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46(4):427-43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470
摘要:骨骼系统和免疫系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两大重要系统。骨质疏松症是骨组织发生的复杂病理变化,而免疫系统紊乱通过各种机制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是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之一。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和免疫细胞因子等通过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信号通路,在骨吸收和骨重建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质疏松症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衍生出免疫骨质疏松学。本文对免疫骨质疏松学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对骨质疏松症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蔺茹月,范建强,王丽君,张小曦,沈红健,邢鹏飞,张磊,李子付,张永巍,杨鹏飞,刘建民,赵瑞
2025, 46(4):435-441.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50055
摘要: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急诊血管内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LVO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为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为3~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TyG。再根据TyG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TyG组(TyG<8.57)和高TyG组(TyG≥8.5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通过ROC曲线评价TyG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135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72例,预后不良组63例,预后不良组的TyG高于预后良好组(8.82±0.63 vs 8.43±0.60,P<0.001)。低TyG组67例、高TyG组68例;与低TyG组相比,高TyG组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比例(P=0.003)、入院时收缩压(P=0.018)、空腹血糖水平(P<0.001)、甘油三酯水平(P<0.001)均更高,核心梗死体积更大(P=0.0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低(P=0.013),术后90 d mRS评分也更高[3(1,5)分vs 1(0,5)分,P=0.049]。TyG对前循环AIS-LVO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值为0.662,95% CI 0.571~0.753)。结论 TyG在预后不良的前循环AIS-LVO患者中升高,可能是前循环AIS-LVO患者的潜在预后指标。
2025, 46(4):442-45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753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及其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住院治疗的1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于急性住院期收集患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认知功能等基线资料,在脑卒中后3、6个月随访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应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发展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 根据MoCA评分识别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的3个潜在类别:高水平认知维持组(98例,76.6%)、低水平认知改善组(20例,15.6%)、中水平认知下降组(10例,7.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是否有吞咽障碍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不同发展轨迹类别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根据认知功能发展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干预。
陈丹丹,查益,王琴,沙赛,罗艳蓉,张瑜,陈玉盈,毛赛璐,于龙娟
2025, 46(4):451-45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50023
摘要:目的 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积极应对、照护负担、家庭抗逆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307人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Zarit护理负担量表和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回收率为93.8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家庭抗逆力与社会支持、家庭抗逆力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均呈正相关(r=0.375、0.627、0.277,均P<0.01);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照护负担与积极应对、家庭抗逆力与照护负担均呈负相关(r=-0.203、-0.343、-0.444,均P<0.01)。构建以积极应对与照护负担为中介变量、以社会支持为自变量、以家庭抗逆力为因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可以通过积极应对对家庭抗逆力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64,占总效应的26.1%;社会支持也能通过积极应对、照护负担的部分链式中介作用影响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中介效应值为0.032,占总效应的5.1%。结论 在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社会支持能预测家庭抗逆力,并且积极应对与照护负担在社会支持对家庭抗逆力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2025, 46(4):458-46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50047
摘要:目的 探索虚拟现实(VR)技术在脑卒中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14年1月至2024年8月VR技术应用于脑卒中领域的文献,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对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绘制可视化的知识图谱。结果 剔除校稿通知、编辑资料、会议论文等,共纳入文献785篇。近10年来,全球该研究领域新增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130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Lamontagne Anouk(10篇)和Calabro Rocco Salvatore(10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和期刊分别是麦吉尔大学(加拿大,27篇)和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60篇)。关键词分析和最强突发关键词表明研究热点聚焦在上肢、步态训练、运动功能、认知康复、单侧忽视、刺激、运动想象、大脑皮质重组等。结论 近10年,VR技术在脑卒中领域应用的广度、深度逐步增加,给脑卒中康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思考。VR技术与神经调节、神经成像、脑机接口、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相结合的新形态可能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2025, 46(4):466-47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541
