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46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青年学者论坛
    • 基因检测助推淋巴瘤诊疗新篇章

      2025, 46(2):155-16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551

      摘要 (663) HTML (63) PDF 1.48 M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分子病理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基因组特征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基因检测技术及其带来的新进展对推动淋巴瘤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用于淋巴瘤病理诊断与研究的新技术,包括全基因组测序、循环肿瘤DNA分析、单细胞分析和表观遗传学研究等;并以新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为基础,阐述了常见淋巴瘤的基因特征、预后分层与治疗的最新进展,以指导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与临床治疗。

    • >专题报道:肝细胞癌转化治疗
    • 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从不可切除到可切除的新希望

      2025, 46(2):168-17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384

      摘要 (649) HTML (996) PDF 1.20 M (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细胞癌(HCC)临床预后差,主要原因是其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初诊时已达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指征。随着新型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及局部治疗等多维治疗方案的联合应用,HCC的客观缓解率显著提高,为HCC转化治疗奠定了基础。转化治疗是近年来HCC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旨在将不可切除肿瘤转化为可切除状态,已成为不可切除HCC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HCC转化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根据笔者临床经验及HCC转化治疗最新进展,对HCC转化治疗策略及疗效进行阐述。

    •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5, 46(2):176-18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431

      摘要 (606) HTML (438) PDF 1.01 M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遍布全球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位居前列。由于其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通过转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以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为代表的新型治疗被广泛用于HCC转化治疗。相较其他转化治疗方案,这些药物能有效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且具有不良反应可控等优势。此外,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治疗在提高HCC患者的生存收益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旨在综述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HCC一线和二线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安全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转化治疗现况与进展

      2025, 46(2):182-18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418

      摘要 (410) HTML (492) PDF 1.23 M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细胞癌(HCC)的生物学特性导致门静脉癌栓高发,其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内可丧失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致使患者预后极差。通过对不可切除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进行合理的降期治疗,达到可切除的范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HCC合并门静脉癌栓转化治疗的潜在目标人群,并分析肝动脉灌注化疗、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放射治疗、区域性及系统药物治疗在HCC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指出联合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手段是提升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预后的关键。

    • 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5, 46(2):189-19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273

      摘要 (543) HTML (602) PDF 1016.94 K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钇-90(90Y)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90Y对肝细胞癌进行治疗的新型方法。90Y半衰期较长,可利用其高能β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定向杀伤,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应和较好的局部控制能力。近年来,随着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90Y-SIRT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90Y-SIRT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如何提高转化治疗效果、优化治疗方案等。本文对90Y-SIRT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转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5, 46(2):198-20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437

      摘要 (545) HTML (408) PDF 1.09 M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转化治疗对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49例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根据最终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转化治疗组(n=42)和非转化治疗组(n=107),分析转化治疗后的长期预后和不良反应。结果 149例患者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为1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分别为19.8个月和10.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未达到和28.2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转化治疗是总生存期的保护因素(HR=0.125,95%CI 0.016~0.966),但不是无事件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6.4%和72.1%、53.4%,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年、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7.5%、33.8%和47.3%、31.5%,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患者的靶向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28/42)vs 72.0%(77/107),P=0.524]及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0/42)vs 27.1%(29/107),P=0.6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转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伴有大血管侵犯的晚期HCC患者的预后,并且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 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行血管介入联合TKI及PD-1抑制剂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2025, 46(2):206-21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424

