNA(ND5、ND7、ND9)及其共同靶基因MT-RNR2样蛋白1(MTRNR2L1)基因的表达量在肿瘤组织中均下调(P均<0.01)。以上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组织中出现差异表达的piRNA及其靶基因与患儿年龄、性别、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piRNA NU9、NU13、ND5、ND7、ND9及靶基因MTRNR2L1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组织中出现差异表达,有望成为鉴别肾母细胞瘤与正常肾组织的标志物。

    • 机械法和胰酶法分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比较

      2020, 41(2):176-180.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76

      摘要 (1794) HTML (212) PDF 2.71 M (1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胰酶法分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优势。方法 取3~4周龄雌性SD大鼠的卵巢,分别采用机械法和胰酶法分离颗粒细胞并进行培养。机械法:于40倍解剖显微镜下用针头刺破卵巢成熟的卵泡,将含有卵巢剩余组织及卵泡液的培养液用200目滤网过滤;胰酶法:用无菌眼科剪将卵巢剪成小于2 mm3的小碎块,然后加入0.25%胰酶,室温消化1 h后,将含有卵巢碎块的消化液用200目滤网过滤。比较这2种分离方法获得的细胞数量、细胞活力,及雌二醇和孕酮的分泌情况。结果 机械法和胰酶法这2种方法分离的原代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均>90%。将细胞培养1~9 d,除24 h外,其余各时间点胰酶法分离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机械法;胰酶法细胞增殖率峰值出现时间早于机械法24 h,并且胰酶法分离的细胞最大增殖率[72 h:(210.09±0.95)%]高于机械法[96 h:(180.50±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酶法分离的细胞激素的最大分泌量、每日平均分泌量及分泌总量均高于机械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胰酶法分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激素分泌功能方面均优于机械法,值得在卵巢早衰的研究中推广使用。

    • >研究快报
    • 糖皮质激素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成功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临床经验分析

      2020, 41(2):181-185.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81

      摘要 (2232) HTML (119) PDF 3.69 M (1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报道1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救治成功的病例,分享重型COVID-19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和结果 患者为武汉市医务工作者,起病前曾多次接触COVID-19患者,2020年1月16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少许白黏痰,1月22日出现发热(最高38.5℃)并入院治疗,查CT示双肺散在少量渗出,予口服奥司他韦、静脉输注莫西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加强营养等治疗。1月26日出现胸闷气急,咽拭子检测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阳性,CT示双肺渗出较前增加。1月28日气急加重,输注甲泼尼龙(40 mg,每天1次)和人免疫球蛋白(10 g,每天1次)治疗。1月30日体温升高至40.7℃,气急进一步加重,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降至83%(吸氧量10 L/min),淋巴细胞计数降至0.5×109/L,调整甲泼尼龙剂量(40 mg,每12 h 1次)及人免疫球蛋白剂量(20 g,每天1次),增加胸腺法新(1.6 mg,皮下注射,每天1次)等治疗,体温恢复正常,胸闷气急逐渐好转。1月31日SpO2 88%(吸氧量10 L/min),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大片渗出影。2月2日SpO2 95%(吸氧量5 L/min),开始逐渐减少甲泼尼龙用量。2月3日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较前好转,2月4日及9日复查咽拭子示SARS-CoV-2核酸阴性。结论 早期及轻型COVID-19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失代偿时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降低免疫指标,但剂量不宜过高,必要时可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帮助平衡免疫功能。

    • 2例确诊和6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调查

      2020, 41(2):186-190.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86

      摘要 (2112) HTML (128) PDF 2.55 M (1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探讨其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网络在线方式调查收集2例确诊和6例疑似COVID-19患者的资料。采用自编自评式一般情况问卷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5(PCL-5)评估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 2例COVID-19确诊患者和6例疑似患者的年龄为17~71岁。女5例,男3例;7例为专科或本科以上学历,1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5例有武汉市居民接触史。2例确诊COVID-19患者中有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阳性,6例疑似患者中有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阳性,8例患者侵入症状尤为明显(5例)。疫情对8例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夜间易醒或早醒(5例)。PCL-5总分与睡眠质量变化趋势总体一致,PCL-5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结论 COVID-19确诊患者与疑似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及创伤后应激症状,夜间易醒或早醒和侵入症状较明显,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海军医疗队营区防疫及感染控制

