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5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4, 45(9):0-0.

      摘要 (492) HTML (0) PDF 482.04 K (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院士论坛
    • 特殊环境对生物钟和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4, 45(9):1051-105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759

      摘要 (962) HTML (24) PDF 1.38 M (1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活动随地球自转表现出的接近24 h的节律性波动被称为生物钟。肠道菌群为寄生于人体胃肠道的微生物群落,其平衡对维持机体稳态有重要作用。特殊环境包括外部环境的改变(如处于极地特殊昼夜光照、高原缺氧环境下)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如轮班、失眠、跨时区飞行)等均会对生物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生物钟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生物钟紊乱与菌群失调协同作用,进一步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增加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阐明特殊环境下生物钟和肠道菌群的变化能够为特殊环境下作业人群生物钟和机体稳态的维持提供新思路。

    • >专题报道: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研究
    • 补肾活血方调控腹腔巨噬细胞治疗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2024, 45(9):1059-106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297

      摘要 (727) HTML (21) PDF 3.71 M (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通过将供体小鼠子宫内膜碎片注射入受体小鼠腹腔的方法构建EM小鼠模型,造模后将E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补肾活血方组,每组8只。孕三烯酮组小鼠以孕三烯酮混悬液(0.325 mg/kg)灌胃、每周2次,补肾活血方组小鼠每日以补肾活血方中药液(43.68 g/kg)灌胃,疗程均为28 d。疗程结束后处死小鼠,通过大体标本和H-E染色观察小鼠异位病灶生长情况,采用Blauer粘连评分系统对小鼠腹腔粘连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病灶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小鼠腹腔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变迁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方组和孕三烯酮组EM小鼠异位病灶体积和腹腔粘连评分降低(均P<0.05),病灶纤维化程度改善,腹腔液中TNF-α、TGF-β1、IL-12水平下调(均P<0.05),腹腔巨噬细胞M2/M1比值降低(均P<0.01),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没有明显改变。补肾活血方组EM小鼠上述指标与孕三烯酮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腹腔巨噬细胞改善小鼠腹腔免疫微环境治疗EM。

    • 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2024, 45(9):1069-107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127

      摘要 (742) HTML (20) PDF 1.29 M (4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的AM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化瘀方组和安慰剂组进行双盲临床试验,化瘀方组放置LNG-IUS后1个月加用俞氏化瘀止血方治疗,安慰剂组放置LNG-IUS后1个月加用安慰剂治疗,俞氏化瘀止血方和安慰剂均服用3个月。共95例完成随访,其中化瘀方组47例、安慰剂组48例;脱落7例,脱落率为6.86%。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点滴出血天数、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服药3个月后,与安慰剂组相比,化瘀方组患者PBAC评分、点滴出血天数、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均降低(均P<0.05),痛经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化瘀方组患者均未接受手术治疗,安慰剂组有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1例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两组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与化瘀方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俞氏化瘀止血方可明显改善AM患者的点滴出血情况,促进子宫体积缩小,降低血清CA125水平,改善AM中医证候。建议AM患者在放置LNG-IUS后常规服用俞氏化瘀止血方制剂,以减少LNG-IUS的不良反应。

    •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舌象及脉象客观化指标探析

      2024, 45(9):1077-108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267

      摘要 (778) HTML (46) PDF 1.23 M (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数字舌诊仪及脉诊仪采集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的舌象和脉象数据,探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舌象及脉象客观化指标。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组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9月15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张婷婷教授门诊就诊的72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正常对照组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体检中心招募的35名健康成年女性。使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的TFDA-1型数字舌诊仪及PDA-1型数字脉诊仪分析2组人群舌象、脉象数据的差异。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舌质颜色方面,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组zhiCon、zhiASM、zhiENT、zhiMEAN、zhiClrB、zhiClrI、zhiClrLa、zhiClrCb和zhiClrLb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zhiClrR、zhiClrG、zhiClrS、zhiClrL、zhiClrY和zhiClrCr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舌苔颜色方面,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组taiClrR、taiClrB、taiClrI、taiClrS、taiClrLa、taiClrLb、taiClrCr和taiClrCb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aiClrG、taiClrL和taiClrY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舌苔质地及厚薄方面,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组perAll、perPart、taiCon、taiASM、taiENT、taiMEAN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脉象方面,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组h3、h4、h5、t4、h3/h1和h4/h1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1、t、t1和t5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舌象和脉象参数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与健康成年女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病机变化及临床辨证提供了客观化指标。

    • 褪黑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4, 45(9):1083-108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480

      摘要 (755) HTML (19) PDF 1.04 M (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宫腔外的部位种植或生长,其病理机制包括免疫炎性改变、氧化应激、上皮-间质转化及新生血管生成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及长期药物管理进行治疗。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吲哚胺类激素,通过作用于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功能和促进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褪黑素可通过抑制雌激素合成、拮抗血管生成等作用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并能有效缓解盆腔疼痛。本文就褪黑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肥大细胞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 45(9):1089-109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315

