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3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2, 43(9):0-0.

      摘要 (976) HTML (0) PDF 469.59 K (8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青年学者论坛
    • 赵氏中医外科内外结合治疗乳腺疾病思路探究

      2022, 43(9):981-98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487

      摘要 (1250) HTML (198) PDF 1.31 M (7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乳腺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陕西省宝鸡市赵氏医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坚持内外结合治疗乳腺疾病并取得良效,在内治中突出“郁”是贯穿乳腺疾病全过程的核心病机,在“乳络以疏通为贵”理论指导下,创制了以“解郁”为主的系列治法与方药,提高了各类乳腺疾病的疗效。此外,对于乳腺疾病,赵氏中医外科重视外治疗法,创制了以“赵氏一笔消膏”为代表的诸多外用药,内服配合外治在乳腺疾病中疗效斐然。本文主要介绍了赵氏中医外科内外结合治疗乳腺疾病的思路,并以乳痈、乳癖、乳岩3种常见乳腺疾病为例,论述赵氏治法的临床疗效,为乳腺疾病的中医诊疗和中医事业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 >论著
    • 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2022, 43(9):987-99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237

      摘要 (1557) HTML (862) PDF 1.85 M (1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ICU病区病情平稳的患者及其他志愿者共10人,先由门诊超声医师远程操作5G超声机器人(远程超声模式1)对受检者按照胸腹部扩展的创伤重点超声评估(EFAST)检查流程采集7个标准切面图像,然后由急诊医师在门诊超声医师远程会诊系统指导下(远程超声模式2)按EFAST检查流程采集相同切面图像。对比2种远程超声模式下超声图像获取的难易度、操作者满意度、受检者体验度评分、图像质量、阳性检出和漏诊情况、检查时间。结果 利用仰卧位左上腹纵切面扫查左侧前下胸壁及脾肾间隙时,远程超声模式1超声图像获取的难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高,操作者满意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低[(6.20±0.79)分vs(6.95±0.80)分、(5.95±0.72)分vs(6.75±0.89)分,P=0.049、0.041];仰卧位扫查右侧前上胸壁时,远程超声模式1超声图像获取的难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低[(7.40±0.57)分vs(6.60±0.70)分,P=0.012]。远程超声模式1下受检者的紧张度高于远程超声模式2下受检者的紧张度[(4.95±0.98)分vs(3.30±0.86)分,P<0.001]。远程超声模式1、远程超声模式2所采集的图像质量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90±0.51)分vs(29.50±0.46)分,P=0.270]。10名受检者中6例有阳性发现,远程超声模式1检出5例、漏诊1例,远程超声模式2检出4例、漏诊2例。远程超声模式1的检查时间长于远程超声模式2[(8.30±0.89)min vs(4.20±0.98)min,P<0.001]。结论 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快速胸腹部超声检查的急诊临床应用中有一定价值,可辅助一线急诊医师快速检伤分类并实时提供超声预诊断指导。

    • 基于机器学习的椎弓根螺钉钉道超声图像评估方法

      2022, 43(9):993-99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321

      摘要 (1326) HTML (910) PDF 1.57 M (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构建的椎弓根螺钉钉道完整性超声图像鉴别与验证方法。方法 利用4例新鲜尸体胸腰椎标本预建立钉道50个并获取椎弓根螺钉钉道超声图像,选取800张图像(钉道完整与破损的样本各400个),采用五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数据扩增,得到样本集,建立对超声图像进行智能分析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采用图像增强的方法得到易于计算机判断和识别的超声图像,然后将图像的纹理特征作为第一类特征,采用SVM模型对完整和破损样本的初始分类模型进行搭建;其次,采用灰度分布得到用于区分前景和背景的阈值T,并通过设计的损失函数得到钉道同心圆的半径R;最后,将同心圆外部图像的熵、方差、对比度、能量、平均绝对偏差作为第二类特征,进行轻微破损样本和完整样本的二次分类模型搭建。采用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F1值、假正率和假负率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初始分类的准确度为74.75%,特异度为68.00%,灵敏度为81.50%,F1值为76.35%,假正率为32.00%,假负率为18.50%。二次分类前计算得到阈值T为37,最佳半径R为108像素。二次分类的准确度为94.25%,特异度为91.00%,灵敏度为97.50%,F1值为94.43%,假正率为9.00%,假负率为2.50%。二次分类与初始分类相比准确度提升19.50%。结论 基于SVM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能够提高椎弓根螺钉钉道破损超声图像的判断能力。