      2020, 41(2):191-193.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91

      摘要 (1783) HTML (71) PDF 1.74 M (1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持续发现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且疫情日益加重。2020年1月24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组派医疗队驰援武汉,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此次医学救援是一场救治战,更是一场防疫战。个人防护、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及营区防疫非常重要,是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前提与保障。本文对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驻武汉医疗队营区人员管理、洗消等防疫及感染控制方面的措施与经验作一介绍。

    • >综述
    • 低强度脉冲超声在肌肉骨骼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0, 41(2):194-199.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194

      摘要 (1695) HTML (197) PDF 2.56 M (18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其被广泛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早期LIPUS主要应用于新鲜骨折、骨不连的治疗,近年来发现LIPUS对软骨组织损伤、椎间盘退变等软组织疾病也有治疗作用。此外,LIPUS也应用于骨科手术中,如牵拉成骨术和脊柱融合术。随着对LIPUS作用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其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广泛。本文对LIPUS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2020, 41(2):200-205.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200

      摘要 (1565) HTML (178) PDF 2.73 M (1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肺动脉高压是包括BPD在内的早产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研究显示,并发肺动脉高压的BPD患儿的死亡率为14%~38%。尽管B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检查方法众多,但超声心动图检查仍然是主要评估手段。B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与预防措施仍未完全阐明,深入研究B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有利于降低BPD死亡率和改善患儿预后。本文综述了B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因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筛查方法及防治措施。

    • 海洋鱼骨制备双相磷酸钙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0, 41(2):206-210.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206

      摘要 (1383) HTML (256) PDF 2.46 M (1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相磷酸钙材料是骨重建手术中替代材料的“金标准”,其制备方法多为人工合成,但人工合成方法制备工序复杂、孔径分布不可控、成本较高,同时生物活性较低。研究发现海洋鱼骨作为一种天然骨来源也可用于制备双相磷酸钙材料,其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β-磷酸三钙含量高,并保留了天然的微观孔隙结构,是一种潜在的骨替代支架材料。本文从制备方法和材料表征方面综述了海洋鱼骨来源制备双相磷酸钙材料的研究进展。

    • >海洋军事医学
    • 海军驻某岛礁官兵的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状况调查

      2020, 41(2):211-215.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211

      摘要 (2179) HTML (119) PDF 2.46 M (1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海军驻某岛礁官兵的睡眠及生存质量状况,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海军驻岛礁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6份,问卷有效率为97.3%。28.1%(41/146)的海军驻岛礁官兵睡眠质量一般或很差,大量的官兵在睡眠时间[70.6%(103/146)]、日间功能障碍[52.1%(76/146)]及入睡时间[46.6%(68/146)]方面存在困扰。海军驻岛礁官兵PSQI各因子得分和总分与生存质量4个领域的得分多数呈负相关(P<0.05,P<0.01),睡眠质量好的官兵生存质量也相对较好。年龄、驻岛时长及身体患病与否对海军驻岛礁官兵睡眠质量有影响。与驻岛时长1~2个月和5~16个月的海军驻岛礁官兵相比,驻岛时长3~4个月的官兵睡眠时间得分较高(P均<0.05),睡眠质量较差;年龄较大者睡眠质量较差;患病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均较差(P均<0.01)。结论 海军驻岛礁官兵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亟待改善,改善睡眠质量是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年龄、驻岛时长和身体健康状况对海军驻岛礁官兵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有影响,应重点关注年龄较大、驻岛时长3~4个月、身体患病的官兵群体。应完善岛礁医疗服务建设,开展专业心理支持与干预,如放松训练、睡眠指导等,从而改善海军驻岛礁官兵的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维护官兵身心健康。