摘要:目的 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缺血侧胼胝体髓鞘的变化规律,并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对I/R模型继发性脱髓鞘的影响。方法 选取4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I/R+VNS组,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线栓法构建I/R模型,同时I/R+VNS组大鼠在缺血阻塞后30 min予左侧迷走神经60 min重复电刺激。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非缺血侧胼胝体中髓鞘碱性蛋白(MBP)、髓鞘相关糖蛋白(MAG)的表达水平,采用固蓝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非缺血侧胼胝体髓鞘完整性和髓鞘厚度。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脑梗死体积增大(P<0.01)。I/R后第3天,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大鼠非缺血侧胼胝体MBP、MAG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P<0.01),固蓝染色强度降低(P<0.01),髓鞘厚度变薄(g-ratio增高,P<0.01);而与I/R组相比,I/R+VNS组大鼠非缺血侧胼胝体MBP、MAG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固蓝染色强度增加(P<0.01),髓鞘厚度增加(g-ratio下降,P<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大鼠非缺血侧胼胝体发生继发性脱髓鞘改变,VNS可改善继发性脱髓鞘改变。
2025, 46(4):474-48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334
摘要:目的 探索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复发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收集2014-2021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型AIP患者164例,2型AIP患者34例。根据AIP患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38例)与非复发组(160例),分析两组间的差异;进一步筛选有明确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的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AIP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19.19%(38/198)的AIP患者出现复发;1、3、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57%、9.09%、12.63%;1型AIP患者的复发率高于2型AIP患者[21.95%(36/164) vs 5.88%(2/34),P=0.030]。在112例有明确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的患者中,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OR=0.544,95% CI 0.321~0.924,P=0.024)和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OR=0.797,95% CI 0.704~0.902,P<0.001)为AIP复发的潜在相关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与AIP复发独立关联(OR=0.813,95% CI 0.713~0.926,P=0.002)。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与AIP复发呈负相关(r=-0.545,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对AIP复发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值为0.873(95% CI 0.800~0.945,P<0.001)。结论 长期维持规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是AIP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可显著减少AIP的复发。
2025, 46(4):481-48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549
摘要:目的 比较单边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UBE-TLIF)及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DL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DLS-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接受术式分为UBE-TLIF组(46例)和PLIF组(39例)。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数据、影像学参数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术前影像学参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BE-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PLIF组[(156.42±26.65)min vs (141.36±21.46)min,P=0.006],术中出血量少于PLIF组[(170.15±10.87)mL vs (203.15±15.67)mL,P<0.001],住院时间短于PLIF组[(6.73±2.42)d vs (9.61±2.56)d,P<0.001]。UBE-TLIF组的腰椎前凸角及节段角在术后3个月[(42.52±8.57)° vs (46.61±7.31)°、(10.93±2.59)° vs (12.16±3.05)°]及末次随访时[(41.35±7.46)° vs (44.62±6.42)°、(10.65±2.43)° vs (11.87±2.53)°]均小于PLIF组(均P<0.05)。UBE-TLIF组术后3个月融合率低于PLIF组[34.78%(16/46) vs 58.97%(23/39),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8%(43/46) vs 94.87%(37/39),P>0.05]。UBE-TLIF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PLIF组[(2.43±0.92)分vs (3.12±1.03)分、(26.81±9.14)分vs (33.35±8.76)分,均P<0.01],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BE-TLIF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融合率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DLS-LSS的有效方法。
2025, 46(4):488-496.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711
