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3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2, 43(4):0-0.

      摘要 (896) HTML (0) PDF 1.53 M (7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青年学者论坛
    • 导管消融作为心房颤动一线治疗方案:进展与思考

      2022, 43(4):349-35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173

      摘要 (1263) HTML (289) PDF 2.83 M (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有效控制心房颤动发作并减少并发症是其治疗重点。鉴于导管消融是有创治疗手段,既往指南均推荐导管消融作为心房颤动的二线治疗策略。近年来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进步和优化,导管消融有望取代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系统介绍了导管消融作为心房颤动一线治疗方案的探索,并探讨了有望成为心房颤动一线治疗的一些新技术。

    • >论著
    • 大覆盖面积充液式抗荷措施对小型猪高过载暴露的生理防护效果

      2022, 43(4):355-36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075

      摘要 (1441) HTML (257) PDF 3.71 M (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大覆盖面积(腋窝以下全覆盖)充液式抗荷措施对高过载暴露下小型猪的生理防护效果,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为大覆盖面积充液式抗荷服的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数据。方法 将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无抗荷措施,n=10)和防护组(采用大覆盖面积充液式抗荷措施,n=9)。利用载人离心机模拟+Gz暴露(基线1.4 G,增长率1 G/s,峰值8 G,峰值持续时间60 s),观察高过载暴露下小型猪的眼水平动脉血压(EABP)和+Gz耐力的变化。结果 防护组小型猪的+Gz耐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2(19.99,251.22)G·s vs 7.58(3.65,19.57)G·s,P<0.01]。防护组小型猪+Gz峰值暴露期间EABP与暴露前相比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03±3.45)% vs (176.92±11.84)%,P<0.01];对照组小型猪EABP平均脉压差低于+Gz暴露前[(8.06±2.79)mmHg vs(36.96±9.80)mmHg,P<0.01;1 mmHg=0.133 kPa],防护组小型猪EABP平均脉压差与+Gz暴露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66±8.74)mmHg vs (45.75±8.82)mmHg,P>0.05]。结论 大覆盖面积充液式抗荷措施可明显减轻+Gz引起的EABP降低,维持脉压差平稳,提高小型猪的+Gz耐力。

    • 虎杖苷对小鼠芥子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2, 43(4):362-37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027

      摘要 (1282) HTML (154) PDF 5.12 M (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明确虎杖苷对芥子气所致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存活率实验中,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n=15):对照组,芥子气(40 mg/kg)组,虎杖苷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每天1次,持续7 d)组,以及阳性对照药(N-乙酰半胱氨酸200 mg/kg,每天1次,持续7 d)组;在存活率以外的实验中,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n=15):对照组、芥子气(30 mg/kg)组、虎杖苷中剂量(200 mg/kg,每天1次,持续5 d)组、阳性对照药(N-乙酰半胱氨酸200 mg/kg,每天1次,持续5 d)组。皮下注射芥子气溶液建立小鼠芥子气肺损伤模型,虎杖苷处理组与阳性对照药组灌胃给药。通过存活率实验初步评价虎杖苷对芥子气致肺损伤的作用效果,确定虎杖苷最佳给药剂量;通过肺组织切片评价虎杖苷对芥子气致肺损伤的改善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等氧化应激指标及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通过蛋白质印迹法考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 (P) 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等氧化应激关键蛋白及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等炎症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芥子气组相比,虎杖苷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存活率升高,其中虎杖苷中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1)。虎杖苷中剂量干预可以升高染毒小鼠肺组织中SOD活性、GSH含量,降低染毒小鼠肺组织中MPO活性、MDA含量、过氧化氢含量及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P<0.05或P<0.01);提升染毒小鼠肺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促进Nrf2的核转移,提升HO-1、NQO1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降低染毒小鼠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总蛋白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虎杖苷可能通过调控SIRT1/Nrf2和TLR4/NF-κB通路抑制芥子气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芥子气导致的小鼠肺损伤。

