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44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3, 44(11):0-0.

      摘要 (700) HTML (0) PDF 432.74 K (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青年学者论坛
    • 关注睡眠,关爱健康:《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解读

      2023, 44(11):1261-126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211

      摘要 (1873) HTML (3342) PDF 1.15 M (13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3年3月17日,《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采集了2022年6 343人的数据,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对睡眠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报告,涉及不同群体的睡眠状况,还对睡眠与民众生存质量、心理健康、幸福感、社会心态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报告》发现,工作和睡眠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加剧了人与人之间在睡觉时间、睡眠时长及睡眠质量上的差异,从而导致睡眠和健康的不平等。此次《报告》研究的角度新颖,总样本量大,但所用测量工具不够可靠,干预性研究与纵向研究相对缺乏。

    • >论著
    • 我国抑郁症状老年人的失能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第8轮CLHLS数据

      2023, 44(11):1268-127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234

      摘要 (1265) HTML (1487) PDF 1.14 M (1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抑郁症状老年人与非抑郁症状老年人的失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项目获得的数据,纳入11 382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χ2检验分析老年人抑郁症状及人口学特征、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与失能状况的关联,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1 341名(11.78%)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抑郁症状老年人的失能现象(29.90%,401/1 341)高于非抑郁症状老年人(20.09%,2 017/10 041)(P<0.001)。性别、年收入、饮酒情况、慢性病数量在抑郁症状组与失能状况无明显关系,但在非抑郁症状组与失能状况存在明显关联(P均<0.01)。对于非抑郁症状老年人,城市户籍、年龄≥80岁、BMI<18.5 kg/m2或≥28.0 kg/m2、丧偶、居住于养老院、患2种或以上慢性病是其失能的危险因素(P均<0.05),独居、锻炼和社交活动是其保护因素(P均<0.001);对于抑郁症状老年人,城市户籍、年龄≥80岁、BMI<18.5 kg/m2或≥28.0 kg/m2、丧偶、患2种或以上慢性病是其失能的危险因素(P均<0.05),独居和社交活动是其保护因素(P均<0.001)。结论 抑郁症状老年人的失能现象高于非抑郁症状老年人,城市户籍、年龄≥80岁、BMI<18.5 kg/m2或≥28.0 kg/m2、丧偶、患2种或以上慢性病是其失能的危险因素,独居和社交活动是其保护因素。

    • 低三碘甲腺原氨酸综合征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2023, 44(11):1276-128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139

      摘要 (917) HTML (1398) PDF 1.01 M (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出现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综合征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32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首次测定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将患者分为低T3综合征组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等。根据患者发病后2~4周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探究低T3综合征与抗NMDAR脑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32例患者中有14例(43.75%)出现低T3综合征。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低T3综合征组患者的意识障碍发生率、入院时mRS评分、癫痫发作率、并发肺部感染率、头颅MRI异常率、死亡率均较高(P均<0.05)。预后不良组合并低T3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发热、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T3水平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0.514,P=0.003)。结论 抗NMDAR脑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可能与体内自我保护机制有关,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常规监测FT3水平对抗NMDAR脑炎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真核生物胞质伴侣素6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3, 44(11):1282-128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283

      摘要 (1025) HTML (1387) PDF 1.21 M (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真核生物胞质伴侣素6A(CCT6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纳入160例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NSCLC患者,收集其临床病历资料及随访信息。收集所有患者的手术切除样本(包括160例癌组织样本及50例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CT6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CCT6A表达水平的差异。根据CCT6A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低表达组(n=70)和高表达组(n=90),通过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CCT6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CCT6A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4.8±2.9)分vs(2.5±1.7)分,P<0.01]。癌组织中CCT6A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糖尿病史、肿瘤大小、肿瘤病理类型、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均>0.05),但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COG PS)评分高、肿瘤分化差、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CCT6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ECOG PS评分低、肿瘤分化好、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均<0.05)。癌组织CCT6A高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短于癌组织CCT6A低表达组(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CCT6A高表达是无病生存期差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但不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CCT6A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NSCLC患者肿瘤分化差、淋巴结转移、ECOG PS评分高有关,并且可预测复发风险。

    • 金茵利胆胶囊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2023, 44(11):1288-129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107