      摘要 (682) HTML (441) PDF 1.45 M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血管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和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在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患者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4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符合条件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描述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参数和术后病理结果,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的中位手术时间为240 min,中位出血量为200 mL。24例(22.6%)患者需要术中输血。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1%(52/106),最常见的术后不良反应是肝功能衰竭(23例,21.7%)。1例(0.9%)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余10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4.7个月。随访期间有49例(46.2%)患者复发,其中早期复发(1年内)39例(36.8%),肝内复发33例(31.1%)。13例(12.3%)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15.7个月,1年和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6.9%和40.3%。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2%和85.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达到完全病理缓解(HR=0.410,95%CI 0.172~0.980,P=0.045)、合并微血管侵犯(HR=2.423,95%CI 1.269~4.625,P=0.007)、存在卫星灶(HR=1.916,95%CI 1.014~3.620,P=0.045)和肿瘤多发(HR=1.818,95%CI 1.012~3.241,P=0.046)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血管介入治疗联合TKI及PD-1抑制剂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可能是一种不良反应可控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 >论著
    • 髓系特异性核因子ⅠB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肠道炎症表现

      2025, 46(2):215-22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10488

      摘要 (613) HTML (62) PDF 6.43 M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构建核因子ⅠB(NFIB)条件性基因敲除(cKO)小鼠,探讨髓系细胞NFIB的表达与肠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和FANTOM5数据库查找NFIB在炎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NFIB-flox小鼠,并与Lyz2-Cre转基因小鼠杂交,将后代自交获得髓系特异性NFIB cKO小鼠(NFIBfl/flLyz2-Cre小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小鼠基因型后,选取C57BL/6N品系的NFIB cKO小鼠4只为实验组,非cKO小鼠4只为对照组。两组小鼠均使用2.5%葡聚糖硫酸钠盐以相同条件诱导,构建慢性结肠炎模型,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方面评估结肠炎严重程度。结果 经分析发现NFIB在髓系细胞来源的粒细胞、单核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在中性粒细胞中高表达。成功地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Cre-loxP系统构建了髓系特异性NFIB cKO小鼠。葡聚糖硫酸钠盐诱导的肠炎模型NFIB cKO小鼠在短时间内出现腹泻、肉眼血便、活动减少、体重减轻等情况。肠道大体观察显示NFIB cKO小鼠结肠较非cKO小鼠缩短[(8.23±0.35) cm vs (10.30±0.36) cm,P<0.01]。肠H-E染色显示NFIB cKO小鼠肠黏膜腺结构改变和结缔组织增生伴广泛炎症细胞浸润,NFIB cKO小鼠的组织学评分高于非cKO小鼠[(4.25±0.50)分vs(0.50±0.58)分,P<0.01]。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D11b阳性细胞在NFIB cKO小鼠较非cKO小鼠中募集更多。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髓系特异性NFIB cKO小鼠,并发现髓系细胞中的NFIB能够减轻免疫细胞(粒细胞或/和单核细胞)浸润,抑制肠道炎症。

    • PI-RADS评分诊断不同PSA水平前列腺癌的准确度分析

      2025, 46(2):223-22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224

      摘要 (600) HTML (58) PDF 1.34 M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在不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基础上,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诊断前列腺癌(PCa)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多参数磁共振扫描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证实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总PSA(t-PSA)、游离PSA(f-PSA)、f-PSA与t-PSA比值(f/t PSA)及PI-RADS评分进行汇总。以穿刺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在不同PSA水平下,PI-RADS评分在PCa诊断中的准确度。结果 共计纳入2 526例患者,根据PSA水平将患者分为7组:PSA≤4 ng/mL、4 ng/mL<PSA≤10 ng/mL(f/t PSA≥0.16)、4 ng/mL<PSA≤10 ng/mL(f/t PSA<0.16)、10 ng/mL<PSA≤20 ng/mL、20 ng/mL<PSA≤50 ng/mL、50 ng/mL<PSA≤100 ng/mL、>100 ng/mL。在全部患者中,PI-RADS评分≥3分诊断PCa灵敏度达90.0%,优于PI-RADS评分≥4分(灵敏度76.3%)。PSA≤4 ng/mL时,PI-RADS评分≥4分的准确度高于PI-RADS评分≥3分(87.7% vs 64.0%);随着PSA水平的升高,PI-RADS评分≥4分和PI-RADS评分≥3分的诊断准确度逐渐上升并趋同,在50 ng/m<PSA≤100 ng/mL时,两者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0.7%和92.0%。结论 在较高PSA水平时,PI-RADS评分诊断PCa的准确度更高,可减少患者的非必要穿刺。