    •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数字病理切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理特征的识别效果

      2022, 43(9):1000-100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304

      摘要 (1188) HTML (297) PDF 1.78 M (1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理特征识别模型,探究模型能否识别并可视化脂肪变性细胞、炎症细胞和纤维化等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65只NAFLD小鼠的肝组织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病理切片各65张,通过数字化扫描获得数字病理切片。对于H-E染色切片,使用CaseViewer 2.3软件在放大200、300、400倍后截取病变部位图像各2张,共获得390张脂肪变性细胞病理图像和390张炎症细胞病理图像;将图像上传至Horizope标注平台进行手动标注,然后通过数据增强得到2 340张脂肪变性细胞图像及2 340张炎症细胞图像;按4∶1∶1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1 560张)、验证集(390张)用于U-Net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学习和参数迭代,测试集(390张)用于模型的识别分析。采用Dice相似系数(DSC)、平均交互比(MIoU)、平均准确度(MA)和灵敏度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对于天狼猩红染色切片,使用CaseViewer 2.3软件在放大50倍后进行全视野截取,采用了颜色特征提取算法进行纤维化识别。对130张数字病理切片进行人工NAFLD活动度积分(NAS)评分和机器评分,并计算和分析脂肪变性细胞面积占比(PFA)、炎症细胞密度(DIC)和纤维化面积占比(RFA)。结果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NAFLD病理特征识别模型识别脂肪变性细胞的DSC为0.87,MIoU为0.80,MA为0.88,灵敏度为0.84;识别炎症细胞的DSC为0.84,MIoU为0.78,MA为0.85,灵敏度为0.80。65张病理切片的PFA为0.371(0.013~0.743),DIC为288(19~894)/mm2,RFA为0.048 5±0.025 4,PFA、DIC、RFA均与机器评分和人工NAS评分呈正相关(rs=0.953和0.928、0.883和0.869、0.887和0.749,P均<0.001)。结论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NAFLD病理特征识别模型有良好的表现,能够帮助病理医师识别NAFLD的病理特征、提高识别效率与准确率。

    • 雷西莫特对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的影响

      2022, 43(9):1007-101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037

      摘要 (1313) HTML (152) PDF 2.02 M (13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雷西莫特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治疗组小鼠耳部予卡泊三醇搽剂(连续14 d,每天2 nmol)诱导特应性皮炎模型,同时模型组予200 μL PBS每天腹腔注射、治疗组予50 nmol雷西莫特(溶于200 μL PBS)每天腹腔注射;空白组小鼠不给予任何处理。实验第15天观察各组小鼠耳部皮损红斑、肿胀及鳞屑情况;采用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采用ELISA检测血清IgE、IL-4、IL-13水平;采用qPCR检测皮损组织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γ干扰素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耳部皮肤出现明显肿胀发红、鳞屑,血清中IgE、IL-4、IL-13水平均升高(P均<0.01),说明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治疗组小鼠耳部皮肤红肿、鳞屑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均好转,血清IgE、IL-4、IL-13水平均降低(P均<0.05),皮损组织中γ干扰素mRNA表达量升高(P<0.05)。皮损组织中TSLP mRNA表达量在模型组和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西莫特可改善特应性皮炎小鼠的皮损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反应、影响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减弱HMGB1/TLR4/NF-κB/NLRP3途径改善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