      摘要 (827) HTML (1432) PDF 2.74 M (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金茵利胆胶囊(JYLD)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阳性药)组、JYLD低剂量组和JYLD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40% CCl4腹腔注射每周2次、连续6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期间水飞蓟素组和JYLD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1 g/kg水飞蓟素、0.6 g/kg JYLD、1.2 g/kg JYLD灌胃,每天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后计算大鼠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和纤维化程度,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汁酸(TBA)的含量,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用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中炎症指标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用q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胶原蛋白(Col)Ⅰ、ColⅢ、ColⅣ、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MMP-2/TIMP-1比值。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JYLD低、高剂量组大鼠的肝脏指数降低(P均<0.01),血清中ALT、AST和TBA含量下降(P<0.05,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改善,血清中SOD活性升高(P均<0.01),IL-6、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α-SMA阳性表达减少(P<0.05,P<0.01),肝组织中ColⅠ、ColⅢ、ColⅣ、NF-κBMMP-2TIMP-1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P<0.01),MMP-2/TIMP-1比值降低(P<0.05,P<0.01)。结论 JYLD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减少肝细胞外基质沉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 信号素蛋白3A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2023, 44(11):1297-130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038

      摘要 (1334) HTML (1433) PDF 1.58 M (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轴索导向分子信号素蛋白3A(SEMA3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模型]、si-SEMA3A组(建立DR模型后,双眼玻璃体内注射病毒滴度为1×109 IU/mL的SEMA3A-siRNA慢病毒10 μL)、si-SEMA3A+DAPT组[建立DR模型后,双眼玻璃体内注射病毒滴度为1×109 IU/mL的SEMA3A-siRNA慢病毒10 μL和浓度为 10 μmol/L的Notch1通路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10 μL],每组10只。各组处理12周后取样,采用SEMA3A和RGC标志物POU结构域转录因子3a(Brn3a)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EMA3A蛋白的表达定位;H-E染色检测大鼠RGC密度,TUNEL染色检测大鼠RGC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EMA3A、Notch1及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确定SEMA3A在大鼠RGC中特异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RGC密度较低(P<0.05);si-SEMA3A组大鼠的RGC密度大于模型组和si-SEMA3A+DAPT组(P均<0.05)。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未检测到TUNEL阳性RGC,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TUNEL阳性RGC较多,RGC凋亡率为(49.55±7.82)%;与模型组比较, si-SEMA3A组大鼠RGC凋亡率较低(P<0.05),而si-SEMA3A+DAPT组大鼠RGC凋亡率高于si-SEMA3A组(P< 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6、TNF-α、SEMA3A和caspase 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otch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si-SEMA3A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6、TNF-α、SEMA3A和caspase 3表达水平均降低,Notch1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si-SEMA3A+DAPT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6、TNF-α、SEMA3A和caspase 3表达水平均高于si-SEMA3A组,Notch1表达水平低于si-SEMA3A组(P均<0.05)。结论 SEMA3A可能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大鼠RGC凋亡,有望成为DR的治疗靶点。

    • 海洋中药氢化珊瑚钙防治化疗药物外渗性皮肤溃疡的实验研究

      2023, 44(11):1303-130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017

      摘要 (1061) HTML (1464) PDF 1.81 M (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海洋中药氢化珊瑚钙对表柔比星所致小鼠皮肤外渗性溃疡的防护作用,为海洋中药氢化珊瑚钙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表柔比星所致小鼠皮肤外渗性溃疡模型,将模型小鼠分为对照组(予以基础处理及生理盐水冲洗)和实验组(除予以基础处理及生理盐水冲洗外,另予以早、中、晚氢化珊瑚钙0.375 g/cm2局部均匀涂抹创口各1次)。观察并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小鼠的皮肤外渗性溃疡面积、程度和愈合时间。在连续用药15 d后,切除溃疡组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溃疡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中Ki-67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血红素加氧酶1(HO-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2(iNOS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小鼠的皮肤外渗性溃疡发生率为100.0%(5/5),而实验组为60.0%(3/5)。实验组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愈合速度快于对照组。H-E染色显示对照组小鼠皮下结缔组织增生、组织结构紊乱、毛囊扩张、鳞状上皮增厚,而实验组小鼠皮下组织结构稍显紊乱、少见毛囊扩张、鳞状上皮稍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小鼠皮下组织中Ki-67表达强于对照组,对照组中iNOS2、NOX2的表达高于实验组(P均<0.05),对照组中HO-1、SOD1的表达低于实验组(P均<0.05)。结论 海洋中药氢化珊瑚钙对表柔比星外渗所致的皮肤溃疡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 离体细胞气泡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2023, 44(11):1310-131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268