    • 2022年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流行状况分析

      2025, 46(2):229-23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685

      摘要 (1006) HTML (272) PDF 1.34 M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WHO公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描述和分析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状况。方法 基于2022全球癌症统计数据,系统性描述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SIR)、死亡人数、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SMR),并根据年龄及人类发展指数(HDI)进行分层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SIR、SMR及死亡发病比(M/I)与HD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22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人数共有146.7万,SIR为29.4/10万,在男性人群所有癌种中排第2位;全球前列腺癌死亡人数为39.7万,SMR为7.3/10万,在男性所有癌种中排第5位。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人数为13.4万,SIR为9.7/10万,SMR为3.3/10万,在中国男性人群所有癌种中均排第7位。全球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和SIR从45岁开始快速增长,死亡人数及SMR从50岁开始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和SIR自60岁开始快速增长,死亡人数和SMR从65岁开始快速增长。中国前列腺癌的M/I为0.337,在HDI高水平国家和地区中排第30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癌SIR与HDI(r=0.440,P=0.008)呈正相关,M/I与HDI呈负相关(r=-0.877,P<0.001),而SMR与HDI无关(P>0.05)。结论 全球前列腺癌的疾病负担严重。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态势,且存在死亡率高的特点。积极开展前列腺癌早筛、优化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及全程化管理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综述
    • 脑功能与结构磁共振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 46(2):234-23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298

      摘要 (524) HTML (44) PDF 986.22 K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肺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慢性不可逆性气道受阻。患者长期气流受限引起大脑供氧量减少,易引起大脑功能与结构的一系列改变。近年来很多MRI技术应用于COPD患者的研究。本文主要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及弥散张量成像3个方面,对基于脑功能与结构成像技术在COP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中膈神经损伤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2025, 46(2):239-24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174

      摘要 (601) HTML (38) PDF 984.49 K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多数心房颤动起源于肺静脉,因此肺静脉隔离是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术式。冷冻球囊消融具有损伤可逆、手术时间短、患者手术体验佳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方案。与射频消融相比,冷冻球囊消融发生膈神经损伤的风险相对更高,尤其是在对右侧肺静脉冷冻消融期间。本文旨在讨论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过程中预防膈神经损伤的策略,例如冷冻消融的温度监控、球囊操作的策略(即球囊放气、近端封堵、膈神经起搏等),以总结经验,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循环肿瘤DNA在食管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 46(2):244-25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217

      摘要 (569) HTML (39) PDF 1009.26 K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由于食管癌预防难、发现晚,有效防控是研究的热点和临床难点。以循环肿瘤DNA(ctDNA)为代表的液态活检技术的发展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ctDNA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度及高灵敏度,可以应用于肿瘤的筛查及诊断,并且在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ctDNA检测技术及其在食管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学术园地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随机森林优化填补算法

      2025, 46(2):253-25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333

      摘要 (523) HTML (39) PDF 1.19 M (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并改进缺失数据处理方法,提升二分类结局预测模型性能。方法 模拟数据缺失场景,通过预测模型的ROC AUC及均方根误差(RMSE)共同评估直接剔除、均值填补、随机森林填补、多重填补对预测模型性能的影响,并将贝叶斯网络引入随机森林填补算法,利用变量间相关性进行填补方法的优化。结果 不同缺失占比下,通过AUC及RMSE均可得出贝叶斯网络优化随机森林填补算法效果最佳。此外,在缺失占比为10%~20%时,各种填补方法对预测模型的性能提升效果大体相同;当缺失占比为30%~40%时,相较于均值填补,除贝叶斯网络优化随机森林填补算法外,随机森林填补更好,其效果略优于多重填补;当缺失占比接近50%时,即使模型性能依旧较好,但填补数据逐渐偏离真实数据特征,模型的可用性下降。结论 贝叶斯网络优化随机森林填补算法总体效果较好,当随机缺失占比30%~40%时可优先考虑。