    • >短篇论著
    •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术后再手术病因分析

      2020, 41(2):216-220.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216

      摘要 (1852) HTML (273) PDF 2.73 M (1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肾盂成形术后因再次梗阻而接受手术的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再手术的原因。结果 共有36例患儿接受肾盂成形术后再手术治疗,术中发现梗阻原因为: 26例(72.22%)吻合口水肿增厚、周围粘连与纤维化瘢痕形成,5例(13.89%)吻合口旁或肾盂壁息肉,5例(13.89%)高位输尿管开口,3例(8.33%)迷走血管压迫输尿管,2例(5.56%)吻合口远端输尿管狭窄,2例(5.56%)肾盏颈闭锁。2例患儿因肾盏颈闭锁行肾盏颈成形+输尿管肾下盏吻合术,其余患儿均接受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其中34例患儿未发生再梗阻。1例肾盏颈闭锁患儿术后上、下盏间及输尿管肾盏颈吻合口均再次闭锁,再次行肾盏颈成形+输尿管肾下盏吻合术;另1例患儿再次术后30个月出现患侧腰腹部疼痛伴积水增大,再次行肾盂成形术证实为前次吻合口再次瘢痕性狭窄。上述2例患儿经过第3次手术,术后分别随访37、20个月,无再梗阻发生。结论 吻合口水肿增厚、周围粘连与纤维化瘢痕形成是肾盂成形术后再手术最主要的原因。医源性息肉、输尿管开口位置偏高、首次手术遗漏迷走血管压迫和吻合口远端输尿管狭窄,及吻合时闭合肾盏颈也是导致肾盂成形术后再手术的重要原因。术中应注意选择输尿管较宽敞处精细吻合,保持吻合口位于肾盂低位、避免误伤肾盏颈、避免遗漏存在的迷走血管、造瘘管头端尽量远离吻合口等操作细节有助于减少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的发生。

    • 腹腔镜下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66例有效性分析

      2020, 41(2):221-225.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221

      摘要 (1556) HTML (349) PDF 2.30 M (1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6例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腹腔镜下腹膜外子宫悬吊术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腹膜外子宫悬吊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8.64±36.2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00±28.62)mL,平均住院时间为(8.27±3.31)d。1例(1.52%)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1例(1.52%)发生材料外露侵蚀,无一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栓塞。所有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随访时,盆腔器官脱垂的定量化分期(POP-Q)中指示点Aa、Ba、C、D、Ap、Bp位置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具有效果显著、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简单易行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 41(2):226-229.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226

      摘要 (1517) HTML (122) PDF 2.00 M (1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PCR)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 415例患者(5 743只眼)资料,将术中发生晶状体PCR的120眼(10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按照1 ∶ 4的比例随机选取未发生PCR的480眼(45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全身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糖皮质激素服用史、吸烟史、饮酒史)、眼科基本信息及眼科危险因素(视力、眼压、青光眼史、高度近视史、角膜病变史、葡萄膜炎病变史、白内障类型、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手术史)和白内障晶状体核硬度进行比较,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发生PCR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眼术前视力<20/200 [89.2%(107/120)vs 58.1%(279/480)]、玻璃体积血[10.8%(13/120)vs 2.3%(11/480)]、玻璃体手术史[20.8%(25/120)vs 4.8%(23/480)]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11眼和459眼进行了晶状体核硬度分级,观察组Ⅰ~Ⅴ级者分别为9眼(8.1%)、11眼(9.9%)、10眼(9.0%)、46眼(41.4%)和35眼(31.5%),对照组Ⅰ~Ⅴ者分别为88眼(19.2%)、82眼(17.9%)、109眼(23.7%)、97眼(21.1%)和83眼(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ogMAR视力由术前2.11±0.98恢复到术后1.07±0.44(P<0.05),对照组由术前1.37±0.90恢复到术后0.72±0.37(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的logMAR视力均较对照组差(P<0.05)。结论 术前视力<20/200、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手术史和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发生PCR的危险因素。

    • >病例报告
    • 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癌伴肾上腺转移瘤致肾上腺危象1例报告

      2020, 41(2):230-232. DOI: 10.16781/j.0258-879x.2020.02.0230

      摘要 (1396) HTML (83) PDF 1.68 M (12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