    • 一种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

      2022, 43(4):372-37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268

      摘要 (1487) HTML (265) PDF 2.76 M (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一种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方法 对10只体重为10~15 kg的健康犬进行ICE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术。肌内注射阿托品后经留置针推入丙泊酚诱导麻醉,顺利诱导后行气管插管,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经皮穿刺双侧股静脉后置入鞘管,经右侧鞘管送入房间隔穿刺针至上腔静脉并指向12点钟方向,经左侧鞘管送入ICE导管至右心房构建HomeView切面。将ICE导管打P弯后顺时针旋转,逐渐显示出主动脉根部、房间隔和卵圆窝,调整ICE导管使卵圆窝位于切面中心后固定ICE导管,整体回撤房间隔穿刺针及鞘管并缓慢顺时针旋转至3点钟方向,穿刺针、鞘滑落至卵圆窝时,可见“帐篷征”。固定穿刺鞘,推送穿刺针,穿过房间隔时“帐篷征”消失,推注肝素盐水确认,固定穿刺针,推送穿刺鞘,可见“双轨征”。退出穿刺针,肝素盐水冲管后置入左心房两圈半导丝,在切面中可见左心房两圈半导丝盘绕在左心房。术后处死5只实验犬并解剖心脏,观察有无心包腔积液及穿刺位置,其余犬30 d后处死并解剖心脏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10只犬全部穿刺成功,其中9只犬一次性穿刺成功。手术操作时间为(5.2±1.4)min,透视时间为(24.9±4.5)s。即刻处死5只犬后解剖心脏,未见心包腔血性液体,房间隔穿刺点位于卵圆窝中心位置;其余犬术后30 d未见心肌损伤、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ICE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操作简便,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 肝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对左外叶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2, 43(4):377-38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873

      摘要 (954) HTML (899) PDF 3.76 M (6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对左外叶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的278例左外叶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左外叶切除患者223例、行左半肝切除患者5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并比较行左外叶切除或左半肝切除患者的总体生存、肿瘤复发曲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窄切缘(HR=1.427,95% CI 1.014~2.006,P=0.041;HR=1.441,95% CI 1.062~1.955,P=0.019)、微血管侵犯阳性(HR=1.598,95% CI 1.137~2.246,P=0.007;HR=1.374,95% CI 1.018~1.854,P=0.038)、肿瘤直径≥5 cm(HR=1.691,95% CI 1.188~2.408,P=0.004;HR=1.359,95% CI 1.003~1.841,P=0.048)、肿瘤多发(HR=1.855,95% CI 1.211~2.840,P=0.005;HR=1.950,95% CI 1.327~2.863,P=0.001)是患者术后总体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9.7%、64.5%、45.5%和90.9%、72.7%、52.2%(P=0.329),术后1、3、5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8.4%、53.4%、71.5%和14.5%、41.8%、62.1%(P=0.1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宽切缘的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3%、71.5%、53.1%和90.9%、72.7%、52.2%(P=0.965),术后1、3、5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3.8%、45.4%、67.1%和14.5%、41.8%、62.1%(P=0.6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窄切缘的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0%、54.8%、34.9%和90.9%、72.7%、52.2%(P=0.036),术后1、3、5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4.7%、64.5%、77.7%和14.5%、41.8%、62.1%(P=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6.1%(36/223)、20.0%(11/55),Ⅲ/Ⅳ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4/223)、3.6%(2/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手术方式不是左外叶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肿瘤邻近门静脉矢状部,行左外叶切除只能获得窄切缘时,建议行左半肝切除。

    • 基于Hitales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初步探索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

      2022, 43(4):386-39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056

      摘要 (1239) HTML (128) PDF 2.35 M (10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Hitales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初步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部治疗的2 692例AS患者的14 220例次病历资料,通过Hitales平台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查结果、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中轴及外周关节受累情况)、特殊表现、用药情况等。结果 AS患者中男2 094例,女598例,男女比例为3.5:1。男性患者的首发年龄小于女性[(28.27±12.94)岁vs(33.46±14.01)岁,P<0.01],>45岁的患者确诊用时短于<20岁、21~45岁年龄段的患者[0.63(0.00,5.37)年vs 0.92(0.20,6.91)年、1.87(0.10,7.13)年,P均<0.01]。男性和女性AS患者的HLA-B27阳性率相近,分别为70.30%(715/1 017)和70.16%(221/315)。HLA-B27阴性AS患者的首发年龄、确诊用时与HLA-B27阳性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1.29%(1 650/2 692)的AS患者首发症状为中轴关节症状,首发症状为外周关节症状的AS患者较年轻。男性AS患者髋关节受累的发生率高于女性[8.17%(171/2 094)vs 4.68%(28/598),P<0.01]。高血压是AS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19.66%,209/1 063)。女性AS患者骨质疏松在合并症中的占比高于男性[13.26%(35/264)vs 7.76%(62/799),P<0.01]。2 692例AS患者中2 602例(96.66%)通过药物控制病情,其中2 062例(79.25%)使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结论 AS的高发人群是青年男性,高血压是AS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女性AS患者较男性更易罹患骨质疏松。非甾体抗炎药作为AS的一线治疗药物仍被广泛使用。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Bruch膜开口-盘沿最小宽度的变化

