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中A20失调促使HCV感染慢性化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全世界有1.7亿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携带者,其中80%以上的HCV感染会慢性化,由其所致的肝硬化、肝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针对丙肝,世界公认的方法是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但其副作用较多,且对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新近研究表明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 mDCs)功能失调可能是HC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胞内泛素剪辑蛋白A20,又称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duced protein 3,TNFAIP3),作为新近被发现的免疫负调控分子,可通过负反馈机制调控TNFR、RIG-1及TLR信号通路诱导的免疫反应,但目前其在HCV感染病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实验拟通过检测不同人群中mDC中A20表达及其对不同刺激的反应,同时分析其与相关免疫促进/抑制分子的关系,揭示mDC中A20分子在HCV慢性感染中的作用,为丙肝治疗提供新靶点。 【方法】 (1)收集健康及丙肝患者外周血并分为4组:健康组、未治疗组(HCV感染时间>1年)、治疗组(IFN-α治疗1~6个月)、持续病毒学反应组(丙肝治愈),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提纯mDC,用流式细胞术测定mDC纯度,用RT-PCR法测定各组A20 mRNA表达;(2)体外用poly-IC和(或)IFN-α刺激健康组及未治疗组mDC,用RT-PCR法测定A20表达;(3)处理同(2),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LA-DR、CD86、CCR7、IL-10、IL-12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A20与其相关性。 【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治疗组mDC中A20表达显著下降,另两组则无统计学差异。与健康组相比,单用poly-IC处理时,未治疗组A20水平下降不明显;而单用IFN-α或poly-IC+IFN-α处理则无上述差异。IFN-α刺激后各组mDC中A20、IL-12表达较未处理前下调,HLA-DR、CD86、CCR7则上调;A20表达水平与HLA-DR、CD86、CCR7及IL-12呈负相关,与IL-10正相关。 【结论】 HCV感染后mDC失能,其A20持续处在正常水平,阻碍免疫反应活化致使感染慢性化;该过程可能与HLA-DR、免疫共刺激分子CD86、CCR7及免疫活化因子IL-12表达下调,免疫抑制因子IL-10上调有关。相反,IFN-α可以改善mDC功能并下调A20表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HCV清除。因此,A20沉默法可能成为丙肝治疗新策略。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4-12-1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重要通知
友情提醒: 近日发现论文正式见刊或网络首发后,有人冒充我刊编辑部名义给作者发邮件,要求添加微信,此系诈骗行为!可致电编辑部核实:021-81870792。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闭