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44(10):1145-115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830
摘要:机器学习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收集分析海量数据和隐藏的信息,帮助解决心理卫生领域急需的多维数据综合诊断、个体化干预和治疗等问题。本文对机器学习在心理卫生领域的应用按照诊断、治疗和预后三部分进行综述,并从大、小两个维度陈述技术优势,展望发展前景,同时分析该领域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2023, 44(10):1154-116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166
摘要:目的 探讨膨胀止血材料在战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体外物理性能评价中,将聚乙烯醇(PVA)和聚醚酯-氨基甲酸乙酯(PEEC)分别置于生理盐水、抗凝兔血及生理盐水与抗凝兔血1 ∶ 1混合液中,记录2种膨胀止血材料的体积、重量变化及体积压缩一半时所需压强。体内止血性能评价中,构建大鼠股动静脉损伤出血模型和兔肝损伤出血模型,观察无菌纱布、PVA和PEEC 3种止血材料对股动静脉损伤出血和肝损伤出血的止血效果,观察记录术后1 h和术后24 h总出血量、取出止血材料后1 min出血量、取出止血材料时粘连程度和难易程度。结果 在3种模拟体液中PVA的体积变化系数、体积变化速率均大于PEEC,重量变化系数小于PEEC(P均<0.01),在生理盐水和抗凝兔血中PVA体积压缩一半所需的压强小于PEEC体积压缩一半所需的压强(P均<0.05)。术后1 h,2个动物模型实验中取出PVA时的粘连程度和取出难易程度均优于无菌纱布和PEEC,取出止血材料后1 min内仅无菌纱布组动物见少量出血,PVA组、PEEC组动物均未见活动性出血。在股动静脉损伤出血模型中PVA组的术后1 h总出血量低于PEEC组(P<0.01),在肝损伤出血模型中术后1 h总出血量PVA组高于PEEC组(P<0.01)。术后24 h,2个动物模型实验中取出PVA时的粘连程度和取出难易程度均优于无菌纱布,PEEC大部分被降解,无法取出,取出止血材料后1 min内,无菌纱布、PVA、PEEC组动物均未见活动性出血。在股动静脉损伤出血模型中无菌纱布组与PVA组的24 h总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损伤出血模型中PVA组的24 h总出血量高于无菌组纱布组(P<0.01),在2个动物模型中PEEC组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见少量出血,无法计算出血量。在股动静脉损伤出血模型中,PVA组止血材料附近肌肉组织周边浸润的炎症细胞少于无菌纱布组和PEEC组。结论 PVA和PEEC均可通过吸收包括血液在内的体液使自身体积膨大控制股动静脉损伤出血和肝损伤出血,为战创伤救治新装备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3, 44(10):1161-116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077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住院海军官兵疾病谱,为其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某地区6家医院2013年至2017年住院海军官兵的病案首页数据分析其疾病谱。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住院海军官兵的主要出院诊断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1 177人次海军官兵住院诊疗数据,排名前10位的疾病诊断大类总占比为85.98%(18 208/21 177)。循环系统疾病(14.79%,3 132人次)、消化系统疾病(14.59%,3 090人次)、呼吸系统疾病(14.06%,2 978人次)、泌尿生殖系统疾病(9.94%,2 104人次)列居疾病主要诊断大类的前4位。上述4种疾病主要诊断大类的主要病种分别是慢性缺血性心脏病[21.87%(685/3 132)]、急性阑尾炎[16.38%(506/3 090)]、肺炎(病原体未特指)[19.21%(572/2 978)]、肾和输尿管结石[20.77%(437/2 104)]。不同性别、年龄段住院海军官兵的疾病谱具有不同特征。结论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海军官兵住院的主要疾病类型,应加强对以上疾病主要诊断大类及主要病种的诊疗服务能力和防控教育。
2023, 44(10):1167-117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600
摘要: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军人医务人员5年群体代谢指标特征,为该群体代谢性疾病健康管理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16年至2020年军人医务人员的健康体检档案,采用SPSS 21.0软件对军人医务人员的代谢指标异常情况及群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至2020年军人医务人员异常率较高的代谢指标为超重、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其中尿酸和LDL-C的异常率在5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97,P<0.01, χ2=10.521,P<0.05)。男性异常率较高的指标为超重、LDL-C、尿酸,女性异常率较高的指标为LDL-C、总胆固醇。同一性别群体单个指标的5年异常率比较中,男性群体的尿酸、LDL-C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96,P<0.01, χ2=12.086,P<0.05),女性群体的尿酸、总胆固醇、LDL-C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0,P<0.05, χ2=14.349,P<0.01, χ2=10.834,P<0.01)。男性群体超重、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5年异常率均高于女性(P均<0.05)。2016年至2020年<40、40~50、>50岁3个年龄组间空腹血糖及LDL-C的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50岁组空腹血糖的异常率在5年间均为最高,LDL-C的异常率在2017年至2020年均为最高。<40组、40~50组、>50岁组3组间超重率在2020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50岁组的超重率最高。结论 军人医务人员的代谢指标变化具有一定群体特征性,性别与年龄对代谢指标异常率有一定影响。
2023, 44(10):1173-117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398