      2022, 43(9):1012-102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048

      摘要 (1549) HTML (233) PDF 2.99 M (10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刺术(CLP)组(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CLP+EGCG低剂量(4 mg/kg,皮下注射)组、CLP+EGCG高剂量(8 mg/kg,皮下注射)组和假手术组(n=6)。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脂多糖(400 ng/mL,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细胞模型)组、脂多糖(400 ng/m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100 ng/mL)组、脂多糖(400 ng/mL)+EGCG(100 μg/mL)组和对照组(加入PBS)组。术后24 h收集小鼠全血并分离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常规及肝功能,通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及L0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HMGB1、TNF-α、IL-6)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及L02细胞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焦亡相关蛋白[消皮素D(GSDMD)、caspase 1、caspase 11、IL-1β、IL-18]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小鼠肝组织中HMGB1、GSDMD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 CLP组小鼠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提示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构建成功。与CLP组相比,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ALT、AST、HMGB1、TNF-α、IL-6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且这些指标在CLP+EGCG高剂量组较CLP+EGCG低剂量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组织病理学提示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损伤较CLP组减轻,且以高剂量组较为显著。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HMGB1、TLR4、NF-κB p65、NLRP3和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CLP组(P均<0.05),且以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GSDMD主要表达于肝细胞的细胞质内,而HMGB1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HMGB1和GSDMD的表达均较CLP组减少(P均<0.05),且CLP+EGCG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脂多糖组、脂多糖+EGCG组及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均低于脂多糖+HMGB1组(P均<0.05),且该3个指标在脂多糖+EGCG组降低较脂多糖组更为显著(P均<0.05)。脂多糖+HMGB1组中HMGB1、TLR4、NF-κB p65、NLRP3和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脂多糖组、脂多糖+EGCG组和对照组(P均<0.05),且脂多糖+EGCG组上述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低于脂多糖组(P均<0.05)。结论 EGCG对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弱HMGB1/TLR4/NF-κB/NLRP3途径降低肝细胞焦亡有关。

    • 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第8轮CLHLS数据

      2022, 43(9):1022-102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149

      摘要 (1948) HTML (1528) PDF 1.02 M (2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老年人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纳入12 164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应答资料。根据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从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4个维度,选取年龄、性别、BMI、婚姻状况、居住状态、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锻炼情况、社交活动、年收入、居住地等指标进行研究。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47.79%(5 813/12 164)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好,男性老年人中健康状况好的比例(50.09%,2 821/5 632)高于女性老年人(45.81%,2 992/6 532;χ2=22.240,P<0.001)。健康状况好和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年龄、性别、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规律锻炼情况、社交活动、年收入、居住地9个因素的分布特征均不同(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婚姻状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规律锻炼情况、社交活动及年收入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P均<0.05),其中年龄≥100岁、男性、BMI正常或偏高、丧偶、规律锻炼、参与社交活动、年收入较高是老年人健康的保护因素(OR=1.141~1.580),曾经吸烟、曾经饮酒、从未饮酒是其危险因素(OR=0.491~0.828)。结论 在面临人口严重老龄化的现况下,我国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老年人特别是女性和低收入群体的健康,加大对老年人群体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引导老年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鼓励社会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

    • 健康成年女性人群中体重指数、瘦素与代谢-炎症性衰老的相关性

      2022, 43(9):1029-103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123

      摘要 (1068) HTML (166) PDF 1.15 M (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成年女性BMI、瘦素水平与代谢-炎症性衰老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3-4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年女性38人。收集血压、BMI及血生物化学检查结果,包括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尿酸、甲胎蛋白等。通过人脂肪因子磁珠面板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浆瘦素及炎症因子TNF-α、γ干扰素水平。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年龄、BMI及瘦素水平与血压、BMI、血生物化学指标及炎症因子等的关系。结果 38名健康成年女性中育龄期(<45岁且停经不超过12个月)22例、围绝经期及绝经期(≥45岁或停经12个月后)16例,(围)绝经期女性BMI及ALT、血糖、GHb、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甲胎蛋白、瘦素、γ干扰素水平均高于育龄期女性(P均<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白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r=-0.339,P<0.05),而GHb、BMI、总胆固醇、LDL-C、甲胎蛋白均逐渐升高(r=0.364、r=0.378、rs=0.540、r=0.559、r=0.451,P均<0.05)。BMI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尿酸呈正相关(r=0.395、0.461、0.350、0.395,P均<0.05),与HDL-C呈负相关(r=-0.472,P=0.006)。血浆瘦素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r=0.390,P<0.05),并与BMI、收缩压、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血尿酸、ALT及TNF-α呈正相关(r=0.378、r=0.394、rs=0.412、r=0.355、rs=0.567、r=0.518、rs=0.372、r=0.347,P均<0.05)。结论 在健康成年女性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BMI增加,机体代谢、炎症水平发生变化;白蛋白、瘦素、甲胎蛋白及TNF-α等可作为临床评估衰老的潜在指标。