      2022, 43(4):391-39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122

      摘要 (1040) HTML (653) PDF 2.95 M (7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患者Bruch膜开口-盘沿最小宽度(BMO-MRW)的变化。方法 采用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1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208眼)及同期健康志愿者66名(121眼)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际临床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DR组(non-DR组,n=72)和轻度DR组(mild-DR组,n=51)。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进行以视盘为中心的24条放射状B扫描及视乳头周围环形扫描,所有扫描结果均相对于该眼特定的黄斑-Bruch膜开口中心轴(FoBMO轴)获得。测量24条B扫描径线上的BMO-MRW值及环形扫描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值,并进一步分为鼻上、鼻侧、鼻下、颞上、颞侧、颞下6个象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non-DR组、mild-DR组平均BMO-MRW及各象限BMO-MRW均呈依次变薄趋势。non-DR组、mild-DR组的平均BMO-MRW分别为(304.64±36.67)μm、(299.39±41.27)μm,相较于正常对照组[(315.14±41.60)μm]变薄(P=0.040,P=0.005)。non-DR组、mild-DR组颞上象限BMO-MRW分别为(308.35±52.40)μm、(304.60±53.33)μm,相较于正常对照组[(324.82±52.40)μm]变薄(P=0.012,P=0.005);颞下象限BMO-MRW分别为(339.49±51.39)μm、(331.48±47.21)μm,相较于正常对照组[(358.58±48.94)μm]变薄(P=0.003,P<0.001)。平均BMO-MRW和平均RNFL厚度呈正相关(r=0.187,P=0.001),各象限BMO-MRW与RNFL厚度呈中等相关至无相关性,其中颞下象限相关性最高(r=0.333,P<0.001),颞侧象限无相关性(r=0.087,P=0.11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BMO-MRW较正常人变薄,且与RNFL厚度改变呈正相关,提示BMO-MRW可以作为DR早期神经退行性改变的观察指标。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2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2022, 43(4):398-40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676

      摘要 (995) HTML (992) PDF 3.27 M (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IL-2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5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98例,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8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就诊且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L-22、IL-1β、IL-6、TNF-α水平。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细胞因子水平,分析AMI患者IL-22与其他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AMI患者的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状动脉研究(SYNTAX)积分与血浆IL-22等变量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IL-22等指标对中高SYNTAX积分的预测能力,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AMI患者出院后5年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STEMI、NSTEMI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TEMI、NSTEMI组有冠心病家族史患者的比例及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STEMI、NSTEMI组患者血浆IL-22、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MI患者血浆IL-22水平与IL-1β(r=0.793,P=0.001)、IL-6(r=0.880,P<0.001)、TNF-α(r=0.840,P<0.001)水平呈正相关;SYNTAX积分与IL-22(r=0.478,P=0.001)、IL-6(r=0.242,P=0.017)、年龄(r=0.217,P=0.032)和心肌肌钙蛋白I(r=0.261,P=0.010)呈正相关,与LVEF(r=-0.224,P=0.034)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L-22(β=0.269,P=0.023)、年龄(β=0.236,P=0.016)、LVEF(β=-0.235,P=0.023)是SYNTAX积分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IL-22对中高SYNTAX积分的预测能力(AUC=0.760,95% CI 0.656~0.863,P=0.001)高于年龄(AUC=0.612,95% CI 0.478~0.746,P=0.112)和LVEF(AUC=0.628,95% CI 0.485~0.770,P=0.07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YNTAX积分及血浆IL-22水平与AMI患者出院后5年MACCE发生无关。结论 血浆IL-22水平与AMI相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AMI患者病情判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与患者预后的关联尚需进一步验证。