摘要:目的 基于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全国数据,分析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第8轮CLHLS数据中纳入年龄≥65岁、有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10条目量表(CES-D-10)调查结果、明确表示自己患有高血压的5 210例患者。CES-D-10总分≥10分认为有抑郁症状。纳入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因素、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等协变量,采用多重插补法填补缺失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5 2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669例(12.84%)存在抑郁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355)、低经济收入(OR=3.132)、日常生活活动(ADL)障碍(轻度:OR=1.894,重度: OR=2.951)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年龄≥90岁(90~99岁: OR=0.527, ≥100岁:OR=0.517)、高经济收入(OR=0.701)、体育锻炼(OR=0.551)、睡眠时长≥6 h(6.0~7.9 h: OR=0.286, 8.0~9.9 h: OR=0.203, ≥10.0 h: OR=0.205)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12.84%存在抑郁症状,男性、低经济收入、ADL障碍、年龄<90岁、无体育锻炼习惯、睡眠时长<6 h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更容易存在抑郁症状。
2023, 44(10):1179-118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183
摘要:目的 探索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行血管内治疗(EVT)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明确D-二聚体对前循环AIS-LVO行EVT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行EVT的前循环AIS-LV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收集研究对象的术前Alberta脑卒中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前循环AIS-LVO患者行EVT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D-二聚体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143例行EVT的前循环AIS-LVO患者,其中预后不良组54例、预后良好组89例。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年龄小、糖尿病史占比低、术前NIHSS评分低、术前ASPECTS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高、术后即刻mTICI分级为2b~3级的占比高、术前D-二聚体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IHSS评分(OR=1.096,95% CI 1.007~1.193)、术后即刻mTICI分级(OR=19.609,95% CI 5.354~71.815)、术前D-二聚体水平(OR=1.310,95% CI 1.128~1.521)是前循环AIS-LVO行EVT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D-二聚体对前循环AIS-LVO患者EVT预后不良的ROC曲线AUC为0.642(95% CI 0.540~0.745)。结论 术前NIHSS评分、术后即刻mTICI分级、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前循环AISLVO患者行EVT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AIS-LVO患者行EVT后的预后可能较差。
2023, 44(10):1186-119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002
摘要:目的 评价胰周坏死体积(PNV)是否为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同时比较PNV与现有临床评分系统及48 h-CRP对急性胰腺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Philips-IntelliSpace工作站手动测量PNV,计算各评分系统[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改良Marshall、Ranson、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Balthazar、计算机断层扫描严重度指数(CTSI)评分]的得分。采用ROC曲线比较PVN与不同评分系统及48 h-CRP预测预后参数[器官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住院时间、入住ICU,以及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感染坏死、需要手术或介入干预情况]的效能。结果 共纳入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PNV手动测量值为20.0~1 517.5(539.5±413.4) cm3。PNV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2,P<0.05)。PVN预测感染、并发症、MOF、入住ICU、器官功能不全的AUC值(95% CI)分别为0.73(0.60~0.85)、0.72(0.57~0.88)、0.86(0.76~0.97)、0.90(0.82~0.98)、0.88(0.80~0.97),灵敏度分别为0.72、0.67、0.67、0.63、0.81,特异度分别为0.99、0.98、0.75、0.81、0.9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各评分系统及48 h-CRP相比,PNV是预测上述急性胰腺炎预后指标的最佳参数。结论 PNV可能成为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
2023, 44(10):1191-119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308
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究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脊椎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MIS-TLIF治疗的4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其中行脊椎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患者各20例。收集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不良事件、术后不良事件、术后住院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中3 h内数值评定量表(NRS)疼痛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全身麻醉组相比,脊椎麻醉诱导后接受MIS-TLIF治疗患者的总手术室时间少[(192.18±18.09) min vs(223.22±19.54) min,P<0.001],离开手术室时间少[(5.44±1.95) minvs (9.94±1.28) min,P<0.001],术中平均心率低[(67.39±7.44) min-1 vs(72.94±8.61) min-1,P=0.035],术中平均动脉压低[(78.38±9.88) mmHg vs(84.47±8.30) mmHg,P=0.041](1 mmHg=0.133 kPa),PACU中3 h内NRS疼痛评分低[(3.81±1.87)分vs(5.43±2.24)分,P=0.017],PACU中3 h内阿片类镇痛药物(硫酸吗啡)需求量少[(5.36±1.71) mg vs(7.22±2.01) mg,P=0.003],术后第1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晚[(58.11±20.19) minvs(45.58±17.16) min,P=0.041],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早[(430.77±122.38) min vs(843.86±95.44) min,P<0.001]。两组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ERAS理念指导下,MIS-TLIF手术可选择脊椎麻醉,其能有效减少手术室时间和术后疼痛,并能早期术后活动。