    • 高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临床意义及与合并基础疾病的相关性

      2022, 43(9):1037-104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504

      摘要 (1532) HTML (133) PDF 1.53 M (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IL-6在高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与血清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2年4-6月入住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RNA检测呈阳性的高龄(>80岁)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22例,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法测定血清IL-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根据影像学检查有无肺炎表现将患者分为肺炎组(16例)和无肺炎组(6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组(重型和危重型,5例)和非重症组(轻型和普通型,17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分析血清IL-6、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是否进展为肺炎的相关性,同时探究合并基础疾病与血清IL-6水平的关系。结果 22例患者中轻型6例、普通型11例、重型3例、危重型2例。肺炎组基线血清IL-6水平高于无肺炎组[(20.16±12.36)pg/mL vs(5.42±1.57)pg/mL,P=0.009],肺炎组和无肺炎组基线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基线血清IL-6和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清IL-6、CRP水平可能与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进展为肺炎有关,但均无统计学意义(OR=2.407,95% CI 0.915~6.328;OR=1.030,95% CI 0.952~1.114);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线血清IL-6、CRP预测患者进展为肺炎的AUC值分别为0.969(95% CI 0.900~1.000)、0.656(95% CI 0.380~0.932),两者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4,P=0.030)。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基线血清IL-6水平、重症患者占比、肺炎患者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1种、2种、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的高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基线血清IL-6水平分别为12.50(9.15,21.75)、23.55(9.63,50.10)、10.90(5.20,18.88)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中,有肺炎表现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病情进展有关,对高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情判断、疗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舰艇官兵海上长航期睡眠状况调查及预测模型建立

      2022, 43(9):1044-104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912

      摘要 (1130) HTML (168) PDF 1.28 M (10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水面舰艇官兵长航期睡眠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以海军水面舰艇官兵为研究对象,于长航28 d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调查官兵的睡眠状况和负性情绪。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法探讨官兵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睡眠障碍预测模型。结果 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2份,有效率为92.50%。PSQI量表总分为(8.78±3.73)分,163例(73.42%)舰艇官兵存在睡眠障碍(PSQI量表总分≥7分)。不同睡眠状况舰艇官兵的抑郁、焦虑、压力三大负性情绪评分有所不同,睡眠质量较差者负性情绪得分高于睡眠质量较佳者(P均<0.001),而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性质等一般资料在不同睡眠状况舰艇官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PSQI量表总分与军龄、上舰时间、作业岗位、负性情绪(抑郁、焦虑、压力)均呈正相关(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官兵作业岗位(P=0.004)和焦虑(P=0.049)是长航期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占总影响因素的26.40%(校正R2=0.264),回归方程为PSQI量表总分最大值(PSQImax)=4.657+0.511×作业岗位+0.255×焦虑。结论 舰艇官兵长航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特殊岗位及存在焦虑情绪者应予以关注并尽早干预。

    • >综述
    • 维布妥昔单抗及靶向CD30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2, 43(9):1050-105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175

      摘要 (1668) HTML (166) PDF 988.67 K (1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CD30是一种细胞表面抗原,在正常活化的淋巴细胞表面低表达,但是在多种淋巴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因此成为治疗淋巴瘤的靶抗原之一。抗体偶联药物维布妥昔单抗与CD30结合后能快速内化进入肿瘤细胞诱导其凋亡,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此外,临床研究表明靶向CD30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具有较好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耐受性,为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带来希望。本文就维布妥昔单抗及靶向CD30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G蛋白偶联受体在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2, 43(9):1055-105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051