摘要:目的 多中心、多层次、多维度探讨中国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工作能力现状,并分析AS患者工作能力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改善AS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结局提供帮助与借鉴。方法 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中国9个中心10家医院的253例AS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工作能力及疾病相关信息,采用工作效率与活动影响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工作情况,分析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工作能力与疾病严重程度、自我评估及心理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253例AS患者,其中197例(77.87%)在职,76例(30.04%)工作状态正常,177例(69.96%)存在工作能力障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病程、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包括红细胞沉降率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国际脊柱关节炎协会健康指数、抑郁、焦虑、患者整体自我评价是影响患者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结论 中国AS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疾病严重程度、心理状态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与工作能力现状密切相关。
2025, 46(4):497-50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649
摘要:目的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依据性别(女性)、年龄与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特征,分析全球及中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GLOBOCAN 2022数据库获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乳腺癌流行数据,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22年人类发展报告》获取HDI数据。基于总体的乳腺癌数据及按性别(女性)、年龄和HDI水平分别描述全球及中国的乳腺癌流行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标化发病率(SIR)、标化死亡率(SMR)及死亡发病比(M/I)与HD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共纳入17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2022年全球乳腺癌总发病人数为229.7万,在各癌种中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SIR(46.8/10万)居第1位;全球乳腺癌总死亡人数为66.6万,在各癌种中居第4位,SMR(12.7/10万)居第2位。中国乳腺癌总发病人数为35.7万,在各癌种中居第6位,占全球乳腺癌总发病人数的15.5%,SIR(33.0/10万)居于中国各癌种第2位;中国乳腺癌总死亡人数为7.5万,在各癌种中居第7位,占全球乳腺癌总死亡人数的11.3%,SMR(6.1/10万)居中国各癌种第6位。在全球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人数、SIR、死亡人数、SMR均居首位;在中国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人数和SIR均居第2位,死亡人数和SMR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SIR与HDI呈正相关(r=0.76,P<0.01),M/I与HDI呈负相关(r=-0.89,P<0.01),而SMR与HDI无明显相关性(r=-0.09,P=0.23)。全球及中国的乳腺癌发病人数从25~29岁开始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数从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大幅增加,并在50~59岁达到高峰,70岁之后呈下降趋势。中国乳腺癌的死亡人数在50~54岁和65~69岁呈现2个小高峰,在70岁以后逐渐下降。不同HDI水平国家和地区及全球和中国的SIR随年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而SMR均随年龄增长持续上升。结论 全球及中国乳腺癌疾病负担严重,尤其在女性人群中,SIR和SMR在全球居首位,在中国虽然分别居第2位和第4位但发病和死亡人数都不容忽视。HDI与乳腺癌SIR呈正相关,与M/I呈负相关,但与SMR无明显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不同HDI水平国家和地区SIR变化趋势各异,但SMR均呈上升趋势。
2025, 46(4):504-510.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775
摘要:目的 使用多阅片者多病例(MRMC)设计评价人工智能(AI)辅助阅片影像诊断试验的临床效能,以期为影像诊断试验的临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影像诊断试验中广泛应用的MRMC设计,详细阐述了MRMC设计中Obuchowski-Rockette(OR)法的模型构建及其检验方法。实例研究共收集了3家医院200例受试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133例为肋骨骨折患者,68例为非肋骨骨折患者,由3位阅片医师对所有CT影像进行判读。分析在2种阅片方式(医师+AI辅助阅片、医师独立阅片)下肋骨骨折检出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结果 AI辅助阅片组的AUC值为0.958,医师独立阅片组的AUC值为0.902,两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I辅助阅片组总体的灵敏度为0.970,特异度为0.946;医师独立阅片组的灵敏度为0.838,特异度为0.966;两组灵敏度差值为0.131(95% CI 0.091~0.171),特异度差值为-0.020(95% CI -0.059~0.020),说明AI辅助阅片与医师独立阅片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阳性似然比均大于10,阴性似然比均小于0.2,阳性预测值都接近1,说明AI辅助阅片影像诊断试验的诊断准确性高。结论 AI辅助阅片在提高诊断效能方面有显著优势,不仅可以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还能提高医师工作效率,优化医院服务。
2025, 46(4):511-517.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465
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负担。作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刺激分化为M1促炎型和M2抗炎型,在脓毒症早期的过度炎症阶段和晚期的免疫抑制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M2巨噬细胞的代谢谱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受多种酶和信号通路的调节,包括腺苷5'-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和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等通路。这些关键的信号通路和酶通过调控葡萄糖、脂质和氨基酸代谢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并增强其抗炎功能,从而发挥脓毒症保护作用,可为脓毒症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郝梦琪,季文博,古源楷,卢欣宇,王莉,李思琦,侯阿龙,高超,尹又
2025, 46(4):518-523.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479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体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溶酶体是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与胞内运输和自噬密切相关,对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总结了溶酶体功能异常与AD发生、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调控恢复溶酶体功能在AD治疗中的潜在机制。溶酶体功能失调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等的发生,调控溶酶体功能是AD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期待未来有更多基于该机制的药物或治疗方案能用于临床治疗AD患者。
