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D对HepG2的遗传毒性、氧化应激机制及水葫芦提取物黄酮的保护作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立论依据】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是一种世界广泛应用的新型溴代阻燃剂,因其热稳定性较差,分解温度低,易扩散到环境中,现已成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在人体脂肪、血清、母乳甚至儿童体内均可检测到HBCD,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如导致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抑制神经和卵子的发育、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功能改变,并具有致畸潜力。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全世界公认为“十大害草”之一。我国每年由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文献表明水葫芦中含有较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天然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属于多酚类物质,具有生物抗氧化性、抗衰老、抗癌、镇痛、抗炎等功能。我们研究HBCD对HepG2的遗传毒性及其氧化应激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取水葫芦黄酮研究其保护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设计思路】 通过微核实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分别检测HBCD对HepG2细胞的染色体和DNA损伤,检测染毒后细胞内ROS和GSH的情况阐明遗传毒性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取水葫芦黄酮研究其抗活性氧以保护HepG2细胞的作用。 【实验内容】 本项目采用MTT检测HBCD对细胞的毒性效应,通过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评价HBCD的遗传毒性,以测定ROS和GSH探讨HBCD对HepG2遗传毒性。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水葫芦中黄酮类物质干预HBCD对HepG2的遗传毒性。 【材料】 HBCD、HepG2细胞、水葫芦、MTT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Giemsa燃料、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相关试剂、S0053-GSH和GSSG检测试剂盒、S0033活性氧检测试剂盒试剂盒。 【可行性】 (1)HepG2 细胞存在生物转化过程中Ⅰ和Ⅱ相酶,已成为评价化合物遗传毒性的有力工具。(2)项目成员均已参加由指导教师主持的多项课题,掌握了多项基本技能,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3)本实验委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室完成,具备相关仪器设备。 【创新性】 研究了HBCD对生物体遗传毒性及其机制;研究了水葫芦活性提取物黄酮对HBCD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4-12-1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