      摘要 (1196) HTML (195) PDF 987.18 K (1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细胞表面最大的受体家族,广泛分布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视网膜等器官和组织,参与机体发育和正常功能的行使。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代谢、解毒、分泌和排泄胆汁等功能,肝脏中存在的GPCR参与了多项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GPCR参与急慢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海洋军事医学
    • 海军大型战斗舰艇传染病预测模型选择

      2022, 43(9):1059-106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959

      摘要 (1490) HTML (148) PDF 1.01 M (1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军大型战斗舰艇作为一种重要的海上作战平台,内部空间紧凑,编制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流行。因此,选择适用于该环境的传染病预测模型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4个经典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总结了各类仓室模型及其关键特征,并就常见的几种实际模拟需求展开讨论,以期能帮助相关卫勤人员应对诸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等卫生防疫工作中的挑战。

    • 我国长远航官兵心理健康研究状况:2010-2020年

      2022, 43(9):1066-107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915

      摘要 (1576) HTML (282) PDF 1.25 M (1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2010-2020年我国长远航官兵心理健康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长远航期间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预防干预手段。长远航官兵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焦虑、抑郁、躯体化、失眠和疲劳等,各类问题的发生存在时间窗差异,长远航期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复杂的波动性变化。工作生活环境、身心应激状态和个体差异等均会影响长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应做好航行前的人员选拔和适应性训练、航行期间的心理疏导与干预、航行后的筛查与跟踪管理。今后还需要丰富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内容、设计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实验、开展心理健康预防干预的对照研究,以进一步深入探讨长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

    • >短篇论著
    • 激光定位导航系统用于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术的实验研究

      2022, 43(9):1071-107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812

      摘要 (976) HTML (145) PDF 1.64 M (8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的激光定位导航系统在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时能否减少导针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及提高置钉的准确性。方法 将20个由3D打印皮肤与人造股骨模型制成的大腿模型平均分配至传统C臂X线机透视引导组(传统组)和激光定位导航辅助组(导航组),每组10个。所有模型均按“平行、倒三角”的构型置入3枚导针。对两组的导针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导针的平行度、分散度等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 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60枚导针均成功置入,未穿出股骨颈皮质。导航组导针穿刺次数和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传统组[(5.3±1.8)次vs(7.5±2.3)次,P=0.03;(10.8±2.7)次vs(18.5±2.7)次,P<0.01]。导航组与对照组导针的平行度和分散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新型激光定位导航系统能减少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导针穿刺次数和术中透视次数,但对导针的平行度和分散度无明显改善。

    • 声触诊弹性成像评估肾淀粉样变性患者肾实质硬度的临床价值

      2022, 43(9):1076-108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548

      摘要 (1181) HTML (184) PDF 1.53 M (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声触诊弹性成像(STE)检测肾淀粉样变性患者的肾实质硬度是否发生改变,并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8例病理活检证实的肾淀粉样变性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对两组研究对象行左肾中部实质STE检测,比较两组的左肾中部实质STE值,并分析STE值对淀粉样变性患者肾脏受累的潜在评估价值。结果 肾淀粉样变性组左肾中部实质STE值为(12.55±4.10)kPa,健康对照组为(7.76±1.42)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2,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分析显示,STE值与肾淀粉样变性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OR=2.58,95% CI 1.48~4.50,P=0.001)。结论 STE值可作为淀粉样变性肾脏受累的有效评价指标,对于该类患者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超声引导下针刺联合功能康复治疗运动训练所致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

      2022, 43(9):1081-108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007

      摘要 (1290) HTML (222) PDF 1.53 M (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联合功能康复治疗运动训练引起的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运动训练所致膝关节鹅足滑囊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刺联合功能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盲法穿刺局部封闭联合功能康复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国际通用膝关节评分(Lysholm评分)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评估生活质量,通过超声影像及远红外线热成像观察病变区域炎症反应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及VAS、Lysholm、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Lysholm、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和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声像图可见病变区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远红外线热成像显示胫骨内髁处体表温度恢复正常。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24/25)vs 68%(17/25),P<0.05]。结论 对于运动训练所致鹅足滑囊炎患者,超声引导下针刺联合功能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好。