2023, 44(10):1199-120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690
摘要: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8例年轻(年龄≤35岁)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乳手术组(n=64)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组(n=144)。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保乳手术治疗对年轻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保乳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组(P均<0.05),住院时间短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组(P<0.05)。保乳手术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短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组(55.3个月vs 58.1个月,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保乳手术治疗(HR=3.090,95% CI 1.498~6.371,P=0.002)、肿瘤组织学分级(Ⅲ级)(HR=4.572,95% CI 1.055~19.813,P=0.042)、三阴性乳腺癌(HR=4.302,95% CI 1.142~16.212,P=0.031)为年轻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保乳手术对年轻乳腺癌患者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保乳手术的预后较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差,应持谨慎态度。
2023, 44(10):1205-121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351
摘要:核旁斑是细胞核内一类重要的亚核体。核旁斑可通过拘留RNA或蛋白以及与miRNA相互作用等方式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核旁斑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结构及作用对肿瘤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核旁斑在肿瘤细胞中的结构、功能及临床意义尚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肿瘤细胞核旁斑的组成、结构、装配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旨在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与线索。
2023, 44(10):1212-121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362
摘要: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非细胞凋亡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迄今为止,铁死亡已被证明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肿瘤等。外泌体作为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途径,已被证明在铁死亡进程中具有重要调控意义。同时,外泌体作为一种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效率高的药物传递载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本文总结了近年外泌体在铁死亡相关疾病发生机制中的调控作用及以铁死亡为靶点的新型外泌体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2023, 44(10):1219-122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938
摘要:青春期社会隔离作为一种应激源会导致动物和人类的社会行为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网络功能改变。大量研究发现暴露于社会隔离压力会诱发大脑不同区域功能发生特异性改变,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活,多巴胺、5-羟色胺、γ-氨基丁酸、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及其受体的敏感度改变,这些改变会诱发动物及人类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样行为,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青春期是大脑神经网络、功能和化学重组的关键时期,相较于成年期社会隔离,青春期社会隔离会产生持续、难以逆转的消极影响,大大增加个体发生精神疾病的风险。本文就青春期社会隔离致抑郁的相关脑机制进行综述,探讨青春期社会隔离对大脑发育、内分泌、神经递质以及胶质细胞的特异影响,讨论其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
2023, 44(10):1228-123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014
摘要:随着军事武器的发展,高威力精确制导炸弹导致的腹部炸伤成为海战伤高发伤情。同时,该伤情在海战环境下极易复合海水浸泡伤,形成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本文分析了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损伤机制、伤情特点以及救治难点,依据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提出针对此种伤情的“两部分、三阶段”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策略,对每一阶段的救治要点进行阐述,并对该救治策略的未来应用进行展望。
2023, 44(10):1233-123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531