      摘要 (801) HTML (25) PDF 1.06 M (9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症状,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疼痛机制仍然不明。肥大细胞是一种可以与感觉神经相互作用、介导疼痛的免疫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肥大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肥大细胞通过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神经生长、外周和中枢神经敏化等途径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发生机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开拓新思路。

    • >论著
    • 虚拟购物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meta分析

      2024, 45(9):1097-110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448

      摘要 (925) HTML (41) PDF 1.39 M (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性评价虚拟购物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利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3年9月发表的虚拟购物、轻度认知障碍、认知功能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包括382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认知康复训练相比,虚拟购物能够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注意和日常生活能力(均P<0.05),对记忆、语言、视空间能力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虚拟购物对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注意和日常生活能力有益。

    • 基于超声影像的下腔静脉自动识别与定位

      2024, 45(9):1107-111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760

      摘要 (774) HTML (19) PDF 1.76 M (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下腔静脉(IVC)超声影像的IVC自动识别与直径测量方法。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结构与自动跟踪算法的IVC自动识别与定位方法,采用跟踪方式对数据集进行IVC识别和连续定位,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以超声医师的人工测量结果作为金标准,在采集自ICU的18例患者的18组超声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 自动化算法识别准确率为94.44%(17/18),IVC直径自动测量误差在±1.96ss为标准差)范围内,表明自动测量方法可替代人工测量方法。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拓扑结构与自动跟踪算法的IVC自动识别与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成功率及IVC直径测量准确性,可以辅助临床医师进行IVC的识别定位与直径测量。

    •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联合不同肥胖指标与糖尿病前期人群10年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2024, 45(9):1113-111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827

      摘要 (849) HTML (36) PDF 1.27 M (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队列研究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联合不同肥胖指标与四川省泸州地区糖尿病前期人群10年新发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参与泸州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并且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的普通居民2 551例,分别按基线TyG-腰围(WC)、TyG-腰围身高比(WtHR)、TyG-BMI、TyG-腰臀比(WHR)的四分位数分为第1、第2、第3、第4四分位组(Q1、Q2、Q3、Q4组),观察各组10年新发IS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TyG-WC、TyG-WtHR、TyG-WHR与新发IS的关系。结果 纳入研究的2 551例糖尿病前期个体在非干预性随访至第10年时,因各种原因死亡123例,死亡率为4.8%;新发IS 142例,发生率为5.6%;新发糖尿病224例,其中22例同时新发IS,占新发糖尿病患者的9.8%。按照TyG-WC、TyG-WtHR四分位数分组,糖尿病前期人群10年新发IS的发生率均为Q4组>Q3组>Q2组>Q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TyG-BMI四分位数分组,新发I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TyG-WHR四分位数分组,新发IS的发生率为Q3组>Q4组>Q2组>Q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在未调整任何变量的情况下还是调整多因素后,TyG-WtHR均与糖尿病前期人群新发IS相关。结论 TyG-WtHR是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IS的危险因素,加强对高TyG-WtHR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分级管理或可降低IS的发生风险。

    • 经皮双外固定架与外固定架联合接骨板治疗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2024, 45(9):1120-112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695

      摘要 (705) HTML (29) PDF 2.66 M (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双外固定架(EF)与EF联合掌侧接骨板(VLP)治疗AO C1、C2和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2019-2022年108例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51例患者采用双EF(无桥接骨水泥克氏针框架和传统跨腕EF)治疗,57例患者采用传统跨腕EF联合VLP治疗。测量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参数(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尺骨变异等)、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腕部疼痛强度,通过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估上肢的整体功能,通过Mayo腕关节评分系统(MWS)评估腕关节功能,采用患者满意度短期评估量表(SAPS)评估患者满意度。根据患者主诉及外科医师的综合判断评估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AO分型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EF组在手术等待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EF联合VLP组(均P<0.001)。术后随访24~3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尺骨变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双EF组在VAS疼痛评分及SAPS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均优于EF联合VLP组(P=0.025、0.015),两组间腕关节活动范围(屈曲、背伸、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握力及MWS、DA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EF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7/51),低于EF联合VLP组的28.07%(16/57)(P<0.05)。结论 经皮双EF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随访效果满意,可作为OA 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治疗选择。

    • >综述
    • 甲状腺癌分子标志物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4, 45(9):1127-113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088

      摘要 (807) HTML (26) PDF 1.05 M (1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甲状腺癌发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变化导致的基因突变和腺体组织分子生物学改变是诱发甲状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甲状腺癌的相关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癌特定遗传改变和分子标志物被挖掘出来。本文就甲状腺癌的病因、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甲状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