    •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患儿疾病种类分析

      2022, 43(4):406-41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438

      摘要 (1074) HTML (134) PDF 3.18 M (7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儿科住院患儿疾病种类的变化。方法 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9年2月-2020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前1年)1 931例和2020年2月-2021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618例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常住地、疾病诊断等相关信息,对疫情发生前、后1年住院患儿的总数、常住地、性别及各系统疾病的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数量减少68.00%(1 313/1 931)。疫情发生后1年常住地为外省市的患儿数量下降[17.80%(110/618)vs 29.00%(560/1 931)],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住院患儿常住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情发生后1年,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减少92.04%(971/1 055),占比下降[13.59%(84/618)vs 54.63%(1 055/1 931)];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增加20.71%(29/140),占比上升[27.35%(169/618)vs 7.25%(140/1 931)];新生儿疾病患儿减少43.01%(166/386),但占比上升[35.60%(220/618)vs 19.99%(386/1 931)]。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疫情发生前、后1年住院患儿年龄分布(P<0.01)和各季节住院患儿数量(P<0.05)均不同。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数量减少最为明显,肺炎患儿减少93.71%(655/699),疫情发生前、后1年肺炎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38%(44/84)vs 66.26%(699/1 055),P<0.05]。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疫情发生后1年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矮小症/生长发育迟缓占比减少、性早熟/青春期发育提前病例占比增加(P<0.05)。结论 COVID-19疫情导致儿科住院患儿明显减少,以呼吸系统疾病占比下降尤为显著,但内分泌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增加,提示疫情防控措施可有效减少需住院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但同时导致性早熟、青春期发育提前患儿增多,需引起综合医院儿科的重视。

    • >综述
    • 前交叉韧带联合前外侧结构重建的研究进展

      2022, 43(4):414-42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553

      摘要 (976) HTML (128) PDF 3.77 M (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前交叉韧带撕裂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其重建手术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水平,单束重建、双束重建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随着病例的积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旋转不稳定和轴移试验阳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前外侧结构的联合重建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前外侧结构的解剖学研究、类等长点研究及前交叉韧带和前外侧结构联合重建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等。

    • 术前营养状态对脊柱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2, 43(4):423-42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191279

      摘要 (1109) HTML (658) PDF 2.23 M (8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脊柱手术作为治疗脊柱病变的主要手段,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步升高。如何防治脊柱手术术后并发症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研究表明术前营养不良与许多术后并发症如手术部位伤口感染、出血、血栓形成、肺炎等的发生有关,且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前个体营养状态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主要就脊柱手术患者术前营养状态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 卵巢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 43(4):427-43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735

      摘要 (1093) HTML (757) PDF 2.61 M (1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的重要原因。卵巢癌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常见肿瘤类型,卵巢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早期识别卵巢癌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改善卵巢癌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卵巢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风险评估模型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 缺氧诱导因子氧感知信号通路与“高氧-低氧悖论”的研究进展

      2022, 43(4):433-43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888

      摘要 (1371) HTML (1191) PDF 2.35 M (1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氧稳态对细胞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缺氧诱导因子(HIF)氧感知信号通路在氧浓度调节及氧稳态维持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氧至常氧、常氧至低氧的变换会使细胞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可触发通常由缺氧引发的细胞内级联反应,增强细胞对抗缺氧的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高氧-低氧悖论”(HHP),其机制与HHP诱导HIF-1α表达上调有关。本文就HIF氧感知信号通路与HH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纳米药物在放射性肺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2, 43(4):438-44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473

      摘要 (1116) HTML (174) PDF 3.35 M (1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纳米药物是指药物晶体或载体粒径为1~100 nm的颗粒,它可以利用本身物理特性或作为靶向载药系统改善药代动力学,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分布,从而减轻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症状,为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药物在放射性肺损伤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学术园地
    • 国际视野下医务人员薪酬体系差异与启示

      2022, 43(4):446-45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258

      摘要 (1386) HTML (500) PDF 2.51 M (19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公立医院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医务人员薪酬体系改革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医务人员薪酬体系相比,我国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体系在薪酬水平、薪酬构成、薪酬制度、薪酬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完善医务人员薪酬管理制度、动态调节薪酬水平、规范绩效考评机制、优化医务人员教育培训是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重点。