摘要: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历代医家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处方规律,归纳核心处方与药物,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核心处方的潜在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肥胖型PCOS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华医典》为资料来源,利用Excel 2018建立肥胖型PCOS处方数据库,借助SPSS Modeler 18及Gephi0.9.7软件对符合肥胖型PCOS表现的处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核心药对的成分及靶基因,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肥胖型PCOS靶基因,进一步获取核心药物靶基因与肥胖型PCOS靶基因的交集基因。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核心药物活性成分-交集基因网络,并利用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进行组织富集分析。结果 共得到符合肥胖型PCOS的处方47首,涉及中药98味,使用频次≥5的中药为茯苓、半夏、甘草、陈皮、川芎、香附、白术、当归、苍术、南星、人参、滑石、枳壳、白芍、黄连、地黄、橘红、砂仁,有强关联的核心药对组合为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二陈汤)。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二陈汤的药物成分125个、靶基因218个,利用GeneCard数据库及OMIM获得肥胖型PCOS靶基因2 962个,获得肥胖型PCOS靶基因与核心药物靶基因的交集基因149个。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度值较高的药物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奈酚、芒柄花素等,度值较高的靶基因包括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雌激素受体1、雄激素受体等。组织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交集靶基因主要富集在胎盘、肝脏、肺、上皮等组织。结论 数据挖掘结果提示,历代医家治疗肥胖型PCOS时以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为主要原则,同时佐以养血调经的药物。网络药理学结果验证了古文献分析结果,提示黄酮类化合物可能通过调控激素受体改善肥胖型PCOS。
2023, 44(10):1240-124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764
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地龙方剂组方规律,为地龙现代临床应用和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地龙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配伍药物频次、性味归经频次、主治病证频次,使用平台软件内置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地龙方剂的核心药物组合。选择频次较高的病证“痹证”和“跌打损伤”进行用药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方组合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含地龙方剂281首,包含药物287味,常用组合药物29种(频次≥20),配伍药物药性四气以温、寒频次为多,二者共占总频次的73.5%,五味以辛味频次最高,苦、甘、咸频次各次之,此四者共占总频次的95.9%,归经频次以肝、脾、心、胃、膀胱、肾、肺经居前7位(频次均≥400),共占总频次的91.8%。含地龙方剂主治病证共103种,其中频次≥6的病证有18种,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20%)为制川乌、乳香、没药、当归、麝香。分析“痹证”和“跌打损伤”用药规律,得到治疗“痹证”病证关联药物15组(置信度为1),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31.8%)为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威灵仙、五灵脂,得到治疗“跌打损伤”病证关联药物20组(置信度为0.9),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31.5%)为制川乌、乳香、没药、自然铜、苏木、当归、血竭。结论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地龙多与活血化瘀类、祛风湿类药物配伍,组方用药法度清晰。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地龙方剂能科学、直观体现地龙的组方规律,分析主治病证所得的核心用药能反映疾病的基本治法,符合临床应用实际。研究所获得的核心药物组合可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3, 44(10):1246-125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626
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受损的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及肺部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肾内科就诊的MPO-ANCA阳性且确诊为AAV的5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肺部影像学资料和合并症。根据患者尿常规、血肌酐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肺损伤组和肺肾合并损伤组,对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纳入的59例患者中,男27例、女32例,发病年龄为24~93(61.8±15.6)岁。单纯肺损伤组13例,肺肾合并损伤组46例,两组的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单纯肺损伤组相比,肺肾合并损伤组患者血红蛋白[(85.13±23.79) g/L vs (116.38±23.99)g/L]、白蛋白[(27.55±4.68) g/L vs (34.75±5.31) g/L]水平降低,红细胞沉降率[(73.60±35.04) mm/1 h vs(57.77±34.56) mm/1 h]、CRP[28.15(5.08,103.00) mg/L vs 14.30(5.55,58.70) mg/L]水平增高,体重下降患者的占比[4.3%(2/46) vs 30.8%(4/13)]降低,有恶心纳差/乏力症状的患者占比[37.0%(17/46) vs 7.7%(1/13)]增高,高血压患者占比[87.0%(40/46) vs 46.2%(6/13)]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9例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影像学改变以网格样改变、斑片实变影及胸膜增厚多见,但这些特征性改变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PO-ANCA阳性的AAV患者肺部影像学改变多样,但单纯肺损伤组与肺肾合并损伤组的肺部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肺肾合并损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高于单纯肺损伤组,且容易出现严重的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提示预后不良。
2023, 44(10):1252-125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799
摘要:
2023, 44(10):1255-125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973
摘要:
2023, 44(10):1258-126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86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