    • >海军卫生保健
    • 海战伤自救互救药品配备的探讨

      2025, 46(2):258-26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200

      摘要 (514) HTML (46) PDF 982.90 K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救互救是战场急救的首要环节,最具救治时效性。药物在战场急救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物资,对伤员的及时救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战场急救用药配备进行综述,旨在为海战伤自救互救用药配备提供参考,为提高海军的一线救治能力和卫勤保障能力提供支持。

    • >短篇论著
    • 特高海拔地区世居藏族群众胆囊结石影响因素分析

      2025, 46(2):263-26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171

      摘要 (694) HTML (55) PDF 1003.16 K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特高海拔地区世居藏族群众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8月10日-17日那曲市尼玛县人民医院组织并协同援藏医师对吉瓦乡藏族群众进行下乡体检的体检数据,并调查记录受检者的一般信息和生活饮食习惯。将入组的448位研究对象根据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胆囊结石组(106例)和未患胆囊结石组(34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藏族群众患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结果 胆囊结石组与未患胆囊结石组的年龄、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指脉氧和文化程度等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2,95%CI 1.020~1.106)、体重(OR=1.120,95%CI 1.067~1.176)、吸烟(OR=4.751,95%CI 1.627~13.869)、胆固醇(OR=1.429,95%CI 1.129~1.810)、酥油茶饮用量(OR=2.123,95%CI 1.656~2.721)、丙氨酸转氨酶(OR=1.045,95%CI 1.028~1.062)、文化程度低(OR=6.994,95%CI 2.615~18.702)、脂肪肝(OR=4.409,95%CI 1.499~12.968)、以荤食为主(OR=3.725,95%CI 1.255~11.055)均与藏族群众患胆囊结石相关。结论 特高海拔地区世居藏族群众胆囊结石的发病可能与以上多种因素有关,这为当地胆囊结石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信息和线索。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h2浓度

      2025, 46(2):268-272.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111

      摘要 (563) HTML (29) PDF 1.98 M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小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h2(GRh2)血药浓度,为GRh2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应用提供临床前数据支持。方法 C57BL/6小鼠灌胃7.5 mg/kg GRh2,于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收集全血0.03 mL,全血离心分离血清后用0.1%甲酸乙腈处理,经氮气(40℃)吹干后用50.0 μL含100 ng/mL双氯芬酸钠的50%甲醇溶液复溶,室温条件下涡旋混匀5 min后放入自动进样器中进样分析。色谱柱为Waters BEHC18(2.1 mm×50.0 mm,1.7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流速为0.60 mL/min,柱温40℃,进样体积1.00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建立标准曲线,计算血药浓度并建立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含药血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0~40 000 ng/mL,相关系数(r)为0.996 0。内标归一化后GRh2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1.09、1.06、1.00(在0.8~1.2之间),表明无明显的基质效应。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显示GRh2每一浓度水平样品的平均实测浓度为103、333、23 800、35 000 ng/mL,平均批间标准差在6.47~1 120 ng/mL,批间RSD在1.5%~8.3%,平均批间准确度偏差在93.3%~111.1%。GRh2的长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反复冻融性、提取回收率均良好。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GRh2灌胃给药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Cmax分别为(1.42±1.01)h、(1 251±495)ng/mL,表明GRh2的体内吸收利用率较高,具有良好的成药性。结论 所建立的LC-MS/MS准确、可靠,可用于小鼠血浆中GRh2的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 >病例报告
    • 脑型减压病1例报告及诊治体会

      2025, 46(2):273-27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30662

      摘要 (533) HTML (30) PDF 1.17 M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胸腔积液常规细胞学检查辅助诊断原发性胸膜黑色素瘤1例报告

      2025, 46(2):276-27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556

      摘要 (484) HTML (31) PDF 1.21 M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录
    • 目录

      2025, 46(2):278-278.

      摘要 (422) HTML (0) PDF 523.17 K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