    • 吻合口旁分流式造口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一期切除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2022, 43(9):1086-108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112

      摘要 (1319) HTML (155) PDF 1.15 M (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吻合口旁分流式造口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一期切除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7月至2022年1月5例不具备内镜处置条件或内镜治疗失败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进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吻合口旁分流式造口术及二期造口关闭术。常规完成左半结肠切断后移除切除的肠段,采用管状吻合器完成远端结肠端口与近端结肠侧壁吻合,然后经原手术切口或另取切口,将近端结肠开口引出腹腔做经腹壁单腔肠造口。一期术后4~8周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切除造口段结肠,缝合关闭造口。结果 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为37~71岁,平均年龄为56.4岁;肿瘤位于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中段1例、乙状结肠1例。5例患者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吻合口旁分流式造口术后均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及造口相关并发症;二期造口关闭术均成功,术后均无肠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吻合口旁分流式造口术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一期切除肠吻合术中效果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青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和预后模型建立

      2022, 43(9):1090-109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188

      摘要 (1229) HTML (153) PDF 1.02 M (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青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感染科青年(15~44岁)HBV-ACLF患者113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64例)和存活组(49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青年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预后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113例患者总病死率为56.64%(64/113)。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血钾、血钠、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肌酸激酶同工酶、降钙素原、甲胎蛋白、HBV-DNA定量及乙型肝炎e抗原定量水平可能影响HBV-ACLF患者的预后(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DNA定量≥1×106 IU/mL(OR=19.85,95% CI 1.64~239.84,P<0.05)、低白蛋白(OR=0.71,95% CI 0.53~0.96,P<0.05)和低甲胎蛋白(OR=0.58,95% CI 0.42~0.81,P<0.05)是青年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预后模型为P预后=1/(1+eX),其中X=5.82+2.99×HBV-DNA定量(≥1×106 IU/mL为1,<1×106 IU/mL为0)-0.35×白蛋白(g/L)-0.54×甲胎蛋白(ng/mL),该模型预测青年HBV-ACLF预后的ROC AUC值为0.98(95% CI 0.97~1.00,P<0.001)。结论 血清白蛋白、甲胎蛋白及HBV-DNA定量是青年HBV-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的预后模型预测价值较高,可为青年HBV-ACLF患者提前进行肝移植准备提供参考依据。

    • 猪脊髓轴向张力改变中脊髓周围血流变化的实验研究

      2022, 43(9):1096-110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030

      摘要 (1105) HTML (125) PDF 1.80 M (7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实验猪不同脊髓轴向张力条件下脊髓周围血流的变化。方法 采用3头雄性广西白猪进行造模,应用术中超声测量猪脊髓原始状态、腰椎间隙L3/4撑开5 mm状态、腰椎间隙L3/4短缩5 mm状态下脊髓横断面和矢状面的直径及脊髓M波振幅、脊髓周围血流的时间-强度曲线数据,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结果 与猪脊髓原始状态相比,在撑开状态下猪脊髓直径变小、脊髓搏动幅度降低、脊髓周围血流减慢、血流曲线上升幅度减缓、血流灌注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短缩状态下猪脊髓直径变大,搏动幅度增加,脊髓周围血流曲线上升幅度减缓,血流灌注量减少,与猪脊髓原始状态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猪脊髓张力变化与脊髓的搏动振幅和周围血流灌注量相关。

    • >病例报告
    • 2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误诊3例报告

      2022, 43(9):1102-110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185

      摘要 (1123) HTML (164) PDF 2.35 M (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颈椎前路术后C5神经根麻痹1例报告

      2022, 43(9):1107-110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329

      摘要 (1083) HTML (174) PDF 1.07 M (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子宫内膜癌合并双下腔静脉解剖变异外科治疗1例报告

      2022, 43(9):1110-111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010

      摘要 (925) HTML (189) PDF 1.32 M (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