    •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超声影像学定量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2024, 45(9):1134-114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515

      摘要 (892) HTML (18) PDF 1.08 M (1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超声等影像诊断技术逐渐被用于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结构与功能的定量评估。本文主要综述了常规超声技术(如二维灰阶、多普勒超声)、新型超声技术(如超微血管成像、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如CT、MRI、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定量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多模态超声影像技术可弥补单一诊断手段的不足,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结构与功能的定量评估打破了既往主要依靠超声医师主观判断和定性诊断的局限性,有利于全面综合定量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疾病,指导临床个体化诊疗。

    • 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癌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2024, 45(9):1141-114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638

      摘要 (916) HTML (82) PDF 1.02 M (10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工智能(AI)在前列腺癌(PCa)病理诊断、影像学诊断、预后预测、分子分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远大前景。本文主要关注AI分析病理切片在PCa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进展,简要介绍了AI在穿刺病理诊断和Gleason分级、切除术后病理的诊断和分级、基于病理切片预测PCa患者预后中的应用。在穿刺病理诊断和Gleason分级方面,AI已经和普通病理医师表现不相上下;在切除术后病理的诊断和分级方面,AI可以对肿瘤进行精准分级与评分;在PCa患者预后预测方面,AI可以直接从病理组织切片中提取相关预后信息,预测PCa患者的术后情况。此外,AI还可以预测PCa患者的基因突变,通过分析病理切片得出基因突变的概率。

    •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睡眠的关系

      2024, 45(9):1147-115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136

      摘要 (842) HTML (49) PDF 1.03 M (9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出现,以与事件相关的侵入性思维、回避、消极情绪和认知及警觉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睡眠障碍也被认为是 PTSD 的核心特征之一。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 PTSD 与睡眠障碍相关,但两者关联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概述了 PTSD 和睡眠障碍的临床及生理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 PTSD 和睡眠障碍的双向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 PTSD 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相关生理机制和脑机制。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与 PTSD 和睡眠共同相关的脑区及神经环路入手,探索 PTSD 与睡眠双向关系的神经生理机制,为 PTSD 和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更多的信息与方法。

    • >技术方法
    • 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及鉴定

      2024, 45(9):1156-116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302

      摘要 (695) HTML (28) PDF 1.73 M (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亚基11(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和结果Trappc11基因外显子3~5的两侧分别引入loxP位点,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F0代C57BL/6J小鼠;将通过PCR扩增及测序鉴定阳性的F0代C57BL/6J小鼠与C57BL/6J野生型小鼠交配、繁殖,获得F1代Trappc11flox/+小鼠;再将Trappc11flox/+小鼠与UBC-CreERT2小鼠交配,经过2代繁殖,最终获得Trappc11诱导型全身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结论 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技术成功建立了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揭示Trappc11在多器官系统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提供了重要工具。

    • >海军卫生保健
    • 应用VHD型预定制矫形鞋垫预防海军新兵下肢过劳性损伤: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2024, 45(9):1162-116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241

      摘要 (814) HTML (65) PDF 1.18 M (3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VHD型预定制矫形鞋垫是否可以降低海军新兵下肢过劳性损伤(LLOI)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参加入伍训练的400名男性海军新兵,随机分配至试验组(n=200)和对照组(n=200)。在入伍训练期间,试验组穿着VHD型预定制矫形鞋垫,对照组不穿鞋垫。1周后进行问卷调查,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新兵的矫形鞋垫进行重新塑形。12周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新兵健康资料。主要研究结果为新兵入伍训练期间LLOI的发生率,次要研究结果为新兵参加入伍训练发生LLOI的类型、因LLOI损失的训练时间、穿着矫形鞋垫的舒适度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生76例LLOI,其中试验组24例(12%)、对照组52例(26%)。最常见的LLOI类型为足底筋膜炎。试验组因LLOI损失的训练时间共为51 d(2.12 d/人),对照组则为123 d(2.37 d/人)。试验组穿着矫形鞋垫1周和12周后舒适度评分分别为(3.76±1.87)和(2.03±1.74)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36/200)和5%(10/20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足弓疼痛。结论 VHD型预定制矫形鞋垫可降低新兵LLOI的发生率,减少因LLOI导致的训练时间损失,穿着舒适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 舰艇官兵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4, 45(9):1168-117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155