2025, 46(4):524-52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704
摘要:影像学检查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疗效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不同的成像方式有各自的优势和价值。本综述对比了乳腺X线摄影、MRI、超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疗效方面的预测性能。MRI特别是动态增强MRI及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显示出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逐渐成为了首选检查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这些成像方式有望在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5, 46(4):530-535.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463
摘要: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且高度协调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类型、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其目的是修复受损组织,恢复皮肤的完整性和功能。然而多种内外因素均会导致创面愈合延迟或异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开发安全、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天然产物在创面愈合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小檗碱作为一种具有多重药理活性的生物碱,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的显著效果备受瞩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小檗碱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 46(4):536-53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20657
摘要:海战创伤外科作为野战外科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海战伤员救治,是野战外科理论、技术在海战条件下的拓展与应用。信息化和立体化已成为现代海战的基本特征。随着高科技武器的广泛使用,海战样式和保障需求已发生深刻变革,海战创伤伤情、伤势复杂多样,为海战创伤外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现代战争条件下海战创伤及海战创伤救治特点、救治能级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海军卫勤保障研究与野战外科发展。
2025, 46(4):540-54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036
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继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3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心血管自主神经检测系统检查,根据结果分为DCAN与非DCAN组,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T2DM继发DCAN的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研究影响因素对DCAN的预测价值。结果 DCAN组患者32例(50.79%),非DCAN组患者31例(49.21%)。DCAN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非DCAN组患者(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T2DM继发DCAN的危险因素(OR=1.095,95% CI 1.029~1.166,P=0.04)。ROC曲线显示,年龄预测DCAN的AUC值为0.718,最佳截断值为58.5岁,灵敏度为0.719,特异度为0.645。结论 年龄是T2DM继发DCAN的危险因素,患者年龄越大DCAN阳性检测率越高。
2025, 46(4):545-549.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578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RI)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散光-2.0~-0.5 D)患者39例(41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均行LRI来矫正角膜散光。术前通过角膜地形图和IOLMaster生物测量仪测量角膜散光,术后1、3个月时复查角膜散光,并用Alpins法对患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的变化进行矢量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手术诱导散光向量、差异向量、矫正指数和变平指数等矢量参数。结果 术前患者角膜散光为(-1.07±0.27)D,术后1个月下降到(-0.53±0.23)D,术后3个月为(-0.55±0.24)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散光矢量分析显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为(1.07±0.27)D,手术诱导散光向量为(0.99±0.42)D,差异向量为(0.53±0.24)D;矫正指数为0.93±0.36(理想值为1),提示总体为少许欠矫;错位角绝对值为18.15°(15.19°),变平效果为(0.70±0.45)D,变平指数为0.65±0.42,散光矫正成功率为(50.42±19.29)%。结论 对于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联合LRI矫正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尤其适用于低中度角膜散光的矫正。
2025, 46(4):550-554.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343
摘要:目的 考察网络成瘾与SIOSS评分的关系,检验冲动性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39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SIOSS、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 在控制年龄因素后,网络成瘾对SIOSS评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23,P<0.01);冲动性在网络成瘾与SIOSS评分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87,占总效应的45.72%;网络成瘾→冲动性→SIOSS评分这一路径的前半段受心理健康水平调节(β=-0.118,P<0.001),与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的个体(间接效应值为0.439 5±0.048 5)相比,网络成瘾对冲动性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个体(间接效应值为0.619 9±0.048 7)中的预测作用更强。结论 网络成瘾会通过增加个体冲动性的方式提高SIOSS评分,但在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下更容易表现出网络成瘾对冲动性的增强作用,进而影响SIOSS评分。
2025, 46(4):555-558. DOI: 10.16781/j.CN31-2187/R.2024082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