    • >海洋军事医学
    • 水面舰艇官兵恶性肿瘤防治知识现状调查

      2022, 43(4):451-45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949

      摘要 (1241) HTML (129) PDF 2.80 M (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水面舰艇官兵对恶性肿瘤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了解其对恶性肿瘤防治的态度与行为。方法 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法抽取某部所属水面舰艇部队官兵1 600名作为调查对象。自编调查问卷,调查官兵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恶性肿瘤防治知识(恶性肿瘤相关预防知识、恶性肿瘤基础知识、对恶性肿瘤相关健康素养的认识、对恶性肿瘤相关知识的需求),由军医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书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1 509份(94.3%),恶性肿瘤相关预防知识、恶性肿瘤基础知识、对恶性肿瘤相关健康素养的认识这3个维度的总分为12.00(10.00,14.00)分,3个认知维度得分分别为5.00(4.00,7.00)、3.00(3.00,4.00)、3.00(2.00,4.00)分。各年龄段的总分和递增文化程度的总分均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P<0.001);女性官兵上述3个维度的总分高于男性(P<0.001);不同婚姻状况者间的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已婚者的总分最高,丧偶者的总分最低。结论 该部官兵对恶性肿瘤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不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与恶性肿瘤相关预防知识及健康素养掌握程度有关。

    • 美军卫生军官培养使用模式对我军的借鉴与思考

      2022, 43(4):457-46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01414

      摘要 (1081) HTML (289) PDF 2.22 M (8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代战场卫勤保障需要优质人力资源,卫生军官作为军队卫勤保障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使用直接影响着军队卫勤保障综合实力。美军非常重视卫生军官的培养与使用,经过多轮卫勤保障人力资源改革,基本建立和完善了卫生军官的职业化道路,这对我军军官职业化背景下的卫生军官培养与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本文从卫生军官的类别与专业划分、职业成长路径、平时和战时动态化部署等方面简单梳理了美军卫生军官的培养使用模式现状,对比总结了我军卫生军官培养与使用现状,结合新形势下卫勤体制机制改革,从明晰卫生军官的职责定位、畅通卫生军官的职业规划、规范卫生军官的使用与调配等方面对我军的卫生军官培养与使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 >短篇论著
    • 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性

      2022, 43(4):461-46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00690

      摘要 (859) HTML (140) PDF 2.09 M (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测定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评价其与CSF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CSF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CSF现象的患者36例作为对照。应用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帧数(TFC)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ELISA法测定血清eNOS含量,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CSF组各支血管(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TFC和3支血管的平均TFC(mTFC)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CSF组血清eNOS水平低于对照组[(46.40±5.57)ng/L vs (59.91±8.75)ng/L,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SF患者的mTFC与血清eNOS水平呈负相关(r=-0.658,P<0.001)。结论 CSF患者血清eNOS水平下降,且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关系,eNOS表达下降可能是CSF的重要病因。

    • 基于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流特征

      2022, 43(4):465-46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106

      摘要 (1245) HTML (195) PDF 2.34 M (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超声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流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8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肿块型乳腺癌患者62例(恶性组)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50例(良性组),将62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依据中医证型分为肝郁痰凝证组(24例)、冲任失调证组(20例)、正虚毒盛证组(18例)。手术前各组均给予常规超声和SMI检查,分析比较各组间的二维超声及其超微血流特征。结果 二维超声结果显示恶性3个证型组及良性组4组间肿块大小、微钙化、后方回声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良性组与恶性3个证型组比较,SMI血管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凝证组SMI血管数目0级患者比例高于冲任失调证组和正虚毒盛证组,正虚毒盛证组SMI血管数目Ⅲ级患者比例高于肝郁痰凝证组和冲任失调证组、Ⅰ级患者比例低于肝郁痰凝证组和冲任失调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组织学分级肝郁痰凝证组Ⅰ级患者比例较高,冲任失调证组Ⅱ级患者比例较高,正虚毒盛证组Ⅲ级患者比例较高。结论 SMI可以有效判定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患者超微血管特征,能够为乳腺癌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可靠依据。

    • >病例报告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间歇性左右束支阻滞1例报告

      2022, 43(4):470-47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01428

      摘要 (987) HTML (241) PDF 2.49 M (11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