      摘要 (987) HTML (1390) PDF 1.35 M (7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离体细胞气泡损伤模型,用于潜水减压病等气泡损伤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方法 研制离体细胞气泡损伤装置(包括气泡生成注射器、细胞培养皿和打孔装置),通过改变气泡生成注射器末端直径大小获得不同直径大小的气泡。以原代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为研究对象,通过PI染色和CCK-8细胞活力检测观察细胞损伤与气泡直径和气泡触碰时间之间的量效关系,最终建立稳定的离体细胞气泡损伤模型。结果 PI染色结果显示,0.5 mm直径气泡触碰1、2、3、4 h均未对PMVEC产生明显损伤,1.0、1.5和2.0 mm直径气泡触碰1、2、3、4 h均能导致死亡的PMVEC增加,且气泡直径越大、触碰时间越长死亡的PMVEC越多。CCK-8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1.0、1.5和2.0 mm直径气泡触碰1、2、3、4 h后PMVEC的活力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0 mm直径气泡触碰时间>3 h时对PMVEC损伤才较大,触碰3 h时的细胞存活率为(84.27±1.35)%。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稳定的细胞气泡触碰损伤模型,可用于减压病等气泡损伤相关疾病的研究。就PMVEC而言,直径为2 mm的气泡触碰损伤3 h可作为最合适的气泡损伤条件。

    • 过氧化物酶体特异性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2023, 44(11):1315-132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011

      摘要 (1218) HTML (1414) PDF 1.33 M (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一种特异性标记过氧化物酶体的GFP腺病毒载体。方法 设计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GFP序列,PCR法扩增该序列片段,并将其与腺病毒穿梭质粒载体pAdTrack连接,然后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质粒并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到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重组腺病毒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PacⅠ酶切线性化后感染293A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得到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Ad-GFP-Peroxi重组腺病毒颗粒。用腺病毒 Ad-GFP-Peroxi和不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腺病毒Ad-GFP感染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强弱。将用Ad-GFP-Peroxi腺病毒感染的H9C2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组和1% O2浓度培养组,培养24 h后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荧光信号聚集情况分析。结果 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GFP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与不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腺病毒Ad-GFP相比,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腺病毒Ad-GFP-Peroxi能够特异性显示大鼠心肌细胞H9C2内过氧化物酶体的分布,且缺氧培养的H9C2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分布出现聚集现象。结论 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了过氧化物酶体特异性GFP腺病毒,其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有较高的感染效率,共聚焦显微镜下可以明确显示心肌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的分布情况。

    • >综述
    • 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复合支架修复骨缺损研究进展

      2023, 44(11):1321-132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809

      摘要 (836) HTML (1419) PDF 989.95 K (2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降解性、成骨活性、缓释功能,将其作为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和药物载体用于骨修复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就近年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复合复合支架负载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和药物在骨损伤或骨缺损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脓毒症休克快速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2023, 44(11):1328-133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642

      摘要 (914) HTML (1499) PDF 990.21 K (1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快速心律失常是脓毒症休克的重要临床特点,控制不良的持续性心动过速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脓毒症休克相关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复杂,药物治疗仍然是当今控制脓毒症休克相关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药物选择存在多样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及使用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对脓毒症休克相关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3, 44(11):1337-134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031

      摘要 (934) HTML (1468) PDF 976.92 K (17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女性的生命健康。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过程,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合成细胞基质蛋白的能力。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是CAF最具潜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重塑细胞外基质,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FAP作为肿瘤诊断示踪剂及作为靶向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为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 >海洋军事医学
    • 热环境下海军官兵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

      2023, 44(11):1344-134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040

      摘要 (1072) HTML (1449) PDF 984.29 K (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热环境下海军官兵职业倦怠情况,探究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并分析心理资本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随机抽取驻热区海军官兵588人,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军人社会支持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探讨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热环境下海军官兵的职业倦怠高于普通环境下的海军官兵(P<0.01),其中成就感低表现得最明显(P<0.01)。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存在相关性(P均<0.01),其中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韧性和希望4个因子能共同解释官兵职业倦怠方差变异的35.10%;中介效应模型和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χ2/df=4.762,拟合优度指数为0.937,调整拟合优度指数为0.904,规范拟合指数为0.953,相对拟合指数为0.939,增值拟合指数为0.962,塔克-刘易斯指数为0.951,比较拟合指数为0.962,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80)。结论 热环境下海军官兵的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长航人员肠道微生态平衡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3, 44(11):1350-135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075

      摘要 (1048) HTML (1472) PDF 961.17 K (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肠道菌群与宿主共同进化,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以直接或通过代谢产物间接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人员根据肠道微生态与其他脏器间的相互关联,提出了“肠-脑轴”“肠-肺轴”等学说,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验证。长航人员容易发生肠道菌群紊乱,也经常出现其他健康问题。现阶段需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明确长航人员肠道菌群紊乱与健康状态的关系,探索合理的干预措施,以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长航人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发生。

    • >短篇论著
    • 拔牙矫治对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患者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影响