      摘要 (718) HTML (28) PDF 1.29 M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海军舰艇官兵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揭示自尊、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便利抽取法选取海军舰艇官兵288人,采用成人依恋量表、自尊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依恋焦虑、自尊、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依恋焦虑、自尊、焦虑、抑郁和主观幸福感两两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依恋焦虑、自尊、抑郁和焦虑可共同预测主观幸福感的42.4%。链式中介模型各项拟合指数良好(χ2/df=0.170,P=0.844,拟合优度指数为0.999,调整拟合优度指数为0.996,规范拟合指数为0.999,相对拟合指数为0.997,比较拟合指数为1.000,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00),结果显示自尊、负性情绪在依恋焦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链式中介作用。结论 舰艇官兵的依恋焦虑既可以通过自尊、负性情绪的单独中介作用,也能通过自尊、负性情绪的完全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 >短篇论著
    • 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斑块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2024, 45(9):1174-117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190

      摘要 (684) HTML (32) PDF 1.08 M (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2年5-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69例,分别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和有无下肢动脉斑块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斑块组(131例)和无颈动脉斑块组(138例)、下肢动脉斑块组(134例)和无下肢动脉斑块组(135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3.15(2.79,3.79)g/L vs 2.99(2.66,3.42)g/L,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38,95% CI 1.061~2.078,P<0.05)。下肢动脉斑块组和无下肢动脉斑块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部位外周动脉斑块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不同。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升高,且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后纤维蛋白原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下肢动脉斑块与凝血功能指标无关。

    •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康航地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4, 45(9):1180-118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092

      摘要 (820) HTML (51) PDF 1.03 M (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康航地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9年8月至2022年9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康航地区1 537名老年人(年龄≥60岁)进行调查和评估,收集一般资料、心血管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等)、痴呆家族史、脑血管病史、海马MRI影像学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进行测试。根据MCI临床诊断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MCI组和非MCI组,比较两组调查对象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CI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1 537名调查对象中,MCI患者226例(14.70%),非MCI者1 311例(85.30%)。226例MCI患者中,单认知域遗忘型138例,多认知域遗忘型33例,单认知域非遗忘型11例,多认知域非遗忘型7例。MCI组中男性、糖尿病、高脂血症、痴呆家族史、脑血管病史患者占比高于非MCI组(均P<0.05),海马萎缩程度高于非MCI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痴呆家族史、脑血管病史和海马萎缩程度是老年人发生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214例MCI患者随访至2023年2月,其中20例(9.35%)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4例(1.87%)诊断为路易体痴呆。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康航地区老年人MCI患病率为14.70%,有痴呆家族史、有脑血管病史和海马萎缩是老年人发生MCI的独立危险因素。

    • 基于Go/No-Go范式的多任务操作实验评估军校学员的反应抑制能力

      2024, 45(9):1185-118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421

      摘要 (729) HTML (70) PDF 1.05 M (8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军校学员在多任务操作情境中的反应抑制能力特点。方法 选择127名军校学员作为被试,采用Go/No-Go范式进行测试,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分布检验等方法探索模拟驾驶任务的干扰对被试Go/No-Go测试表现的影响。结果 对127名被试的测试结果显示,在击中率和虚报率上存在干扰任务和Go试次比例的交互作用,即在没有干扰任务时60%试次比例与40%试次比例条件下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有干扰任务时60%试次比例条件下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大于40%试次比例条件(均P<0.01)。在击中率、虚报率和辨别力指标d’上干扰任务的主效应显著(均P<0.01),即干扰任务降低了被试的击中率和辨别力、增大了虚报率。不同被试在有无干扰任务时辨别力的变化不同,根据无干扰任务与有干扰任务时辨别力指标d’的差值的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可将被试分为易受干扰组23人(18.11%)、不易受干扰组20人(15.75%)和中间组84人(66.14%)。结论 干扰任务增加了军校学员在多任务操作时的心理负荷,降低了其反应抑制能力,且军校学员的反应抑制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 天冬酰胺酶超分子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研究

      2024, 45(9):1190-119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092

      摘要 (585) HTML (41) PDF 1.39 M (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天冬酰胺酶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脂质纳米粒(ASLN)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初步探讨其对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ASLN,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静脉注射ASLN和游离天冬酰胺酶(Aase)2 kU/kg后,于48 h内的不同时间点取大鼠眼眶血测定血浆样品中Aase的活性,并绘制活性-时间曲线,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MTT法检测ASLN对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ASLN呈球形或类球形,其粒径为(321.27±1.42)nm,zeta电位为(-9.31±0.42)mV,包封率为(66.46±1.57)%。ASLN和Aase的0~48 h活性-时间曲线 AUC分别为(199.48±2.18)、(57.63±3.89)U·mL-1·h,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4.40±0.05)、(2.09±0.07)h,峰浓度分别为(35.49±1.11)、(27.58±1.28)U/mL。ASLN相对Aase的生物利用度为325.96%。细胞毒性结果表明,ASLN对H44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ASLN能改善Aase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提高Aase的生物利用度,并抑制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

    • >病例报告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致心室颤动1例报告

      2024, 45(9):1195-119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1221

      摘要 (695) HTML (28) PDF 1.84 M (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