      2023, 44(11):1355-136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440

      摘要 (845) HTML (1467) PDF 1.27 M (8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拔牙矫治对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患者上气道及舌骨位置的影响。方法 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病例库中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且结束治疗的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患者 6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按矫治策略将患者分为拔牙组和非拔牙组,每组30例。对患者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的上气道、舌骨及颅颌面组织进行定点描绘和测量分析。结果 与矫治前比较,拔牙组患者矫治后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下内角(U1-SN)、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上内角(L1-MP)均减小,后鼻棘点与上咽壁点的线距(PNS-UPW)、后鼻棘点与会厌谷点的线距(PNS-V)、舌骨点与蝶鞍点的距离(H-S)、(牙合)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夹角(OP-SN)、上中切牙长轴与下中切牙长轴的夹角(U1-L1)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矫治前比较,非拔牙组患者矫治后ANB减小,PNS-V、H-S、OP-SN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由于生长发育的优势,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患者在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后上气道矢状径和垂直高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舌骨位置呈向下、向前移位的趋势,拔牙矫治对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患者的上气道几乎未产生不利影响。

    • 形状记忆弓齿钉与下胫腓固定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的疗效对比

      2023, 44(11):1361-136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909

      摘要 (901) HTML (1381) PDF 1.38 M (7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镍钛形状记忆弓齿钉和下胫腓固定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MF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3例MF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组(弓齿钉治疗组,13例)和下胫腓固定螺钉治疗组(螺钉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评分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弓齿钉治疗组和螺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18.46±19.55)min vs (113.50±17.97)min]、术中出血量[(90.77±53.85)mL vs (94.50±46.5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局部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4.70±5.20)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AOFAS踝关节功能总体评估得分及踝关节症状评价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及下胫腓固定螺钉处理MFF中下胫腓联合损伤均能达到满意效果,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不仅能保留踝关节及下胫腓联合的生理活动,且负重前无须常规取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子宫肌瘤剔除术3种术式的对比分析及经脐单孔腹腔镜的应用研究

      2023, 44(11):1366-137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299

      摘要 (841) HTML (1410) PDF 1.13 M (1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孔组24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多孔组42例,行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31例,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及总住院费用等。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进一步分层,对比分析单发性、多发性或浆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中分别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多孔腹腔镜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单发性与多发性、浆膜下与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多孔组及开腹组相比,单孔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与开腹组相比,单孔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手术时间延长、总住院费用较高(P<0.05,P<0.01)。单孔组与多孔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孔组前期的术中出血量较多孔组多(P<0.05),后期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患者中,3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情况与上述总体一致。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中,单发性子宫肌瘤组较多发性子宫肌瘤组手术时间缩短(P<0.05);浆膜下子宫肌瘤组较肌壁间子宫肌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P<0.01)。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及开腹手术相当,但术后恢复更快。单发性及浆膜下子宫肌瘤相比多发性及肌壁间子宫肌瘤而言,更加适合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 淫羊藿苷对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初探

      2023, 44(11):1373-137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109

      摘要 (817) HTML (1503) PDF 980.33 K (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对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的方式构建血管性ED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模型组(每天1 mL生理盐水灌胃),他达拉非组(按每天0.8 mg/kg的剂量给予他达拉非溶液灌胃),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每天20、40、80 mg/kg的剂量给予淫羊藿苷混悬液灌胃)。假手术组(10只)给予每天1 mL生理盐水灌胃。造模4周后,刺激大鼠阴茎海绵体神经,测量最大阴茎海绵体内压(ICPmax),评估大鼠的勃起功能。连续灌胃30 d后取大鼠阴茎海绵体标本,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鞘氨醇-1-磷酸(S1P)和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的表达水平;采用Masson染色测定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纤维化情况,计算所采集图像的积分光密度(IOD)。对各组大鼠ICPmax和阴茎海绵体中α-SMA、S1P、S1PR1水平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他达拉非组大鼠的ICPmax高于淫羊藿苷低剂量组,低于淫羊藿苷中、高剂量组(P均<0.05)。他达拉非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的Masson染色IOD低于淫羊藿苷低、中剂量组,高于淫羊藿苷高剂量组(P均<0.05)。他达拉非组大鼠阴茎海绵体中α-SMA的表达水平低于淫羊藿苷高剂量组,高于淫羊藿苷低、中剂量组(P均<0.05)。他达拉非组大鼠阴茎海绵体中S1P的表达水平低于淫羊藿苷中、高剂量组(P均<0.05)。他达拉非组大鼠阴茎海绵体中S1PR1表达水平低于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P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α-SMA、S1P、S1PR1水平和ICPma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均<0.05)。结论 淫羊藿苷可显著改善血管性ED大鼠的勃起功能,其可能通过调节S1P、S1PR1水平促进血管内皮的新生和稳定,达到改善勃起功能的目的。

    • >病例报告
    • 某岛礁医院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医疗后送1例报告

      2023, 44(11):1378-138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01463

      摘要 (1226) HTML (1377) PDF 1.22 M (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司库奇尤单抗联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致急性肾损伤1例报告

      2023, 44(11):1381-138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128

      摘要 (815) HTML (1441) PDF 1.52 M (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